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设计模块

  • 基于ARMVxWorks平台嵌入式显示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轨道车辆车载微机控制系统是列车网络控制重要组成部分,显示系统是微机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的重要平台。考虑到微机平台的统一性,车载显示系统也可以移植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鉴于ARM芯片外围设备接口模块通用性,能够满足日益丰富的外围设备连接的需要,可作为硬件平台考虑。本课题在以ARM9开发板S3C2410为硬件平台,以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VxWorks为操作系统平台,进行嵌入式显示系统的研究。 课题以VxWorks系统在ARM上的启动(BSP的移植)、图形设备驱动的研究与设计、图形界面的设计为技术路线。主要进行了基于ARM的VxWorks BSP的移植和设计,基于ARM—VxWorks的图形设备模块驱动程序的研究与设计,完成了VxWorks系统下汉字库的开发,以及中西文混合显示的实现。 若通过研究和设计达到了信息的有效实时的传输,且通过直观的语言指示及生动的图形显示界面显示出来,那么,不仅为很多需要图形界面显示的应用领域拓展了选择面,而且将进一步促进该嵌入式系统的组合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背景,嵌入式显示系统的发展。 第二部分对VxWorks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揭示其在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中的优越性,并对VxWorks系统指定的开发环境Tornado进行简要的介绍。 第三部分为基于ARM—VxWorks平台图形设备驱动的研究与设计。 第四部分介绍了VxWorks系统下WindML汉字库的开发及中西混合显示的实现。 第五部分实现了针对于ARM9系列S3C2410开发板的BSP的移植和设计,构建ARM—VxWorks嵌入式系统调试平台。 第六部分尝试了VxWorks系统下WindML图形控件的模拟和简单的图形界面的设计,并对专业的GUI图形设计工具Zinc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简单的运用。 第七部分给出了结论和展望。

    标签: ARMVxWorks 嵌入式 显示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chens000

  • 基于ARM处理器的便携式仪表人机接口的设计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机接口在工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人机接口的各项技术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本课题就基于便携式仪表人机接口的设计开展研究。设计的关键步骤包括:人机接口的软硬件设计、实验系统的搭建以及在一条天然气管道上进行管道检测实验,验证人机接口的实用性。 论文中介绍了人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现状、人机接口系统的软硬件详细设计。人机接口硬件包括:ARM处理器控制核心、通信接口电路、LCD显示接口电路、USB接口储存电路;软件包括人机接口的底层软件与应用软件。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获取一段有裂纹的天然气管道,接着使用自行设计的采样模块检测磁场信号,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到人机接口平台,人机接口平台使用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使用Qt程序在LCD上显示实时曲线。而后人机接口将数据存储在闪盘中,同时使用一系列算法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利用检测到的漏磁场法向分量HP(Y)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最大梯度值的位置来判断裂纹的位置,再与实际的裂纹位置对比,得出可行性结论。经过大量的实验,该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检测目的,验证了人机接口的实用性。

    标签: ARM 处理器 便携式仪表 人机接口

    上传时间: 2013-06-28

    上传用户:www240697738

  • 基于ARM处理器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在现代工业测控领域,人们对数据采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高速、高精度还要求采集设备便携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此外还需要友好的人机界面。传统的8/16位单片机因资源极度受限,难以满足上述要求;而PCI或ISA数据采集卡,则存在着安装麻烦、价格昂贵且电磁兼容性差等缺点。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本文以齿轮箱或机械转轴的振动信号为采集对象设计了基于ARM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硬件平台以S3C2410主控板和自行研制的振动信号调理板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扩展了UART、RS485、USB、TCP/IP以及单总线通信接口,适应多种条件下的数据传输。同时系统提供了LCD显示和触摸屏输入模块,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软件方面,搭建Linux交叉开发环境,实现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Bootloader的移植。最后,根据课题需要,完成了A/D采样和单总线驱动程序的设计。 本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存储容量大,硬件接口丰富,软件资源配置灵活,设计方案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标签: ARM 处理器 数据采集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5-28

    上传用户:D&L37

  • 基于ARM的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连系统设计

    目前,大多数嵌入式自动化系统都以MCU为核心,与监测、伺服、显示等仪器、设备配合实现一定的功能。现场信息往往止步于“现场”,嵌入式自动化系统从而成为了“信息孤岛”,因而制约了其本身的发展。要实现大规模的信息集成、综合实施自动化,就需要一种能在工业现场环境下运行、可靠性高且实时性好的通信系统,形成工业现场的底层网络,完成现场自动化设备之间的多点通信。 Ethernet(以太网)和CAN-bus(控制器局域网)分别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互联技术和开放式现场总线。随着测控技术与网络技术日益紧密的结合,测控系统接入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也促成了近年来嵌入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太网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将其应用到工控领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简化结构等成效。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际的需要,将两者结合无疑会为控制领域的飞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原动力。本文设计了一种以ARM7处理器为核心的高性能嵌入式CAN-Ethernet网关,可以用来实现监控设备和现场设备之间稳固、简洁的互连通信,完成对大规模现场设备的实时测控。 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以LPC2290为主控MCU的CAN-Ethernet互连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整体结构设计; 2)CAN-Ethernet互连系统转换电路及外围接口电路设计,MCS-51单片机与MCP2510实现CAN总线通信; 3)μC/OS-Ⅱ操作系统在LPC2290上的移植以及互连系统应用软件设计实现与探讨; 4)CAN-Ethernet互连系统核心交换模块的设计; 5)使用HTTP协议实现Web服务的功能,并通过Web页面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测控。

    标签: ARM CAN 总线 以太网

    上传时间: 2013-08-06

    上传用户:夜月十二桥

  • 基于ARM的PE管材热熔焊接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聚乙烯(PE)管道系统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PE管道在燃气输送和给水排水方面的快速发展,使得PE管道正在逐步的替代金属管道系统。PE管道的连接技术是PE管道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连接的质量对PE管道系统整体寿命有重大影响。热熔对接焊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连接方法,具有密封、均匀、牢固的优点,同时又有焊接过程复杂,工艺参数多的特点,对焊接机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然而,目前国内工程上还没有全自动化的热熔焊接机,焊接过程需要人工干预,管道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研究设计焊接过程全自动化的热熔对接焊机对提高焊接质量,保证PE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热熔对接焊的焊接流程和工艺参数,提出了一种结合嵌入式技术,使焊接过程全自动化的热熔焊接机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本文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实现了热熔对接焊的焊接时序自动控制,操作纠错及错误信息管理,焊接数据的管理及追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通过分析全自动热熔对接焊机的整体需求,构建基于ARM7处理器和μC/OS-Ⅱ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包括设计硬件系统和移植操作系统; (2)实现热熔对接焊过程的全自动化,包括自动控制铣削管道端面;测量拖动压力以及自动补偿拖动力;自动控制热板插入后的所有焊接阶段即:加压、成边、降低压力、吸热、抽板、加压、保压、冷却的自动控制。焊接过程中各个阶段以曲线方式动态的显示给用户,焊接完成后焊接数据自动存储; (3)实现系统必须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LCD图形用户界面、数据管理模块、USB移动存储器读写模块。硬件主要实现电源、复位和时钟电路;USB、SPI总线和UART接口电路;A/D和D/A转换接口电路;LCD接口和JTAG接口电路等。软件方面主要包括LCD控制芯片驱动程序、基本图形处理程序、图形用户界面、数据管理系统、USB控制芯片驱动程序、USB大规模存储器协议实现、FAT16/FAT32文件系统操作程序以及自动控制程序等。

    标签: ARM PE管材 热熔 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ddddddos

  • 基于ARM的PROFIBUSDP主站设计与研究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基于PROFIBUS-DP的产品价格昂贵,安装和维护成本高等缺点,以山西某大型煤矿的空压机监控系统自动化改造工程为例,在重点研究了PROFIBUS-DP协议的基础上自行提出了一套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并详细设计了该系统中的PROFIBUS-DP主站部分。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套基于PROFIBUS-DP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并在其基础上完成了PROFIBUS-DP主站的总体设计。其次本文选用ARM+PROFIBUS主站协议芯片的开发方式,重点论述了主站的硬件设计。再次本文根据PROFIBUS-DP协议的结构设计PROFIBUS-DP主站软件模块,确定各模块间关系并详细设计了主站与主站用户之间的共享数据结构。接着本文讨论了PROFIBUS-DP主站软件在μC/OS-Ⅱ操作系统上可靠运行需注意的几个技术细节。最后本文给出了基于ARM的PROFIBUS-DP主站的调试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RM的PROFIBUS-DP主站能够在不降低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成本。使基于PROFIBUS-DP的现场总线系统得到大面积推广成为可能。

    标签: PROFIBUSDP ARM 主站

    上传时间: 2013-06-27

    上传用户:hank

  • 基于ARM的车辆制动自动监控系统设计

    旅客列车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车辆能否安全运行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高速状态下列车车辆能否安全地停下来是安全运行的一个关键,在车辆方面上就是解决制动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对车辆制动系统的研究就显得必然和重要。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实时监测列车车辆的运行速度,并根据车辆制动状态,自动控制车辆的制动系统,实现车辆的制动安全防护。所以本次设计设计了一种基于ARM——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CPLD——新型高性能可编程逻辑器件、CAN总线——有效支持分布/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和μC/OS-II操作系统的车辆制动自动监控系统。文中介绍了车辆制动控制原理、对系统进行了总体的方案设计,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原理及设计方法,着重讲解了以Samsung公司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S3C44BOX为核心的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并开发了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模块主要包括远程通讯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与传输模块、部件寿命记录模块、故障参数监视和报警模块。远程通讯模块将车辆制动状态以CAN总线的通讯方式上传给机车控制室主机;数据采集模块由具有高速逻辑处理能力的CPLD自动实现数据采集及电平转换,ARM控制数据采集的启动和采集结束后对数据的处理或传输;在部件寿命记录模块中电磁阀的动作次数、通电使用时间和总时间以及各传感器的通电时间和使用总时间可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来,掉电后也不会丢失,可以作为故障发生、诊断、排除和维护的数据依据。 在实验室及模拟实验台上经过多次软、硬件结合的调试改进过程,本次设计基本上实现了车辆制动自动监控系统的功能,制动缸压力的控制特性及控制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实验室调试中实现了车辆制动系统的故障检测和报警及部件的寿命记录等功能,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

    标签: ARM 制动 自动监控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7-17

    上传用户:yxgi5

  • 基于ARM的多对象远程抄表系统集中器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表、水表、煤/燃气表、热量表等大量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这些仪表的抄录工作变得越来越烦琐,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不仅给用户带来不便,而且会存在漏抄、误抄、估抄的现象。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抄表已经逐步被自动抄表所代替。 集中器是一个数据集中处理器,是多对象自动抄表系统的通信桥梁,负责对各智能表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管理,及时有效地向上位机传输数据并执行上位机发送的指令。提高多对象集中器数据处理能力,有效完成上下行通信是多对象自动抄表系统AMRS(Automation Meter Reading System)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针对多对象集中器这样一个较复杂的通信与控制系统,提出采用32位的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32位ARM9微处理器处理速度快、硬件性能高、低功耗、低成本,集成了相当多的硬件资源,硬件的扩展和设计大大简化,ARM9(S3C2410)为工业级芯片,抗干扰能力强,能够适应运行现场的较恶劣环境,8/16位微控制器运算能力有限,对于较复杂的通信与控制算法难以顺利完成;硬件平台依赖性强,不利于软件的开发、升级与移植;在缺乏多任务调度机制的情况下,应用软件不仅实现难度大,且可靠性难以保证。 本文首先对多对象远程抄表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多对象远程抄表系统中集中器的软件和硬件实现,对硬件资源进行了外围扩展,对S3C2410微处理器芯片的外围硬件进行了扩展设计,使之具备了满足使用需求的最小系统硬件资源,包括时钟、复位、电源、外围存储、LCD、RS-485通信模块、CAN通信模块等电路设计。实时时钟为多对象集中器定时抄表提供时间标准;电源电路为多对象集中器系统提供稳定电源;看门狗电路的设计保证多对象集中器系统可靠运行,防止系统死机;数据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参数、变量、集中器自身的参数,负责智能表的参数以及智能表用量等。上行通道即多对象集中器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线路,采用CAN现场总线进行通信;下行通道即多对象集中器与智能表之间的通信,采用RS-485总线进行通信。软件设计上,主要针对多对象集中器的数据存储功能和串行通讯功能进行程序编写。基于ARM的多对象远程抄表系统集中器可以实现多对象远程抄表,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有效完成了上下行通信,可靠性强,稳定性高,结构简单。

    标签: ARM 对象 远程抄表系统 集中器

    上传时间: 2013-06-07

    上传用户:heminhao

  • 基于ARM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

    非接触式IC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的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操作快捷、抗干扰性强、工作距离远、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优点,在自动收费、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接触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非接触式IC卡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基于实际项目的需要,本课题开发了一种读写距离在10cm左右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它可以应用于电子消费场合,如公交和地铁电子售票,食堂售饭等场合。 本文首先研究了用于本系统的基本理论,包括射频识别技术、ARM处理器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系统,然后基于这些理论,给出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设计方案。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读卡器的收发模块,选用Philips公司的高集成度非接触式读写芯片MF RC500设计射频收发模块,对射频芯片接口电路设计做了详细的论述;第二部分是核心控制模块,以Philips公司的ARM7芯片LPC2292为核心,对电源供应电路、存储器电路、通信接口电路、LED显示电路等设计做了一定的描述,并给出了电路。第三部分是系统的程序设计,采用移植嵌入式系统并添加任务的模式来实现读卡器的各功能。通过对软硬件的调试实现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与软件平台的构建。

    标签: ARM 非接触式 IC卡 读卡器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lyaccounts

  • 基于ARM的驾驶员语音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城市都开始建设地铁项目,发展地下轨道交通事业。在地铁列车上,驾驶员需要方便、快捷地控制各种语音功能,保障列车可靠、安全的运行,从而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驾驶员语音控制器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提出来的。 在描述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的发展、介绍了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的之后,本文分析了驾驶员语音控制器的设计需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驾驶员语音控制器。它带有LCD显示屏和输入键盘;能够在内部存储路线、站点和紧急信息等用户数据。通过窗口菜单以图形化的方式向驾驶员显示列车运行信息。通过通信端口,按照双方约定的通讯格式,将运行模式,路线站点,紧急信息等内容发送给列车显示与广播控制单元,完成语音及显示控制。根据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控制器设计平台。设计了该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的整体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思想给出了系统各主要模块的具体设计与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电路的实现原理图。最后介绍了本控制器的测试方法与过程,并给出了具体应用。该驾驶员语音控制器实现了人工广播、司机对讲、紧急对讲和系统设置等功能。具有操作方便、便于维护、可配置、成本低等优点,满足了驾驶员以及列车语音与显示控制的实际需求。关键词:ARM;RS485;乘客信息系统;图形用户界面;嵌入式系统

    标签: ARM 驾驶员 语音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07-30

    上传用户:电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