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嵌GEC2410开发板实验程序及PDF文档 GEC2410实战手册目录 一、基本接口实验 1.1 ARM汇编指令编程实验 1.2 Thumb和ARM指令混合编程实验 1.3 C和ARM汇编混合编程实验 1.4 C编程实现LED控制实验 1.5 ARM启动及工作模式切换实验 1.6 外部中断应用实验 1.7 看门狗定时器应用实验 1.8 PWM控制蜂鸣器实验 1.9 实时时钟及闹钟设计实验 1.10 Nor flash 应用实验 1.11 Nand flash 应用实验 二、人机接口实验 2.1 矩阵键盘扫描实验 2.2 ADC模数转换实验 2.3 TFT液晶屏显示实验 2.4 触摸屏控制实验 2.5 汉字字符显示实验 2.6 SD卡应用实验 三、通信接口实验 3.1 串口通信应用实验 3.2 红外模块控制实验 3.3 IIC 总线应用实验 3.4 TFTP以太网通讯实验 3.5 USB device 实验 3.6 IIS音频接口实验. 四、实时操作系统实验 4.1 U-boot在GEC2410上的移植 4.2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实现 4.3 uC/OS-II在GEC2410上的移植 4.4 uC/OS-II应用程序设计 4.5 WinCE的BSP设计及hello world实现 4.6 Nucleus PLUS 在GEC2410上的移植 4.7 Nucleus PLUS应用程序设计 共30个实验
上传时间: 2014-01-27
上传用户:懒龙1988
1、将makefile中的 CROSS =/usr/local/arm/2.95.3/bin/arm-linux- CFLAGS+=-I/usr/local/src/2.4.18-rmk7/include CFLAGS+=-I/usr/local/src/2.4.18-rmk7/include/linux CFLAGS+=-I/usr/local/arm/2.95.3/arm-linux/include 路径改为你宿主机上的。 2、#make,来编译驱动模块。 3、#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2.95.3/bin //取决于你宿主机上的交叉编译工具路径 #arm-linux-gcc -o gpio_test gpio_test.c //编译应用程序 最终在你的当前文件夹下会生成gpiodrv.o与gpio_test两个文件。 4、#mkdir /tmp/1 5、通过ftp的方法,把gpio_test与gpiodrv.o文件下载到你的开发板上的/tmp/1目录中。 6、#mknod /dev/gpio c 220 0 //创建文件节点 #insmod gpiodrv.o #chmod +x gpio_test #./gpio_test 然后,就可以看到四个LED灯在闪烁了。:)
标签: local arm-linux usr makefile
上传时间: 2017-08-03
上传用户:zhouchang199
1、用feng模块将选手按下按键信号输出高电平给锁存模块lockb,进行锁存的同时发出aim信号实现声音提示,并使count模块进行答题时间的倒计时,在计满100妙后送出声音提示; 2、用ch41a模块将抢答结果转换为二进制数; 3、用sel模块产生数码管片选信号; 4、用ch42a模块将对应数码管片选信号,送出需要的显示信号; 5、用七段译码器dispa模块进行译码。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
本书详细介绍了在最新的Struts1.1以及不久将推出的Struts1.2版本上设计和开发Java Web应用的各种技术。本书第1章到第3章为入门篇,通过两个Struts应用实例,引导读者把握设计、开发和部署Struts应用的整体流程,充分体会Struts框架在开放大型、可扩展的Web应用方面发挥的优势。第4章到第7章深入探讨了Struts框架的核心组件ActionServlet和RequestProcessor的实现原理,详细介绍了开发Struts应用的模型、视图和控制器的各种技术,细致的描述了Struts配置文件的每个元素的使用方法。第8章到第9章介绍了开发Struts应用的一些实用技术,如Struts框架的扩展点、Struts应用的国际化,Validator验证框架和异常处理机制等。第12章到第16章结合具体的Struts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Struts的标签库以及Tiles框架的使用方法。第17章和第18章介绍如何采用EJB和Web服务来实现Struts框架的模型。第19章到第21章介绍了如何采用第三方软件,如Apache Common Logging API、Log4J、ANT和StrutsTestCase,来控制Struts应用的输出日志、管理以及测试Struts应用项目。
上传时间: 2017-08-21
上传用户:zxc23456789
测试技术专辑 134册 1.93G电视测量原理 233页 3.6M.pdf
标签:
上传时间: 2014-05-05
上传用户:时代将军
超声,红外,激光,无线,通讯相关专辑 183册 1.48G光电技术实用电路精选 213页 3.9M.pdf
标签:
上传时间: 2014-05-05
上传用户:时代将军
超声,红外,激光,无线,通讯相关专辑 183册 1.48G光电检测原理及应用 3册 373页 12.7M.pdf
标签:
上传时间: 2014-05-05
上传用户:时代将军
一、设计目的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2、学会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一个连续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主要技术指标要求:① 输入(AC):U=220V,f=50HZ;② 输出直流电压:U0=9→12v;③ 输出电流:I0<=1A;④ 纹波电压:Up-p<30mV;2、设计电路结构,选择电路元件,计算确定元件参数,画出实用原理电路图。3、自拟实验方法、步骤及数据表格,提出测试所需仪器及元器件的规格、数量。4、在实验室MultiSIM8-8330软件上画出电路图,并仿真和调试,并测试其主要性能参数。
标签: 直流稳压电源
上传时间: 2021-12-23
上传用户:
目录1.1 电器智能化概述1.2 电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1.3 电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1.4 本课程学习内容第2章 智能电器的一次设备2.1 智能电器一次设备的功能及分类2.2 断路器及其智能控制2.3 接触器及其智能控制2.4 其他一次开关元件2.5 成套开关设备第3章 现场参量及其检测3.1 智能电器现场参量类型及数字化测量方法3.2 电量信号检测方法3.3 非电量信号检测方法3.4 被测量输入通道设计原理3.5 测量通道的误差分析第4章 被测模拟量的信号分析与处理4.1 被测模拟量的信号分类4.2 被测模拟量的采样及采样速率的确定4.3 数字滤波4.4 非线性传感器测量结果的数字化处理4.5 被测电参量的测量和保护算法第5章 智能电器监控器的设计5.1 智能电器监控器的功能和硬件模块的划分5.2 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的一般结构和设计方法5.3 其他功能模块的结构组成5.4 监控器的时序设计5.5 监控器的软件设计5.6 RTOS概念及其在监控器软件中的实现第6章 智能电器监控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6.1 电磁兼容概述6.2 智能电器监控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问题6.3 智能电器监控器的EMI测试标准和方法第7章 电器智能化网络7.1 数字通信基础7.2 计算机网络基础7.3 电器智能化网络中常用的现场总线7.4 电器智能化网络的设计与实施7.5 电器智能化局域网的软件开发7.6 关于网络互连技术的讨论第8章 智能电器及其应用系统设计实例8.1 低压塑壳式断路器的智能脱扣器设计8.2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器8.3 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标签: 电器智能化
上传时间: 2022-05-13
上传用户:
生化分析仪是目前各级医院、防疫站必备的临床诊断仪器之一,它能够检测出人体体液中某些生化指标的含量,为医生对病人病情的判断、治疗提供依据,还可以对病人愈后的健康状态进行跟踪检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它集加样、加试剂、混合、去干扰物、保温、检测、计算等一体,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慢、精度低等缺点,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的欢迎。 本论文在查阅了大量中英文资料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背景、意义以及发展现状,指出了设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设计介绍了其工作原理。 在生化分析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本论文结合单片机技术和TWI、CAN通讯技术,设计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控制部分,该部分按照功能分为:加样、加试剂1、加试剂2、搅拌和清洗五个模块,各个模块内部又分两层进行设计:执行层以ATMEL公司的Atmega48单片机为主控芯片,控制层则以Atmega64单片机为核心。论文给出了详细的电路原理图、PCB图,并编写了全部程序,实现了控制部分预定的功能。以ATmega48为主控芯片,电机控制器L297和双桥驱动器L298为驱动芯片设计了电机驱动模块,给出了详细的电路原理图以及PCB图,编写了驱动模块的程序,实现了预定的功能。以ATmega48为主控芯片,设计了基于电容分压原理的样品针液位感知和撞针保护电路,给出了详细的电路原理图以及PCB图,实现了预定的功能。详细叙述了加样模块、搅拌模块和清洗模块三个模块控制层的程序流程以及CAN和TWI通讯的程序,经过调试证明所有程序运行正常。最后介绍了仪器调试的过程及方法,指出了设计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经过调试,仪器实现了预期的功能,验证了软硬件设计的合理性。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上传时间: 2022-06-08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