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人们对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等性能的持续追求,催生了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汽车电子及总线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汽车电子化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但是其快速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为了解决应用程序重复开发、移植困难等传统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开发模式下所产生的问題,AUTOSAR组织应运而生,其为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提供一种标准的、开放的软件架构体系提升了软件的质量,降低软件的开发成本,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它是未来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调查目前国际上的各种成熟的 AUTOSAR实现方案,以及通过掌握汽车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类总线协议标准,完成一种基于 AUTOSAR的汽车电子通信协议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更探索性地将该通信系统基础软件集成在车身控制器上,之后搭建通信功能的仿真集成测试环境以对其进行验证,目的是将其最终用于量产车型项H上。本文的工作内容和成果总结有以下儿点1、分析和掌握 AUTOSAR架构及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符合 AUTOSAR通信协议软件模块的架构和层次。该通信协议软件模块基于CAN总线协议,实现各个COM、PDU Router、CAN NM几个模块的接口和内部实现机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与可扩展性2、具体设计并实现了符合 AUTOSAR通信协议栈的基础软件模块,其中包含的基础软件模块有COM、PDU Router,CAN Interface、CAN Driver以及 CAN NM具备了信号发送和接收、信号路由、信号过滤、PDU网关路由、网络管理控制等功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3、把该通信系统的实现与在汽车电子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使用 Freescale的MC9s12XEP100微控制器的车身控制器上搭建集成测试环境,并且具体设计了测试方案及测试用例,完成了该通信系统信号收发、路由及网络管理控制等功能的集成测试验证工作。
上传时间: 2022-03-19
上传用户:shjgzh
本文对MIPI(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归纳与整理,深入浅出讲解MIPI协议知识
标签: mipi协议
上传时间: 2022-04-24
上传用户:
周立功RS485协议指南,RS485选型及应用指南。 1 章 RS-485 选型及应用指南 .........................................................................1 1.1 RS-232/422/485 标准 ...............................................................................................1 1.1.1 RS-232 标准 .....................................................................................................2 1.1.2 RS-422/485 标准 ..............................................................................................2 1.2 RS-485/RS-422 芯片................................................................................................5 1.2.1 增强型低功耗半双工 RS-485 收发器-SP481E/SP485E ..............................7 1.2.2 1/10 单位负载 RS-485 收发器-SP481R/SP485R .....................................10 1.2.3 +3.3V 低功耗半双工 RS-485 收发器-SP3481/SP3485..............................13 1.2.4 增强型低功耗全双工 RS-422 收发器-SP490E/SP491E ............................15 1.2.5 +3.3V 低功耗全双工 RS-422 收发器-SP3490/SP3491..............................20 1.3 RS-485 接口电路 ...................................................................................................22 1.3.1 基本 RS-485 电路...........................................................................................22 1.3.2 隔离 RS-485 电路...........................................................................................23 1.3.3 上电抑制电路.................................................................................................24 1.3.4 RS-485 自动换向电路....................................................................................24 1.4 RS-485 通讯协议 ...................................................................................................25 1.4.1 ModBus 协议(RTU 模式)...............................................................................25 1.4.2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DL/T645-1997) ......................................................27 1.5 RS-485 程序设计 ...................................................................................................28 1.5.1 RS-485 接口电路............................................................................................28 1.5.2 通讯规约.........................................................................................................28 1.5.3 程序设计流程图.............................................................................................29 1.5.4 数据接收部分.................................................................................................29 1.5.5 命令执行部分.................................................................................................29 1.5.6 数据发送部分.................................................................................................30 1.5.7 RS-485 程序清单............................................................................................31 1.6 RS-485 应用要点 ...................................................................................................38 1.6.1 合理选用芯片.................................................................................................38 1.6.2 终端匹配电阻.................................................................................................39 1.6.3 应用层通信协议.............................................................................................39 1.6.4 3V-5V 系统的连接.........................................................................................39 1.6.5 网络节点数.....................................................................................................40 1.6.6 节点与主干距离.............................................................................................40 1.6.7 RS-485 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40 1.6.8 RS-422 与 RS-485 的网络拓朴 .....................................................................41 1.6.9 RS-422 与 RS-485 的接地问题 .....................................................................41 1.6.10 RS-422 与 RS-485 的瞬态保护 .....................................................................42 1.7 参考文献.................................................................................................................43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 Tel:(020)38730977 38730977 Fax:38730925 http://www.zlgmcu.通常的微处理器都集成有 1 路或多路硬件 UART 通道,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串行通讯。 在工业控制、电力通讯、智能仪表等领域中,也常常使用简便易用的串行通讯方式作为数据 交换的手段。 但是,在工业控制等环境中,常会有电气噪声干扰传输线路,使用 RS-232 通讯时经常 因外界的电气干扰而导致信号传输错误;另外,RS-232 通讯的最大传输距离在不增加缓冲 器的情况下只可以达到 15 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RS-485/422 通讯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本章将详细介绍 RS-485/422 原理与区别、元件选择、参考电路、通讯规约、程序设计 等方面的应用要点,以及在产品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窍门。
上传时间: 2022-04-27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摘要】:随着USB接口在计算机业界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USB的接口开发显得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随着客户对系统数据采集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USB以其使用方便、易于扩展、速度快等优点而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种人机接口设备中。本设计提出了一种USB接口的HID数据通讯接口设计方案,USB接口芯片采用的是PHILIP的PDIUSBD12,微控器是宏晶科技的STC89C52RC。该方案具有器件通用、成本低、方便焊接调试等特点。由于本设计采用了PDIUSBD12接口芯片,通过改变微控器的代码可以制作成各种标准的USB设备。本设计完成了一种典型的HID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PC机无需额外加装驱动便可实现和USB设备之间的通讯。而且经过典型HID设备的枚举过程,还可用于对USB协议的熟悉和学习。上位机软件部分,采用了VisualC++6.0编写HID设备的控制程序,此控制程序和HID下位机设备构成了完整的USB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本设计还增加了简单的音乐播放功能,可以打开并播放格式为mp3和wma的音频文件,还可以暂停、停止、选择播放曲目、调节音量等;在音频播放时HID设备彩灯可以实时显示音频的频谱。这在验证USB系统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控制的趣味性。验证结果表明按照该方案设计的数据通讯接口和HID设计运行稳定可靠。USB是一种计算机和外部设备进行通讯连接的接口.USB的出现的目的是取代现在计算机接口,简化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过程,使计算机的扩展更加方便。它使得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连接十分方便。目前,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都在逐渐改为USB接口,USB技术的出现是计算机接口技术的一大飞跃。越来越多的测控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智能仪器选用USB接口与PC机进行高速、海量的数据通讯。但是,相对UART(通用异步串口)、LPT(打印机并行端口),USB的开发难度要大的多。采用HID(Human Interface Device,人机接口设备)的设计方案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
上传时间: 2022-05-02
上传用户:shjgzh
PDF版本的HDMI Specification 2.0 协议规范,无水印,欢迎研究学习视频接口的朋友下载。
上传时间: 2022-05-06
上传用户:
总结了TYPE-C各种接口定义和协议说明
上传时间: 2022-05-17
上传用户:canderile
MIPI Alliance Specification for Camera Serial Interface 2 方便开发mipi-cs的接口的工程师属性mipi协议
标签: mipi协议
上传时间: 2022-05-18
上传用户:
摘要蓝牙是廉价低功耗无线技术,最初是为了替代设备间的电缆。它已经在很多设备上得到了应用,文章介绍三种不同的蓝牙协议栈实现方式,并以鼠标为例具体介绍蓝牙HID设备的开发。关键词蓝牙 协议栈第一种方式是标准的双处理器方式,基带、链路管理协议在芯片中实现,而上层协议和应用则在另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一般是PC或笔记本电脑,两个处理器的接口是HCI,其物理层是USB或UART,这种方式适合于应用程序较复杂的情况,例如对组网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同时连接多个设备完成多种服务等。同时因为芯片完成的协议数量较少,片内微处理器负荷较轻,可以完全实现协议中规定的同时支持7条ACL链路和3条并发的SCO链路的指标.USB适配器就是采用这种工作方式。第二种方式是嵌入式双处理器方式。在芯片中实现基带、LMP,L2CAP,RFCOMM,SDP协议,上层应用放到外部处理器来执行,这样在外部处理器运算能力有限时,既充分发挥了片内处理器的能力又减轻了复杂应用对外部处理器的负荷。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便携设备,它的网络性能较差,只能支持5条ACL.链路。支持蓝牙功能的移动电话就是采用这种方式的,它主要是用来连接蓝牙耳机或者蓝牙车载免提,应用比较简单。第三种是典型的完全嵌入式工作方式。把应用程序和所需的协议栈放到芯片中执行,不需要外加处理器就可以形成一个蓝牙设备,根据应用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通信口。这种方式适合于应用程序比较简单,对运算能力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一般用于点对点连接或是作为微微网中的从设备。因为片内资源和微处理器的运算能力都有限,在这种方式下目前的芯片只能最多同时支持3条ACL链路。HID设备(键盘、鼠标、游戏杆)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上传时间: 2022-05-31
上传用户:
摘要:随着客户要求手机摄像头像素越来越高,同时要求高的传输速度,传统的并口传输越来越受到挑战。提高并口传输的输出时钟是一个办法,但会导致系统的EMC设计变得越来困难;增加传输线手机摄像头MIPI技术介绍随着客户要求手机摄像头像素越来越高,同时要求高的传输速度,传统的并口传输越来越受到挑战。提高并口传输的输出时钟是一个办法,但会导致系统的EMC设计变得越来困难;增加传输线的位数是,但是这又不符合小型化的趋势。采用MIPI接口的模组,相较于并口具有速度快,传输数据量大,功耗低,抗干扰好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并在迅速增长。例如一款同时具备MIPI和并口传输的8M的模组,8位并口传输时,需要至少11根的传输线,高达96M的输出时钟,才能达到12FPS的全像素输出;而采用MIPI接口仅需要2个通道6根传输线就可以达到在全像素下12FPS的帧率,且消耗电流会比并口传输低大概20MA。由于MIPI是采用差分信号传输的,所以在设计上需要按照差分设计的一般规则进行严格的设计,关键是需要实现差分阻抗的匹配,MIPI协议规定传输线差分阻抗值为80-125欧姆。上图是个典型的理想差分设计状态,为了保证差分阻抗,线宽和线距应该根据软件仿真进行仔细选择;为了发挥差分线的优势,差分线对内部应该紧密耦合,走线的形状需要对称,甚至过孔的位置都需要对称摆放;差分线需要等长,以免传输延迟造成误码:另外需要注意一点,为了实现紧密的耦合,差分对中间不要走地线,PIN的定义上也最好避免把接地焊盘放置在差分对之间(指的是物理上2个相邻的差分线)。
上传时间: 2022-06-02
上传用户:
空中鼠标硬件由两个部分组成,鼠标端(发射板)和USB端(接收板)。◆ 发射板主要器件是STM32、MPU6050、NR24L01。MPU6050感知人手的动作(X、Y、Z轴上的角速度值),并将测得的数据通过I2C数据接口传输给STM32。STM32内部自带12位ADC对数据做转换,并且通过NRF24L01无线传输给USB端。◆ 接收板是模拟的HID鼠标和键盘即插即用,通过USB接口和电脑连接。USB端同样有一颗NRF24L01芯片接收发射板传输过来的数据,通过SPI接口传输给STM32。 作为电脑的输入设备,空中鼠标可以像传统鼠标一样操作屏幕,仅需要在空中晃动或者移动就可以实现鼠标的操作和翻页等功能。
标签: stm32
上传时间: 2022-06-16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