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影响同步电动机矢m:控制电流控制环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索.指出同步电动机反电动势是 其中最重要的{一扰因索针对通常采用的F I(比例一积分)电流调 y器因下作频带的限制无法在较高转速时 抑制反电动势的影响.提出了前馈补偿和变电流环增益的设计方法.少}应用于基于数-f_信写处理器的矢m:控 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结构及软硬件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硬件简的一控制精l夏高.动态}h I能良好(.caj)
上传时间: 2016-05-22
上传用户:奇奇奔奔
论文设计了基于高性能通用DSP TMS320C64x的HDTV视频解码程序。该解码 程序针对C64的特殊架构做了多方面的优化。特别是对变长解码、IDCT和运动 补偿三个关键模块人工编写了汇编语言程序、调整了流水线操作。经过优化,显 著提高了解码效率。通过软件仿真可以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进行人工汇编优 化之后的程序效率相比于仅仅采用C语言优化之后的程序效率提高了将近七倍; 2)人工汇编优化之后,对标准清晰度视频进行实时解码时要求的时钟频率仅为 228.8MHz;3)对高清晰度视频进行实时解码时要求的时钟频率在1GHz左右。这 项研究对使用通用DSP实现高清晰度电视视频解码乃至实现整个信源解码器有 重要的价值,推动了通用DSP在消费电子领域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应用。 该文讨论了如何使用Matlab 的Complier 将*.m函数编译为动态链接库DLL, 提供给VC++ 调用的方法, 提供了一种VC++与Matlab 混合编程的快速实现。
上传时间: 2013-12-30
上传用户:xiaodu1124
查表加线性补偿处理的SIN算发,以在一变频器上初步通过测试
上传时间: 2014-11-08
上传用户:13681659100
工业机器人由于其较低的价格、高柔性以及较大的工作空间[1],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领域。但由于其位姿精度不高,限制了其在制造领域中高精度场合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机器人具有高的重复定位精度,但绝对定位精度较低,且随着机器人长时间的使用以及磨损,其绝对定位精度下降很快[2]。机器人的位姿精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机器人零部件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编码器测量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环境的影响[3],如热误差、力误差等。为了使机器人能够应用于精密加工制造领域,必须提升其位姿精度,因此对机器人在整个工作空间的位姿误差进行研究和补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8-03-26
上传用户:然先生_
近年来,便携式设备如掌上电脑、个人通信设备等电子消费产品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些电子产品均采用锂电池供电。锂离子电池的电压随着充放电状态的改变会发生很大变化,使得电池电压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系统所需电源电压,需要升压/降压DCDC转换器将变化的电池电压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实现升压模式与降压模式之间的平滑过渡和提高过渡模式的效率是升压/降压DC-DC转换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了H桥升压降压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与存在的问题。系统在升压和降压转换过程中,会发生跳周期现象,产生较大输出纹波,因此本文提出在该转换模式下,增加H桥非反相工作模式作为过渡模式,以减小系统的输出纹波。在过渡模式下为了得到高的转换效率,因此本文改进H桥非反相工作模式,来提高系统的转换效率。其次,本文推导出H桥升压/降压转换器的三种工作模式包括升压模式、过渡模式、降压模式的小信号模型,用 sisotool工具搭建系统频域模型,确定系统的补偿方案,再用 simulink搭建整个H桥升压降压转換器系统,在三种工作模式下验证补偿方案。最后,本论文采用035 um TSMCCMOS工艺设计H桥升压/降压DCDC转换器,可输入电压范围是2.7-52V,VFB为1.2V,开关频率范围为300KHz-2MHz,输出最大电流为600mA。提取电路网表,在开关频率为1MH条件下,Hspice仿真与分析,从仿真结果上看,当输出电阻分别为R=5.59和R=339重载情况下下,系统在升压模式的转换效率为91%和94%、在升压降压模式的转换效率为75%和83%、在降压模式下转换效为73%和79%,过渡模式下的纹波为30mV:当输出电阻R=509轻载条件下,输入电压分别为2.7V、3.3V、4.2V,系统的转换效率分别为79%、65%、73%以上结果表明本文所实现的DC电路达到高效、纹波小的要求
标签: DC-DC转换器
上传时间: 2022-04-08
上传用户:kingwide
本课题针对目前医用红外测温仪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温度的补偿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热释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以被测物体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作为参考量,根据其差值的大小确定补偿量的多少。通过数字测温芯片测量环境温度,采用软件补偿的方式,避免了以往用热敏电阻的缺点。 在红外测温系统中,红外信号经过光学系统的汇聚、斩波器的调制和热释电探测器的接收后转变成频率为20Hz的脉冲信号。此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整形和A/D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送到单片机中进行数据的处理、补偿和显示。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采用Wave6000单片机仿真系统对单片机进行调试。为了保持各部分之间正确的时序关系,软件全部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系统经过定标和测试表明:本系统在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上有所提高。
上传时间: 2022-06-04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本文围绕光伏离网发电系统的高效率发电技术和逆变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单相全桥光伏离网逆变器主电路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了面积中心等效SPWM控制算法及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实现逆变器的稳压控制。(2)重点研究了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算法和蓄电池充电特性。在对比分析几种常见MPPT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变步长扰动观察的MPPT控制方法,同时介绍了几种实现MPPT算法的常用DCIDC变换电路,对Boost变换电路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基于Boost电路建立了改进型变步长扰动观察法MPPT控制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变步长扰动观察的MPPT算法能有效地跟踪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提高了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设计了带MPPT和恒压充电功能的光伏充电控制器,有效地提高了光伏阵列的利用率并实现了蓄电池充电控制的优化。(3)给出了20KW光伏离网逆变器的主电路元件参数及部分硬件电路的原理图设计。(4)给出了详细的软件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和各功能子模块的软件流程图.重点阐述了带死区补偿的DSPWM控制信号、稳压控制及信号检测的软件实现方法。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
目前,小功率通用或专用变频器以及交流变频家电产品大多采用典型的交-直-交电压型逆变器(vsi)结构,逆变实现一般采用双极性 pwm调制技术,即在同一逆变桥臂上、下 2个开关管施加互补的触发信号。由于开关管自身的特性:开通和关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关断时间比开通时间要长。因此,若按照理想的触发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就可能导致同一桥臂的2个开关管直通而损坏开关器件。为了防止这种直通现象的发生,必须在它们开通和关断之间插入一定延时的时间,这个延时时间就称为死区。死区时间内2个开关管都处于关断状态,负载电流通过反并联二极管续流,负载电压不受开关管控制,由此造成负载电压波形发生畸变,逆变器的平均输出电压降低,并产生与死区时间以及调制比成正比的3,5,7,…次谐波分量,进而影响到电动机的输入电流和运行质量。当逆变器工作在低输出频率、开关频率较高和负载感性很弱时这种影响相当严重[1.2]。为此,需要对死区的影响进行补偿,以提高变频器的输出性能和改善电动机的运行工况。常用的补偿方法有电流反馈型和电压反馈型,也有单边补偿与双边补偿、纯硬件补偿与硬件软件结合补偿等具体手段,但其工作原理相似,都是产生一个与死区引起的误差波形反向的波形,以抵消死区的作用[3.10].motorola公司推出的电动机专用控制芯片mr16内部集成了专门的死区补偿硬件电路,只需要简单的外围电流极性检测和简单的软件编程就可以实现可靠的死区补偿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ttalli
本文的主要介绍了逆变器电路 DIY制作过程,并介绍了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电路图及逆变器的性能测试。本文制作的的逆变器(见图1)主要由MOS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下面介绍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这里采用六反相器 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电路中 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振荡频率不稳。电路的振荡是通过电容 C1充放电完成的。其振荡频率为 f=122RC.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 ×3.3 ×103x22 ×10-6-62.6Hz,最小频率min-12.2 x.3 x03x22 x0-6-48.0Hz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略有差异。其它多余的反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p#场效应管驱动电路#e#
标签: 逆变器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MAX31856可以对任何类型热电偶的信号进行冷端补偿和数字转换,输出数据以摄氏度为单位。转换器温度分辨率达0.0078125°C,允许读取最高+1800°C、最低-210°C (取决于热电偶类型)的温度读数,热电偶电压测量精度达±0.15%。热电偶输入端提供±45V过压保护。
上传时间: 2022-08-10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