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直流伺服<b>控制</b>

  • 由MPU-6050控制的简单2轴伺服机械臂源码

    由MPU-6050控制的简单2轴伺服机械臂源码由MPU-6050控制的简单2轴伺服机械臂源码

    标签: mpu

    上传时间: 2022-01-25

    上传用户:fliang

  • 电机伺服控制Protel工程电路原理图及PCB文件

    电机伺服控制Protel工程电路原理图及PCB文件

    标签: 电机控制 protel

    上传时间: 2022-02-26

    上传用户:

  • 复合轴光电精密跟踪伺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该文档为复合轴光电精密跟踪伺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讲解文档,是一份很不错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下载看看………………

    标签: 伺服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3-04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 PLC触摸屏控制伺服电机程序实例

    PLC触摸屏控制伺服电机程序实例

    标签: plc 触摸屏 伺服电机

    上传时间: 2022-03-08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 PLC与变频调速伺服控制系统

    该文档为PLC与变频调速伺服控制系统总结文档,是一份很不错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下载看看………………

    标签: plc

    上传时间: 2022-04-30

    上传用户:

  • 直流无刷电机位置跟踪伺服系统设计与仿真

    直流无刷电机位置跟踪伺服系统设计与仿真             

    标签: 直流无刷电机 位置跟踪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20

    上传用户:

  • 大功率无刷直流电机的分析及其电磁设计.rar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永磁材料、微机、新型控制理论和电机理论的发展,无刷直流电机的技术优势逐渐凸显,近年来在各种驱动、伺服和控制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大功率无刷直流电机在国外已经成功应用于对系统效率、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在国内,近年来也引起了广泛兴趣。本课题对大功率无刷直流电机进行预研,以两台无刷直流电机样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电磁设计研究。首先计及电枢绕组电感,从分析换相过程入手,建立了三相星型六状态工作模式下,电压源型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该种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系数、反电势系数、机械特性和电枢等效电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表明电枢绕组电感对上述各系数和特性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在大功率无刷直流电机设计和分析中,电枢绕组电感必须予以考虑。其次,本文对等效磁路法、电磁场有限元法和等效磁网络法以及它们在无刷直流电机电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漏磁系数、计算极弧系数、电枢计算长度和气隙系数,然后把它们应用到等效磁路法中进行空载特性计算,而采用电磁场有限元法分析负载特性的场路结合法。以此为基础,编制了无刷直流电机电磁设计软件,并将其应用于两台样机的设计,通过与电磁场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最后对两台样机的电枢反应及其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分析发现q轴电枢反应是影响切向磁化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性能的主要因素,设计中需采取措施抑制q轴电枢反应的影响。

    标签: 大功率 无刷直流电机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1406054127

  •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研究.rar

    伺服系统是一种输出能够快速而精确地响应外部的输入指令信号的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在工业控制和家用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工业生产对伺服设备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研制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交流伺服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伺服领域,永磁同步电机在结构特点和运行方式上具有比其它类型的传统伺服电机更为优秀的运行性能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交流伺服系统。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执行电机,采用高性能控制策略的全数字化永磁同步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必将成为伺服控制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论文在研究永磁同步电动机运行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理论,确定了id=0的控制策略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电压调制方法。本文采用TI公司生产的专门用于电机控制的数字信号控制芯片DSP(TMS320LF2407A)作为控制系统核心处理芯片,设计了一套基于DSP的全数字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系统。论文详细论述了控制电路各部分及外围辅助电路的设计和调试,包括功率驱动电路,供电电路与电源电路以及传感器电路等等。软件开发均在TI的CCStudl02.2集成开发环境下完成,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完成了主程序模块和子程序模块设计,实现了电流A/D采样、模型切换、转速PI调节等功能,实现了位置、速度和电流双闭环矢量控制,同时给出了主程序和各个子程序模块的流程图。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实现的全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速度超调小、转矩脉动小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以及较高的精度。基本达到了课题预期的效果,从而证明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标签: DSP 永磁同步电机 伺服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5-18

    上传用户:bpbao2016

  • 基于模糊CMAC的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在交流伺服系统中,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作为执行元件具有高效、节能、便于维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的进给伺服单元及机器人等需精确定位的装置中.由于PMSM驱动系统受电机参数变化、外部负载扰动、对象未建模和非线性动态特性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采用并发展先进的控制技术,不断改善与提高位置伺服系统的稳态精度、动态响应特性及对系统参数变化的自适应性和抗干扰性是一个必然趋势.该文对PMSM的控制机理和特性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建立了PMSM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了id=0的矢量控制策略;对控制系统组成及控制方式作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的三闭环控制系统,对作为反馈主回路的位置环采用了模糊CMAC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该方法兼具模糊控制器的快速性和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构建了针对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模糊CMAC控制器结构及其相应的算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工具(Matlab下的Simulink)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对PMSM位置伺服系统进行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和快速性.该文首次提出将兼具快速性和自学习能力的模糊CMAC神经网络控制器应用于PMSM位置伺服系统中,可以说该文为发展高性能PMSM位置伺服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技术资料,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标签: CMAC PMSM 模糊 位置伺服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qw12

  • 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设计

    这篇论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定以ARM为内核的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为研究对象。 首先,根据雷达伺服控制系统功能要求与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选择基于ARM920T的S3C2410和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12Q240作为主控芯片,ARM与FPGA的连接形式采用中断+存储器的形式;将ARM与FPGA上多余的引脚引出作为将来升级的需要;还画出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的系统图并制作了PCB板。 其次,选用PID对伺服系统进行控制,模糊神经网络综合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的优点,并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调整。用Matlab7.1进行仿真,其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对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性能较常规PID得到较大改善。 最后,根据FPGA在伺服系统主要任务,用VHDL语言和原理图在FPGA芯片中分别编制实现DAC0832接口控制功能、光电编码器与脉冲发生电路的程序代码;并在Quartus II6.0环境下通过仿真,且得到仿真的波形符合系统功能要求。采用C语言编写在ARM中实现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代码,通过CodeWarrior for ARM的编译无误后,生成可执行文件.axf,,调用AXD进行在线仿真调试。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对伺服系统能够进行有效控制。 结果表明:ARM作为伺服控制器的内核,其性价比与集成度高:用FPGA芯片实现接口电路使伺服控制器的可靠性高、速度快、可配置及连接方式灵活。因此采用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实时性、可靠性,降低了系统功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标签: ARMFPGA 雷达 伺服 制器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Ruzzc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