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旋转显示器时基于视觉暂留原理,开发的一种旋转式LED显示屏。其在具有一定转速地载体上安装16个LED发光器件,各LED发光管等间距排位一条直线,随着旋转速度的加快,在计算机软件精确的时序控制下,不断扫描出预设的文字,图案等。使用一个光耦(U型槽的红外对管)作为定位传感器,当旋转一周时,挡光板遮挡光源,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当离开挡光板时,集电极再次输出低电平,从而给单片机一个下降沿的跳变型号,产生一个中断,从而更新显示。供电部分,因为整个装置是在不停的高速旋转当中,所以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电刷装置,把220V的交流电通过变压器变成12V的交流电,再由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变为平滑的直流电,最后通过7805芯片输出我们需要的5V直流电源,通过电刷把电源和指针板上的单片机连接为其供电。而旋转载体因为需要12V的电压源,所以采用分别供电的方式。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时代电子小智
这是一个数码管代码生成器,有利于帮助大家编译数码管代码,。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u789u789u789
TTL电平和CMOS电平总结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Zxcvbnm
单片机交通灯——共阳管
上传时间: 2013-10-25
上传用户:changeboy
摘要:文章介绍了一种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片外扩展at93c46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并带有数码LED显示时.分.秒和以指示灯做标志的按键校时自动打铃器。 关键词:单片机 存储器 数码管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refent
主要特点管脚完全与三星9454兼容8位CISC型内核(MC05)4K byte OTP ROM208 byte RAM3组IO口(最多可支持17个通用IO口和1个输入口)1个PWM输出1个8位基本定时器1个8位带比较输出的定时器1个10位ADC(9路输入)2个外中断、1个定时器中断、1个PWM中断看门狗复位功能3V低压复位可选晶振/RC振荡晶振400K-8MHzRC振荡有3.2MHz(@5V,typ.)、8MHz(@5V,typ.)、外接电阻电容3种可选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Jerry_Chow
对智能仪器系统中的在系统编程(ISP)技术及其在仪器系统中在线编程的实现、应用前景等进行了分析。介绍了P89C669相对于传统51系列单片机的增强特性,并给出P89C669快闪存储器的ISP实现电路和具体方法。结合实际介绍了一种可以在系统编程的智能键盘、数码管显示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2-27
上传用户:LouieWu
在冶金、化工,机械等各类工业控制中,电加热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器大多还停留在国际60年代水平,仍在使用继电一接触器控制或常规PID控制,自动化程度低,动态控制精度差,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工艺技术要求。电加热炉的温度是生产工艺的一项重要指标,温度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电加热炉由电阻丝加热,温度控制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时变性、升温尊向性等特点。而且,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电加热炉温度控制遇到了很多困难:第一,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第二,不能很好地解决非线性、大滞后等问题。以精确数学模型为基础地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遇到了极大地困难,而以语言规则模型(IF—THEN)为基础的模糊控制理论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国内现有的一些模糊设计方法大多存在不同缺点,而且真正把理论研究应用到实际系统的也较少。所以,深入研究在电加热炉系统控制中具体模糊控制设计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电加热炉这一控制对象,以Ts.94—1型号的箱形电加热炉为参考对象,分别采用工业控制中普遍使用的PID控制、经常见到的模糊控制策略,如基本模糊控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比较,并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上述电加热炉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双模糊控制器。双模糊控制器在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对比例因子进行调整,克服原算法复杂丽不实用的特点,根据电加热炉不同的工作状态采用不同的模糊控制器,提高了控制精度,改善了控制效果。本文把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建立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把不依赖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系统与有价值的经验数据或参考模型相结合,弥补了模糊控制的不足,使模糊控制系统更能发挥其强大优势,控制效果理想。在实践应用方面,以电加热炉为控制对象,开发了89C51单片机模糊控制器,主要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yuanwenjiao
日电电子16位单片机--78K0R 简述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vmznxbc
摘要:介绍了一种使用新型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的焊接防触电装置的硬件系统和控制软件。硬件部分包括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单片机控制部分和由晶闸管组成的强电部分,控制软件采用PID(Pm-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1)控制算法,使得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焊接的防触电功能,而且还可以控制焊接电流,使焊接电流满足焊接工艺要求的恒流特性,获得较好的焊接效果。关键词:单片机应用;焊接电源;防触电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YUANQIN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