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的管理信息系统, 1.利用“企业管理器”附加文件夹中的data下面的数据库; 2.运行可执行文件-----Project1”; 3.系统初始密码 用户名 :qw 密码 :qw 权限 : 管理员
上传时间: 2017-02-25
上传用户:helmos
进销存系统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安装及配置 1.附加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1)将App_Data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拷贝到SQL Server 2000安装路径下的Data文件夹中。 (2)打开SQL Server 2000中的“企业管理器”,然后展开本地服务器,在“数据库”数据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附加数据库”菜单项。
上传时间: 2017-06-27
上传用户:zsjzc
C#商品销售管理系统,采用MSSQL2000数据库,附有SQL建库脚本 ,需要一个一个导入到企业管理器中建立数据库,有些麻烦,而且本套系统编译时需要Microsoft Office Core开发组件包支持,如果你电脑上安装有Office 2003及以上版本,你需要重要运行安装程序,修复安装此组件,否则编译不能通过。
上传时间: 2013-11-26
上传用户:wang0123456789
Windows7下IE 8使用技巧5则 IE几乎是各位菜鸟、大虾上网时的首选浏览器,有关它的常规使用技巧,相信各位早已是耳熟能详了。只要你足够用心、细心,就一定会不断“挖掘”出IE新的使用技巧来。不信,就来看看下面的几则新鲜用法吧,相信会让各位有耳目一新之感! 1.寻找失落的IE启动按钮 正常情况下,IE浏览器的快速启动按钮会在系统任务栏中“安家落户”,可是一旦操作不小心,往往会导致IE浏览器的快速启动按钮在任务栏中“消失”。那么 你面对IE启动按钮从系统任务栏中消失时,你该如何去将它寻找回来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你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首先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中的IE浏览器图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创建快捷方式”命令,这样就能为IE浏览器创建好一个对应的快捷方式。 接着打开系统资源管理窗口,依次双击C盘中的“Windows”文件夹、“ApplicationData”文件夹、“Microsoft”文件夹、 “InternetExplorer”文件夹、“QuickLaunch”文件夹;然后将桌面中创建好的IE快捷方式,直接拖动到 “QuickLaunch”文件夹窗口中。 当然还有更简洁的方法,那就是直接将系统桌面中的IE浏览器图标,用鼠标左键拖动到系统任务栏中,不过在拖放时一定要在出现虚线图标之后才可以。 2.让IE也能断点续传 大家知道,单击IE页面中的某个下载链接地址时,IE就会自动调用其内置的下载功能来下载文件;不过这种功能一旦遇到网络堵塞而掉线的情况时,就会将已经下载好的内容全部丢失,以后再次下载时还需要从头再来,显然IE内置的下载功能容易耽误下载时间。 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IE的下载功能也支持断点续传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使用IE来下载文件出现意外掉线时,或者发现IE下载进度条长时间没有任何反 应时,请不要单击该下载对话框中的“取消”按钮,而应该直接单击该窗口中的“x”按钮,来暂时退出下载状态;接着重新单击网页中的这个下载链接地址,然后 再单击“保存”按钮,在弹出的保存对话框中,将文件名和保存路径都设置为与上次没下载完时的文件相同,这样IE就能接着上次没下载完的位置,继续下载余下 的内容;当然这种IE断点续传功能只适合HTTP下载方式,而不适合FTP下载方式。 3.将IE选项设置“架空” 倘若允许其他人随意对IE的上网参数进行设置的话,那么IE的安全、甚至系统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例如一旦非法用户打开IE浏览器的“Internet选 项”设置框,将上网安全级别降低的话,那么网络中的各种病毒、木马,都有可能就会随之而来。为了确保安全,你有时必须“架空”IE浏览器中的 Internet选项,让非法用户无法自行设置IE上网参数: 首先打开Windows系统的资源管理器窗口,找到并进入到“system32”文件夹窗口,选中其中的“inetcpl.cpl”文件,并用鼠标右键单 击之,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单击“重命名”选项,将“inetcpl.cpl”的文件名称更名为“inetcplnew.cpl”,当然你也能将其换成其 他名称,不过你一定要将更名后的文件名称记得,以后需要恢复时以便能快速找到。完成重命名操作后,再单击IE浏览器中的“Internet选项”命令时, 就不能进入到选项设置窗口了。 4.不用工具也能修复IE 在网上尽情冲浪时,IE难免会遭遇恶意攻击;那么面对被恶意修改的IE,你该如何去恢复它呢?大多数人都会去选用各种专业的IE修复工具,来对付IE的恶意攻击;也有水平高一些的“大虾”,通过手工修改注册表的方法,来恢复IE的本来“面貌”。可是当你手头没有专业的IE修复工具可以利用时,或者自己对注册表了解不深时,你该如何去修复IE呢?为此,本文为你提供一则非常便利的解决方法,不过该方法只能适合Windows2000或WindowsXP操作系统,下面就是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依次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命令,然后依次双击“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图标,在随后弹出的窗口中,依次展开“系统工具”/“本地用户 和组”文件夹,再单击“用户”选项,在对应的右边子窗口中,右击空白区域,执行快捷菜单中的“新用户”命令,将新用户命名为“newusr”,同时设置好 该账号的访问密码; 完成新用户的创建任务后,依次单击“开始”/“关机”命令,然后执行“注销Administrator”操作,再改用“newusr”账号重新进入到 Windows2000系统;接着打开系统注册表编辑界面,依次展开注册表分支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并将“InternetExplorer”主键选中,再依次单击注册表菜单栏中的“注册表”/ “导出注册表文件”命令,将有关IE部分的注册表分支内容导出,例如保存为“ienew.reg”文件,如此一来你就能将“newusr”账号下关于IE 的正确设置全部导出来了;由于“newusr”账号是刚刚新建的,因此该账号下的IE设置都是系统默认的正确设置,也就是说它是没有被攻击过的; 下面注销“newusr”账号,再以“Administrator”账号登录系统;然后打开注册表编辑窗口,依次执行菜单栏中的 “注册表”/“导入注册表文件”命令,在弹出的文件选择对话框中,将前面导出的“ienew.reg”文件导入到注册表中,就能使IE恢复本来“面貌” 了。 当然,这样的方法比较麻烦,因此我们推荐IE一键修复 0.3(点击官方下载)167K ,中文绿色免费软件,可以一键修复被恶意篡改的IE浏览器。此外,在魔方(点此下载)中,也将加入IE的修复功和监控恶意软件等安全功能。 5. 找回Windows 7中的IE 8桌面图标 在Windows 7中,由于超级任务栏的存在,微软取消了IE 8的桌面图标设置,也就是说,在Windows 7中,无法在桌面显示IE 8图标,当然,快捷方式是不能算的。不过近来有会员在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以"曲线"的方式实现IE 8图标桌面显示。尽管还不完美,但基本的功能都具备了,大家可以通过Windows7优化大师 - 美化大师 - 系统外观来自行设置。 善用快捷键,玩转Windows 7 便签程序 便笺是一种可以粘贴在任意位置的正方形或长条形纸条,方便我们随时记录一些信息,或是安排日常工作,随写随记,非常方便。在 Windows 中为我们提供了和实物便笺一样功能的小程序,本人非常喜欢。在 Vista 中,这个小程序作为边栏小工具出现,但在 Windows 7 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的Windows附件程序。 依次点击Windows7的开始菜单按钮 -》所有程序 -》附件 -》,点击打开便签,如下图所示: 不用软件,非会员彻底去除QQ2009/2010广告 昨天谈到了《不是VIP用户也不怕 不需任何补丁屏蔽迅雷广告》,用户反馈非常的多,如果没能设置成功的,请仔细阅读步骤,100%的可以搞定的,当然,如果迅雷再发新版升级后,就不保证了,有任何新的变化,请随时关注Windows7之家和Vista之家首页。 说完了迅雷,我们再来说下QQ吧,QQ的免费用户数量除了Windows外,就属它大了。 屏蔽广告除了更干净洁爽之外,更大的好处是不用随时下载体积大的flash动画和gif动画图片了,QQ登陆速度显著提升,同时,也少了带宽消耗。 非QQ会员彻底屏蔽QQ2009正式版广告: 在QQ2009 Beta版的时候,可以通过删除一些文件让非会员也能实现去广告的目的,可惜从QQ2009正式版起增加了文件完整性检查,删除文件会导致QQ无法启动,并要求重新安装。 那么对于非会员来说,QQ2009正式版(包括之后的SP6、SP5、SP4、SP3、SP2、SP1等)就不能手动去广告了吗? 其实还是有办法的,而且做起来也不难,你说是用第三方工具? 不需要!只要你对Windows操作系统稍有了解就可以轻松搞定,除了QQ2009,您也可以把这些招数用在QQ2010的测试版中,几乎完全一样。 下面,就把找到的方法共享给大家吧! 在开始之前,请先退出您正在运行中的QQ。 1、去除腾讯迷你首页: 对于每次启动QQ后,都弹出的“腾讯迷你首页”,很多人一定感到不爽,就让我们先拿它开刀吧。 首先进入QQ的安装文件夹,接着进入 Plugin\Com.Tencent.Advertisement\bin 文件夹,这里你会看到一个Advertisement.dll文件,它就是迷你首页的关键所在,只需将这个文件改成只读属性,以后启动QQ就不会再看到迷你首页了。在这个文件上面点击鼠标右键,点击属性,勾选只读,确定退出。 2、去除聊天窗口右上角广告: 这个操作针对XP、Win2003系统用户和Vista、Windows7、Win2008略有不同,主要是文件夹路径上的。 1)XP、Win2003系统用户操作方法: 进入 X:\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Application Data\Tencent\QQ\Misc\com.tencent.advertisement (注意,X指的系统所在盘盘符,一般是C),首先删除这个文件夹里面的所有文件,注意文件夹本身不能删除,然后把当前用户的写入权限给拒绝掉(需要当前分区为NTFS格式)。 方法:文件夹上右键,属性 - 安全标签,选中当前登录用户,接着在下方“写入”权限里,拒绝上打勾。 2)Vista、Windows7、Win2008用户的操作: 进入 X:\users\用户名\appdata\Roaming\Tencent\QQ\Misc\com.tencent.advertisement,在这个文件上面点击鼠标右键,点击属性,然后点击安全标签, 选中你的当前用户,如下图示例中的Ruamei.com,然后点击“编辑”按钮,OK,写入那儿设置下拒绝吧。 这样,无论是会员还是非会员,你都不会有任何的广告图片下载了。 3、去除QQ2009/QQ2010聊天窗口的左下角广告 如今的聊天窗口,除了右上角的图片广告外,左下角还多了一条文字广告,既然要去广告,那么这块自然也不能遗忘。同样操作针对XP、Win2003系统用户和Vista、Windows7、Win2008而有所不同。 1)XP、Win2003系统用户操作方法: 再次提醒您修改前首先要关闭QQ,然后进入X:\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Application Data\Tencent\Users\你的QQ号\QQ\(注意,X指的系统所在盘盘符,一般是C),删除其中的Misc.db,接着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命名为Misc.db(是不是和防止U盘自动运行病毒的方法很像)。 2)Vista、Windows7、Win2008用户的操作: 关闭QQ后,进入X:\users\用户名\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你的QQ号码\QQ\,然后操作同上。 搞定,如此一来,这几个地方都没广告了吧! 好吧,打开一个标签窗口如下图所示,当然,你可以多点多开。 如果你正在使用这个程序,是否觉得它的功能太简单了,点点右键,弹出的菜单中只能切换便笺的颜色,没有其他基本的格式编辑功能。 其实,除了标准的 Ctrl 加 XCVA 的剪切/复制/粘贴/全选快捷键之外,其实便笺程序还有一些快捷键可以使用: 快捷键 功能 Ctrl+N 新建一张便笺 Ctrl+D 删除当前便笺 Ctrl+E 居中对齐 Ctrl+R 右对齐 Ctrl+J 左对齐 Ctrl+I 斜体 Ctrl+B 粗体 Ctrl+U 下划线 Ctrl+T 删除线 Ctrl+Shift+> 加大选中文字的字号 Ctrl+Shift+< 缩小选中文字的字号 Ctrl+Shift+L 在文字前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反复按可循环切换)。其中编号包括数字、大小写字母、大小写罗马数字几种形式。连按两次回车可取消。 知道了这些快捷键,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些满足日常需要的格式了: 像 Windows 这种应用广泛的软件或硬件,由于全球数十亿人都会使用到,因此一个小小的功能特性都可以对世界造成很大的影响。 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利用好这个小程序而不去买便笺,往小了说是省钱,往大了说可是环保了,能节约很多制作便笺的自然资源消耗。
上传时间: 2019-06-22
上传用户:yerbol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对时间精度的要求日益提升。在卫星发射、导航、导弹控制、潜艇定位、各种观测、通信等方面,时钟同步技术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对于分布式采集系统来说,中心主站需要对来自于不同采集设备的采集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到各个采集点对同一事件的采集时间差异,通过对该时间差异的分析,最终做出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如果分布式采集系统中的各个采集设备不具有统一的时钟基准,那么得到的各个采集时间差异就不能反映出实际情况,中心主站也无法准确地对事件进行分析和判断,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时钟同步是分布式采集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前提。 目前国内外时钟同步领域常用的技术有GPS授时技术,锁相环技术和IRIG-B 码等。GPS授时技术虽然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但是由于需要专用的GPS接收机,若单纯使用GPS 授时技术做时钟同步,就需要在每个采集点安装接收机,成本较高。锁相环是一种让输出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与输入参考信号同步的技术,输出信号的时钟准确度和稳定性直接依赖于输入参考信号。IRIG-B 码是一种信息量大,适合传输的时间码,但是由于其时间精度低,不适合应用于高精度时钟同步的系统。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结合这三种常用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分布式采集系统时钟同步控制技术。该技术既保留了GPS 授时的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又具备IRIG-B时间码易传输和低成本的特性,为分布式采集系统中的时钟同步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中的设计采用了Ublox公司的精确授时GPS芯片LEA-5T,通过对GPS芯片串行时间信息解码,获得准确的UTC时间,并实现了分布式采集系统中各个采集设备的精确时间打码。为了能够使整个分布式采集系统具有统一的高精度数据采集时钟,本论文采用了数模混合的锁相环技术,将GPS 接收芯片输出的高精度秒信号作为参考基准,生成了与秒信号高精度同步的100MHZ 高频时钟。本文在FPGA 中完成了IRIG-B 码的编码部分,将B 码的准时标志与GPS 秒信号同步,提高了IRIG-B 码的时间精度。在分布式采集系统中,IRIG-B时间码能直接通过串口或光纤将各个采集点时间与UTC时间统一,节约了各点布设GPS 接收机的高昂成本。最后,通过PC104总线对时钟同步控制卡进行了数据读取和测试,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时钟同步控制方案具有很高的时钟同步精度,对时钟同步技术有着重大的推进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8-05
上传用户:lz4v4
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和装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楼房搭建、汽车生产、家具制造等各个领域,而玻璃切割是形成玻璃成品的一个重要工序.目前,国产的切割系统在精度、速度、可靠性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都还要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国内玻璃切割厂家的切割设备大多依赖于进口.同时,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CIM)被逐渐应用于制造行业,企业的生产模式从生产过程的单一自动化到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综合自动化.参考国外切割系统的一些先进技术并遵循CIM中信息自动化的基本思想,该文针对开发一套基于PC管理和CNC控制的自动玻璃切割系统展开论述.论文首先简述了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CIM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上位机管理软件的功能以及下位机硬件配置,并形成系统总体框架.接着就软件实现的几个主要部分——系统数据库管理、任意形状产品图形信息的导入、产品排样优化以及上位机与下位机通信接口的实现分别作了详细的论述.而对下位机部分则主要介绍其电控系统设备的组成、强弱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过程中数据的相互传递等,并就系统运行时PC机、CNC及PLC三者如何相互配合实现回原点动作、手动操作、自动切割等关键过程作了完整的解释.同时,该文就玻璃切割系统的核心技术——型材的优化问题作了专门的研究,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观启发式思维的实用算法和基于降维数学模型的近似算法,并对几种典型的现代化算法在本优化问题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介绍.最后,该文简要介绍了系统调试过程,以及投入运行的主要操作界面及操作流程,并提出了一些针对系统改进和扩展的建议和方案.
上传时间: 2013-06-17
上传用户:关外河山
附件是51mini仿真器中文使用手册,其中包括有51mini的驱动,USB安装指南及USB驱动程序。 2003 年 SST 公司推出了 SST89C54/58 芯片,并且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单片机仿真程序,配合 KEIL 可以实现标 准 51 内核芯片的单步调试等等,从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 51 单片机仿真方案,将仿真器直接拉低到一颗芯片的价 格。 但是, 1 分钱 1 分货,这个仿真方案由于先天的缺陷存在若干重大问题: 占用 p30,p31 端口 占用定时器 2 占用 8 个 sp 空间 运行速度慢 最高通信速度只有 38400,无法运行 c 语言程序。(由于 c 语言程序会调用库文件,每单步一次 的时间足够你吃个早饭) 所以,网上大量销售的这种这种仿真器最多只能仿真跑马灯等简单程序,并没有实际使用价值。51mini 是深 圳市学林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专业仿真器,采用双 CPU 方案,一颗负责和 KEIL 解 释,另外一颗负责运行用户程序,同时巧妙利用 CPU 的 P4 口通信,释放 51 的 P30,P31,完美解决了上述问题, 体积更小,是目前价格最低的专业级别 51 单片机仿真器,足以胜任大型项目开发。 51mini仿真器创新设计: 1 三明治夹心双面贴片,体积缩小到只有芯片大小,真正的“嵌入式”结构。 2 大量采用最新工艺和器件,全贴片安装,进口钽电容,贴片电解。 3 采用快恢复保险,即便短路也可有效保护。 4 单 USB 接口,无需外接电源和串口,台式电脑、无串口的笔记本均适用。三 CPU 设计,采用仿真芯片+监控 芯片+USB 芯片结构,是一款真正独立的仿真器,不需要依赖开发板运行。 5 下载仿真通讯急速 115200bps,较以前版本提高一个数量级(10 倍以上),单步运行如飞。 6 不占资源,无限制真实仿真(32 个 IO、串口、T2 可完全单步仿真),真实仿真 32 条 IO 脚,包括任意使用 P30 和 P31 口。 7 兼容 keilC51 UV2 调试环境支持单步、断点、随时可查看寄存器、变量、IO、内存内容。可仿真各种 51 指 令兼容单片机,ATMEL、Winbond、INTEL、SST、ST 等等。可仿真 ALE 禁止,可仿真 PCA,可仿真双 DPTR,可仿真 硬件 SPI。媲美 2000 元级别专业仿真器! 8 独创多声响和 led 指示实时系统状态和自检。 9 独创长按复位键自动进入脱机运行模式,这时仿真机就相当于目标板上烧好的一个芯片,可以更加真实的运 行。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变了一个下载器,而且下次上电时仍然可以运行上次下载的程序。 USB 驱动的安装 第一步:用随机 USB 通讯电缆连接仪器的 USB 插座和计算机 USB口;显示找到新硬件向导,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高级)”选项,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选择“在搜索中包括这个位置”,点击“浏览”,定位到配套驱动光盘的驱动程序文件夹,如 E:\驱动程序\XLISP 驱动程序\USBDRIVER2.0\,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弹出“硬件安装”对话框,如果系统提示“没有通过Windows 徽标测试…”,不用理会,点击“仍然继续”,向导即开始安装软件;然后弹出“完成找到新硬件向导”对话框,点击完成。 第四步:系统第二次弹出“找到新的硬件向导”对话框,重复以上几个步骤; 右下角弹出对话框“新硬件已安装并可以使用了”,表明 USB 驱动已成功安装。你可以进入系统的:控制面板\系统\硬件\设备管理器中看到以下端口信息, 表示系统已经正确的安装了 USB 驱动。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猫爱薛定谔
MCS-51系列单片机芯片结构:2.1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原理2.1.1 MCS-51单片机逻辑结构 MCS-51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MCS-51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框图由图2.1可以看出,单片机内部主要包含下列几个部件:u 一个8位CPU;u 一个时钟电路;u 4Kbyte程序存储器;u 128byte数据存储器;u 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u 64Kbyte扩展总线控制电路;u 四个8-bit并行I/O端口;u 一个可编程串行接口;五个中断源,其中包括两个优先级嵌套中断 1. CPU CPU即中央处理器的简称,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它完成各种运算和控制操作,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电路组成。(1)运算器电路 运算器电路包括ALU(算术逻辑单元)、ACC(累加器)、B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暂存器1和暂存器2等部件,运算器的功能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电路 控制器电路包括程序计数器PC、PC加1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数据指针DPTR、堆栈指针SP、缓冲器以及定时与控制电路等。控制电路完成指挥控制工作,协调单片机各部分正常工作。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tianyi22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1 WAVE软件的学习应用*.1实验2下载软件的学习应用*.2实验3运算指令的应用编程.3实验4 P0口输入、输出实验.4实验5数码管显示5实验6按键的识别*6实验7计算器设计实验*7实验8中断实验8实验9定时器/计数器实验9实验10串行口通讯实验.10实验11直流电机调速实验*.12实验12 IC卡读写实验*13实验13 TLC2543的应用实验*14实验14温度测量及控制实验*.15附录A 伟福仿真器系统概述16附录B STC-ISP-V3.1 界面23附录C 实验板.24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王小奇
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MSP430系列单片机在超低功耗和功能集成等方面有明显的特点。该系列单片机自问世以来,颇受用户关注。在2000年该系列单片机又出现了几个FLASH型的成员,它们除了仍然具备适合应用在自动信号采集系统、电池供电便携式装置、超长时间连续工作的设备等领域的特点外,更具有开发方便、可以现场编程等优点。这些技术特点正是应用工程师特别感兴趣的。《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对该系列单片机的FLASH型成员的原理、结构、内部各功能模块及开发方法与工具作详细介绍。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 目录 第1章 引 论1.1 MSP430系列单片机1.2 MSP430F11x系列1.3 MSP430F11x1系列1.4 MSP430F13x系列1.5 MSP430F14x系列第2章 结构概述2.1 引 言2.2 CPU2.3 程序存储器2.4 数据存储器2.5 运行控制2.6 外围模块2.7 振荡器与时钟发生器第3章 系统复位、中断及工作模式3.1 系统复位和初始化3.1.1 引 言3.1.2 系统复位后的设备初始化3.2 中断系统结构3.3 MSP430 中断优先级3.3.1 中断操作--复位/NMI3.3.2 中断操作--振荡器失效控制3.4 中断处理 3.4.1 SFR中的中断控制位3.4.2 中断向量地址3.4.3 外部中断3.5 工作模式3.5.1 低功耗模式0、1(LPM0和LPM1)3.5.2 低功耗模式2、3(LPM2和LPM3)3.5.3 低功耗模式4(LPM4)22 3.6 低功耗应用的要点23第4章 存储空间4.1 引 言4.2 存储器中的数据4.3 片内ROM组织4.3.1 ROM 表的处理4.3.2 计算分支跳转和子程序调用4.4 RAM 和外围模块组织4.4.1 RAM4.4.2 外围模块--地址定位4.4.3 外围模块--SFR4.5 FLASH存储器4.5.1 FLASH存储器的组织4.5.2 FALSH存储器的数据结构4.5.3 FLASH存储器的控制寄存器4.5.4 FLASH存储器的安全键值与中断4.5.5 经JTAG接口访问FLASH存储器39第5章 16位CPU5.1 CPU寄存器5.1.1 程序计数器PC5.1.2 系统堆栈指针SP5.1.3 状态寄存器SR5.1.4 常数发生寄存器CG1和CG25.2 寻址模式5.2.1 寄存器模式5.2.2 变址模式5.2.3 符号模式5.2.4 绝对模式5.2.5 间接模式5.2.6 间接增量模式5.2.7 立即模式5.2.8 指令的时钟周期与长度5.3 指令组概述5.3.1 双操作数指令5.3.2 单操作数指令5.3.3 条件跳转5.3.4 模拟指令的简短格式5.3.5 其他指令第6章 硬件乘法器6.1 硬件乘法器6.2 硬件乘法器操作6.2.1 无符号数相乘(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2.2 有符号数相乘(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2.3 无符号数乘加(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2.4 有符号数乘加(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3 硬件乘法器寄存器6.4 硬件乘法器的软件限制6.4.1 寻址模式6.4.2 中断程序6.4.3 MACS第7章 基础时钟模块7.1 基础时钟模块7.2 LFXT1与XT27.2.1 LFXT1振荡器7.2.2 XT2振荡器7.2.3 振荡器失效检测7.2.4 XT振荡器失效时的DCO7.3 DCO振荡器7.3.1 DCO振荡器的特性7.3.2 DCO调整器7.4 时钟与运行模式7.4.1 由PUC启动7.4.2 基础时钟调整7.4.3 用于低功耗的基础时钟特性7.4.4 选择晶振产生MCLK7.4.5 时钟信号的同步7.5 基础时钟模块控制寄存器7.5.1 DCO时钟频率控制7.5.2 振荡器与时钟控制寄存器7.5.3 SFR控制位第8章 输入输出端口8.1 引 言8.2 端口P1、P28.2.1 P1、P2的控制寄存器8.2.2 P1、P2的原理8.2.3 P1、P2的中断控制功能8.3 端口P3、P4、P5和P68.3.1 端口P3、P4、P5和P6的控制寄存器8.3.2 端口P3、P4、P5和P6的端口逻辑第9章 看门狗定时器WDT9.1 看门狗定时器9.2 WDT寄存器9.3 WDT中断控制功能9.4 WDT操作第10章 16位定时器Timer_A10.1 引 言10.2 Timer_A的操作10.2.1 定时器模式控制10.2.2 时钟源选择和分频10.2.3 定时器启动10.3 定时器模式10.3.1 停止模式10.3.2 增计数模式10.3.3 连续模式10.3.4 增/减计数模式10.4 捕获/比较模块10.4.1 捕获模式10.4.2 比较模式10.5 输出单元10.5.1 输出模式10.5.2 输出控制模块10.5.3 输出举例10.6 Timer_A的寄存器10.6.1 Timer_A控制寄存器TACTL10.6.2 Timer_A寄存器TAR10.6.3 捕获/比较控制寄存器CCTLx10.6.4 Timer_A中断向量寄存器10.7 Timer_A的UART应用 第11章 16位定时器Timer_B11.1 引 言11.2 Timer_B的操作11.2.1 定时器长度11.2.2 定时器模式控制11.2.3 时钟源选择和分频11.2.4 定时器启动11.3 定时器模式11.3.1 停止模式11.3.2 增计数模式11.3.3 连续模式11.3.4 增/减计数模式11.4 捕获/比较模块11.4.1 捕获模式11.4.2 比较模式11.5 输出单元11.5.1 输出模式11.5.2 输出控制模块11.5.3 输出举例11.6 Timer_B的寄存器11.6.1 Timer_B控制寄存器TBCTL11.6.2 Timer_B寄存器TBR11.6.3 捕获/比较控制寄存器CCTLx11.6.4 Timer_B中断向量寄存器第12章 USART通信模块的UART功能12.1 异步模式12.1.1 异步帧格式12.1.2 异步通信的波特率发生器12.1.3 异步通信格式12.1.4 线路空闲多机模式12.1.5 地址位多机通信格式12.2 中断和中断允许12.2.1 USART接收允许12.2.2 USART发送允许12.2.3 USART接收中断操作12.2.4 USART发送中断操作12.3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12.3.1 USART控制寄存器UCTL12.3.2 发送控制寄存器UTCTL12.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2.3.4 波特率选择和调整控制寄存器12.3.5 USART接收数据缓存URXBUF12.3.6 USART发送数据缓存UTXBUF12.4 UART模式,低功耗模式应用特性12.4.1 由UART帧启动接收操作12.4.2 时钟频率的充分利用与UART的波特率12.4.3 多处理机模式对节约MSP430资源的支持12.5 波特率计算 第13章 USART通信模块的SPI功能13.1 USART同步操作13.1.1 SPI模式中的主模式13.1.2 SPI模式中的从模式13.2 中断与控制功能 13.2.1 USART接收/发送允许位及接收操作13.2.2 USART接收/发送允许位及发送操作13.2.3 USART接收中断操作13.2.4 USART发送中断操作13.3 控制与状态寄存器13.3.1 USART控制寄存器13.3.2 发送控制寄存器UTCTL13.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3.3.4 波特率选择和调制控制寄存器13.3.5 USART接收数据缓存URXBUF13.3.6 USART发送数据缓存UTXBUF第14章 比较器Comparator_A14.1 概 述14.2 比较器A原理14.2.1 输入模拟开关14.2.2 输入多路切换14.2.3 比较器14.2.4 输出滤波器14.2.5 参考电平发生器14.2.6 比较器A中断电路14.3 比较器A控制寄存器14.3.1 控制寄存器CACTL114.3.2 控制寄存器CACTL214.3.3 端口禁止寄存器CAPD14.4 比较器A应用14.4.1 模拟信号在数字端口的输入14.4.2 比较器A测量电阻元件14.4.3 两个独立电阻元件的测量系统14.4.4 比较器A检测电流或电压14.4.5 比较器A测量电流或电压14.4.6 测量比较器A的偏压14.4.7 比较器A的偏压补偿14.4.8 增加比较器A的回差第15章 模数转换器ADC1215.1 概 述15.2 ADC12的工作原理及操作15.2.1 ADC内核15.2.2 参考电平15.3 模拟输入与多路切换15.3.1 模拟多路切换15.3.2 输入信号15.3.3 热敏二极管的使用15.4 转换存储15.5 转换模式15.5.1 单通道单次转换模式15.5.2 序列通道单次转换模式15.5.3 单通道重复转换模式15.5.4 序列通道重复转换模式15.5.5 转换模式之间的切换15.5.6 低功耗15.6 转换时钟与转换速度15.7 采 样15.7.1 采样操作15.7.2 采样信号输入选择15.7.3 采样模式15.7.4 MSC位的使用15.7.5 采样时序15.8 ADC12控制寄存器15.8.1 控制寄存器ADC12CTL0和ADC12CTL115.8.2 转换存储寄存器ADC12MEMx15.8.3 控制寄存器ADC12MCTLx15.8.4 中断标志寄存器ADC12IFG.x和中断允许寄存器ADC12IEN.x15.8.5 中断向量寄存器ADC12IV15.9 ADC12接地与降噪第16章 FLASH型芯片的开发16.1 开发系统概述16.1.1 开发技术16.1.2 MSP430系列的开发16.1.3 MSP430F系列的开发16.2 FLASH型的FET开发方法16.2.1 MSP430芯片的JTAG接口16.2.2 FLASH型仿真工具16.3 FLASH型的BOOT ROM16.3.1 标准复位过程和进入BSL过程16.3.2 BSL的UART协议16.3.3 数据格式16.3.4 退出BSL16.3.5 保护口令16.3.6 BSL的内部设置和资源附录A 寻址空间附录B 指令说明B.1 指令汇总B.2 指令格式B.3 不增加ROM开销的模拟指令B.4 指令说明(字母顺序)B.5 用几条指令模拟的宏指令附录C MSP430系列单片机参数表附录D MSP430系列单片机封装形式附录E MSP430系列器件命名
上传时间: 2014-04-28
上传用户:sssna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