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蜂窝移动、定位

  • 单片机读写U盘

    性价比超高的U盘读写模块-PB375A PB375A是一个傻瓜化、简单化的U盘读写解决方案。您无需了解繁琐USB HOST底层协议和FAT文件系统,只需要将您的系统mcu与模块通过SPI或者UART通信,操作几个简单命令,便可完成读写创建删除文件等等功能,让您的系统非常简单快速的增加U盘读写功能。该解决方案是目前国内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可以根据您的需求提供芯片或者模块,为您不断压缩成本,占领市场先机。 基本不需要占用单片机系统的存储空间,最少只需要几个字节的RAM 和几百字节的代码。 价格 :相比51MCU+SL811/CH375方案有着极其强的价格优势 功能:新建、删除、读写数据,打开关闭文件 检测U盘是否存在,满足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读写操作U盘的要求。 技术特征 # ● 用于嵌入式系统/单片机读写U 盘、闪盘、闪存盘、USB 移动硬盘、USB 读卡器等。 ● 支持符合USB 相关规范基于Bulk-Only 传输协议的各种U 盘/闪存盘/外置硬盘。 ● 支持文件系统FAT12 和FAT16 及FAT32 ● 文件操作功能:新建、删除、读写数据,打开关闭文件等。 ● SPI接口,支持3.3V电平 ● 单芯片解决方案,该模块只需要一个主控芯片外加少量的电容电阻便可,相对于51MCU+SL811/CH375的模块,无论模块尺寸还是成本都有着极大的优势。 ● 模块尺寸:31mm*36mm ● 该模块可根据要求进行定制 # 丰富的例程代码帮助您更好的开发 # 更多详情请查看资料或与我们联系

    标签: 单片机 读写U盘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安首宏A

  • 基于ARM和LINUX的车载监控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在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基础之上,利用嵌入式开发技术,采用ARM9为核心,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ARM和Linux的功能强大的车载监控终端。嵌入式车载监控终端是车载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载监控终端主要由GPS定位模块、ARM监控终端和GPRS通讯模块构成。GPS定位模块主要是接收来自定位卫星的GPS信号,传送给ARM监控终端,监控终端对数据解析后将位置信息与电子地图匹配显示在监控终端的LCD屏上,并定时通过GPRS模块向后台监控中心发送GPS定位数据实现实时监控,同时GPRS模块也接收从后台监控中心发来的指令,通过解析从而控制车载终端本地工作实现特定的功能。本文首先对车载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车载监控终端硬件设计及实现方法;最后完成了车载监控终端的应用软件的设计及实现。软件上采用模块化结构、多线程编程和Socket编程技术,实现了多通道高速数据获取。 实验结果证明,基于ARM和Linux的车载监控终端定位精度高,实时性好,数据传输及时可靠,实现了监控的基本功能,可以满足实用化要求。

    标签: LINUX ARM 车载 监控终端

    上传时间: 2013-06-17

    上传用户:杜莹12345

  • 基于H.264的无线传输差错控制及解码器的ARM实现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IP技术的兴起,正深刻的改变着电信网络的面貌以及未来技术发展的走向。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数字化社区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视频通信则成为多媒体业务的核心。如何在环境恶劣的无线环境中,实时传输高质量的视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这也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对于无线移动信道来说,网络的可用带宽是有限的。由于多径、衰落、时延扩展、噪声影响和信道干扰等原因,无线移动通信不仅具有带宽波动的特点,而且信道误码率高,经常会出现连续的、突发性的传输错误。无线信道可用带宽与传输速率的时变特性,使得传输的可靠性大为降低。 视频播放具有严格的实时性要求,这就要求网络为视频的传输提供足够的带宽.有保障的延时和误码率。为了获得可接受的重建视频质量,视频传输至少需要28Kbps左右的带宽。而且视频传输对时延非常敏感。然而无线移动网络却无法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 基于无线视频通信面临的挑战,本文在对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4/AVC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在提高其编码效率和H.264的无线传输抗误码性能,以及如何在嵌入式环境下实现H.264解码器进行了研究。 结合低码率和帧内刷新,提出一种针对感兴趣区的可变帧内刷新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用较少的码率对感兴趣区域进行更好的错误控制,以提高区域图像质量,同时能根据感兴趣区及信道的状况自动调整宏块刷新数量,充分利用有限的码率。 为了有效的平衡编码效率和抗误码能力的之间的矛盾,笔者提出了一种自适应FMO(Flexible Macroblock Order)编码方法,可根据图像的复杂度自适应地选择编码所需的FMO模式。仿真结果表明这种FMO编码方式完全可行,且在运动复杂度频繁变化时效果更加明显,完全可应用在环境恶劣的无线信道中。 在对嵌入式PXA270硬件结构和X264研究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基于H.264的嵌入式解码,在PXA270基础上进行环境的配置,定制WirtCE操作系统,并编译、产生开发所用的SDK和下载内核到目标机。利用开发工具EVC实现在PC机上的实时开发和在线仿真调试,最终实现了对无差错H.264码流实时解码。

    标签: 264 ARM 无线传输 差错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6-18

    上传用户:也一样请求

  • 基于ZigBeeARM技术的智能公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智能城市公交系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降低交通事故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在世界各国达成广泛的共识。我国政府为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对公交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智能调度、自动报站、车辆监控等新技术应用于城市公交系统中。IEEE802.15.4/ZigBee标准的制定,不仅为工业控制、家居自动化控制和遥测遥控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无线互联互通的标准,而且给智能公交系统带来了新的生机,为智能交通系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契机。 本文给出了IEEE802.15.4/ZigBee标准的介绍,给出了协议栈框架结构,从物理层到应用层进行了分析,并将ZigBee技术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做了比较,分析了ZigBee技术应用的场合。 在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公交系统的框架结构,分析了始发站、中间站、终点站的功能,并尝试采用挪威Chipcon公司的ZigBee—CC2430无线模块来代替GPS技术实现公交车辆自动报站。 在始发站停车场监控系统中,重点研究ZigBee定位机制,研究了多边定位算法、几何算法、加权质心算法等,并改进现有的定位算法,并使用MATLAB工具进行仿真分析,实现了基于ZigBee技术的公交车定位系统;在中间站电子站牌设计中采用能量检测算法实现了与车载终端的通讯,编写了电子站牌和公交车载终端的通信协议并实地测试了自动报站功能。 最后设计了以Philips公司的ARM7芯片LPC2364为微处理器的智能公交车载终端,并给出了各部分的硬件电路设计。

    标签: ZigBeeARM 智能公交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5-25

    上传用户:561596

  • 基于ARM与Linuz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项融合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新兴技术,它在军事、工业、农业、建筑、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包含众多关键技术,因此需要一种功能强大的节点支持网络的正常运行,为用户提供多功能的服务。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平台绝大部分是基于单片机实现的,它们具有有限的存储和处理能力,只能完成简单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和转发功能。有少部分硬件平台采用32位的处理器,但是这些平台的价格昂贵或者灵活性较差,不利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验研究及应用的拓展。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32位ARM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该节点具有强大的存储、处理能力,而且成本和功耗较低,能够配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节点使用,便于二次开发,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各种理论和算法的验证及实现各种应用有重大意义。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1、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设计:在分析现有硬件平台缺点的基础上,设计本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结构,进行硬件选型并分析各个模块的结构和硬件原理,搭建好硬件平台。 2、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实现:根据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结构分析软件应包含的内容及层次结构。由于Linux支持多种体系结构、开源等优点,因此本文选择其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操作系统,并分层次地实现基于Linux的整个软件系统,包括引导程序、内核、根文件系统、驱动程序。 3、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应用:在1、2部分完成的基本功能上需要扩充具体的应用程序才能将该节点应用到实际环境中。这部分首先分析本文所实现的节点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然后在该节点上实现几种常用的服务程序,最后设计并实现质心定位应用案例,展示了在此节点上可方便地实现功能扩充和特定应用开发,同时也说明了该节点强大的功能。

    标签: Linuz ARM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mwai1314

  • ARM_LINUX平台下基于开源软件的车载导航终端的研究与设计.pdf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内的车辆导航系统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国内推出的一些车载导航定位系统还没有在车载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还须在改进技术、提高精度的同时降低开发成本。 车载导航终端结合了导航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讯技术以及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等服务。车载导航终端由GPS定位系统、电子地图、嵌入式系统组成。导航终端接收GPS所传送的卫星信号,得到车辆的即时位置,通过GPS信号处理系统传送给主机,再配合嵌入式系统上的空间数据库,将车辆经过的轨迹显示在显示屏上。 本论文首先讨论了车载导航系统的原理和硬件结构,然后分析设计了软件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实现方案;介绍了Boot Loader和Linux内核的定制、移植;重点介绍了在ARM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实现车载导航终端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过程,以及地图匹配和路径规划算法及实现。 为了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本设计采用了基于开源软件二次开发的方式。

    标签: ARM_LINUX 开源软件 车载导航

    上传时间: 2013-06-01

    上传用户:xmsmh

  • 基于ARM太阳能割草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

    本文以太阳能割草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实用为研究目标,主要研究了太阳能割草机器人的定位行走、能量管理、基于ARM的控制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以及嵌入式数据库系统构建等关键技术。 全区域覆盖路径规划一直是智能割草机研究的一个难点,本课题从相对定位入手,提出了一种以基站为参考原点建立全局坐标的方法,其为路径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定位,消除了在路径规划过程中误差的积累。根据太阳能电池板及蓄电池混合供能的特点设计了能量的人工智能决策系统-Agent反应型决策系统,为能量的供应提供了优化的决策算法。控制系统是体现太阳能割草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关键部分,根据应用要求,结合结构简单实用的理念,设计了太阳能割草机器人基于ARM中心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传感器系统以及定位系统模块的硬件部分。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数据库系统,并给出了每个模块具体的算法。 本文主要研究的太阳能割草机器人控制系统,提供了一套低成本、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标签: ARM 太阳能 机器人 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ANGLIANPO

  • 基于嵌入式Linux和ARM的小型路由器的研究.pdf

    随着Internet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呈现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当今IT产业的焦点之一,其应用领域涉及通信、自动化、信息家电、军事等各个方面。但同时大量的嵌入式应用也对嵌入式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32位RISC处理器的嵌入式技术更能满足嵌入式设备的网络功能需求。 网络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家庭网络、办公网络、实验室等小型局域网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设备都有接入网络的需求。本文就是基于设计一种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小型路由器来满足小型办公场所或家庭中多台设备上网这样一个思路而提出的。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系列32位RISC微处理器,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已成为移动通信、手持设备等嵌入式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嵌入式CPU。Linux是一种开放源码的操作系统,可应用十多种硬件平台,具有对网络的良好支持、高度模块化和微内核等优点非常适合做嵌入式操作系统。 本文具体工作归纳如下: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课题背景,包括嵌入式系统组成、特点及其发展;阐述了嵌入式Linux的开发优势和ARM922T内核开发板的架构及其特点;在构建的ARM硬件平台上成功进行了boot loader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上,构建了路由器,初步实现了IP地址共享、防火墙、web服务器,代理服务等基本功能。

    标签: Linux ARM 嵌入式

    上传时间: 2013-06-24

    上传用户:haohaoxuexi

  • 用VHDL编写的实现二、三、四分频

    在Quartus II 9.0环境下编写的VHDL代码,实现二分频、三分频、四分频功能。

    标签: VHDL 编写 分频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哈哈hah

  • 基于ARMDSP的视频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视频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尤其是实时图像处理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DSP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系统中,并推动了新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对视频处理等领域的技术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网络、移动通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本文分析了嵌入式系统、DSP技术、以及视频处理系统等领域的最近发展现状,结合本实验室在嵌入式开发、H.264.图像编解码、DSP技术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开发经验,提出了采用TIC6000系列的TMS320DM642和ARM(S3C2410)为主体的硬件系统架构,设计了一种基于ARM+DSP的嵌入式视频处理系统。该系统将专门用于视频图像处理的DSP与在通讯和实时控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ARM处理器结合起来,为嵌入式实时环境下一些复杂算法的实现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文中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相关技术及标准,包括控制端用到的ARM技术和处理端的DSP技术及核心处理算法H.264编码原理,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及设计思路。整个系统分控制端和处理端以及两者之间的通信三个部分,控制端主要由一个最小系统、LCD及触摸屏和矩阵键盘构成,在ARM上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并在其上编写了外设驱动。处理端包括视频输入、输出模块、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移植了基于基本档次的T264代码到DM642中,并进行了优化,完成了视频信号的采集和回显程序的编写,并将采集、处理、回显三个进程加入到BIOS中,实现了处理端的功能。两者通信采用HPI16模式的通信方式。最后,就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给出了测试效果图,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文章的最后,总结了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不足之处;给出了系统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思路。嵌入式是未来发展的主流,随着本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标签: ARMDSP 视频处理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c41246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