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智能机器人的避障轨迹控制摘 要: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二级 BP网。模拟智能机器人的两控制参数(左 、右轮速)间的函数关系。实现避 障轨迹为圆弧或椭圆弧的轨迹控制 。并且通过调整椭圆长、短轴大小。能实现多个及多层障碍物的避障控制.该方法 的突出特点是方法简单、算法容易实现 。使机器人完成多个及多层避障动作时。不滞后于动态环境里其它机器人(障 碍物)位置的变化.在仿真实验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BP神经网络I多个及多层避障控制I椭圆轨迹1 弓I言(Introduction) 在机器人中,避障轨迹的生成是一个重要的问 题.对于不确定的动态环境下的实时避障轨迹生成, 是较为困难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许多方 法.一些神经网络模型被设计出来,产生实时的轨迹 生成.文献113[23提供的神经网络模型产生的轨迹 生成仅能处理在静态环境下及假设空间中没有障碍 物的情况.[3]提供的神经网络模型,能为智能机器 人产生导航的避障轨迹,然而模型在计算上相当复 杂.文献[43提供了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能在动 态环境下产生时实的避障轨迹生成,并在文献[5] 中,严格证明了因该方法生成的轨迹没有遭受局部 极小点逃离问题.并且文献[63用两个神经网络层叠 加起来,每层构造相似于[43中的网络结构.它是利 用第二层网络来发现下一个机器人位置的无监督模 型,然而它却加倍了计算量,尽管文献[4,6]提供的 方法能在动态环境下,产生时实避障轨迹,但都具有 较慢的运动速度,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不能恰当地 完成动作执行,因为机器人要比较好地完成避障动 作,必须不能滞后于障碍物动作变化
上传时间: 2022-02-12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在各种导航算法中,坐标系的转换是基础,本文为作者学习论文后自行推导的坐标系转换矩阵表示法
标签: 坐标系转换
上传时间: 2022-02-17
上传用户:
5G 底层核心技术专利现状分析 无线通信技术从 2G 到 3G 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从单纯的语音通话和简单的短信数据传输, 跨入了无线互联网。 在 2009 年发放 3G 牌照的时候,产业界最希望找到的是应用无线宽带能力的杀手级应用。 当时最早的应用是把 3G 当做无线上网卡销售,例如中国电信的 CDMA2000 每月 300 小时不限流 量的 3G 上网卡。而通过 4 年多的产业实践,到了 4G 时代,应用无线宽带能力的导航、音乐、 在线视频、购物、支付、游戏等杀手级应用已经涌现,无线宽带的流量开始变得珍贵,目前中 国电信的 4G 套餐就没有按小时计费全部都按流量计费。 正是看到了产业的兴旺发达,在 2013 年刚刚发放 4G 牌照后,2015 年 5G 就成为了热门的 话题。之前的分析占据 5G 产业的制高点关键在于底层核心技术。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 5G 的 框架还没有确定,谈核心空口技术是否过早。 5G 底层技术专利形成时间远早于 5G 标准框架 目前对于 5G 的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开始加速,但初步的框架确定估计也要到 2016 年。但标 准框架未定之时,正是底层技术核心专利争夺的关键时期。从历史上的经验看。我国自主提出 的 3G 国际标准 TD-SCDMA 的标准框架专利 CN97104039.7 是在 1997 年由信威通信申请的。而高 通公司赖以掌控 3G 产业链命脉的底层 CDMA 核心专利却是美国高通公司于
标签: 5g
上传时间: 2022-02-21
上传用户:
前不久推出了针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新版 Android 操作系统。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 看,这款新操作系统率先应用在一些智能手表之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两款不同 的可穿戴设备搭载了相同的操作系统,这种结果也就意味着,针对一款智能手表的应用 与服务不会运行在另一款智能手表上。 事实上,AndroidWear 已经让其它智能手表操作系统——例如,索尼为 Smartwatch2 打造的基于 Android 的定制操作系统等显得有点多余。像三星 Tizen(搭载 在 Gear 智能手表之中)之类的操作系统似乎已难以吸引开发者的关注。 在此方面,谷歌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不过,AndroidWear 在初步发布之后,并非有 关此系统工作模式以及其功能相关的所有事物都非常完美。在经过了一周的认真使用之 后,如今业界也发现了 AndroidWear 的一些缺点,当然也有更多的优点。 优点: 1、谷歌已经简化了此系统的操作方法,这是一大优点。用户只需简单的滑动屏幕 即可进行操作,而且还此系统还具有手势导航菜单和推广通知等功能,几乎不用任何按 钮即可完成操作。 2、如果需要按钮,那么屏幕上随时就会出现一个唯一的大按钮,即使用户在行动 中也能非常容易的点击这一按钮。 3、与 Android 的紧密结合让通知功能更加有效——无需开发者的任何努力措施, 所有应用都能够向 AndroidWear 发送通知。 4、此系统的移动控制(Granularcontrol)功能能够让应用更加便捷地向用户发送 通知。 5、通知只是在需要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从而减少混乱状况,并让情况简单化。 6、在归档电子邮件或删除通知等方面的功能的确令人满意。 7、菜单转移非常顺利,而且也非常流畅,不会出现时断时续或拖
标签: 智能手表
上传时间: 2022-03-06
上传用户:默默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尤其是未知环境下机器人路径规划是机器人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已存在许多用来解决该问题的优化算法,但是此类问题属于N-Hard问题,寻求更佳的算法就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此,根据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现状和向智能化,仿生化发展的趋势,研究了一种基于图的机器人路径规划蚂蚁优化算法。算法首先用栅格法对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进行建模,并用一个状态矩阵表示其状态,由此构造出一个连通图,由一组蚂蚁在图上模拟蚂蚁的觅食行为,从而得到避碰的优化路径。最后,借鉴分枝随机过程和生灭过程的理论知识,用概率的方法从理论上对该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迄今为止,对于未知环境下机器人路径规划,人们已经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求解方法诸如虚拟力场法、基于学习或Q学习的规划方法、滚动窗口规划方法、非启发式方法及各类定位、导航方法等等。近年来,不少学者用改进的遗传算法、神经网络、随机树、蚁群算法等方法对未知环境下机器人路径进行了规划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向智能化、仿生化发展是一个明显的趋势.由于已有算法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局限性,诸如搜索空间大、算法复杂、效率不高等,尤其对于未知环境,不少路径规划算法的复杂度较高,甚至无法求解,根据日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未知环境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基于图的蚂蚁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在用概格法对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进行建模的基础上,用一个状态矩阵表示其状态,由此构造一个连通图,由一组蚂蚊在图上模拟蚂蚁的觅食行为,从而得到避碰的优化路径并借鉴分枝随机过程和生灭过程的理论知识用概率的方法从理论上对该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
上传时间: 2022-03-10
上传用户:kingwide
沦文-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 54页摘 要 智能家居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配套的安 全防范技术一直是制约其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多元特征融合的身 份识别方法,结合GPS定位导航、移动物体监测、流媒体远程监控、ZigBee无线传感 网络、web Server等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解决方案。 传统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下。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多元 生物特征融合技术的身份识别方法,在系统兼容性和智能化程度上都有大幅提高,同时 支持各种特征任意组合形式,极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普适性:引入GPS,通过自行 开发的GPS定位设备实现实时定位、轨迹回放、地图导航等功能;定点监控方面提供 流媒体实时监控、移动物体监测两套解决方案,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环境监测方面 引入ZigBee技术,降低了监控模块的功耗、同时支持任意布设监控模块;最后创造性 的架设Web服务器作为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延伸和扩展,极大的方便了用户,提升了系 统的应用价值。 本文详细阐述了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框架,重点介绍了多元特征融合身 份识别方法,系统的阐述了软硬件选型、技术方案论证和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最 终经过比较完备的测试,证明本系统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关键词: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多生物特征识别;GPS;ZigBee
标签: 智能家居
上传时间: 2022-03-11
上传用户:fliang
《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谢钢,很好的接收机书籍。《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系统、透彻地阐述了GPS及其接收机设计的各项相关内容,包括GPS信号结构、时空坐标系、测量值、定位原理、卡尔曼滤波、接收机的射频前端、信号捕获和信号跟踪。此外,《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还介绍了差分精密定位、GPS与惯性导航的组合和地图匹配三方面GPS应用技术,并对多路径、电磁干扰、互相关干扰、高灵敏度GPS、辅助GPS等关键课题做了论述。《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理论分析清晰,实用性强,并且内容力求反映近些年来出现的GPS最新技术和成果。
上传时间: 2022-03-27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本设备电气性能优良,结构坚固,主要组成部分为收信机和整流器。能装车,且具有人力或兽力搬运的可能。适合于师、团一级或船舶、邮电部门使用。收信的频率范围为1.5~30兆赫,分五个波段。可以接收电报和电话。供电为190,200,220,240伏交流电源。收信机采取一次变频超外差式电路。有二级高频放大器,三级中频放大器,中频频率为600千赫。中频通带有四种,其中3种借助于中频晶体滤波器得到的。机内尚有可控的抑制脉冲干扰的噪声抑制电路开关收信机的频率度盘是用照相法按机刻度的,因此频率刻度的准确度较高。机内有500千赫晶体校准器用以校准度盘刻度。由于在高波段采用了波段展阔电路,故调谐方便。调谐旋钮轴与主调可变电容器及频率度盘由无间隙齿轮传动因此具有良好的再定度与使用可靠性。收信机由传动机构的飞轮惯性作用达到快速调谐效果,而由主调电容器比调谐旋钮轴减速108倍的作用达到慢调的效果。二者是通过同一个旋钮完成的本收信机结构可靠,机箱底部装有减震器。(或装有避震器供装车使用)故能经受颠簸冲击振动长途运输的考验。由于中频回路是密封的,高频电感与波段开关板等经过良好的处理工艺,在电路上则采取温度补偿等措施,使收信设备能在低温、高温及潮湿的条件下使用。机箱及底座均用铝板制成,减轻了收信机的重量。收信机还具有音频,自动增益控制,半双工等输出线。输出端可接二副TA4低阻抗耳机。整流器内用硅二极管作整流,还具有稳流灯丝及稳压电路。本设备使用的电子器件如下:
标签: 短波接收机
上传时间: 2022-03-29
上传用户:shjgzh
资源较大,分为两个部分,已全部上传: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1-422067.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2-422068.html 该书分为17篇,包含:1.常用资料,2.电磁学与电路基础,3.电子材料,4.电子元器件,5.模拟电路,6.数字电路,7.微波技术、无线与电波传播,8.广播、电视与声像技术,9.通信雷达、导航与电子对抗,10.电力电子技术,11.电子测量与电子仪器,12.机械量的电子测量,13.电子计算机,14.自动控制与控制仪表,15.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16.医疗电子技术,17.电子产品的工艺、结构与可靠性
标签: 电子工程师
上传时间: 2022-04-06
上传用户:
资源较大,分为两个部分,已全部上传: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1-422067.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2-422068.html 该书分为17篇,包含:1.常用资料,2.电磁学与电路基础,3.电子材料,4.电子元器件,5.模拟电路,6.数字电路,7.微波技术、无线与电波传播,8.广播、电视与声像技术,9.通信雷达、导航与电子对抗,10.电力电子技术,11.电子测量与电子仪器,12.机械量的电子测量,13.电子计算机,14.自动控制与控制仪表,15.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16.医疗电子技术,17.电子产品的工艺、结构与可靠性
标签: 电子工程师
上传时间: 2022-04-06
上传用户:zhanglei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