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功SOPC实验教程,谢谢观尝!呵呵呵呵呵呵
上传时间: 2013-06-16
上传用户:qin1208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DSP原理及应用课程、DSP技术及其应用综合实验。根据我们学院所设置专业的特点,选择TI公司C2000系列DSP芯片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即实验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我们针对TI公司C2000系列DSP芯片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和应用开发了一套实验平台――TMS320LF2407A实验箱,该实验箱内容丰富,易于扩展,可以做综合性的提高实验。为了方便实验教学,我们编写了实验箱的实验指导书。 该实验指导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概述,简单介绍TMS320LF2407A芯片的特点,DSP应用软件的开发流程和如何编写源程序和cmd文件。第二章介绍DSP的集成开发环境-CCS,即介绍CCS的安装、配置和使用。第三章介绍DSP的并口仿真器。第四章介绍我们开发的实验平台――TMS320LF2407A实验箱。第五章介绍在TMS320LF2407A的实验箱平台上进行的20个实验。 在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DSP实验室的建设中,得到了美国TI公司大学计划的捐赠;得到合肥工业大学实验装置改造与研制基金和本科评建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资助;学院领导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和支持,院实验中心的老师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该实验指导书是第3版。第1版是李巧利、吴婷和徐科军针对TMS320LF2407A EVM板编写的,由徐科军审阅。在实验中,张瀚、陈智渊、余向阳、周杨、梅楠楠和曾宪俊等提出了修订意见。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针对张瀚和陈智渊研制的实验箱(由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基金资助),由陈智渊和张瀚编写,由徐科军审阅。第3版是在第2版的基础上,针对陈智渊、张瀚和周杨研制的实验箱(由合肥工业大学本科评建项目资助),由陈智渊完成初稿,由黄云志、张瀚、周杨和曾宪俊修订,由徐科军审阅。在实验指导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公司的资料和专家的书籍。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肯定存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上传时间: 2013-06-26
上传用户:gut1234567
PIC 单片机 的 几十个 实验例子
上传时间: 2013-05-18
上传用户:feichengweoayauya
太阳电池光伏特性的测量实验太阳电池也称为光伏电池,是将太阳光源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元件,经由这种元件封装成太阳电池模级,再按需求将一块以上的模组组合成一定功率的太阳电池阵列,再经连接电池,测量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6-07
上传用户:1406054127
多功能EDA仿真/教学实验系统产品简介北京普立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提供核心模块-单片机系统核心模块-CPLD核心模块-FP
上传时间: 2013-05-26
上传用户:rocwangdp
SmartSOPC 多功能教学实验开发平台――产品特性及技术参数概述:SmartSOPC 多功能教学实验开发平台集众多种功能于一体,是SOPC
上传时间: 2013-06-07
上传用户:lunshaomo
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机外设总线标准,由于它有使用方便、真正的热插拔、高性能和系统造价低廉等优点,其迅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基于EDA技术的芯片设计正在成为电子系统设计的主流。 本文首先简述了USB协议;然后给出了基于USB、FPGA和51单片机通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平台方案;接着详细讨论了串行AD、串行DA与FPGA,存储器与FPGA,51与FPGA,PDIUSBD12与51等硬件模块的设计;并对相应模块分别进行基于VHDL和C51的软件设计;最后讨论了USB驱动程序和相关动态连接库的使用以及应用程序的开发。 该通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平台不仅可以进行完成AD采集数据、DA输出、USB与PC机通信实验,也还可以进行一些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如滤波和谱分析等。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weqas
Xilinx官方的6个EDK实验(中文版)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riiqg1989
edison是一款是虚拟的电路仿真软件,它通过3D模拟电路效果,使初学者学习电子技术更加的容易。实验过程中图声光并茂。具有非常强的真实感,作出的电路实验效果与实验室所做实验的效果一样,是电子技校与其它电子相关专业必备的教学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上传时间: 2013-08-03
上传用户:哈哈hah
ARM嵌入式技术在工业和生活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满足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校通信类和电子类专业开设ARM嵌入式技术相关课程及其实验课程将成为趋势。在课程中设置合理实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性思维,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理论和应用技术。 论文设计的ARM嵌入式教学实验系统包括一块适合普通高校嵌入式技术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验开发板及其配套的实验。该实验系统针对一般高校所开设的ARM嵌入式技术相关课程的要求而设计,配套实验符合教学大纲及实验课时的要求。 论文设计的实验开发板主要组成模块有:最小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电源模块、复位模块、Flash ROM模块、SDRAM模块、JTAG接口等;扩展接口,包括LED、键盘、RS232串口、I2C接口、液晶模块、以太网模块等。实验开发板采用S3C4510B网络控制芯片用作控制和信号处理,使用网络接口芯片DM9161和隔离变压器H1102完成网络接入,使用AM29LV160和HY57V641620HG构建16位存储单元,使用AT24C01和PCF8583来构建I2C接口,使用MAX232完成TTL电平转换以扩展RS232串口,并扩展键盘和LCD实现人机交互。实验开发板的硬件设计充分考虑了一般高校实验室的条件和需求,能够较好地将成本控制在150元左右,有利于在有限的条件下为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创造动手制作PCB的实验条件。实验板的接口设计能够让学生较为方便地开展实验,并考虑了实验板扩展和二次开发的需要。 论文设计的实验系统配套实验主要有基础实验、扩展实验和设计实验。基础实验主要帮助学生熟悉嵌入式系统的片内资源和特殊功能寄存器的配置方法,对整个嵌入式系统的架构有一定的理解,能编程完成一些简单的控制功能;扩展实验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嵌入式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基本理念,能够设计和实现常见的外设驱动程序,能够进行操作系统的配置和移植,能够自行对实验板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设计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使学生能根据需要设计出实现一定功能的扩展模块,从而使实验板扩展成实现具体功能的工业产品。基础实验包括ADS集成环境实验、键盘实验(GPIO输入)、LED实验(GPIO输出)、定时器实验、外部中断实验、UART串口通信实验、I2C接口实验、液晶显示实验;扩展实验包括建立交叉编译环境实验、操作系统编译实验、操作系统移植实验、以太网通信实验、TFTP实验、WEB访问实验;设计实验包括TCP/IP协议栈实验、Web服务器实验。学生通过完成基础实验、扩展实验和设计实验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创新性开发实验,可以满足一般高校嵌入式技术实验课程教学的需要。 论文介绍了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以及实验开发板设计完成后进行的调试。实验开发板移植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为uClinux,采用的Bootloader为U-boot。论文还简单介绍了实验系统的扩展方案和二次开发方案,并对嵌入式新技术的发展做了粗浅的探讨。 论文所做的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对普通高校ARM嵌入式技术实验课程设计的一次有益探索。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jq71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