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现已成为社会重要的信息流通渠道。嵌入式系统能够连接到 Internet上面将信息传送到几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的结合代表着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技术的真正未来。随着IPv6的应用,设备都可能获得一个全球唯一的IP地址,通过IP地址和互联网相连成为一个网络设备。因此随着电子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的家用电子电器产品步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智能家居方向。智能家居是集成微电子技术与控制技术当前嵌入式系统典型的代表。 本文将嵌入式技术与电力载波通信协议X-10技术结合起来来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着重研究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核心一基于ARM核的智能家居网关软硬件设计。智能家居网关是一个嵌入式WEB服务器,用户通过登陆智能家居网关进而实现对智能家居网关的远程控制操作,智能家居网关将接收到的用户命令进行“翻译”之后向家庭电力线发送X-10指令,实现对家庭设备的控制。 本文首先分析基于ARM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原理及X-10技术;然后给出具体基于ARM平台的硬件电路设计,本文在以LPC2210为处理器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给出详细设计步骤与过程。本系统主要电路包括有电源电路、键盘电路、LCD显示电路、存储电路、网口电路、及X-10电力载波电路等等;其次ARM平台软件实现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分三步来实现:第一步实现了在LPC2200系列处理器上的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Ⅱ的移植、第二步实现TCP/IP协议栈LWIP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的移植、第三步实现WEB服务器的组建以及应用软件设计。最后系统在搭建完软硬件平台之后,进入调试结果环节。系统运行后本人使用本地示波器观看波形,然后通过对波形的解析与X-10指令的对照来验证基于ARM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可行性,进而实现了X-10信息家电与Internet的互连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6-04
上传用户:WS Rye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入世以后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国内交通车辆与日剧增,随之带来的交通拥挤、交通堵塞、车辆盗窃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人们生活中最直接的安全隐患。运用无线通信技术、ARM技术和GPS定位技术的车辆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满足运输效率和安全保障的需要,并且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对车辆监控系统和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ARM和GPS的车辆监控系统研究。与传统的单片机控制的车辆监控系统相比,该系统克服了单片机系统因其功能简单、无操作系统、程序移植性差而只能满足简单控制的缺点,能实现复杂任务的监控,例如显示复杂的电子地图、数据进行复杂计算、高端产品甚至有网络互联和Web浏览功能等等。同时该系统采用了GPRS无线通讯方式,具有资源利用率高、传输速率高、计费合理等特点,解决了以往采用SMS短消息通讯技术中存在的通讯费用高、消息延时和消息丢失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论文首先介绍了在车辆监控系统中应用的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和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在GPS定位技术中介绍了GPS系统组成、GPS信号和编码、定位原理以及GPS误差;在GPRS通讯技术中介绍了GPRS的概念、GPRS网络的总体结构、GPRS的主要优点及发展动向。 论文随后分为车辆监控系统总体结构与功能、车载端的研究与设计、监控中心的研究与数据库设计三大部分进行介绍。车辆监控系统由车载端、监控中心和两者之间的通讯网络三部分组成,车载端主要由GPS定位模块、GPRS通信模块和ARM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这三大模块构成;监控中心包括Internet接入设备、中心服务器、监控端计算机以及一些辅助设备等。车载端分布在各个移动车辆上,负责接受OPS卫星定位信息,通过数据控制处理器解算出车辆所处的位置坐标,坐标数据经过处理后通过GPRS模块,最后将数据通过通讯网络GPRS发送到监控中心的信息服务器,信息服务器将收到的车台数据经过预处理之后分发给监控终端。
上传时间: 2013-06-14
上传用户:wang0123456789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家庭中实现生活的现代化、安全化,提高居住环境等要求,使家庭设备智能化成为未来生活发展的趋势。 本文提出以嵌入式计算机为主控设备,将家庭网络中主要的电器设备和服务系统通过蓝牙技术构建一个家庭局域网络,同时把GPRS远程通信技术加入到智能家居系统中,不仅解决了在家庭内部复杂的布线问题,而且使用户能够在远程控制家庭中的各种服务设备。 本文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讨论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无线网络技术相结合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论文阐述了家庭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系统选择S3C2410处理器为家庭无线控制器的主控制芯片,GPRS SIM300为远程控制芯片,蓝牙无线收发模块101 007为控制各个家用电器的通信模块。并设计了各模块间的接口电路。系统完成了Windows CE在嵌入式S3C2410处理器上BSP的定制与开发,着重分析了系统启动的过程,并成功实现了Windows CE在S3C2410上的移植。通过对家庭内部局域网络协议蓝牙协议和外部移动网络GPRS的分析,在Windows CE上实现了蓝牙主机控制器HCI协议和GPRS通信程序,完成了采用GPRS无线通信模块与蓝牙通信模块相结合,实现对设备的监控。
上传时间: 2013-06-24
上传用户:moerwang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工业控制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本文即从未来工业控制网络发展的需要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以S3C2410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网络控制器。 本文以S3C2410-32 位微处理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具有1路以太网接口、1路 USB Host 接口、1路USB Device 接口、3路RS232串口、1个CAN总线扩展卡、1个RS485扩展卡、1个RS422扩展卡使用、8路A/D、1路D/A、4路 PWM、一个 240×320TFT LCD 显示触摸屏的功能强大的嵌入式网络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建立了一个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 在深入研究和分析CANopen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Windows CE 的嵌入式 CANopen 协议栈,大大提高了嵌入式网络控制器在现场总线上的通信和控制能力,为新型的网络控制算法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在探讨了TCP/IP协议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 Windows CE 的嵌入式 TCP/IP 协议栈,掌握了Windows CE 平台的网络 Socket 通信编程,使控制器能够通过以太网接到Intranet或Intemet上。 在完成嵌入式网络控制器硬件与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将控制器应用到了网络化的嵌入式数控系统的中央数控单元中,实现数控系统等数控设备小型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需要。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控制实验室建设,构建了三层(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工业网络实验平台,实现了实验室设备真正的网络互连,为网络控制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性能的平台。
上传时间: 2013-06-10
上传用户:hzy5825468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扩展,电能的远程自动监测、计算与收费的方案逐步被采用,能源计量仪表的数据自动抄收及远传系统的建设成为智能化住宅的基本配置之一。 本文针对校园的学生宿舍的电表收费进行了探讨,到目前为止、按照收费方式电子式电能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IC卡预付费电表、复费率电表、和分时预付费的复费率电表。针对这几种电表的抄表方式也各不相同,预付费电表主要是应用IC卡充值的方法付费、而复费率的电表主要是采用人工抄表和布线抄表的方法、而分时预付费复费率的电表主要是使用IC卡充值之后,利用实时时钟在用电峰谷时对存储在电表能的金额进行扣除。文中设计的自动抄表系统可以实现对上述三种电表的抄录工作,尤其是针对校园学生宿舍等应用场所具用重要的意义。 文章提出了整体的方案设计,三级网络分别应用了无线传输和网络传输的方案,解决了远程电能计量计费系统的由集中器和采集器(采集终端)以及通信信道与抄表软件组成的部分即:集中器到抄表中心的上行信道、集中器至采集器(采集终端)或水电气表间的下行信道。在整体设计思路介绍之后,文章花主要篇幅分章节介绍了复费率电能计量仪表、基于arm和uclinux的无线收发集中控制器的软硬件,上位机的主控界面的设计。其中电能表的开发分块介绍了软硬件的各个部分,集中控制器由于嵌入了实时操作系统uclinux,着重讲述了基于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的开发,主站界面介绍了简单的测试程序。然后通过测试的结果说明了课题设计的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基本采集和控制的情况,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上传时间: 2013-07-04
上传用户:咔乐坞
随着现代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数据流量迅速增长,传统的路由器已经无法满足网络的交换和路由需求。当前,新一代路由器普遍利用了交换式路由技术,通过使用交换背板以充分利用公共通信链路,有效的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并使各通信节点的并行通信成为可能。硬件系统设计中结合了专用网络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各自的特点,采用了基于ASIC,FPGA,CPLD硬件结构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基于ASIC技术体系的GSR的出现,使得路由器的性能大大提高。但是,这种路由器主要满足数据业务(文字,图象)的传送要求,不能解决全业务(语音,数据,视频)数据传送的需要。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基于网络处理器技术的新一代路由器,从理论上提出了解决GSR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基于网络路由器技术实现的路由器,采用交换FPGA芯片硬件实现的方式,对路由器内部各种单播、多播数据包进行路由转发,实现网络路由器与外部数据收发芯片的数据通信。本文主要针对路由器内部交换FPGA芯片数据转发流程的特点,分析研究了传统交换FPGA所采用的交换算法,针对简单FIFO算法所产生的线头阻塞现象,结合虚拟输出队列(VOQ)机制及队列仲裁算法(RRM)的特点,并根据实际设计中各外围接口芯片,给出了一种消除数据转发过程中出现的线头阻塞的iSLIP改进算法。针对实际网络单播、多播数据包在数据转发处理过程的不同,给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并对FPGA外部SSRAM包缓存带宽的利用,数据转发的包乱序现象及FPGA内部环回数据包的处理流程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有效的提高了路由器数据交换性能。 根据设计方案所采用的算法的实现方式,结合FPGA内部部分关键模块的功能特点及性能要求,给出了交换FPGA内部可用BlockRam资源合理的分配方案及部分模块的设计实现,满足了实际的设计要求。所有处理模块均在xilinx公司的FPGA芯片中实现。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牛布牛
FPGA作为近年来集成电路发展中最快的分支之一,有关它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传统的FPGA采用静态配置的方法,所以在它的应用生命周期中,它的功能就不能够再改变,除非重新配置。动态重配置系统在系统工作的过程中改变FPGA的结构,包括全局重配置和局部重配置。其中的局部动态重配置系统有着ASIC以及静态配置FPGA无法比拟的优势。而随着支持局部位流配置以及动态配置的商用FPGA的推出,使对局部动态重配置系统和应用的研究有了最基本的硬件支撑条件。而Internet作为无比强大的网络已经渗入到各种应用领域之中。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基于Internet的FPGA局部动态可重配置系统的方案。然后针对方案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进行了描述。首先是介绍了FPGA的基本概况,包括它的发展历史、结构、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然后介绍了对一个包含局部动态重配置模块的FPGA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重配置模块的定义、设计的流程、局部位流的产生等。接下来对.FPGA的配置方法以及配置解决方案进行描述,包括几种可选择的配置模式,其中有一些适用于静态配置,另外一些可以用于动态局部配置,.以及作为一个系统的配置解决方案。最后系统要求从Internet服务器上下载重配置模块的位流并且完成对FPGA的配置,根据这个要求,我们设计了相应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包括如何设计一个基于VxWorks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实现FTP功能,并说明如何通过JTAGG或者ICAP接口由嵌入式CPU完成对FPGA的局部配置。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illiam345
JPEG是联合图像专家组(Joint Picture Expert Group)的英文缩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CCITT联合制定的静态图像压缩编码标准。JPEG的基于DCT变换有损压缩具有高压缩比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数据量极大的多媒体以及带宽资源宝贵的网络程序中。 动态图像的JPEG编解码处理要求图像恢复质量高、实时性强,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展开的研究。该系统由图像编码服务器端和图像解码客户端组成。其中,服务器端实时采集摄像头传送的动态图像,进行JPEG编码,通过网络传送码流到客户端;客户端接收码流,经过JPEG解码,恢复出原始图像送VGA显示。设计结果完全达到了实时性的要求。 本文从系统实现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系统开发平台,介绍FPGA的结构特点以及它的设计流程和指导原则;然后从JPEG图像压缩技术发展的历程出发,分析JPEG标准实现高压缩比高质量图像处理的原理;针对FPGA在算法实现上的特点,以及JPEG算法处理的原理,按照编码和解码顺序,研究设计了基于改进的DA算法的FDCT和IDCT变换,以及按发生频率进行优化的霍夫曼查找表结构,并且从系统整体上对JPEG编解码进行简化,以提高系统的处理性能。最后,通过分析Nios嵌入式微处理器可定制特性,根据SOPC Builder中Avalon总线的要求,把图像采集,JPEG图像压缩和网络传输转变成用户自定义模块,在SOPC Builder下把用户自定义模块添加到系统中,由Nios嵌入式软核的控制下运行,在FPGA芯片上实现整个JPEG实时图像编解码系统(soc)。 在FPGA上实现硬件模块化的JPEG算法,具有造价低功耗低,性能稳定,图像恢复后质量高等优点,适用于精度要求高且需要对图像进行逐帧处理的远程微小目标识别和跟踪系统中以及广电系统中前期的非线性编辑工作以及数字电影的动画特技制作,对降低成本和提高图像处理速度两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在FPGA上实现JPEG编解码,进一步探索FPGA在数字图像处理上的优势所在,深入了解进行此类硬件模块设计的技术特点,是本课题的重要学术意义所在。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hangdafreya
On关于可控硅RC吸收网络的应用笔记,迷茫了多少工程师的东东。
上传时间: 2013-08-05
上传用户:doudouzdz
基于FPGA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网络包头的分类是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 文章首先介绍了FPGA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应用,接着介绍入侵检测系统以及FPGA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分析了几种比较出名的网络包分类算法,包括软件分类方法、TCAM分类算法、BV算法、Tree Bitmap算法以及端口范围分类算法。 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FPGA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包分类的基本框架图,实现框架图中的各个基本功能模块。在实现过程中,提出了一类结合三态内容可寻址内存(TCAM)和普通存储器(RAM)的网络包包头分类方案。我们将检测规则编号并位图化,使用RAM存储与包头结构相关的规则位图,通过TCAM上的数据匹配操作,快速关联待分析的网络数据包与入侵检测规则。文章还讨论了网包头分类方法的优化算法,将优化算法与未优化算法在速度和空间上进行比较。此外,还讨论了对Snort的规则库进行整理和规则化的问题。 最后,对所设计的包头分类匹配模块在Quartus II进行仿真评估,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的一些分类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本设计在匹配速度和更新速度上有优势,但消耗了较多的存储空间.
上传时间: 2013-07-17
上传用户:gonui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