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设计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和ADC0832的自动浇花系统。本设计的电路内部包含湿度采集和AD转换等主要功能。自动浇水系统设计的浇水部分是通过单片机程序设计浇水的上下限值与感应电路送入单片机的土壤湿度值相比较,当低于下限值时,单片机输出一个信号控制浇水,高于上限值时再由单片机输出一个信号控制停止浇水。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地给心爱的盆花浇水。目 录1 自动浇花器的研究现状 22 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23 系统硬件简介 23.1 单片机的最小化系统 23.1.1 AT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33.1.2 AT89C51单片机的存储器 33.1.3 振荡电路和时钟 43.2 LCD1602简介 53.2.1 LCD1602的基本参数及引脚功能 53.3 ADC0832的简介 73.3.1 ADC静态特性 83.3.2 ADC动态特性 83.3.3 ADC性能测试 93.3.4 常用ADC芯片概述 93.3.5 ADC0832模数转换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 93.3.6 主要特性 103.3.7 内部结构 103.3.8 外部特性(引脚功能) 103.3.9 ADC0832的工作过程 113.3.10 ADC0832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113.4 土壤湿度检测模块 123.4.1 比较器LM393 133.4.1.1 LM393主要特点: 133.4.1.2 LM393引脚图及内部框图 133.5 报警及电机驱动 154软件设计 154.1 主程序流程图 154.2显示模块 184.3 AD转换模块 194.4湿度检测模块 205. 结论 21谢 辞 24附录1 原理图 24附录2 参考程序 25
上传时间: 2022-05-17
上传用户:canderile
本课题的目标是开发一个企业对员工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的考勤系统。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需求调研与分析、系统设计与测试等方法,分析了RFID技术的核心原理及关键难题,学习和掌握了RFID的多种编码原理,根据设计的实际需要选择125kHz低频RFID卡片。设计了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的RFID卡片读写器。根据软件开发理论、信息系统开发理论、项目管理理论等进行分析、指导并设计出基于RFID卡的身份识别考勤系统。RFID卡片读写器在电路设计上需要突出实现低成本高性能,而考勤系统则突出了方便简洁的管理功能。 整个RFID考勤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或模块):RFID卡片读写器、无线/串行通信模块、身份识别考勤系统。读写器解码并将卡片的身份信息通过串口/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PC机的身份识别考勤系统进行考勤记录与管理,实现了从RFID卡片读取、数据传输、考勤记录与统计等一系列功能的完整系统实现方案,改进了现有的考勤方式,提高了考勤效率。 系统硬件部分的工作包括:RFID卡片读写器的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读写器的RFID调制解调射频前端电路设计、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设计、PL2303的USB-UART串行通信模块设计。 系统软件部分的工作包括:嵌入式软件(下位机)和PC端软件(上位机)两部分,其中嵌入式软件又包括EM4100卡片读取与曼切斯特码解码程序设计、NRF24L01无线通信程序设计、UART串行通信程序设计、系统状态指示程序设计、通信数据流和数据包处理等;上位机软件包括ACCESS建立数据库、基于Visual C++的数据库SQL语言操作、USB-UART串行通信与数据流处理、LZW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用户界面的设计与消息响应等。 论文的结构安排为: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目标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从发展过程和应用趋势等几个方面阐述了RFID技术及其基本理论;第三章按各个模块逐一对考勤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章主要介绍考勤系统的软件设计所需要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第五章则详细地阐述了考勤系统的软件设计细节,包括读写器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系统PC端软件的需求分析、系统PC端软件设计、系统的数...
上传时间: 2022-05-23
上传用户:
文档为基于嵌入式图像处理的仪表自动识别技术研究总结文档,是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感兴趣的可以下载看看,,,,,,,,,,,,,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20125101110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门控系统设计论文,图文论述详细,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http://dl.21ic.com/download/51-260408.html
上传时间: 2022-07-22
上传用户: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11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单片机温度测量与报警系统设计报告.doc2. 吐血整理msp430实用程序.doc3. G.729在TMS320VC5410源代码.rar4. 51单片机控制超声波加舵机避障.doc5. uPSD3200系列Flash可编程系统器件.pdf6. TMS320C5402与外设(中文).rar7. 单片机PIC16F87XA.pdf8. RX-8025中文资料.pdf9. TMS320C6000以太网视音频设备网络参数设置.rar10. 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pdf11. ME-3200单片机仿真器手册.pdf12. TMS320VC5402 EVM技术资料.rar13. 4WD小车制作笔记.docx14. 多CPU在自动识别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oc15. AT89C2051六位数字钟配套资料.rar16. 经典汇编语言教程.doc17. 威伦通触摸屏同51单片机通讯.rar18. HMC5883L测试程序.doc19. MMA7361加速度倾角模块.rar20. 单片机串口通信—发送数据.doc21. 基于单片机16x16点阵.rar22.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pdf23. 基于单片机超声波的防盗窗设计.rar24. 基于单片机8×8LED点阵模拟电梯.rar25. STM32的几种烧写方法.pdf26. 基于单片机用24C04与1602LCD设计电子密码锁.rar27. PSpice仿真分析类型简介.doc28. 基于单片机160128液晶显示当前压力.rar29. smartcosv3.3用户手册.pdf30. 基于单片机100000秒以内的计时程序.rar31. 基于单片机报警器与旋转灯.rar32. 基于MSP430和MBUS的标准远传抄表系统设计.pdf33. 基于单片机12864LCD设计的可调电子钟.rar34. 基于51单片机简易电子琴.doc35. 学习情景一 单片机知识概述.doc36. 程序烧写教程.pdf37. 新型键盘扫描程序.doc38. 12864的万年历时钟加上红外遥控的校准.zip39. 宏晶STC90C58AD系列单片机手册.pdf40.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天线方向图自动测试系统.zip41. 单片机输出控制电路的制作.rar42. 基于51单片机的贪吃蛇游戏.pdf43. 基于Python的Android应用GUI的开发.zip44. C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设计制作.ppt45. RA8875_TFT控制器规格书(中文版).pdf46. 基于MC9S12单片机的智能车数据远程传输系统.zip47. 基于AT89C51的十字路口智能交通灯.rar48. 单片机整体电路图.doc49. keil C51中嵌入式汇编以及C51与A51间的相互调用.pdf50. 基于AT89C51的密码锁.rar51. WEINVIEW Modbus功能码测试.pdf52. 两个单片机串行通讯与仿真.doc53. LCD5110_Basic.rar54. 宏指令使用手册.pdf55. 基于单片机的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doc56. C51单片机与智能机器人.pdf57.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汽车报警系统的设计.zip58. [新思科电子]USB-TTL客户资料包-STC单片机烧录系列.rar59. 飞思卡尔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文).pdf60. 基于AT89S52的GSM安防系统.rar61. 凌阳16位单片机应用基础.rar62. ADC0832电压表.doc63. KEIL程序调试窗口.pdf64. STM8S实验 ASM源程序.rar65. 基于STC89C52的电感、电容、频率测量表.pdf66. 基于单片机酒精浓度测试毕业论文.doc67. OV7670模组带转接板资料.rar68. 基于过程的单片机多任务程序结构及实现方法.pdf69. [Visual.C.Turbo.C串口通讯编程实践].龚建伟&熊光明.扫描版.pdf70. 手把手教你使用TI MSP430 LaunchPad.pdf71. 基于51单片机的低频信号发生器(C语言).pdf72. AT89C2051宾馆客房电器综合控制源程序.doc73. STM8S105S4程序.rar74. proteus仿真数码管显示拨码开关编码.rar75. ABOV 半导体有限公司8位单片机 MC81F4204 中文手册.pdf76. Flash单片机原理及应用.rar77. M-LD3320模块说明手册.pdf78. 51单片机内置EEPROM测试程序.zip79. M-LD3320模块原理图.pdf80. MCS-51单片机的(SFR)特殊功能寄存器.doc81. CMOS数字摄像机内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pdf82.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doc83. GPS全球定位系统仿真(基于PIC).doc84. MCS-51定时器计数器在出租车计价器中的应用.rar85. 红外光电报警器电路设计制作论文.doc86. 决定系统时钟频率的寄存器.doc87. 《爱上单片机》配书光盘.rar88. 51单片机C语言学习杂记.pdf89. 基于C8O51F04O单片机的温度遥测遥控系统.doc90. 液晶时钟程序及仿真图.zip91. 自制单片机开发板全过程(傻瓜式教程).pdf92. 单片机实现5v电压ad转换.doc93. 无线窗帘开关控制系统设计.doc94. 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df95. 3D光立方毕业设计.doc96. 交流蜂鸣器音乐播放设计.doc97. SPCE061A英文数据手册v0.8.pdf98. 飞行控制系统.pdf99. 89C52单片机直流电机控制器设计.doc100. 无锡工艺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
上传时间: 2013-05-15
上传用户:eeworm
心音信号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信号之一,包含心脏各个部分如心房、心室、大血管、心血管及各个瓣膜功能状态的大量生理病理信息。心音信号分析与识别是了解心脏和血管状态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针对目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分析方法问题和分类识别技术难点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心音构成的分析、心音信号特征向量的提取、正常心音信号(NM)和房颤(AF)、主动脉回流(AR)、主动脉狭窄(AS)、二尖瓣回流(MR)4种心脏杂音信号的分类识别。本文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a)心音信号采集与预处理。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带有录音机功能的听诊器实现对心音信号的采集。通过对心音信号噪声分析,选用小波降噪作为心音信号的滤波方法。根据实验分析,选择Donoho阈值函数结合多级阈值的方法作为心音信号预处理方案。 b)心音信号时频分析方法。文中采用5种时频分析方法分别对心音信号进行了时频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频分析方法与待分析心音信号的特性有密切关系,即需要在小的交叉项干扰与高的时频分辨率之间作综合的考虑。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锥形核时频(ATF)分析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该分布能较好地反映心音信号的时频结构,其性能优于一般锥形核分布(CKD)以及Choi-Williams分布(CWD)、谱图(SPEC)等固定核时频分析方法,从而选择自应锥形核时频分析方法进行心音信号分析。 c)心音信号特征向量提取。根据对3M Littmann() Stethoscopes[31]数据库中标准心音信号的时频分析结果,提取8组特征数据,通过Fihser降维处理方法提取出了实现分类可视化,且最易于分类的心音信号的2维特征向量,作为心音信号分类的特征向量。 d)心音信号分类方法。根据心音信号特征向量组成的散点图,研究了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选取方法,同时,基于分类的目的 性和可信性,本文提出以分类精度最大为判断准则的核函数参数与松弛变量的优化方法,建立了心音信号分类的支持向量机模型,选取标准数据库中NM、AF、AR、AS、MR每类心音信号的80组2维特征向量中每类60组数据作为支持向量机的学习样本,对余下的每类20组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每类的分类精度(Ar)均为100%,同时对临床上采集的与上述4种同类心脏杂音信号和正常心音信号中每类24个心动周期进行分类实测,分类精度分别为:NM、AF、MR的分类精度均为100%,而AR、AS均为95.83%,验证了该方法的分类有效性。 e)心音信号分析与识别的软件系统。本文以MATLAB语言的可视化功能实现了心音信号分析与识别的软件运行平台构建,可完成对心音信号的读取、预处理,绘制时-频、能量特性的三维图及两维等高线图;同时,利用MATLAB与EXCEL的动态链接,实现对心音信号分析数据的存储以及统计功能;最后,通过对心音信号2维特征向量的分析,实现心音信号的自动识别功能。 本文的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心音信号特征向量提取的方法以及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建立两方面。 综上所述,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心音信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是采用自适应锥形核时频分析方法提取心音信号特征向量,根据心音信号特征向量组成的散点图,建立心音信号分类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并对正常心音信号和4种心脏杂音信号进行了分类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分类结果,但由于用于分类的心脏杂音信号种类及数据量尚不足,因此,今后的工作重点是采集更多种类的心脏杂音信号,进一步提高心音信号分类精度,使本文研究成果能最终应用于临床心脏量化听诊。 关键词:心音信号,小波降噪,非平稳信号,心脏杂音,信号处理,时频分析,自适应,支持向量机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eixiao9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停车场建设越来越多,对交通控制、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智能交通系统( 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已成为当前交通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车牌识别系统(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System,简称LPRS)技术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高速公路自动收费(ElectronicToll Collection,简称ETC)、停车场安全管理、被盗车辆的追踪、车流统计等。 目前,车牌识别系统大多都是基于PC平台的,其优势是实现容易,但是成本高、实时性不强、稳定性不高等缺点使其不能广泛推广。为了克服以上的缺点,且满足识别速度和识别率的要求,本文在原有车牌识别硬件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改进(原系统在图像采集、接口通信、系统稳定、脱机工作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与团队成员一起设计出了新的车牌识别硬件系统,采用单DSP+FPGA和双DSP+FPGA双板子的方式来共同实现(本人负责单DSP+FPGA的原理图和PCB绘制,另一成员负责双DSP+FPGA的原理图和PCB绘制)。 本文所涉及的该车牌硬件系统,主要工作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团队共同完成了新车牌识别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两个板子实现。其中,本人负责单DSP+FPGA板子绘制。 2.团队一起完成了整个系统的硬件电路调试。主要分为如下模块进行调试:电源,DSP,FPGA,SAA7113H视频解码器,LCD液晶显示和UART接口等。 3.负责完成了整个系统的DSP应用程序设计。采用DSP/BIOS操作系统来构建系统的框架,添加了多个任务对象进行管理系统的调度;用CSL编写了DSP上的底层驱动:完成了车牌识别算法在DSP上的移植与优化。 4.参与完成了部分FPGA程序的开发,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存储、传输几个模块等。 最终,本系统实现了高效、快速的车牌识别,各模块工作稳定,能脱机实现图像采集、传输、识别、结果输出和显示为一体化的功能;为以后进行高性能的车牌识别算法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硬件平台。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lforest
生物特征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如指纹,静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别的技术。由于生物特征唯一性和不变性,使得生物特征识别与传统的方法如数字密码和身份证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易用性。传统的高性能自动识别系统大多基于PC平台联机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对自动识别系统要求有更高的便携性和易用性,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实现这样的系统变为了可能。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主要由通用模块的控制系统与非通用模块的图像采集设备与识别算法组成。本文针对通用模块与非通用模块接口问题进行研究和设计,实现了一个工作良好的嵌入式平台。 本课题在设计核心板、扩展板、转接板的硬件基础上,移植实时操作系统Linux,编写各种接口与模块的驱动、多路摄像头切换程序,并很好的解决了摄像头采集生物特征时光强控制问题,为很好的采集到清晰图像提供了一个良好稳定的硬件平台。 本课题所设计的嵌入式系统通过测试,做了大量的实验,并将所采集到的手指静脉图像进行讨论分析,具有实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6-03
上传用户:lguotao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生物识别技术之一,是模式识别在图像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应用到身份证件的鉴别、自动门禁控制系统、银行取款机、家庭安全,图片检索等领域。 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分为人脸检测定位,特征提取和人脸分类三部分。人脸的检测和定位,即从输入的图像中找到人脸及人脸存在的位置,并将人脸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在特征提取部分,先对原始人脸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之后原始数据由维数较少的有效特征数据表示并存储在数据库中,接下来进行人脸分类,在识别待测人脸图像时,将待测图像的特征数据与数据库中存储数据相比对,判断是否为库中的某一人,从而实现自动识别人脸的目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人脸识别技术一直是图像处理领域里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人脸检测及识别算法被提出来。其中基于主成分分析的Eigenface的算法及其变形已经成为测试人脸识别系统性能的基准算法;同时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在PC上基本可以达到实时,在嵌入式产品广泛应用的今天,只有让人脸识别算法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在嵌入式平台上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的性能。 嵌入式是后PC时代的一个亮点,目前已经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嵌入式产品的开发平台分为包括很多,如:DSP,ARM,PowerPC等等。本文采用的ARM9作为嵌入式开发平台,研究人脸识别在ARM平台的性能,为实用的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本文从PC平台的软件实现入手,分别实现了PC平台下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和PCA人脸识别算法,分析了现象及结果,接下来搭建了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对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进行了硬件平台的移植,并得出相应实验效果。
上传时间: 2013-05-31
上传用户:saharawalker
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它涉及图像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学科,该文主要论述该项目的具体实现及相关理论分析,重点在于该系统的硬件模块实现及分析.该系统的硬件模块是典型的高速数字电路,这也是当今世界电路设计的一大热点.同时,该系统的硬件模块不同于传统的模拟、数字电路.严格的说它是基于可编程芯片的系统(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它与传统电路的最大不同在于,硬件模块本身不具备任何功能,但该硬件模块可以与相应的软件结合(此处,我们将FPGA中的可编程指令也广义的归入软件范畴),实现相应的功能.换言之,该硬件模块通过换用其他软件,可以实现其他功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基于可编程芯片的通用平台系统(General 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此外,该文还对该系统进行了尝试性的层状结构描述,这种描述同样适用于其它IT目的或电子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yumiao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