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了基于PLC和组态软件KINGVIEW 实现城市公路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并以武汉首义广场地下通道照明控制系统为例,着重论述了分布式控制技术在城市长隧道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并研究了一种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aig85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对安全防范意识的逐渐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宽带的普及、图像处理技术的提高,视频监控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娱乐、医疗、运动等各个领域。视频监测系统已经成为当今可视化领域的一个新的开发热点。许多应用领域对于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经济有效地实现特定环境所需的监控功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ARM9和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视频图像的采集、压缩和传输。文章结合嵌入式技术、图像压缩技术和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本文首先研究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嵌入式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性能要求,提出了系统的设计的总体方案。在硬件设计方面,系统采用三星公司的S3C2410A作为嵌入式处理器,配合外围硬件电路构成嵌入式核心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将硬件划分为三大模块:主控器与储存器模块;电源时钟复位电路模块;外围接口电路模块。在论文中对各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完成了核心板的硬件设计后,接下来介绍如何构建嵌入式监控系统的软件平台,包括成功的移植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下USB接口摄像头驱动的接口和实现。最后在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平台上完成应用程序的设计,完成视频图像的采集、压缩、传输,这部分主要完成的工作有:如何使用Video4Linux API库函数实现图像采集;如何实现视频流的软件压缩;如何保证视频流数据的实时传输。 本文实现了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廉、数字化的监控解决方案。该系统可满足监控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7-10
上传用户:TRIFCT
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以嵌入式技术、视频编码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为核心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它在稳定性、实时性、处理速度、功能、价格、扩展性等方面和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相比有着突出的优势,同时也代表着目前视频监控系统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以微处理器S3C2440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论文首先介绍了嵌入式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而后阐述了该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讨论了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平台的构建,详细论述了视频采集、编码、存储、传输等单元的软硬件设计,重点论述了基于AL9V576的视频编码模块和基于TW2835的视频处理模块的设计。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视频采集单元的优化方法,设计采用音视频控制器TW2835采集四路模拟视频输入信号并叠加OSD环境信息显示,提高了视频处理的功能和视频质量; 2、研究双核构架,采用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C8051F340控制TW2835、采集环境信息并与S3C2440串口通信,使视频采集单元模块化设计,增加了产品设计的灵活性,减小了主控芯片的负担和软件设计的复杂性,便于产品功能的扩展和二次开发; 3、研究并分析了MPEG-4的硬件实现方式,采用高品质、高性能、低功率视频压缩芯片AL9V576进行MPEG-4编码,大幅提升了压缩效率,另外还设计了SRAM主机接口与主控芯片通信,突破了传统芯片大多采用的PCI接口的限制,方便模块的组合; 4、研究并设计了CF卡存储方案,实现了一种在嵌入式视频服务器上的视频检索和存储方法。
上传时间: 2013-05-16
上传用户:cuicuicui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提高,照顾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感觉时间的紧张,不但要周旋在繁杂的工作之中,同时也要兼顾自己的家。而现有的嵌入式硬盘录像机虽然功能丰富,产品日益成熟,但在家用系统中应用成本太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实时图像监控系统,能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实时了解住所的安全情况。 本文首先提出了该图像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就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控芯片$3C2410与Flash、SDRAM存储器接口电路,USB接口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UART串行接口电路,JTAG接口电路以及电源电路。 其次,本文研究了嵌入式IAnux移植的关键技术,包括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Bootloader 的设计、内核移植以及文件系统加载的方法,并通过裁剪Linux内核将标准Linux 2.4.18移植到目标平台。同时分析了现有文件系统的优、缺点,在目标平台上移植了快速、高效的YAFFS文件系统,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和高效性。 再者,本文修改并移植了LJSB摄像头的驱动程序。研究了基于Vide041inux技术的图像采集的数据结构和原理,详细地阐述了图像采集实现的过程和关键步骤,利用Vide04Linux API函数完成了图像采集程序的设计,使用内存映射方式实现了图像的快速采集,并对图像数据进行了JPEG压缩,提高了图像采集的效率。研究了Web Server和Java Applet技术,实现了远程图像监控。通过重新编译移植Webcam Server应用程序实现了网络摄像机的功能。 最后,本文给出了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运行结果,并总结了所做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改进的意见。 本文设计的图像监控系统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小体积等特点,采用开源的Linux作为软件平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强的适用性。
上传时间: 2013-07-28
上传用户:pei5
嵌入式系统应用于智能设备、工业控制领域实现各种信号的处理与控制,是近年来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热点。同时,随着以太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控制中过程监控层和现场设备层信号传输网络开始逐步采用以太网,基于网络的远程监控使整个企业网络呈现高度统一性、开放性和透明性。将嵌入式技术和基于网络的远程监控技术应用于电梯,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本文旨在研制和开发一套应用于电梯的智能多媒体显示与远程监控系统,硬件设计中,在以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10X、Flash、SDRAM构成的最小系统核心板外,扩展了串行口、网口、LCD接口等外围硬件资源,设计了RS-232转换成RS-422接口界面的硬件电路板,针对核心板RTC时钟问题,采用PCF8563芯片设计了时钟/日历小板。 软件平台方面,首先分析了系统启动引导程序Bootloader,参照嵌入式Linux内核源代码以及对S3C2410X的支持代码,根据本系统的硬件配置对Linux内核进行裁剪移植,修改了音频驱动和LCD驱动,在内核中添加了对Yaffs文件系统类型的支持。然后准备了根文件系统内容,在其中添加了交叉编译过的Qt/Embedded3.1的库,使用Cramfs、RAMdisk和Yaffs相结合的根文件系统格式。在此基础上,向嵌入式平台移植了Linux下开源的多媒体播放器Mplayer和嵌入式数据库SQLite。 设计编写Qt GUI界面和串口数据采集模块,构建了电梯间多媒体显示系统,显示界面划分为串口数据采集显示、动画播放、系统时间、文本信息、滚动字幕、商标图片六个显示区域。使用Boa在ARM平台上构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Web服务器通过HTTP协议与监控端浏览器软件进行信息交互,提供服务器应用程序模块的访问界面和现场设备的信息访问和控制界面,并借助SQLite数据库的支持,实现了基于网络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监控端通过Web页面激活服务器的相应应用程序模块,传递信息服务请求和控制命令。将本系统应用与电梯设备,取得了用户的好评。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564708051@qq.com
远程监控系统是许多重要场所诸如电力、邮电、银行、交通、商场等需要信息广泛交流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的必备系统。传统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方式一般都需要自己建设并维护有线或无线网络,维护费用高,通信距离有限。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原有的远程监控系统已经日益不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我们需要实时性更高,通信距离更远,成本更低的通信方式,本文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的远程数据监控系统。 本文的创新点是采用了GPRS技术中的TCP传输方式来传输监控系统采集的图像数据,相比传统有线网络,在维护成本,通信距离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相比传统无线网络在实时性,传输速率,可靠性上有了明显的改善。 本论文分几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背景和监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各类监控系统的比较。第二部分描述了本监控系统中远程终端硬件系统搭建工作,包括各部分器件的选取以及在S3C4480为核心的开发板上扩展出LM9617接口。第三部分描述了以uC/OS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远程终端软件设计流程,包括uC/OS操作系统和FAT16文件系统的移植,LCD显示驱动, Nand-flash底层驱动的编写等工作。第四部分详细说明了本系统图像采集的具体软件实现,包括根据实际情况配置CMOS图像传感器LM9617的寄存器以及从LM9617中读取图像数据然后将数据写入Nand-flash存储器的具体过程。第五部分详细说明了本系统图像数据传输的具体软件实现,采用的是GPRS企业公网组网方式,包括远程终端程序设计和监控中心服务器搭建两部分工作。远程终端程序设计包括初始化串口通信,将Nand-flash中的图像数据读出并通过GPRS模块GM862发送到监控中心服务器上;监控中心服务器程序设计包括启动建立并启动Socket监听,以及收到连接请求后GPRS通信链路的建立。最后分别用TCP和UDP两种传输方式对监控系统进行了测试,证明了GPRS的TCP传输方式确实更适合于监控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7-19
上传用户:liuwei6419
随着Intemet网络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真技术有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PC传真需利用传真软件进行传真,其功能受到传真软件的限制,而IP传真需投入的通信基础设施较大。无线传真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可快速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无线通信的优势,使用户真正拥有自己的“移动办公室”,是当前无线通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内容。 本课题在对传真通信相关基础理论以及GSM无线网络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研制了基于G3传真的GSM网络无线传真接入终端。在本课题的设计中,建立了两段级联的传真线路,分别是主处理器与对端传真机之间的传真线路(通过T32协议实现)和主处理器与本地传真机之间的传真线路(通过T31协议实现),本课题依据T30规定的呼叫控制流程完成了这两条传真线路间的协议转换(T.32协议和T3l协议的转换),并结合GSM网络延时长、干扰大的特性进行了时延处理。同时解决了无线传真接入终端中涉及到的手机本地号段的存取算法,并在设计本课题嵌入式软件的同时抽样出基于ARM技术的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即类似于嵌入式操作系统但比操作系统简化的一个系统框架)。 通过本课题研制出的基于ARM的GSM网络G3无线传真接入终端,利用现有的G3传真机就可在GSM网络中实现无线传真业务。目前该无线传真接入终端已在北京、西安、深圳等地的商用网络上取得了成功的测试。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tedo811
电脑绣花机是当代最先进的绣花机械,随着人们对刺绣品质量的追求以及刺绣品需求量的增加,高性能的电脑绣花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推崇,用户对CAN(现场总线)、远程控制、海量USB存储、彩色LCD显示等技术在新型电脑绣花机中的应用有了新的需求。然而,国内电脑绣花机监控系统平台由于存在技术上的困难或成本上的障碍而使这些功能难以实现。随着电脑的不断发展和电子产品成本的不断降低,采用先进架构和体系的处理器,加上相应的实时操作系统进行任务管理,就能大大提高电脑绣花机监控系统的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电脑绣花机监控系统,在详细分析电脑绣花机工作原理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采用ARM处理器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构建了监控系统平台,实现了实时操作系统任务管理、网络通信、USB设备读写、花样图案预览等功能,具体工作如下: (1)在介绍电脑绣花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分析电脑绣花机监控系统性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RM7核的嵌入式处理器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监控系统平台,并给出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2)根据电脑绣花机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设计实现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处理器采用ST公司生产的具有ARM7核的STR710FZ2T6,利用STR710FZ2T6的外部存储器接口的三个BANK,分别设计实现了以太网通信接口、USB设备读写接口以及彩色LCD实现接口等。 (3)在系统的接口电路设计方面,采用以太网控制芯片CS8900A使其通过ISA总线与系统处理器相连,构建了以太网通信接口,负责远程传输数据(花样文件)控制信息等;利用LJSB主从控制器SL811HS,在处理器STR710FZ2rr6的控制下设计实现了对海量USB设备读写的USB接口,负责读写在U盘上的花样文件以及其它的数据信息;利用5.6英寸的彩色液晶屏及其控制板QD-13设计实现了监控系统的LCD显示接口,系统处理器通过控制QD-13向LCD写入要显示的图案以及文字数据;组建了一个基于CAN通信的安全检测模块,主要包括电源检测以及断线检测等。监控系统的CAN节点利用系统处理器自带的CAN模块结合TI的CAN收发器sn65hvd230实现,电源检测节点、断线检测节点以及运动控制系统交互的CAN节点的控制器采用Microchip公司的带有CAN模块的18系列单片机PIC18F4680,CAN收发器采用该公司的MCP2551芯片。 (4)设计实现了基于μC/OS-Ⅱ操作系统的软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功能接口的驱动程序,另一个是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软件。驱动程序负责控制相应功能接口的运行,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软件实现具体的功能应用,例如TCP/IP协议栈以及USB协议的实现等。 (5)整合了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并做出监控系统的PCB板,利用ADS开发环境进行系统的整体调试,给出了系统的运行效果,实验表明监控系统工作稳定,性能良好。 最后,文章分析了电脑绣花机的监控系统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电脑绣花机监控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上传时间: 2013-05-25
上传用户:鱼鱼鱼yu
本文设计的井下网络分站作为“煤矿安全自动检测、监控及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ARM微控制器为核心,以操作系统μC/OS-Ⅱ为操作平台,采用TCP/IP协议栈实现了分站的网络通信功能,很好的解决了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监控系统通信协议不一致的问题。 在硬件方面,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完成了监控分站的总体硬件设计,并通过驱动网卡芯片RTL8019AS实现了以太网连接。选用PHILIPS的32位ARM芯片LPC2214作为分站的控制芯片,它带有16KB的静态RAM和256KB的高速FLASH,包含8路10位A/D,还有多个串行接口,可使用的GPIO高达76个(使用了外部存储器),很好了满足了分站外接传感器的多样化要求。在人机对话方面,系统扩展了128×64的液晶和1×4的键盘。在通信方面,采用TCP/IP协议与地面主机进行通信,将各种参数传送到地面主机进行复杂的运算处理。 在软件方面,介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的移植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TCP/IP协议栈的实现;制定了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通信过程中采用了标准的TCP/IP协议;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程序模块的编程思路,如LCD显示、外部输入频率信号的计数及数据存储,并给出了在实际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监控分站根据《本质安全型“i”》标准将外部接入设备和分站作了电气隔离,该分站具有2路A/D数据采集;6路光电隔离数字量输入;2路光电隔离数字量输出对外部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人机接口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提供按键操作和数据显示;RS485通信接口负责与外界设备进行通信;网络通信接口负责为各种监测监控系统提供兼容的接入接口;非易失性铁电存储器作为数据存储区以保证掉电后存储数据不丢失。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13160677563
目前大型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有实际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yjmy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