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源代码 //Warshall.cpp #include<stdio.h> void warshall(int k,int n) { int i , j, t; int temp[20][20]; for(int a=0;a<k;a++) { printf("请输入矩阵第%d 行元素:",a); for(int b=0;b<n;b++) { scanf ("%d",&temp[a][b]); } } for(i=0;i<k;i++){ for( j=0;j<k;j++){ if(temp[ j][i]==1) { for(t=0;t<n;t++) { temp[ j][t]=temp[i][t]||temp[ j][t]; } } } } printf("可传递闭包关系矩阵是:\n"); for(i=0;i<k;i++) { for( j=0;j<n;j++) { printf("%d", temp[i][ j]); } printf("\n"); } } void main() { printf("利用 Warshall 算法求二元关系的可传递闭包\n"); void warshall(int,int); int k , n; printf("请输入矩阵的行数 i: "); scanf("%d",&k); 四川大学实验报告 printf("请输入矩阵的列数 j: "); scanf("%d",&n); warshall(k,n); }
上传时间: 2016-06-27
上传用户:梁雪文以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atrix { private: double** A; //矩阵A double *b; //向量b public: int size; Matrix(int ); ~Matrix(); friend double* Dooli(Matrix& ); void Input(); void Disp(); }; Matrix::Matrix(int x) { size=x; //为向量b分配空间并初始化为0 b=new double [x]; for(int j=0;j<x;j++) b[j]=0; //为向量A分配空间并初始化为0 A=new double* [x]; for(int i=0;i<x;i++) A[i]=new double [x]; for(int m=0;m<x;m++) for(int n=0;n<x;n++) A[m][n]=0; } Matrix::~Matrix() { cout<<"正在析构中~~~~"<<endl; delete b; for(int i=0;i<size;i++) delete A[i]; delete A; } void Matrix::Disp() { for(int i=0;i<size;i++) { for(int j=0;j<size;j++) cout<<A[i][j]<<" "; cout<<endl; } } void Matrix::Input() { cout<<"请输入A:"<<endl; for(int i=0;i<size;i++) for(int j=0;j<size;j++){ cout<<"第"<<i+1<<"行"<<"第"<<j+1<<"列:"<<endl; cin>>A[i][j]; } cout<<"请输入b:"<<endl; for(int j=0;j<size;j++){ cout<<"第"<<j+1<<"个:"<<endl; cin>>b[j]; } } double* Dooli(Matrix& A) { double *Xn=new double [A.size]; Matrix L(A.size),U(A.size); //分别求得U,L的第一行与第一列 for(int i=0;i<A.size;i++) U.A[0][i]=A.A[0][i]; for(int j=1;j<A.size;j++) L.A[j][0]=A.A[j][0]/U.A[0][0]; //分别求得U,L的第r行,第r列 double temp1=0,temp2=0; for(int r=1;r<A.size;r++){ //U for(int i=r;i<A.size;i++){ for(int k=0;k<r-1;k++) temp1=temp1+L.A[r][k]*U.A[k][i]; U.A[r][i]=A.A[r][i]-temp1; } //L for(int i=r+1;i<A.size;i++){ for(int k=0;k<r-1;k++) temp2=temp2+L.A[i][k]*U.A[k][r]; L.A[i][r]=(A.A[i][r]-temp2)/U.A[r][r]; } } cout<<"计算U得:"<<endl; U.Disp(); cout<<"计算L的:"<<endl; L.Disp(); double *Y=new double [A.size]; Y[0]=A.b[0]; for(int i=1;i<A.size;i++ ){ double temp3=0; for(int k=0;k<i-1;k++) temp3=temp3+L.A[i][k]*Y[k]; Y[i]=A.b[i]-temp3; } Xn[A.size-1]=Y[A.size-1]/U.A[A.size-1][A.size-1]; for(int i=A.size-1;i>=0;i--){ double temp4=0; for(int k=i+1;k<A.size;k++) temp4=temp4+U.A[i][k]*Xn[k]; Xn[i]=(Y[i]-temp4)/U.A[i][i]; } return Xn; } int main() { Matrix B(4); B.Input(); double *X; X=Dooli(B); cout<<"~~~~解得:"<<endl; for(int i=0;i<B.size;i++) cout<<"X["<<i<<"]:"<<X[i]<<" "; cout<<endl<<"呵呵呵呵呵"; return 0; }
标签: 道理特分解法
上传时间: 2018-05-20
上传用户:Aa123456789
《现代整流器技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系统地介绍了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技术。书中详细介绍了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原理及控制方法(包括CCM单相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CRM单相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交错并联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无桥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低频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原理及控制(重点介绍了电压型和电流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数学模型、锁相、PWM、控制技术)。此外,《现代整流器技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还介绍了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原理,包括单相、三相有源箝位零电压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第1章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基础第2章 电力电子变换电路基础第3章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第4章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第5章 三相六开关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第6章 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第7章 软开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第8章 ZVS有源箝位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器
上传时间: 2021-11-26
上传用户:
1、弧焊逆变器的基本结构1.1弧焊逆变器的基本原理采用逆变技术的装置称为逆变器,而用于电弧焊的逆变器则称为弧焊逆变器。弧焊逆变器的基本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由图可见,三相50Hz的交流网路电压先经输入整流器整流和滤波,经过大功率开关电子元件的交替开关作用,变成几百赫兹到几十千赫兹的高频电压,经高频变压器降至适合焊按的电压,再用输出整流器整流并经电抗器滤波,则可将中频交流变为直流输出。在弧焊逆变器中可采用如下两种模式:"AC-DC-AC"或"AC-DC-AC-DC",根据不同弧炉工艺的需要,通过电子控制电路和电弧电压、电流反馈,弧焊逆变器即可获得各种不同的输出特性。1,2逆变技术和微机技术在弧焊电源中的应用逆变电源运用先进的功率电了器件和高频逆变技术,比传统的工频整流电源的材料减少80%~90%,节能20%~30%,动态反应速度提高2-3个数量级。这种“明天的电源”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变成今天的电源,并且随着功率开关元器件、微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不断研究开发出新的技术成果和新产品,使得逆变电源向着高频化、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和大容量化方向发展。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AR0231AT7C00XUEA0-DRBR(RGB滤光)安森美半导体推出采用突破性减少LED闪烁 (LFM)技术的新的23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样品AR0231AT,为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确立了一个新基准。新器件能捕获1080p高动态范围(HDR)视频,还具备支持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B(ASIL B)的特性。LFM技术(专利申请中)消除交通信号灯和汽车LED照明的高频LED闪烁,令交通信号阅读算法能于所有光照条件下工作。AR0231AT具有1/2.7英寸(6.82 mm)光学格式和1928(水平) x 1208(垂直)有源像素阵列。它采用最新的3.0微米背照式(BSI)像素及安森美半导体的DR-Pix™技术,提供双转换增益以在所有光照条件下提升性能。它以线性、HDR或LFM模式捕获图像,并提供模式间的帧到帧情境切换。 AR0231AT提供达4重曝光的HDR,以出色的噪声性能捕获超过120dB的动态范围。AR0231AT能同步支持多个摄相机,以易于在汽车应用中实现多个传感器节点,和通过一个简单的双线串行接口实现用户可编程性。它还有多个数据接口,包括MIPI(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并行和HiSPi(高速串行像素接口)。其它关键特性还包括可选自动化或用户控制的黑电平控制,支持扩频时钟输入和提供多色滤波阵列选择。封装和现状:AR0231AT采用11 mm x 10 mm iBGA-121封装,现提供工程样品。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105℃(环境温度),将完全通过AEC-Q100认证。
标签: 图像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XuVshu
1.ARDUINO一试就上手.第2版.pdf 46.1M2019-07-26 15:19 10.arduino ibox实战教程.pdf 4.1M2019-07-26 15:19 11.ArduBlock 零基础编程套件.pdf 12.7M2019-07-26 15:19 2.ARDUINO开发实战指南++AVR篇.pdf 25.3M2019-07-26 15:19 3.ARDUINO+ANDROID互动智作_13116736.pdf 46.4M2019-07-26 15:19 4.arduino从基础到实践.pdf 41.8M2019-07-26 15:19 5.arduino学习笔记.pdf 4.3M2019-07-26 15:19 51单片机自学笔记387页高清书签版.pdf 13.5M2019-07-26 15:19 6.《爱上Arduino》中文版.pdf 12.3M2019-07-26 15:19 7.Arduino 电子积木基础套装中文教程.pdf 3.2M2019-07-26 15:19 8.基于Arduino的趣味电子制作.pdf 25.4M2019-07-26 15:19 9.ARDUINO入门套件 教程.pdf 4.7M2019-07-26 15:19 ARDUINO技术内幕.pdf 89.7M2019-07-26 15:19 Arduino 电子积木互感器 电流表 交流电流传感器模块.rar 1.8M2019-07-26 15:19 Arduino 电子积木进阶套件 指导手册 v1.0(中文).pdf 3.6M2019-07-26 15:19 Arduino 零基础入门套件 指导手册 v1.0 r8.pdf 772KB2019-07-26 15:19 Arduino最全的中文教程.pdf 1.7M2019-07-26 15:19 Arduino机器人权威指南-奥松机器人.pdf 20.6M2019-07-26 15:19 Arduino编程语言参考大全(官方网站).pdf 2.3M2019-07-26 15:19 《爱上Arduino》真正中文版.pdf 12.3M2019-07-26 15:19 电子元器件及手工焊接.pdf 42.8M2019-08-08 18:56 自律型机器人制作入门.基于Arduino.pdf
上传时间: 2013-06-15
上传用户:eeworm
以单片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为例,详细阐述其波形测试方法并对实测波形作了深入分析,重点研究了单片开关电源的启动特性、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压波形及电流波形。所得出的结论对实现单片开关电源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笨小孩
PIC16F877 单片机的键盘和LED 数码显示接口 1 PIC16F877单片机与键盘和LED数码显示的硬件接口电路单片机的许多应用都需要进行人机对话,最简单的人机对话需要LED 数码管显示数字和少量字符;键盘是解决计算机输入的简单手段;借此可以向计算机输入程序、置数、送操作命令、控制程序的执行等等,所以使用非常广泛。图1 键盘、LED数码显示与PIC16F877 单片机的接口电路本例中采用8 个按键组成的小键盘,4 只共阴极的LED 数码管,采用4 片74LS373 驱动数码管,采用的驱动方法是静态方式。使用1 片74LS245 作为键盘的接口;这些外围器件与PIC16F877 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图1 所示,这种连接方法与51 系列的单片机连接方法一样,其他的连接方法还有好几种,PIC16F877 单片机的键盘输入接法还有其他特殊而十分方便好用的方式。8 键键盘通过74LS245 与单片机相连,键盘按键状态的数据输入由RC3 输出脚控制;当RC3=“0”时,键盘状态从74LS245 的A 端输出到单片机的PORTB口,此时读PORTB口的数据即为键盘状态。为了及时地响应键盘操作,需要经常对键盘进行扫描;扫描的方式有许多种,我们将键盘的扫描程序安排在主程序的循环执行过程中的方式,并采用20ms延迟来消除按键的抖动问题,此外,为了实现每按键一次只响应一次的功能,在执行相应的按键程序之前,必须确保按键已经松开;在本例中这一措施有效的防止了数据抖动过快的问题。LED 数码显示有动态扫描和静态显示两种方式(图1 采取的方式为静态方式),在动态扫描方式中,各数码显示是轮流点亮的,即控制数码显示的位选信号和相应的要显示的数码的字形代码同时逐一送出,反复不已,由于视觉的暂留现象,却好象全都点亮着,这种电路的接法以后再介绍。在静态方式中,只要将数据送出锁存以后,各数码显示的数据不需要刷新,只要数据不需改变,就可以不去管他,所以称为静态显示。在图1 电路中,输出显示的操作简化为对74LS373 的并口操作而已。由于静态方式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编程也比较直观简单,程序间的相互关联很少。因此编程容易,但要增加硬件,成本较高;与之相比,动态扫描的编程虽然要复杂一些,但因其所用硬件少,成本低。由数码转化为字形代码可采用软件译码、硬件译码等两种方式。软件译码是将各数码的字形代码构成一个表格存储于内存之中,在显示数码时,通过执行查表程序而得到相应的字形代码,再将之送入数码显示输出电路进行显示,本例即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编程与单片机有关,在程序中给出了PIC16F877 的编程例程,对需要熟悉PIC16F877 单片机的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硬件译码则采用CD4511、74LS46、74LS47、74LS48、74LS49等BCD 码—7段锁存、译码、驱动芯片直接译出字形代码,点亮LED。74LS373 由LE 端对要显示的数据进行锁存控制,实现LED 的静态显示。采用了PIC16F877 的端口输出操作,模拟74LS373 的数据锁存时序,即由软件实现数据锁存,这种方法可以十分容易的改变时序和延迟长短,使高速设备可以与低速设备联系配合好,设计简单方便,不好的地方是编程较长和稍微复杂一点。这种编程方法在下面的程序中有很好的体现。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cuiyashuo
EDA9060开关量I/O 模块在电气控制柜中的典型应用—— EDA9060结合交流接触器实现远程控制EDA9060开关量I/O模块是山东力创科技自主研发的一款分布式DI/DO工控模块,主要功能特点:◎4路开关量输入,4路继电器输出。继电器两组常开2触点,两组常开常闭3触点。输出触点容量为8A 125VAC(5A 250VAC5A30VDC),由于触点容量较大,可以直接用在很多的常见电气控制电路中。输出有两种方式,一种电平式,一种脉冲式,可以灵活配置。◎标准的RS485接口,方便组网,结合GPRS DTU无线模块可以实现无线远程控制功能。◎灵活的协议,兼容研华协议,支持标准MODBUS RTU协议,方便上位机的系统组建。EDA9060在电气控制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增加EDA9060远程控制线路,改变了原来必须依靠人工到现场启停电气线路的状况,实现无人值守,节省资源。线路改造主要通过EDA9060的继电器输出控制交流接触器,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现场用电设备(如常见的工业泵)的启停。同时增加一个转换开关,将手动控制线路和EDA9060远程控制线路隔离开,以保证现场操作优先的要求,同时增强操作的可靠性。下面以交流接触器控制线路在220V电压等级以内的常见控制电路为例,简要说明其控制过程,线路容量大的情况只需要通过增加合适容量的中间继电器,扩大EDA9060的触点容量即可解决,示意图:
上传时间: 2013-11-15
上传用户:robter
传感器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daguog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