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部分 PIC单片机指令的执行过程遵循着一种全新哈佛总线体系结构的原则,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系统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之间地址空间的相互独立性,取指过程和执行指令过程可以流水线操作同时进行。因此,当PIC时钟频率为4MHZ时,执行一条非转移类指令需要4个系统时钟周期,即1us,但其指令执行的真实时间应为2us(在执行n—1条指令时取第n条指令,然后执行第n条指令)。所以选项B正确.
上传时间: 2013-12-10
上传用户:spman
串行传送的特点 随着多微机系统的应用和微机网络的发展,通信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这里所说的通信是指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因此,通信既包括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也包括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由于串行通信所用的传输线少,并且可以借助现存的电话网进行信息传送,因此,特别适合于远距离传送。对于那些与计算机相距不远的人机交换设备和串行存储的外部设备(磁盘等),采用串行方式交换数据也很普遍。在实时控制和管理方面,采用多台微处理机组成分级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中各CPU之间的通信一般都是串行方式。所以,串行接口是微机应用系统常用的接口。串行传送是在一根传输线上一位一位的传送,这根线既做数据线又做联络线,也就是说要在一根传输线上既传送数据信息,又传送联络控制信息,这就是串行方式传送的第一个特点。那么,如何来识别在一根线串行传送的信息流中,哪一部分是联络信号,哪一部分是数据信号。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出了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的约定。因此,串行传送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数据格式有固定的要求(即固定的数据格式),分异步和同步数据格式,与此相应,就有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两种方式。异步通信方式是按字符传送的,而同步通信是按数据块传送的。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shen007yue
摘 要 介绍了语音报价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语音芯片ISD4003 和标准计算机小键盘的使用办法,并给出了各部分的实用电路和相应的软件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shfanqiwei
引言 加速器控制是通过计算机和接口装置对组成加速器的元器件如磁铁电源、真空、高频等实施控制 器的元器件如磁铁电源、真空、高频等实施控制和监测。控制是加速器的神经网络,确保加速器设备间协调运作。 调运作。控制涵盖的内容广: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设备接口及驱动、信号处理 数据库、应用软件、设备接口及驱动、信号处理和反馈、电子学等多方面的技术加速器控制属于大型的控制系统,集成度要求高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s363994250
简答题:1.指令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指令是以一组二进制码表示的,称为机器指令。2.指令包含操作码和操作数两个部分。操作码用来表示执行什么样的操作,操作数用以指出参加操作的数据或数据的存储地址。3.一台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称为指令系统。4.半导体存储器具有速度快、体积小、集成度高、成本低等优点。5.总线是计算机中各个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用通道,是连接各个功能部件并为它们服务的一组信息传递导线。6.并行的传送信息代码的位数称为总线的宽度。总线的宽度一般和计算机的字长一致。7.将组成微机的基本功能部件CPU、存储器和I/O接口集成在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的计算机叫单片机。8.给单片机配上适当的外围设备和软件,便可构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9.主要应用在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实时控制、分布式多机系统、家用电器等领域。10.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使用方便、性能价格比高、容易产品化等特点。
标签: 单片机技术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sclyutian
基本内容2.1 MCS-51单片机基本组成2.2 MCS-51存储器配置2.3 MCS-51单片机引脚2.4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2.5 并行输入/输出口2.6 单片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上传时间: 2014-03-08
上传用户:comer1123
PIC单片机的组成习题解答
上传时间: 2014-01-25
上传用户:nanfeicui
要搞清楚单片机与PLC的异同,首先得明确什幺是单片机,什幺是PLC。对此,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也许有帮助,按计算机专家的原始定义,计算机系统由五大部分--即控制单元(CU)、算术运算单元(ALU)、存储器(Memory)、输入设备(Input)、输出设备(Output)组成。早期计算机(晶体管的或集成电路的,不包括电子管的)的CU或ALU由一块甚至多块电路板组成,CU和ALU是分离的,随着集成度的提高,CU和ALU合在一块就组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接着将CPU集成到单块集成电路中就产生MPU或MCU,出现了如Intel4004、8008、8080,8085、8086、8088、Z80等MPU。此后,MPU的发展产生了两条分支,一支往高性能、高速度、大容量方向发展,典型芯片如:Intel80186、286、386、486、586、P2、P3、P4等,速度从4.7MHz到现在的3.2GHz。另一支则往多功能方向发展,将存储器(ROM、PROM、EPROM、EEPROM、FLASHROM、SRAM等)、输入/出接口(Timer/Counter、PWM、ADC/DAC、UART、IIC、SPI、RTC、PCA、FPGA等)全部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而成为SOC。依愚之见,这就是当今广泛应用的单片计算机,简称单片机。这一分支可谓品种繁多,位宽从8位到32位,引脚数从6个到几百个,工作频率从几十KHz到几百MHz,体系结构既有CISC也有RISC,数不胜数。常用的有MCS-51系列、MCS-96系列、PIC系列、AVR系列、ARM7/9系列、TMS320系列、MSP430系列、MOTOROLA众多的单片机等等。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jjj0202
一、实验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选修课,它是对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及加深,让学生对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原理、设计及应用得到更加感性的认识,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实验是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本实验课的任务是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单片机各部件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的掌握,培养学生在单片机硬件方面的动手能力以及加深对软件控制程序的理解。(二)基本要求1、掌握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2、掌握单片机内部并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及编程;3、掌握单片机并行接口的基本编程及程序的编写及控制;4、掌握使用8255完成并行接口扩展的基本原理及电路连接、软件编程;5、掌握单片机中定时器与中断的联合应用,掌握定时器及中断的编程方法及键盘识别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gxm2052
1.实训性质本实训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理工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训,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⑴内容丰富;⑵技术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⑶涉及面广;⑷软、硬件相结合。2.实训目的本实训主要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系统组成,着重讲述单片机的实训方法,以及利用单片机设计产品等。本实训从单片机的实际硬件结构入手,通过各种不同的实训方法和实训内容,可以培养学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对单片机的软、硬件系统有一个整体了解,可以自我设计单片机系统,并为进一步学好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3.实训任务通过本实训,使学员能够了解单片机应用的各种情况,理解单片机机各组成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掌握单片机及其主要配件的特点和选购技术。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zxh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