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EMC基础知识---华为.pdf 02 EMC整改及PCB设计(培训资料).pdf 03 考虑EMC的PCB设计.pdf 04 郑军琦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pdf 05 提高电磁兼容性的PCB布局.pdf 06 硬件工程师EMC手册.pdf 07 来自检测机构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建议.pdf 08 华为EMC资料.PDF
标签: 电工计算
上传时间: 2013-05-18
上传用户:eeworm
脉冲变压器设计,包括脉冲变压器引起的波形畸变,电磁参数,各个组成及设计等内容
上传时间: 2013-06-29
上传用户:zhang97080564
到目前为止,互感器作为输变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开发还始终停留在手工试算阶段,这种手工试算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各互感器生产厂家迫切需要对产品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故而保定天威集团大型变压器公司与河北工业大学电器研究所协作,进行了"互感器集成CAD系统"这一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该论文主要负责"电流互感器优化设计计算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这一部分.产品设计和产品优化设计的软件开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设计计算程序,其中包括电磁、动热稳定、重量等计算;另一部分为优化设计程序,主要是针对产品的成本和产品工艺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建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和完成优化程序.该论文在了解电流互感器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确立了额定电压为110kV,电流等级为2×50/5(1)A~2×1000/5(1)A的电流互感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合适的优化设计方法.此外,该论文还对额定电压为220kV,电流等级从2×300/5(1)A~2×2000/5(1)A的电流互感器优化设计计算软件做了简单介绍.
上传时间: 2013-06-08
上传用户:杜莹12345
该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螺管式步进比例电磁铁磁场的电磁吸力产生机理、结构形式、电磁吸力数值计算和参数优化设计等进行分析研究.为了使衔铁可作长行程的往复直线运动,在结构上采用无挡铁式的螺管电磁铁,这样电磁吸力主要由漏磁通产生,由麦克斯韦电磁力公式可推知: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得到比较大的电磁吸力;另外,该文还对影响电磁吸力的其它因素:轭铁半径、衔铁半径、槽的尺寸形状等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弄清了各因素对电磁吸力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应用Tabu搜索法对各因素进行全局优化,得出各参数最优组合方案,并经工厂实践检验,结果较理想.该文还对电磁铁的动态特性,也即对整个步进运动过程中电磁吸力、运动速度、位移等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以便工厂可以更好地对电磁铁的通电时间、运动过程进行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赵安qw
该文首先根据与起动机相配套的发动机的技术性能要求分别对以铁氧体永磁材料和NdFeB永磁材料为磁极的汽车起动机进行了电磁结构设计及性能计算,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永磁起动机的电磁设计核算程序.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试制了样机并进行了实验,实验值与设计值基本吻合.然后针对目前国内永磁材料价格昂贵的现实情况,为了减少成本、降低材料消耗和减小体积和重量,使之更具市场竞争力,在原有电磁设计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电机永磁体磁极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根据汽车起动机的运行过程为动态运行,无稳态可言的情况,在建立了包括电磁模型和机械模型在内的永磁起动机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用MATLAB语言编制了仿真程序,对汽车永磁起动机的动态运行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值与设计值、实验值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上传时间: 2013-05-26
上传用户:秦莞尔w
该文详细分析了谐波对导步电动机的影响:利用分层法对变频器供电下异步电动机转子导条的挤流效应进行了精确计算,用MATLAB仿真了脉动转矩;推导出时间谐波存在时电磁力波的计算化工.该文重点讨论了变频器供电下异步电动机谐波损耗的计算方法:对铁芯损耗提出了利用铁耗模型计算的新方法,为铁耗的计算提出了新的思路,对杂散损耗采用了考虑杂耗时的谐波等效电路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了计算杂耗的谐波等效电路.该文全面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变戚器供电下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设计的影响,提出了电磁参数计算方法,编制了电磁计算程序,并利用电磁计算程序对转子槽形进行了优化设计,制作了样机,最后进行了实验分析,对计算方法及理论进行验证,并得出有益结论.
上传时间: 2013-06-22
上传用户:zhang469965156
该文以笼型转子型式的无刷双馈电机为对象,对无刷双馈电机的运行原理、设计理论和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研究了智能控制在无刷双馈电机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介绍了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发展概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了无刷双馈电机的原型及发展,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建立无刷双馈电机的稳态方程,推导出其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探讨了无刷双馈电机的特性. 3.在运行原理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无刷双馈电机的设计特点,确立无刷双馈电机的设计原则,编制无刷双馈电机的电磁设计程序,据此研制了无刷双馈电机样机.并进行了样机试验. 4.对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建立了无刷双馈电机的网路模型、转子速模型、同步速模型.构建了无刷双馈电机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 5.在比较无刷双馈电机传统控制策略后,提出适于无刷双馈电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建立了功率因数模糊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ongrui
本论文围绕提高高速变频电机设计水平和促进电机CAD技术发展这一主题,对高速变频电机电磁设计和电机智能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分析了集肤效应对高速变频电机设计的影响。针对高速变频电机转子导体中集肤效应现象较为严重的特点,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转子槽型在不同频率时的集肤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有限元法的精确计算结果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计算电机转子集肤效应系数的新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给出转子不同槽型不同频率时的集肤效应系数。 2.研究了电压型SPWM变频器输出时间谐波频谱以及调制参数对输出谐波的影响,为精确分析高速变频电机的谐波效应和选择适当的变频器提供参考。分析了时间谐波对高速变频电机效率、功率因数及输出转矩的影响,对提高高速变频电机设计精度具有指导意义。 3.从电磁设计的角度探讨了高速变频电机设计过程,所得出的结论对于高速变频电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论文还提出了一个可以考虑时间谐波效应的高速变频电机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高速变频电机电磁仿真程序。 4.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机设计中的应用。针对电机设计不同阶段的特点,首次提出了面向电机设计过程的智能设计集成推理体系。 5.从设计过程优化的角度,研究了电机设计状态评价问题,建立了电机设计状态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对电机设计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及时进行设计状态评价。@ @ 6.研究了基于实例推理技术在电机初始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应用,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引导和相似优先的混合型实例检索算法,给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实例相似度判定机制,可以提高检索效率。 7.针对传统电机调整设计专家系统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神经网络推理机制的电机调整设计混合型专家系统模型,该模型将专家系统技术与神经网络、电机综合设计方法有效结合,具有并行推理和系统自学习能力,解决了调整设计过程中调整力度难以确定的问题。 8.论支还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电机优化设计方法。针对遗传算法中普遍存在的早熟收敛和搜索效率低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一变焦自适应遗传算法,有助于提高优化效率和克服早熟。 9.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支持远程设计的电机智能设计集成平台的概念,给出了基于软总线和组件机制的平台实现模型。并对集成平台中电机模型集成技术、基于Objectorx的电机图形绘制技术和基于Web的远程设计支持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dbs012280
论文研究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稳态性能,结合向量图和等值电路理论对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稳定运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包括功角特性,电机运行状态的判定,损耗和电枢反应等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自身具有的特点.论文还对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关键参数空载电势和交直轴反应电抗进行了研究.论文还研究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异步起动过程,建立了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时的数学模型,并对电磁转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论文还提出了起动时电磁转矩的计算方法,论文对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牵入同步过程进行了原理性分析,论文也对电机参数对于电机起动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论文对于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设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出了该类电机设计的基本准则.同时,论文还进行了RSM160L-6油田抽油机用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设计.最后,论文还对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参数测试基本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样机性能分析.
上传时间: 2013-06-27
上传用户:懒龙1988
作者在论文中系统地研究了目前新颖的电机伺服控制系统——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永磁电机的各种磁路结构对电机电抗及其它性能的影响,并分别讨论了各种结构在不同应用场合的优缺点,最后选择了表面凸出式磁路结构,建立了手算电磁设计程序,进行了多方案的优选;探讨了引起电动机转矩波动的原因和减小波动的措施,采用了一系列诸如分数槽、增大气隙、斜槽、合适的绕组节距等措施,成功地减小了力矩波动,改善了伺服电动机低速运转特性;在电磁设计手算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优秀的数学工具软件Mathcad2001进行了Windows平台下的PMSM机辅设计程序的开发,增加了可视性,并大大简化了程序的开发,提高了设计效率,快速方便准确地进行了电机的电磁计算;应用先进的AutoCAD 2000绘图软件设计和绘制了全套电机结构图纸;参加了样机的全部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达到了设计预定目标,全面满足了伺服系统用电机的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小振动、低噪音、低发热、动态性能良好等苛刻要求。 在伺服控制系统部分里,作者探讨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理论,探讨了快速电流跟踪方法的实现;在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磁场定向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的方案,使用了最新推出的电机专用DSP芯片TMS320LF2407、功率驱动IR2130芯片、轴角/数字量转换RDC-19222芯片及串行通信转换MAX232芯片,在消化了这些芯片的大量手册和开发工具的资料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包括编写和调试了部分DSP程序,设计和焊接了部分硬件电路板。这些预研工作为设计伺服控制系统数字化专用控制器打下了基础。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duoshen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