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焊接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焊接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研究的特种焊接机运动控制系统是多任务并发的实时系统,作为实时系统研究关键问题之一的实时调度问题一直都是实时控制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因此对特种焊接机运动控制系统实时调度问题的研究对于保证焊接机的强实时性、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特种焊接机实时多任务并行协调控制的特点,首先总结和分析了前人在焊接机运动控制系统相关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吸收前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实时调度问题和算法做了相关理论研究。同时结合实时控制系统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实时操作系统,选择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作为研究的基础,研究确定焊接机控制系统的实时调度方法。 给出了焊接机运动控制系统硬件平台各个功能模块电路的设计,搭建了以ARM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焊接机运动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然后详细分析了μc/OS-Ⅱ系统的任务调度、任务管理等内核基本功能模块,针对焊接机运动控制系统实时调度存在的问题.对μc/OS-Ⅱ的内核及其任务调度算法进行扩展改进,研究一种混合的调度策略,即采用两种调度策略实现对焊接机运动控制系统中普通任务和实时任务的调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实时性。通过测试,验证了对μc/OS-Ⅱ实时内核及其任务调度算法进行扩展改进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系统运行正常,满足焊接机运动控制系统任务调度的要求。取得了复杂焊接机运动控制系统任务实时调度策略及算法的成果,对焊接控制领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eddy77
传统的基于PC机的图像处理系统,体积庞大,不具有便携性,而限制了其在移动通信、便携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开发低功耗、小型化、便携性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用前景。本文对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和总体设计,选取LPC2104作为核心单元,介绍了ARM的嵌入式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基本模块的硬件设计和开发过程,具体有电源电路和时钟电路、存储电路、USB摄像头接口电路和LCD电路等,完成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定制和交叉编译、BootLoader、驱动程序的开发,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和均衡化等预处理,得到比较清晰的图像。最后总结了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不足之处,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上传时间: 2013-07-20
上传用户:zq709968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提高,照顾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感觉时间的紧张,不但要周旋在繁杂的工作之中,同时也要兼顾自己的家。而现有的嵌入式硬盘录像机虽然功能丰富,产品日益成熟,但在家用系统中应用成本太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实时图像监控系统,能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实时了解住所的安全情况。 本文首先提出了该图像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就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控芯片$3C2410与Flash、SDRAM存储器接口电路,USB接口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UART串行接口电路,JTAG接口电路以及电源电路。 其次,本文研究了嵌入式IAnux移植的关键技术,包括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Bootloader 的设计、内核移植以及文件系统加载的方法,并通过裁剪Linux内核将标准Linux 2.4.18移植到目标平台。同时分析了现有文件系统的优、缺点,在目标平台上移植了快速、高效的YAFFS文件系统,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和高效性。 再者,本文修改并移植了LJSB摄像头的驱动程序。研究了基于Vide041inux技术的图像采集的数据结构和原理,详细地阐述了图像采集实现的过程和关键步骤,利用Vide04Linux API函数完成了图像采集程序的设计,使用内存映射方式实现了图像的快速采集,并对图像数据进行了JPEG压缩,提高了图像采集的效率。研究了Web Server和Java Applet技术,实现了远程图像监控。通过重新编译移植Webcam Server应用程序实现了网络摄像机的功能。 最后,本文给出了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运行结果,并总结了所做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改进的意见。 本文设计的图像监控系统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小体积等特点,采用开源的Linux作为软件平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强的适用性。
上传时间: 2013-07-28
上传用户:pei5
MAX813L:低成本的微处理器保护电路芯片:1、MAX813L 的引脚配置(如图一和图二所示):2、MAX813L 的应用电路:⑴MAXIM 公司推荐的原始应用图例 ⑵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henlan
作为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的防火墙技术从出现到发展至今一直是网络安全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它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过程中也变的越来越重要。为了使防火墙能快速且深入地对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安全检测,并能应对来自各个网络层的威胁,将传统的基于软件的防火墙转向硬件平台实现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首先阐述了网络安全的现状、网络安全研究的重大意义、防火墙目前的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介绍了防火墙的概念、功能和分类。重点分析了著名的开源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功能实现及数据结构,对Linux中自带的网络安全工具Iptables/Netfilter的工作原理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对现在较流行的基于软件的字符串匹配算法和硬件实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已存在的解决方法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ARM处理器并采用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AM)的硬件防火墙系统设计方案。将Snort中对数据包载荷检测部分中的顺序检测替换为由CAM结合Wu-Manbcr多模式匹配算法实现,其中CAM完成短模式匹配,Wu-Manber算法完成长模式匹配,并将Snort与Iptables/Netfilter有机结合移植到基于ARM的嵌入式平台中,系统可以通过主机对防火墙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规则更新。 设计了防火墙的整个硬件电路,其中重点分析了CAM模块的设计。通过对Sourcefire的Snort VRT2.4版免费规则库的统计分析和计算模拟得出了对规则集的最佳划分长度;在软件部分研究了Bootloader制作、Linux内核的裁减与移植及根文件系统制作等内容。重点分析了摩托罗拉公司的专用CAM芯片MCM69C432的驱动程序设计和相应的调用方法,并结合主机软件部分的功能分析了双方的通信协议及实现,最后通过程序对系统仿真并选用林肯数据集进行模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比以前效率有了大幅提高,过滤速度已达到最初设计目标,证明了此硬件防火墙方案的可行性。 最后总结了本人的工作并指出此种方案的硬件防火墙的不足、需要改进之处和它的良好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07-24
上传用户:lanwei
本文介绍了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以及它的性能。
上传时间: 2013-07-20
上传用户:Ruzzcoy
美国ISD公司的2500芯片,按录放时间60秒、75秒、90秒和120秒分成ISD2560、2575、2590和25120四个品种。ISD2500系列和1400系列语音电路一样,具有抗断电、音质好,使
上传时间: 2013-06-01
上传用户:hank
发电机是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如何有效监测发电机的工作状态一直是电力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发电机可以正常工作,其中绝缘体部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前的发电机绝缘体监测系统都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精度低,适用范围窄等。基于此原因,本文介绍了FJR装置,它可以用来监测发电机绝缘体是否出现过热或老化的情况,为发电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该装置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适合于空冷、水冷等不同发电机。整个检测系统分为气路和电路两部分,气路部分负责将发电机绝缘体的状况转化成电流信号,而电路部分负责对这些电流信号进行处理。文中将FJR系统的气路部分等效为一个黑盒子,而重点介绍其电路部分。电路部分主要的功能是采集从气路传送过来的两路电流信号,并进行计算和分析,决定是否报警,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的结果定性地显示给工作人员。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题的必要性和研究方向;第二章从整体入手,对监测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并提出了使用ARM做上位机,负责系统控制和界面显示,DSP做下位机负责信号的采集和计算;后面几章则分别介绍了系统的各个模块;第三章主要介绍嵌入式系统及其软件开发,包括系统的设计以及各个功能的实现,比如串口通信、CF卡存储等等,从本章中可以了解到系统的界面显示内容和键盘操作步骤;第四章介绍了负责信号采集和计算的DSP系统,并且详细介绍了实现各项功能时所用到的外部设备,包括RTC时钟,AD采样芯片等;本章接下来阐述了DSP和ARM两个模块如何通过双口RAM实现通信以及通信帧的格式;第五章介绍了系统中的一些硬件电路,包括模拟放大器等,使得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本系统,同时在本章作者还总结了一些电路板设计的心得和体会。论文最后一章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需要改进之处,也指明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和方向。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Pzj
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身份识别)技术是近几年刚刚开始兴起并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的一门新技术。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但是,基于超高频频段读写器的研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超高频读写器都是在单片机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类读写器很难实现复杂的多任务功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够与网络互联并且带有操作系统的超高频读写器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与追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S3C2410微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超高频读写器,主要内容有: (1)分析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以嵌入式技术为研究背景,结合软硬件开发平台,给出了一种基于ARM和Linux的超高频读写器设计思路,指出了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阐述了超高频读写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分析了读写器和标签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用到的相关技术;在给出超高频读写器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ARMS3C2410和Linux超高频读写器系统的总体设计,同时对系统构建过程中所用到的软硬件进行了器件选型。 (3)实现了超高频读写器系统硬件电路的模块设计,主要包括主控电路模块、存储电路模块、电源模块、以太网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及射频收发模块;阐述了各模块的组成原理与实现方法,完成了硬件电路的原理图绘制及PCB制板。 (4)根据系统的软件需求,构建了一个进行嵌入式开发所需的软件平台。建立了交叉编译环境以及NFS开发调试环境;移植了系统启动所需的引导程序bootloader;实现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的配置与移植;给出了Linux系统下典型设备(触摸屏、网络接口、LCD)驱动程序的移植方法。 (5)结合实验测试环境,对超高频读写器输出功率,读写器发送命令以及标签应答波形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对读写器的整机性能进行了联机测试,给出了读写器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图,同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总结。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ARMS3C2410微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超高频读写器能够实现接入网络的功能,其读写速度、识别率以及识别距离等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标准要求,该读写器在与PC机连接的情况下能进行数据处理,样机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上传时间: 2013-07-25
上传用户:saharawalker
汽车仪表总成是汽车和驾驶员进行信息交互的窗口。传统的汽车仪表总成采用了大量机械器件、模拟电路和少量简单数字电路的方式设计。它体积大,精确和稳定性低,显示信息少,控制按钮繁复。本项目以当前主流的嵌入式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种以大尺寸LCD触摸屏为主要显示控制界面,以CAN总线和其他接口为信息采集渠道,以高速嵌入式ARM9微控制器为处理单元的车载信息显控终端。 作者在该项目中负责车载信息显控终端的样机设计,用Prote199完成原理图和PCB图的设计,编写测试程序对主要硬件进行测试。软件上移植Linux操作系统并编写LCD驱动程序。 论文设计的车载信息显控终端以SAMSUNG公司S3C2410ARM9微控制器为核心,以Microchip公司的MCP2515芯片为CAN总线控制器,以Sharp公司LQ080V3DG01型号的8英寸LCD屏为显控接口。存储器方面外扩了NOR FLASH、NAND FLASH、SDRAM。接口方面设计了CAN、USB、RS232、以太网等标准接口,和GPIO、AD等接口。软件上本车载信息显控终端采用自行剪裁移植的Linux操作系统,并移植了相应的LCD驱动程序。 论文主要阐述了车载信息显控终端的硬件设计,详细分析了Linux在S3C2410微控制器系统上的移植,并将在软硬件调试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本车载信息显控终端是对汽车仪表总成数字化和虚拟化显示控制的一个有益尝试,离最后的实用化和产品化还待进一步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5-30
上传用户:hechao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