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在线考试关系统(B/S结构)主要采用JAVA语言开发涉及主要WEB技术有: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html,javascript,css,ajax技术。开发工具:MyEclipse 服务器:tomacat5.5 数据库:oracle9
标签: Hibernate Struts Spring JAVA
上传时间: 2017-09-16
上传用户:秦莞尔w
Web开发的基本框架,方便JSP开发者初学者使用……
标签: Web
上传时间: 2014-01-07
上传用户:lingzhichao
一个专门用来快速开发网站的框架,用java做的,很不错的
上传时间: 2017-09-19
上传用户:Yukiseop
FTP客户端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FTP下载或上传东东而开发的图形界面的操作软件,比直接使用FTP命令方式要方便一些.
上传时间: 2014-01-10
上传用户:lizhen9880
高清PDF电子书-基于嵌入式Linux的Qt图形程序实战开发351页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认识 Qt。主要介绍了 Qt 的相关概念,Qt 不同的版本,Qt 安装在不同的平台上。 开发嵌入式的 Qt 应用软件时,需要建立的交叉编译环境。最后一小节,通过 Hello Qt 的文 本显示,简单的了解了一下 Qt 的开发以及编译流程。 第二章信号与槽。主要介绍了信号与槽的实现机制。信号与槽机制是 Qt 的核心机制, 信号与槽的关联通过调用 QObject 对象的 connect 函数来将某个对象的信号与另外一个对 象的槽函数相关联,这样当发射者发射信号时,接收者的槽函数将被调用。并通过实例介绍 了信号和槽的创建和使用方法,最后介绍了信号与槽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对话框设计。主要介绍了 Qt 中最常见的对话框类。其中包括如何自定义对话框 以及内建对话框的使用。对话框几乎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在常用软件中会经常出现,通过几 个例子介绍了它们的使用方法。 第四章创建主窗口。主要介绍了应用程序主窗口框架的组成:菜单栏、工具栏、锚接窗 口、中心部件、状态栏。常用的创建主窗口的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完全使用代 码创建主窗口的方法和步骤;一些有关窗口部件的知识。 第五章自定义窗口部件。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 Qt 类库中提供的多种类,子类化出相应 的窗口部件。另外介绍从 QWidget 基类直接开始继承,创造出自己的窗口部件。但一般提 倡使用 Qt 库中提供的已经存在的比较完善的类库,不提倡自己创建。在本章的最后介绍双 缓冲技术,双缓冲技术是用来优化绘制事件的显示。 第六章部件布局。主要介绍了 GUI 编程不可缺少的部分——Qt 布局管理,即使再简单 的程序,也需要有合理的布局,否则界面将失去价值。在本章详细介绍了 Qt 中的布局管理, 其中涉及到的布局管理类有布局管理器、分裂器、栈部件以及工作空间。其实多文档属于布 局管理,在第十三章中详细介绍。 第七章文本输入和表。主要介绍了 Qt 中的基本的文本输入控件,主要包括 QComboBox、 QLineEdit、QTextEdit。并介绍了 QTableView 类的子类 QTableWidget 类和 QTableWidgetItem 类,本章通过自己构造一个简单的单元格模型类 Cell 来介绍其有关各类的详细属性、成员 函数可参考 Qt 4.7 帮助文档。 第八章容器类。主要介绍了 Q
上传时间: 2022-03-22
上传用户:
该文档为Web开发+java+ssh框架总结文档,是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感兴趣的可以下载看看
标签: web
上传时间: 2022-08-09
上传用户:
矿井高压电网多以6KV 供电为主,高压防爆开关成为了井下供电系统的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近年来,由于煤矿开采中因电气保护失控而引发事故的增长,国家对井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采用现代化新技术对矿井下高压控制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随着微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单片机为核心的高压开关智能综合保护技术,能够较好地完成对多路信号进行处理,增强和增加了保护的功能,其应用对于提高供电质量、保证人身安全、完善电网保护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了一个双CPU 的保护控制系统,双CPU 结构就是采用16 位DSP(Digital SignalProcessing)芯片TMS320LF2407A 和增强型51 单片机STC89C58RD+进行分工合作并行处理,前者作为从CPU 完成各种保护功能,后者作为主CPU 完成参数的整定、显示、数据下放以及PROFIBUS 通讯扩展。既能充分利用DSP 的高速数据处理性能,提高保护动作特性; 同时,在不影响数据处理的情况下又扩展了人机界面和总线通讯功能。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矿井高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主要故障的电气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零序电流方向型选择性漏电保护、相敏短路保护和绝缘监视保护,然后分析了采样原理和算法,确定了同步交流采样和全波傅立叶算法相结合的采样计算方法。此外,针对系统可能遇到的各种干扰,在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了抗干扰设计。最后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系统对线路故障具有可靠的动作特性。 该保护控制系统性能稳定、动作可靠,简单的按键操作和醒目的液晶显示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方便,实现了检测、保护、控制和通讯的一体化。 本课题是围绕着天津市科技攻关立项项目“矿用高压隔爆开关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来进行地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6-11
上传用户:xiangwuy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的诸如工作电压、电流、效率、体积、重量、温度这些参数指标中温度参数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参数。如何对DC/DC变换器内部多点温度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为DC/DC变换器提供可靠的温度参数就成为本课题的直接来源和选题依据。 USB总线具有即插即用、使用方便、易于扩展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其它总线无法比拟的优点。如今USB已经成为PC上的标准接口,并迅速占领了计算机中、低速外设的市场。而且随着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强大,虚拟仪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它代表了测量与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将USB总线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应用到测量系统中,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设计一个基于USB总线和LabVIEW的多路温度测试仪。 在了解DC/DC变换器内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的基础上,考虑测试系统抗干扰技术,选用扩展了USB功能的微控制器芯片STM32F103和高精度温度传感器PT1000完成了基于恒流源的多通道温度检测电路原理图与印刷电路板设计。在学习USB协议和电子芯片数据手册的基础上编写了测试仪的下位机固件程序。通过LabVIEW中的NI—VISA开发驱动程序实现上位机与USB设备的通信功能。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中编写用户界面并建立合理的报表生成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提供用户查询。 直接在LabVIEW环境下通过NI—VISA开发能驱动用户USB系统应用程序,完全避开了以前开发USB驱动程序的复杂性,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节省了开发成本。设计完毕后对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联调,通道标定和现场试验,并进行了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课题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取得了预期的良好结果。
上传时间: 2013-06-07
上传用户:kennyplds
现代轧钢机的机组容量日益增大,其有功、无功负荷变动异常剧烈。由于大部分设备供电多半采用晶闸管整流装置,使电网中谐波增大,功率因数降低,出现较大的电压波动。因此研究轧钢厂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基本内容—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对提高企业供电可靠性、降低损耗、提高用电设备出力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通用的电力分析软件不具备设计功能,因此有必要开发一套无功补偿装置设计和电能质量分析的专业软件。 该文详细分析了轧钢供电系统各个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特点和功率因数特点,研究了广泛应用于轧钢供电系统的TCR+FC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特性和结构特点。以此为理论基础,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开发了一套动态补偿仿真软件,其中包括人机交互界面、电力模型和运算模型等。人机交互界面是用户与软件的接口,而电力模型和运算模型是内置在软件内,对用户不可见。用户在界面上输入系统参数,通过界面调用运算模型可以自动地设计TCR+FC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各滤波支路和TCR支路的电路参数,除此之外,通过界面调用电力模型,用户可以从界面上读取该系统补偿前后的电能质量。 因此,该软件既是一个设计软件,又是分析软件,不仅能设计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各支路具体电路参数,为实际轧钢系统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还能对系统投入SVC前后的电能质量的变化做出详细的对比分析。 最后,以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应用的PSCAD/EMTDC软件为测试工具,在其中建立相应的电力模型。通过比较在两个软件中仿真得到的轧钢机负载曲线、电压电流波形、电压波动、谐波、功率因数等,证实了该动态软件的正确性。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hewenzhi
十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获得了空前的应用和发展。随着嵌入式应用系统功能复杂度的提高、对软件产品的非功能约束的特别关注以及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嵌入式软件推出周期的缩短,都使得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传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中引入了目前较为流行的“面向对象方法(OO)”,.但是目前对该方法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以编程为中心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上,不能很好地保证软件复用和代码的重用,因此难以满足市场对嵌入式软件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的要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应用面向对象方法的框架技术,对嵌入式系统领域的专有结构组件进行封装,创新性地提出了面向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通用实时框架ARTIC(Abstract real-time contrO1)。ARTIC框架除了具有框架的共有优点一最大限度实现软件重用外,最突出的是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功能和非功能的分离 在应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时,传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关注的重点是软件结构和功能分解,、忽略了嵌入式环境下特殊的非功能性要求。为了在实现系统功能需求的同时,保证软件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的实现,ARTIC框架引入了面向方面的思想,、把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从功能模块中分离出来,为它们单独设计组件。开发人员在应用该框架进行嵌入式软件设计时,只需要关注功能需求的实现,对于实时性、调度等非功能需求的实现可以通过调用ARTIC提供的时间管理模型和任务调度模型直接实现。 2、基于状态机的主动对象设计模式 根据嵌入式系统通常由多个控制线程组成的特点,应用基于状态机的主动对象设计模式,把嵌入式软件系统构建成多个主动对象的缉合。相对于传统的面向对象方法,本文提出的主动对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提供对事件队列、控制线程和表示主动对象动态行为状态机等的封装,并且该模式可以直接支持嵌入式系统的并行性。 ARTIC框架的应用能够帮助嵌入式软件的开发人员快速地开发出高质量的嵌入式软件,除此之外,因为它包含了一个微小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 报包装,在某些场合可以作为一个简易的RTOS使用。为了验证ARTIC的性能,本文将该框架应用于硬币搬送实时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从该系统的应用中充分体现了ARTIC框架的优点。
上传时间: 2013-06-21
上传用户:cxl27428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