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控制固态功率调制设备,提高系统的可调性和稳定性,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和微控制器(MCU) 的多路高压IGBT 驱动触发器的设计方法和实现电路。该触发器可选择内或外触发信号,可遥控或本控,能产生多路频率、宽度和延时独立可调的脉冲信号,信号的输入输出和传输都使用光纤。将该触发器用于高压IGBT(3300 V/ 800 A) 感应叠加脉冲发生器中进行实验测试,给出了实验波形。结果表明,该多路高压IGBT驱动触发器输出脉冲信号达到了较高的调整精度,频宽’脉宽及延时可分别以步进1 Hz、0. 1μs、0. 1μs 进行调整,满足了脉冲发生器的要求,提高了脉冲功率调制系统的性能。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123456wh
本例载波频率为20KHz,或载波周期为50μs。DSP晶振10MHz,内部4倍频,时钟频率为40MHz,计数周期为25ns。假设调制波频率由外部输入(1~50Hz),并转换成合适的格式(本例为Q4格式)。调制系数M为0~0.9。死区时间1.6μs。最小删除脉宽3μs。 主程序的工作是根据输入的调制波频率计算N、2N和M值。
上传时间: 2016-10-12
上传用户:tonyshao
并口测试程序,是我2003年在上海市激光机技术研究所工作期间编写的,主要目的是测试通过并口控制声光调制器的脉宽和频率已达到控制激光标刻机的激光束状态的目的,因为不同脉宽和频率的激光束在物体表面上标刻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当然,该测试程序还可用于其他需要并口输出不同脉宽或频率的方波的应用场合。 该程序已应用了WinIO程序,所以WinNT下也可以控制并口。 李政 flyskywhy@gmail.com
上传时间: 2013-12-28
上传用户:tianjinfan
红外在单片机上的应用,C语言源码,Keil uVision3工程文件,附原理图及说明学习文档 红外接收电路采用集成红外接收器成品H1,接收器包括红外接收管和信号处理IC,均集成在红外接收器H1内。接收器对外只有3个引脚:Vcc、GND和一个脉冲信号输出PO。Vcc接系统的电源正极(+5V),GND接系统的地线,脉冲信号输出接CPU的中断输入引脚INT0。如果没有红外遥控信号到来,接收器的输出端口PO保持高电平,当接收到红外遥控信号时,接收器件信号转换成脉冲序列加到CPU的中断输入引脚。CPU定时器T0、T1都初始化为定时器工作方式1,T0的GATE位置位,这样T0只在INT0为高电平时计数。每次外部中断首先停止定时,记录T0、T1的计数值,然后将T0、T1的计数器清零,并重新启动定时。T0的值即为高电平脉冲,T1-T0的值为低电平脉宽。 红外发送电路是将单片机发送的信号(P2.7管脚),由一个38K的脉冲频率进行调制,并通过一个红外发射管发送出去。U11B和U11C及附加的电阻电容形成了一个38K脉冲发生器。
上传时间: 2014-12-06
上传用户:风之骄子
交直流调速系统与MATLAB仿真 书籍,PDF格式的,将交直流调速技术和MATLAB仿真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主要内容包括直流调速系统及其仿真、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设计及其仿真、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及其仿真、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和串级调速系统及其仿真、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及其仿真、交流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及其仿真、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及其仿真。
上传时间: 2014-01-24
上传用户:qb1993225
单片机设计的遥控电路,遥控码的脉宽数用红外线接收器解码后送单片机读入,发射时由单片机产生40KHZ红外调制信号送红外线发射管发射
上传时间: 2013-12-12
上传用户:cainaifa
详细描述了空间电压矢量调制 SVPWM 技术 的原理及实现
标签: 电机
上传时间: 2016-09-20
上传用户:weiaishi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atrix { private: double** A; //矩阵A double *b; //向量b public: int size; Matrix(int ); ~Matrix(); friend double* Dooli(Matrix& ); void Input(); void Disp(); }; Matrix::Matrix(int x) { size=x; //为向量b分配空间并初始化为0 b=new double [x]; for(int j=0;j<x;j++) b[j]=0; //为向量A分配空间并初始化为0 A=new double* [x]; for(int i=0;i<x;i++) A[i]=new double [x]; for(int m=0;m<x;m++) for(int n=0;n<x;n++) A[m][n]=0; } Matrix::~Matrix() { cout<<"正在析构中~~~~"<<endl; delete b; for(int i=0;i<size;i++) delete A[i]; delete A; } void Matrix::Disp() { for(int i=0;i<size;i++) { for(int j=0;j<size;j++) cout<<A[i][j]<<" "; cout<<endl; } } void Matrix::Input() { cout<<"请输入A:"<<endl; for(int i=0;i<size;i++) for(int j=0;j<size;j++){ cout<<"第"<<i+1<<"行"<<"第"<<j+1<<"列:"<<endl; cin>>A[i][j]; } cout<<"请输入b:"<<endl; for(int j=0;j<size;j++){ cout<<"第"<<j+1<<"个:"<<endl; cin>>b[j]; } } double* Dooli(Matrix& A) { double *Xn=new double [A.size]; Matrix L(A.size),U(A.size); //分别求得U,L的第一行与第一列 for(int i=0;i<A.size;i++) U.A[0][i]=A.A[0][i]; for(int j=1;j<A.size;j++) L.A[j][0]=A.A[j][0]/U.A[0][0]; //分别求得U,L的第r行,第r列 double temp1=0,temp2=0; for(int r=1;r<A.size;r++){ //U for(int i=r;i<A.size;i++){ for(int k=0;k<r-1;k++) temp1=temp1+L.A[r][k]*U.A[k][i]; U.A[r][i]=A.A[r][i]-temp1; } //L for(int i=r+1;i<A.size;i++){ for(int k=0;k<r-1;k++) temp2=temp2+L.A[i][k]*U.A[k][r]; L.A[i][r]=(A.A[i][r]-temp2)/U.A[r][r]; } } cout<<"计算U得:"<<endl; U.Disp(); cout<<"计算L的:"<<endl; L.Disp(); double *Y=new double [A.size]; Y[0]=A.b[0]; for(int i=1;i<A.size;i++ ){ double temp3=0; for(int k=0;k<i-1;k++) temp3=temp3+L.A[i][k]*Y[k]; Y[i]=A.b[i]-temp3; } Xn[A.size-1]=Y[A.size-1]/U.A[A.size-1][A.size-1]; for(int i=A.size-1;i>=0;i--){ double temp4=0; for(int k=i+1;k<A.size;k++) temp4=temp4+U.A[i][k]*Xn[k]; Xn[i]=(Y[i]-temp4)/U.A[i][i]; } return Xn; } int main() { Matrix B(4); B.Input(); double *X; X=Dooli(B); cout<<"~~~~解得:"<<endl; for(int i=0;i<B.size;i++) cout<<"X["<<i<<"]:"<<X[i]<<" "; cout<<endl<<"呵呵呵呵呵"; return 0; }
标签: 道理特分解法
上传时间: 2018-05-20
上传用户:Aa123456789
使用二极管和晶闸管实现的不控和可控整流器,电流波形畸变给电网注入大量谐波和无功功率,造成严重的电网污染。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PWM整流技术。电压型PWM整流器具有交流侧电流低谐波、高功率因数、直流电压输出稳定等诸多优点,因此,成为当前电力电子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由于PWM整流器具有以上优点,在电力系统有源滤波、无功补偿、潮流控制、太阳能发电以及交直流传动系统等领域,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对三相PWM整流器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首先,对PWM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做了介绍,给出了三相PWM整流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PWM整流器的换流过程,给出了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对交流侧电感和直流侧电容进行了设计。 其次,对电流滞环控制、电流PI控制、空间电压矢量控制三种控制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模型搭建和仿真分析。在直流电压的控制中加入分段PI控制,使超调量和稳态误差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以内。在起动过程中串接入限流电阻,使起动电流限定允许范围以内。 最后,在进行了以上三种控制方式仿真后,针对电压空间矢量控制存在的电流误差问题,采用电流超前给定策略和基于旋转坐标系的空间电压矢量控制策略解决了电流误差问题。 仿真结果表明,论文所设计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实现了高功率因数运行,实现了直流电压的稳定控制,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的整流电路中存在谐波含量大、功率因数低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6-16
上传用户:胡佳明胡佳明
太阳能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两大优势,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方式正逐渐受到各国重视,其中,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具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关键环节,其硬件研制和控制算法研究是光伏并网领域的热点课题。本论文在充分研究近年来光伏发电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5kW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并在硬件设计、控制算法研究和仿真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该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由前级的DC-DC直流变换电路和后级的DC-AC三相并网逆变电路组成。其中,DC-DC电路采用多支路并联结构,各支路均采用独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解决了各支路间功率不匹配问题,可应用于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系统中;DC-AC电路采用三相PWM整流器电路结构和空间电压矢量控制方法,提高了直流电压利用率,减小了注入电网的谐波。本文在分析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工作原理和控制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在不同电压范围内,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特点及相应控制算法。 本文从检测与保护电路设计,电源电路设计,主电路参数选择等方面讨论了该逆变器的硬件设计方法,并进行仿真、调试,验证了模拟电路设计的正确性,为类似结构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提供了硬件设计参考。
上传时间: 2013-05-18
上传用户:william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