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Calculate a+b Input Two integer a,b (0<=a,b<=101000) Output Output a + b Sample Input 5 7 Sample Output 12
标签: Description Calculate integer 101000
上传时间: 2014-01-25
上传用户:tonyshao
拓扑排序 有向图拓朴排序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从图中选择一个入度为0的顶点,输出该顶点; ②从图中删除该顶点及其相关联的弧,调整被删弧的弧头结点的入度(入度-1); ③重复执行①、②直到所有顶点均被输出,拓朴排序完成或者图中再也没有入度为0的顶点(此种情况说明原有向图含有环)。
上传时间: 2016-08-17
上传用户:zhanditian
Prentice Hall 出版的整合linux和windows <b>英文原版<b> 另本人有大量电子书,O Reilly的最多 有需要的朋友在我的个人空间上给我留言
标签: Prentice windows linux Hall
上传时间: 2014-01-22
上传用户:JIUSHICHEN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目的是映射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每个链路状态路由器提供关于它邻居的拓扑结构的信息。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1101055045
欧几里德算法:辗转求余 原理: gcd(a,b)=gcd(b,a mod b) 当b为0时,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即为a getchar()会接受前一个scanf的回车符
上传时间: 2014-01-10
上传用户:2467478207
//9488定时器B功能测试 9488定时器B功能测试B:DAMI调试通过: 9488 8位定时器B的使用 有关的I/O为三个:TBPWM(输出)(P1.0) 模式有:间隔定时功能,PWM模式 有定时中断:定时器B溢出中断
上传时间: 2017-06-01
上传用户:ryb
在非结构型点对点网络中增加节点时,造成的拓扑失衡问题会导致信息发送延迟时间和跳跃次数的增加。提出了面向分布式的拓朴改进方法,阐述了关键技术部分。通过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网络的跳跃次数与网络等待时间,满足了实际环境中实时处理的需要。
上传时间: 2013-11-04
上传用户:哈哈hah
目前国内井下水泵电机多数采用传统的人工进行控制,即人工加继电器进行控制的方法。这种方法控制线路复杂,设备运行的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差,工人劳动强度大,应急能力差等缺点。针对当前国家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企业自身发展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研制了基于ARM的煤矿井下水泵电机网络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完成水位检测、轴温检测、流量检测、水泵起动、停止及其过程控制,而且还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处理等工作。它具有以下特点:水位实时在线检测与显示;水泵启动与停止控制;多台水泵实时“轮班工作制”;根据涌水量大小和用电“避峰就谷”原则,控制投入运行的水泵台数;与监控中心联网,实行集中控制。 本文所设计的监控系统由监控中心、监控终端和远程访问三部分组成,分别介绍了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电机保护算法设计、系统通讯网络的设计和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 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针对监控终端的硬件设计,它采用S3C440X作为监控终端的处理芯片。根据监测的主要参数如水泵电机电流、电压、水泵开停状态、电机温度、井底水仓水位、水泵出口流量的实际特点,通过ARM芯片的快速处理运算能力,实时计算出水泵的三相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参量,井底水仓的水位和水泵出水口的流量、水泵的三相电压和电流准确值。把处理运算的结果通过以太网传到监控中心进行存储、显示和打印,同时监控中心根据传上来的结果进行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给监控终端发送控制命令。 电机保护算法设计方面,主要针对系统数据采集的特点,对相电流、相电压进行交流信号采样。对采样后的数据运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高精度的测量。 系统通讯网络的设计主要针对系统两层通讯网络的协议进行分析与设计。监控中心软件采用基于Basic的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6.0进行开发。客户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B/S模式远程实现对系统运行数据的传输,以便可以查询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实现资源共享。
上传时间: 2013-06-25
上传用户:q123321
交换式以太网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是一个带约束的优化问题,需要同时考虑多种约束条件。本文中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准则:交换机负载均衡和流量最短路径。根据设计目标而衡量每条准则的权重,对拓扑进行评分而进行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该方法以终端节点间网络流量需求矩阵和终端设备间流量优先级矩阵为输入,利用遗传算法从所有的拓扑结构中找出最优拓扑,决定交换机生成树拓扑和终端节点的分布位置。通过网络仿真,可以证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stewart·
1.有三根杆子A,B,C。A杆上有若干碟子 2.每次移动一块碟子,小的只能叠在大的上面 3.把所有碟子从A杆全部移到C杆上 经过研究发现,汉诺塔的破解很简单,就是按照移动规则向一个方向移动金片: 如3阶汉诺塔的移动:A→C,A→B,C→B,A→C,B→A,B→C,A→C 此外,汉诺塔问题也是程序设计中的经典递归问题
上传时间: 2016-07-25
上传用户:gxrui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