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2012FPGA模式的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摘 要:为了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精度,减少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工具研究并设计了一 种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FPGA编程模式和网络流技术实现大批量数据实时传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系 统硬件采用美国NI实时控制器CRIO⁃9025,实现16路数据可靠采集与存储。实验仿真及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 统能够精确地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以及分析处理,达到了项目要求。 关键词:FPGA;FIFO;网络流;数据采集系统;SQL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N9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4)14⁃0142⁃04 Data acquisition and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LabVIEW 2012FPGA pattern WANG Shu⁃dong1,2 ,WEI Kong⁃zhen1 ,LI Xiao⁃pei1 (1.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 730050,China; 2. Gansu Key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Lanzhou 730050,China)
上传时间: 2022-02-18
上传用户:
电子书-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_[陈春章]302页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人 类 社 会 巳 经 进 入 了 信 息 化 社 会 。以集成电路 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技术。集成电路产业是关系经济 建 设 、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集成电路技术伴随着半导体技术、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移 动 通信等技术的不 断创新 ,得 到 了 迅猛发展 。从 1958年美国的基尔比发明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以来,集成电路巳经从初期 的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发 展 到 今 天 的系统芯片(SoC),集成电路一直按摩尔 定律(Moore law )向前演进。集成电路产业包含了相对独立的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加工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集成电路材料、集成电路设备 业等,而 其中的集成电路设计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龙头。 ^ 近 年 来 ,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迅速发展。2000年以来我国的集成电路产 值 年 平均增长率达 到 30%左 右 。坚 持 自 主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 心竞争力,掌握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重是我 们的历史性任务。 发 展 集成电路技术的关 键 是 培养具 有 创 新 和 创 业 能 力 的专业人 才 ,因此 高质量、较快速度地培养集成电路人才是我们的迫切任务。毫无疑 问 ,大学和 大学老师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这一历史责任。2003年 以 来 ,教育部先后在全 国部分重点高校建设了“ 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 基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 在 2006年批准设立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学位课程,
标签: 集成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2-20
上传用户:
生活中的毒理学,美国人史蒂芬·吉尔伯特所著,讲述了生活中有毒物质的发展,分类,是毒理科学的科普书籍。
标签: 毒理学
上传时间: 2022-02-21
上传用户:
5G 底层核心技术专利现状分析 无线通信技术从 2G 到 3G 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从单纯的语音通话和简单的短信数据传输, 跨入了无线互联网。 在 2009 年发放 3G 牌照的时候,产业界最希望找到的是应用无线宽带能力的杀手级应用。 当时最早的应用是把 3G 当做无线上网卡销售,例如中国电信的 CDMA2000 每月 300 小时不限流 量的 3G 上网卡。而通过 4 年多的产业实践,到了 4G 时代,应用无线宽带能力的导航、音乐、 在线视频、购物、支付、游戏等杀手级应用已经涌现,无线宽带的流量开始变得珍贵,目前中 国电信的 4G 套餐就没有按小时计费全部都按流量计费。 正是看到了产业的兴旺发达,在 2013 年刚刚发放 4G 牌照后,2015 年 5G 就成为了热门的 话题。之前的分析占据 5G 产业的制高点关键在于底层核心技术。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 5G 的 框架还没有确定,谈核心空口技术是否过早。 5G 底层技术专利形成时间远早于 5G 标准框架 目前对于 5G 的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开始加速,但初步的框架确定估计也要到 2016 年。但标 准框架未定之时,正是底层技术核心专利争夺的关键时期。从历史上的经验看。我国自主提出 的 3G 国际标准 TD-SCDMA 的标准框架专利 CN97104039.7 是在 1997 年由信威通信申请的。而高 通公司赖以掌控 3G 产业链命脉的底层 CDMA 核心专利却是美国高通公司于
标签: 5g
上传时间: 2022-02-21
上传用户: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体积越来越小、质量越来越轻、效率越来越高、可靠性也越来越优良,被广泛地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DcDC开关电源是开关电源中非常常用的一种形式,因此,对DCDC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反馈电路等相关知识的研究成为了理解开关电源的重要环节。论文分析了推挽式DCDC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效率和优缺点,设计了一款输出恒定的推挽式DCDC开关电源。论文以T公司的高速PwM控制器Uc3825为核心,给出了DCDC开关电源的结构框图,详细设计了控制器、推挽式驱动、整流滤波、反馈控制等电路,讨论了变压器、开关管、整流二极管等选型问題。通过对推挽式DCDC开关电源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在输出功率为100W到30W时,论文设计的样机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85%以上。开关电源就是通过特定的电路,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以达到输出恒定的直流电压的设备。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关电源涉及到的相关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使得开关电源成为了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供电方式开关电源最早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为了设计特殊需求的军用电源,提出了小型、轻量的目标,自此开始,开关电源由于其比传统的线性电源拥有的优点而广泛地运用到电子、电气设备、计算机电源、通信设备等领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进步,开关电源在诸多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大功率MOSFET和IGBT等功率器件技术的进步使得开关电源能向着高频化、大功率的方向发展。软开关技术可以降低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可以大大提升开关电源的效率,为高频开关电源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平面变压器和平面电感技术的发展使开关电源的效率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体积也可以大大地减小。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使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得到了很大地提升,既解决了由电路中的非线性负载产生的谐波失真,又提高了开关电源的整机效率
标签: 开关电源
上传时间: 2022-03-10
上传用户:
在电子产品迅速发展的今天,电源设计,特别是开关电源的设计,在新产品的研制中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于广大的电源设计师而言,单纯靠经验来搭建试验电路的传统办法已经不可能满足当今电源产品的设计要求,而且无论从设计周期方面还是开发成本方面也都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借助先进的CAD技术,可提高电源产品的设计质量。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开关电源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然后结合一款具体产品,详细分析了推挽式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并对各部分电路进行分别设计,尤其详细说明了磁性器件的设计,所搭建的实验电路能够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仿真结果不理想,本文分析了仿真结果不理想的原因。为下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基础关键词:厚膜混合电路、开关电源、推挽模式、PWM、磁性器件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木化使电源以轻、薄、小和高效率为发展方向。传统的品体管串联调整稳压电源是连续控制的线性稳压电源。这种传统的稳压电源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其通常都需要体积大且笨重的工频变压器与体积和重量都很大的滤波器而且调整管功耗较大,电源效率很低,一般只有45%左右。另外,由于在调整管上消耗较大的功率,所以需要采用大功率调整管并装有体积很大的散热器,很难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发展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美国宇航局以小型化、重量轻为目标,为搭载火箭开发了开关电源。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开关电源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性能稳定等优点而逐渐取代传统技术制造的连续工作电源,并广泛应用于电子整机与设备中,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全面实现了开关电源化,率先完成计算机的电源换代。20世纪9年代,开关电源在电子、电器设备、家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关电源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标签: 开关电源
上传时间: 2022-03-16
上传用户:
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许微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许 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新兴边缘的技术 ,研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 ,应用十分广泛 ,被公认为是 21 世纪重要的发 展学科以及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从虚拟现实的概念出发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充分论述 , 并展望了虚拟现实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研究现况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 F06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3198 (2009) 0220279202 1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简称 VR) ,又译为临境 , 灵 境等。从应用上看它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 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及仿真技术 等多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 , 也是力学、数学、光学、机构运动学等各种学科的综合应用。 这种计算机领域最新技术的特点在于以模仿的方式为用户 创造一种虚拟的环境 ,通过视、听、触等感知行为使得用户 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的感觉 ,并与虚拟环境相互作用 从而引起虚拟环境的实时变化。现在与虚拟现实有关的内 容已经扩大到与之相关的许多方面 ,如“人工现实”(Artifi2 cial Reality) 、“遥在”( Telepresence) 、“虚拟环境”( Virtual Environment) “、赛博空间”(Cyberspace) 等等。 2 国外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 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计算工具和分析工具 ,并因 此导致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产生。虚拟现实技术的 产生与发展也同样如此 ,概括的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 ,它主 要涉及到三个研究领域 :通过计算图形方式建立实时的三 维视觉效果 ;建立对虚拟世界的观察界面 ;使用虚拟现实技 术加强诸如科学计算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2. 1 VR 技术在美国的研究现状 美国是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发源地 ,虚拟现实技术可 以追溯到上世纪 40 年代。最初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美 国军方对飞行驾驶员与宇航员的模拟训练。然而 , 随着冷 战后美国军费的削减 ,这些技术逐步转为民用. 目前美国在 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用户界面、后台软件和 硬件四个方面。 上世纪 80 年代 ,美国宇航局 (NASA) 及美国国防部组 织了一系列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研究成果 ,美国宇航局 Ames 实验室致力于一个叫“虚拟 行星探索”(VPE) 的实验计划。现 NASA 已经建立了航空、
标签: 虚拟现实
上传时间: 2022-03-17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本书中文版包括“2006-07-01”“2010-04-01”“2012-05-01”“2014-01-01 ”若干个版本,本次上传为2006版7月第一次印刷。内容简介《雷达系统导论》(第三版)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雷达基本原理和方程,现代雷达技术体制,动目标指示和多普勒雷达技术,跟踪雷达技术,噪声中信号检测技术,雷达信号的信息提取技术,雷达杂波特性、雷达波传播特点等,并详细介绍了雷达天线、雷达发射机和雷达接收机等分系统技术。本书系统覆盖了现代雷达的理论与技术,内容系统、完整。每章后都附有大量习题及参考文献,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作者简介Skolnik博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担任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雷达分部负责人已有30余年,第一个在雷达技术与应用方面获得IEEE Dennis J.Picard奖章;同时是IEEE Harry钻石奖,Johns Hopkins大学著名男毕业生奖,以及美国海军著名文官服务奖的获得者。目 录第1章 雷达简介1.1 基本雷达1.2 雷达方程的简单形式1.3 雷达框图1.4 雷达频率1.5 雷达的应用1.6 雷达的起源参考文献习题第2章 雷达方程2.1 引言2.2 噪声中信号的检测2.3 接收机噪声和信-噪比2.4 概率密度函数2.5 检测和虚警概率2.6 雷达脉冲的积累2.7 目标雷达横截面积2.8 雷达横截面积的起伏2.9 发射机功率2.10 脉冲重复频率2.11 天线参数2.12 系统损耗2.13 其他有关雷达方程的考虑参考文献习题第3章 MTI雷达和脉冲多普勒雷达3.1 引言3.2 延迟线对消器3.3 参差脉冲重复频率3.4 多普勒滤波器组3.5 数字MTI处理3.6 运动目标检测器3.7 MTI性能的限制3.8 运动平台的MTI(AMTI)3.9 脉冲多普勒雷达3.10 其他的多普勒雷达参考文献习题第4章 跟踪雷达4.1 用雷达跟踪4.2 单脉冲跟踪4.3 圆锥扫描和顺序波束转换4.4 跟踪精度的限制4.5 低角跟踪4.6 距离跟踪4.7 其他有关跟踪雷达的专题4.8 跟踪雷达的比较4.9 监视雷达自动跟踪参考文献习题第5章 噪声中的信号检测...参考文献习题第6章 雷达信号的信息...
标签: 雷达
上传时间: 2022-03-21
上传用户:ttalli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半导体器件和有源电路的模拟电子电路基础。两位作者Robert L.Boylestad和Louis Nashelsky都是在大学从事电路分析、电子电路基础等相关学科教学的资深教授,在电子电路学科领域出版了多部优秀教材,受到很高的评价。本书自1972年首次出版至今已经修订至第九版,涵盖了更广泛和新颖的内容,成为流行30多年的优秀经典教材。这本改编版在第九版原版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高等教育中模拟电子电路课程的特点,进行了部分内容的调整。 内容提要 本书是英文原版教材Electronic Devices and Circuit Theory,Ninth.Edition之英文改编版《模拟电子技术》的翻译版,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基础、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晶体管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及频率响应、功率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电流源等模拟集成电路的单元电路、反馈电路、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和波形变换电路等。本书对原版教材进行了改编,精简了内容,突出了重点,补充了必要知识点,内容更加新颖和系统化,反映了器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强调了系统工程的概念。 本书与英文版教材配套使用,适合电子、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电子电路基础课程40学时到68学时的中文或双语教学要求,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标签: 模拟电子
上传时间: 2022-03-21
上传用户:
saber仿真软件是美国Synopsys公司的一款EDA软件,被誉为全球最先进的系统仿真软件,是唯一的多技术、多领域的系统仿真产品,现已成为混合信号、混合技术设计和验证工具的业界标准,可用于电子、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机械、光电、光学、控制等不同类型系统构成的混合系统仿真,为复杂的混合信号设计与验证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混合信号仿真器,兼容模拟、数字、控制量的混合仿真,可以解决从系统开发到详细设计验证等一系列问题。Saber仿真软件从2004年进入中国,迄今已有12年历史,但遗憾的是,至今任然没有一本比较系统全面讲解Saber仿真软件的书籍,最权威的是网上流传的04版Synopsys公司的培训教程,此外就是各个论坛上零星的技术贴,这给使用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许多困惑和不便,经常在论坛或讨论群中有使用者在问,这个参数适什么含义,如何设置,仿真出现这样的错误信息是什么问题造成的。虽然有时会有高手解答,但更多时候得不到答案。笔者在初学saber仿真软件时也和许多初学者一样深感困惑和痛苦,所以当感觉对该软件基本入门后,便想到与广大的电源工程师和初学者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使初学者能尽快入门,对初级使用者能进一步提高软件的使用水平。
上传时间: 2022-03-29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