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V8665是一款精准的5.0V固定输出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具有150mA的电流输出能力。对轻负载电流消耗的精密管理,加上低漏电工艺,使得NCV8665的静态接地电流仅为30μA。
上传时间: 2013-11-04
上传用户:sjyy1001
ZY00xxGD-10W是广州致远电子研制的宽压输入隔离稳压电源系列模块,其转换效率高,高低温度特性好,带容性负载能力强,具有短路保护等功能。国际标准引脚方式,自然冷却,无需外加散热片,无需外加元件可直接使用,并可直接焊在PCB板上。连接简单,是您的前级电源理想解决方案。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372825274
ZY00xxGD-15W是广州致远电子研制的宽压输入隔离稳压电源系列模块,其转换效率高,高低温度特性好,带容性负载能力强,具有短路保护等功能。国际标准引脚方式,自然冷却,无需外加散热片,无需外加元件可直接使用,并可直接焊在PCB板上。连接简单,是您的前级电源理想解决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风为裳的风
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微机监控模块的研制:摘要: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以其高精度、低纹波、高效率等特性而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文章介绍了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特点及功能。给出一种双微机监控直流系统的构成方法以及微机监控模块的工作原理。关键词:单片机; 监控; 直流电源; 蓄电池2 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直流电源系统在电力、电信、石化以及冶金等诸多领域中都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随着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依靠它的高精度、低纹波、高效率及功率因数等优越性能,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可控硅整流装置。随着阀控式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直流电源系统,以及对直流系统的苛刻要求,高频开关电源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同时,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高速响应性能、输出短路电流限制及稳压和稳流等优点也使阀控式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此外,由于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可以完全处于微机的智能化控制之下而不需要人为干预便可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测量和控制。因此,采用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性能。下面介绍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及其微机监控模块的工作原理。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gokk
当拿到一张CASE单时,首先得确定的是能用什么母体才能实现此功能,然后才能展开对外围硬件电路的设计,因此首先得了解每个母体的基本功能及特点,下面大至的介绍一下本公司常用的IC:单芯片解决方案• SN8P1900 系列– 高精度 16-Bit 模数转换器– 可编程运算放大器 (PGIA)• 信号放大低漂移: 2V• 放大倍数可编程: 1/16/64/128 倍– 升压- 稳压调节器 (Charge-Pump Regulator)• 电源输入: 2.4V ~ 5V• 稳压输出: e.g. 3.8V at SN8P1909– 内置液晶驱动电路 (LCD Driver)– 单芯片解决方案 • 耳温枪 SN8P1909 LQFP 80 Pins• 5000 解析度量测器 SN8P1908 LQFP 64 Pins• 体重计 SN8P1907 SSOP 48 Pins单芯片解决方案• SN8P1820 系列– 精确的12-Bit 模数转换器– 可编程运算放大器 (PGIA)• Gain Stage One: Low Offset 5V, Gain: 16/32/64/128• Gain Stage One: Low Offset 2mV, Gain: 1.3 ~ 2.5– 升压- 稳压调节器• 电源输入: 2.4V ~ 5V• 稳压输出: e.g. 3.8V at SN8P1829– 内置可编程运算放大电路– 内置液晶驱动电路 – 单芯片解决方案 • 电子医疗器 SN8P1829 LQFP 80 Pins 高速/低功耗/高可靠性微控制器• 最新SN8P2000 系列– SN8P2500/2600/2700 系列– 高度抗交流杂讯能力• 标准瞬间电压脉冲群测试 (EFT): IEC 1000-4-4• 杂讯直接灌入芯片电源输入端• 只需添加1颗 2.2F/50V 旁路电容• 测试指标稳超 4000V (欧规)– 高可靠性复位电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支持外部复位和内部上电复位• 内置1.8V 低电压侦测可靠复位电路• 内置看门狗计时器保证程序跳飞可靠复位– 高抗静电/栓锁效应能力– 芯片工作温度有所提高: -200C ~ 700C 工规芯片温度: -400C ~ 850C 高速/低功耗/高可靠性微控制器• 最新 SN8P2000 系列– SN8P2500/2600/2700 系列– 1T 精简指令级结构• 1T: 一个外部振荡周期执行一条指令• 工作速度可达16 MIPS / 16 MHz Crystal– 工作消耗电流 < 2mA at 1-MIPS/5V– 睡眠模式下消耗电流 < 1A / 5V额外功能• 高速脉宽调制输出 (PWM)– 8-Bit PWM up to 23 KHz at 12 MHz System Clock– 6-Bit PWM up to 93 KHz at 12 MHz System Clock– 4-Bit PWM up to 375 KHz at 12 MHz System Clock• 内置高速16 MHz RC振荡器 (SN8P2501A)• 电压变化唤醒功能• 可编程控制沿触发/中断功能– 上升沿 / 下降沿 / 双沿触发• 串行编程接口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jiahao131
微型51/AVR 编程器套件装配说明书 请您在动手装配这个编程器之前,务必先看完本说明书,避免走弯路。 1.收到套件后请对照元器件列表检查一下,元件、配件是否齐全? Used Part Type Designator ==== ================ ========== 1 1k R6 1 1uf 50V C11 5 2k2 R2 R3 R4 R5 R11 1 10K*8 RN1 2 11.0592MHZ Q1 Q2 1 12V,0.5W D2 2 15k R7 R8 2 21k R9 R10 4 33p C6 C7 C8 C9 1 47uf 25V C10 1 74HC164 IC6 2 78L05 IC4 IC5 1 100uf 25V C12 1 220R R1 1 AT89C51 IC2 1 B40C800(W02) D1 2 BS170 T1 T2 1 BS250 T3 1 DB9/F J2 1 J1X2 J1 1 LED GN5 D3 1 LM317L IC1 1 TLC2272 IC7 1 ZIF40 IC3 5 1uf C1 C2 C3 C4 C5 另外,套件配有1.5米串行电缆一根和配套的PCB一块,不含电源。编程器使用的15V交流电源或12V直流电源需要自己配套。2.装配要点:先焊接阻容元件,3个集成电路插座(IC2,IC7,IC6)其次是晶振, 全桥,稳压IC 等,然后焊接J2,最后焊接T1,T2,T3三只场效应管。焊接场效应管时务必按照以下方法:拔去电烙铁的电源,使用电烙铁余温去焊接三只场效应管,否则静电很容易损坏管子。这是装配成功的关键。这三只管子有问题,最典型的现象是不能联机。由于电源插座封装比较特殊,国内无法配套上,已改用电源线接线柱,可直接焊接在PCB板焊盘上,如下图1所示(在下图中两个红色圆圈内指示的焊盘),然后在连接到套件中配套的电源插座上。最近有朋友反映用15V交流比较麻烦,还要另外配变压器。如果要使用12V的直流电,无需将全桥焊上,将两个接线柱分别焊接在全桥的正负输出位置的焊盘上即可,如下图2所示,蓝色圆圈内指示的焊盘,连接电源的时候要注意正负极,不要接错了。方形焊盘是正极。40脚ZIF插座焊接前,应该将BR1飞线焊接好。注意:由于焊盘比较小,注意焊接温度,不要高温长时间反复焊接,会导致焊盘脱落。
上传时间: 2013-12-31
上传用户:caiguoqing
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MCS—51单片机及其兼容机外围电路的 设计与应用..全书共10章.第1章至第3章分别介绍各种智能化/网络化集成传感器、传 感器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数字IC及智能传感器的接口技术.第4章阐述单片机测控系统的 设计.第5章阐述数据采集系统及新颖检测电路的设计.第6章讲述智能仪器专用集成电 路及其应用.第7章介绍一种基于串行口在线下载的单片机开发系统的设计.第8章阐述 单片机系统稳压电源的设计.第9章介绍电源监控及保护电路.第10章专门介绍单片机测 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随书赠送的光盘中,包含了大量的单片机外围集成电路的最新英 文资料,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技术资料库...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凌云御清风
能耗是制约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寿命的关键因素。无线瓦斯传感器节点因其传感元件的功耗远高于无线收发模块和微处理器,从而使其能耗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采用宽电压低功耗单片机C61F120和工作状态可控的直流稳压器件ME3101,设计了电源控制电路,以控制节点处于工作/休眠交替状态,降低节点能耗。最后对整个节点电路进行了能耗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给出的设计方法大大延长了节点的工作寿命。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YUANQINHUI
系统设计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由MCU、键盘、EEPROM、FMl702SL、液晶屏、485通信模块组成。MCu控制FMl702对Mifare卡进行读写操作,再根据得到的相应数据对液晶屏、EEPROM进行相应的操作。MCU 与PC机通过485,总线通信,即使PC机与MCU之间通信发生异常,MCU也可以独立工作,在与PC机通信恢复之后,MCU可以将备份在EEPROM中的信息再传给PC机。 P8912C931是一款单片封装的微控制器。P89LPC931采用了高性能的处理器结构,指令执行时间只需2~4个时钟周期。 P89LPC931集成了许多系统级的功能,这样可大大减少元件的数目和电路板面积,并降低系统的成本。EEPROM用的是FM24C64L,它是一款以 I2C为操作方式的存储芯片。液晶驱动芯片是PCF8576,也是以I2C为操作方式。整个系统用12V电源供电,再由稳压芯片2576稳压成3.6V。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dsgkjgkjg
UPS电源的简介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 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市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 UPS 立即将机内电池的电能,通过逆变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UPS 设备通常对电压过大和电压太低都提供保护。 UPS电源的发展过程与现状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最重要的能源基础。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现代工业对电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障工业过程以及日常工作的连续性,UPS应运而生,成功的解决了电力中断以及电力质量差的问题,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通信、医疗、计算机、交通、银行、证券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UPS技术El新月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功能更加强大,应用范围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的扩大。 UPS电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促进了UPS性能的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则推动了UPS技术了不断的向前发展,使UPS向高频化、冗余并联化、数字化、可靠化、智能化、绿色化、经济化发展。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zhisheng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