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瞬态二极管

  • LED显示屏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

    近年来,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电子显示屏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可以实时显示或循环播放文字、图形和图像信息,具有显示方式丰富、观赏性强、显示内容修改方便、亮度高、显示稳定且寿命长等多种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体育比赛、交通信息报导等诸多领域。 LED显示屏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控制器中。目前,大部分异步显示屏采用的是8位或16位的微控制器,由于受到微处理器的处理速度、体系架构、寻址范围、外围接口资源等诸多限制,已难以在要求显示较多像素、显示内容帧频较高、动态显示效果复杂的情况下得到良好的动态视觉效果。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由32位高性能ARM微处理器组成的LED显示屏控制系统,就控制平台、硬件结构和软件开发实现给出了驱动部分和控制部分的详细分析与设计。 本文根据LED显示屏在列车车厢和火车、汽车车站旅客导向系统中为应用背景,结合LPC2138的功能特点和LED显示屏的功能需求。详细介绍了显示屏控制系统中包括电源模块、复位模块、RS485通讯电路等主要模块的设计。成功实现了数据扫描、数据发送、数据通讯等LED显示屏所需的功能。 结合控制系统RS485通讯协议和系统显示的要求,分析了LED显示屏通讯和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并详细分析了显示屏的静、动态图文显示软件流程结构;系统从上位机接受数据到信息显示的整个软件处理流程。 最后本文分析了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研发中所遇到的几个难点问题,包括:提高RS485总线可靠性和抗干扰问题、系统在频繁更换内容死机的问题、显示内容较多时视觉效果的处理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经过实际测试,本文所述LED显示屏控制系统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可靠,易于维护升级,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标签: LED 显示屏 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05-28

    上传用户:chongchong2016

  • 随机读写I2C串行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I2C(Inter Integrated Circuits)是Philips公司开发的用于芯片之间连接的串行总线,以其严格的规范、卓越的性能、简便的操作和众多带I2C接口的外围器件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受到普遍的欢迎。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灵活、速度快,在数字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利用Verilog/FPGA来实现一个随机读/写的I2C接口电路,实现与外围I2C接口器件E2PROM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读、写等功能,传输速率实现为100KBps。在Modelsim6.0仿真软件环境中进行仿真,在Xilinx公司的ISE9.li开发平台上进行了下载,搭建外围电路,用Agilem逻辑分析仪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测试结果。 首先,介绍了微电子设计的发展概况以及设计流程,重点介绍了HDL/FPGA的设计流程。其次,对I2C串行总线进行了介绍,重点说明了总线上的数据传输格式并对所使用的AT24C02 E2PROM存储器的读/写时序作了介绍。第三,基于Verilog _HDL设计了随机读/写的I2C接口电路、测试模块和显示电路;接口电路由同步有限状态机(FSM)来实现;测试模块首先将数据写入到AT24C02的指定地址,接着将写入的数据读出,并将两个数据显示在外围LED数码管和发光二极管上,从而直观地比较写入和输出的数据的正确性。FPGA下载芯片为Xilinx SPARTAN Ⅲ XC3S200。第四,用Agilent逻辑分析仪进行传输数据的采集,分析数据传输的时序,从而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最后,论文对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

    标签: I2C 随机 读写 串行总线接口

    上传时间: 2013-06-08

    上传用户:再见大盘鸡

  •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

    本 论文 对 功率因数的定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技术做了分析,在比较三 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选择了临界导电模式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论文详细分析了临界导 电模式功率因数校正Bost开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稳态特性,得出了开关频率与输入 电压、输入功率的关系,对器件的应力和输出电压纹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电路的设 计提供了依据。

    标签: 有源功率因数 校正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6-13

    上传用户:banyou

  • 模拟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的模拟电路的学科。它以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为关键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电源稳压电路等研究方向

    标签: 模拟电子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5-16

    上传用户:JANEM

  • 基于FPGA的PROFIBUSDP从站接口研究

    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控制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国内对于PROFIBUS-DP的应用和研究主要以西门子等国外大公司的成套设备为主,用单片机+固态程序的方法做PROFIBUS-DP接口控制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而自主开发PROFIBUS-DP通用接口的研究却比较少。针对这一现状,本论文采用FPGA做控制器,提出了基于FPGA技术的从站接口通信模块的设计方案,使具有RS-232接口的从站可以通过该接口通信模块与PROFIBUS-DP主站进行通讯连接。 论文首先对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进行概述,主要从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协议结构、传输技术、存取协议等方面进行介绍。对PROFIBUS-DP系统组成和配置、工作方式及数据传递、DP的功能和从站状态机制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然后详细论述了基于PROFIBUS-DP的通信接口的硬件及软件实现。 在硬件设计中,本文从PROFIBUS协议芯片SPC3实现的具体功能出发,结合EDA(Electronic Design Amomation)设计自项向下的设计思想,给出了总线接口的总体设计方案。同时给出其设计逻辑框图、算法流程图、引脚说明以及部分模块的仿真结果。并充分考虑了硬件的通用性及将来的扩展。 本设计使用VHDL描述,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专门的综合软件对设计进行了综合优化,最后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EP1C6上得以实现。在软件设计中,详细介绍了通信接口的软件设计实现,包括状态机的实现、各种通信报文的实现、GSD文件的编写等。 再通过Siemens公司的CP5611网络接口卡和PC机做主站,使用COMPROFIBUS组态软件,组建系统进行通讯测试,得到良好结果。

    标签: PROFIBUSDP FPGA 接口

    上传时间: 2013-05-25

    上传用户:xwd2010

  • 应用可靠性5_线路设计

    一、应用可靠性概念 1、可靠性概念 2、固有可靠性与应用可靠性 3、易产生应用可靠性问题的器件 4、使用应力对可靠性的影响 二、电子元器件的选用 1、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2、电子元器件的选择要点 3、电子元器件的最大额定值 4、电子元器件的降额应用 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应用 1、电子元器件的防浪涌应用 2、电子元器件的防静电应用 3、电子元器件的防干扰应用 4、CMOS群件的防闩锁应用 四、电子元器件的EMC应用 1、干扰来源及传播路径 2、接地与屏蔽 3、滤波 4、电缆及终端 5、差分 6、软件抗干扰 五、可靠性防护元件 1、TVS二极管 2、压敏电阻 3、PTC与NTC热敏电阻 4、专用防护元件 六、电子线路的可靠性设计 1、简化设计 2、容差与漂移设计 3、冗余设计 4、低功耗设计 5、潜在通路分析 6、电磁兼容设计 7、均衡设计 七、印制电路版的可靠性设计 1、PCB的布局设计 2、PCB的布线设计 3、PCB的热设计 4、PCB的装配 八、噪声测试作为应用可靠性保证手段 1、噪声与可靠性的关系 2、噪声用于寿命评估 3、噪声用于可靠性筛选 4、噪声用于应力损伤的早期预测

    标签: 应用可靠性 线路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7-28

    上传用户:mh_zhaohy

  • 应用可靠性9_综合实例

    一、应用可靠性概念 1、可靠性概念 2、固有可靠性与应用可靠性 3、易产生应用可靠性问题的器件 4、使用应力对可靠性的影响 二、电子元器件的选用 1、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2、电子元器件的选择要点 3、电子元器件的最大额定值 4、电子元器件的降额应用 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应用 1、电子元器件的防浪涌应用 2、电子元器件的防静电应用 3、电子元器件的防干扰应用 4、CMOS群件的防闩锁应用 四、电子元器件的EMC应用 1、干扰来源及传播路径 2、接地与屏蔽 3、滤波 4、电缆及终端 5、差分 6、软件抗干扰 五、可靠性防护元件 1、TVS二极管 2、压敏电阻 3、PTC与NTC热敏电阻 4、专用防护元件 六、电子线路的可靠性设计 1、简化设计 2、容差与漂移设计 3、冗余设计 4、低功耗设计 5、潜在通路分析 6、电磁兼容设计 7、均衡设计 七、印制电路版的可靠性设计 1、PCB的布局设计 2、PCB的布线设计 3、PCB的热设计 4、PCB的装配 八、噪声测试作为应用可靠性保证手段 1、噪声与可靠性的关系 2、噪声用于寿命评估 3、噪声用于可靠性筛选 4、噪声用于应力损伤的早期预测

    标签: 应用可靠性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刺猬大王子

  • 入侵检测系统的网络包分类技术研究

    基于FPGA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网络包头的分类是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 文章首先介绍了FPGA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应用,接着介绍入侵检测系统以及FPGA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分析了几种比较出名的网络包分类算法,包括软件分类方法、TCAM分类算法、BV算法、Tree Bitmap算法以及端口范围分类算法。 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FPGA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包分类的基本框架图,实现框架图中的各个基本功能模块。在实现过程中,提出了一类结合三态内容可寻址内存(TCAM)和普通存储器(RAM)的网络包包头分类方案。我们将检测规则编号并位图化,使用RAM存储与包头结构相关的规则位图,通过TCAM上的数据匹配操作,快速关联待分析的网络数据包与入侵检测规则。文章还讨论了网包头分类方法的优化算法,将优化算法与未优化算法在速度和空间上进行比较。此外,还讨论了对Snort的规则库进行整理和规则化的问题。 最后,对所设计的包头分类匹配模块在Quartus II进行仿真评估,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的一些分类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本设计在匹配速度和更新速度上有优势,但消耗了较多的存储空间.

    标签: 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 包分类 技术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7-17

    上传用户:gonuiln

  • 常用产品抗扰度标准和测试方法

    主要讲述静电放电、射频辐射电磁场、电快速瞬变脉 冲群、雷击浪涌、由射频场引起的传导干扰、工频磁场、 电压跌落和衰减振荡波等八项抗扰度试验,其中前七项试 验在通用抗扰度标准中已经见到;后一项试验(衰减振荡 波抗扰度试验)则在电力系统设备的抗扰度试验中经常可 以见到。考虑到国内在引进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中经常采 用的高频噪声模拟器,本章予以补充介绍。此外,汽车工 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拉动了与之配套的汽车电子与电器 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后者的质量控制与检测问题便成为业 内人士所关注的一个热点。

    标签: 抗扰度 标准 测试方法

    上传时间: 2013-05-24

    上传用户:fxf126@126.com

  • 中兴电磁兼容设计讲座

    中兴电磁兼容设计讲座(PPT 84)的资料简介: 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性试验(.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试验(.4) 雷击浪涌抗扰性试验(.5) 射频场传导抗扰性试验(.6) 工频磁场抗扰性试验(.8) 电压瞬时跌落,短时中断和电压渐 变的抗扰性试验(.11)

    标签: 中兴 电磁兼容设计 讲座

    上传时间: 2013-06-14

    上传用户:1551013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