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片机和SA4828芯片的变频变压电源:摘要:介绍了一种三相变频变压电源的设计方法。电源采用单片机和SPWM发生器SA4828专用芯片控制,使得控制系统简单可靠,使用灵活,适用性强,具有
上传时间: 2013-07-26
上传用户:66666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微型飞行器(MAV)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困难,接着阐述了MAV的系统结构,针对已有的MAV平台,设计了MAV自主飞行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选择ARM作为中央处理器,从电源模块设计、存储器模块设计、与各传感器的接口设计等入手,实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并分析了硬件设计所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本文选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开发环境,分析了操作系统的组成和启动流程。在此基础上,针对本文所设计的硬件系统,编制了专用的引导程序,重新编译了内核,完成了ARMLinux在硬件平台上的移植。接着详细分析了字符设备,编写了各个模块的驱动程序,并描述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式。 最后本文讨论了MAV系统中MPEG4视频数据压缩的关键技术,分析了ARM的硬件编解码器的结构和实现过程,重点研究了遥测数据和压缩图像的复合方案,将遥测数据嵌入到压缩图像中进行传输。这种方法可以节省信道,降低系统功耗和保护遥测数据的安全。 本文所研制的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实时传输视频图像,各项指标都满足项目技术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5-31
上传用户:mikesering
逆变器在自动控制系统、电机交流调速、电力变换以及电力系统控制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系统对逆变器的性能需求也越来越高。PWM控制多重逆变器正是基于这些需求,实现可变频、调压、调相、低谐波、高稳定性的解决方案。 PWM控制逆变器通过对每个脉冲宽度进行控制,以达到控制输出电压和改善输出波形的目的;多重逆变器则是把几个矩形波逆变器的输出组合起来起来形成阶梯波,从而消除谐波;PWM控制多重逆变器综合上述两种技术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应用在对谐波、电压输出及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电力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重逆变器的控制、实现成为可能。 本文首先分析风力发电系统对逆变器的要求,从多重逆变器理论和PWM逆变器理论出发,提出同步式PWM控制电压型串联多重逆变器系统解决方案。本方案也可以应用在逆变电源、交流电机调速及电力变换领域中。 文中建立了一个多重逆变器的PWM控制算法模型。该算法可完成频率、相位、幅值可调的多重逆变器的PWM控制,且能完成逆变器故障运行下的保护与告警。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算法模型进行仿真与分析。 在比较了现有PWM发生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的多重逆变器PWM控制系统实现方案。并给出一个主要由FPGA、ADC/DAC、驱动与保护电路、逆变器主回路及其他外围电路构成的多重逆变器系统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系统结构简单、可行,很好完成上述多重逆变器的PWM控制算法。
上传时间: 2013-06-28
上传用户:wmwai1314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执行部件。步进电机可以直接用数字信号驱动,使用非常方便。一般电动机都是连续转动的,而步进电动机则有定位和运转两种基本状态,当有脉冲输入时步进电动机一步一步地转动,每给它一个脉冲信号,它就转过一定的角度。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量和输入脉冲的个数严格成正比,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因此只要控制输入脉冲的数量、频率及电动机绕组通电的相序,便可获得所需的转角、转速及转动方向。在没有脉冲输入时,在绕组电源的激励下气隙磁场能使转子保持原有位置处于定位状态。因此非常适合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还具有快速启动、精确步进和定位等特点,因而在数控机床,绘图仪,打印机以及光学仪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步进电动机已成为除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以外的第三类电动机。传统电动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进入电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步进电机可以作为一种控制用的特种电机,利用其没有积累误差(精度为100%)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3到15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晶体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一般由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IC和 MOSFET构成。本文利用开关电源芯片UC3842设计制作一款新颖的单端反激式、宽电压输入范围、12V8A固定电压输出的96W 开关稳压电源,适用于需要较大电流的直流场合(如对汽车电瓶充电)。
上传时间: 2013-06-10
上传用户:TF2015
雕刻机的数控系统是三维雕刻机的控制核心,其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着三维雕刻机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对雕刻机的性价比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论文在对三维雕刻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ARM微处理器和CPLD器件构建硬件平台、基于μC/OS-Ⅱ为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ARM微处理器的高速运算能力与CPLD的高速并行运算能力,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外围接口器件,有效的降低系统成本。 此方案中选用Philips公司的基于ARM7内核的LPC2214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对于系统的输入/输出的逻辑控制通过CPLD来实现,该芯片选用Atlera公司的EPM7128SLC84,作为处理器的外围器件。同时对整个系统的硬件开发作了详细说明:电源、SRAM、FLASH等芯片选型及设计;液晶显示模块及键盘的应用设计;电机的输入输出电路设计等。 软件部分包括Boot Loader、RTOS、应用程序的设计等。其中,Rot Loader支持系统Boot、程序下载到RAM中执行和烧写到Flash存储器等功能;RTOS包括操作系统的移植、任务管理、任务间的通信等,应用程序的设计包括设备驱动程序、液晶显示、键盘操作、电机控制等。同时用VB6.0开发了PC机下载控制界面,并对液晶模块和电机进行调试。
上传时间: 2013-06-06
上传用户:smthxt
当今绣花机市场蓬勃发展,绣花机控制系统作为绣花机最核心的部分,是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的关键。本文结合浙江虎王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的合作项目“绣花机控制系统”,设计出一套基于ARM的技术先进、功能精简、高性价比的绣花机控制系统。论文按照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先根据市场需求划分了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并构建了总体架构,选择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然后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对绣花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设计。 第一章介绍了绣花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论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发展,阐述了ARM的发展历史、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最后给出了论文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选择了软硬件协同设计法为本系统的设计方法,论述了EDA技术的工作范围和设计步骤,详细讨论了软件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原理,最后给出了绣花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第三章根据市场需求划分了绣花机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构建了系统总体架构,并分析了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根据选型原则选出了适用于绣花机控制系统的上位机和下位机CPU芯片、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 第四章根据总体架构,在选好的CPU芯片的基础.卜确定了绣花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框架,详细设计了电源电路、复位电路、存储器接口电路、键盘与显示电路、USB接口电路、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和下层机电接口电路。 第五章按照上位机和下位机的层次构建了绣花机控制系统的软件框架,设计了键盘输入模块、图形显示模块、USB驱动模块、花样存储与管理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机电控制模块的程序。 第六章回顾与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作了展望。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CSUSheep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功能强大的显示系统。本文主要以液晶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探讨并比较了单片机和ARM微处理器作为液晶显示控制系统各自的优缺点,并设计和完成了~套基于ARM微处理器的液晶显示控制系统。 该系统以Samsung公司的ARM微处理器芯片S3C4510B为CPU,根据ARM微处理器的特点,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电源及复位电路、晶振电路、Flash 存储器接口电路、SDRAM存储器接口电路、串行接口电路、JTAG接口电路以及10M/100M以太网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同时,重点描述了液晶显示模块电路和键盘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在各个部分硬件电路的调试成功过后,介绍了Bootloader的下载以及uClinux操作系统的下载和编译。在液晶显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本文重点分析了在uClinux操作系统下进行的用户程序的开发。根据液晶显示模块的特点和对键盘控制电路的I/O口配置,对整个显示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作出了一定的分析。最终通过对系统的调试,实现了ARM微处理器系统对LCD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change0329
Internet现已成为社会重要的信息流通渠道。嵌入式系统能够连接到 Internet上面将信息传送到几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的结合代表着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技术的真正未来。随着IPv6的应用,设备都可能获得一个全球唯一的IP地址,通过IP地址和互联网相连成为一个网络设备。因此随着电子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的家用电子电器产品步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智能家居方向。智能家居是集成微电子技术与控制技术当前嵌入式系统典型的代表。 本文将嵌入式技术与电力载波通信协议X-10技术结合起来来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着重研究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核心一基于ARM核的智能家居网关软硬件设计。智能家居网关是一个嵌入式WEB服务器,用户通过登陆智能家居网关进而实现对智能家居网关的远程控制操作,智能家居网关将接收到的用户命令进行“翻译”之后向家庭电力线发送X-10指令,实现对家庭设备的控制。 本文首先分析基于ARM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原理及X-10技术;然后给出具体基于ARM平台的硬件电路设计,本文在以LPC2210为处理器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给出详细设计步骤与过程。本系统主要电路包括有电源电路、键盘电路、LCD显示电路、存储电路、网口电路、及X-10电力载波电路等等;其次ARM平台软件实现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分三步来实现:第一步实现了在LPC2200系列处理器上的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Ⅱ的移植、第二步实现TCP/IP协议栈LWIP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的移植、第三步实现WEB服务器的组建以及应用软件设计。最后系统在搭建完软硬件平台之后,进入调试结果环节。系统运行后本人使用本地示波器观看波形,然后通过对波形的解析与X-10指令的对照来验证基于ARM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可行性,进而实现了X-10信息家电与Internet的互连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6-04
上传用户:WS Rye
软开关技术是电力电子装置向高频化、高功率密度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微处理器的出现促进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技术从传统的模拟控制转向数字控制,数字控制技术可使控制电路大为简化,并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控制灵活性、通用性以及智能化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耦合输出电感的新型次级箝位ZVZCS PWM DC/DC变换器,其反馈控制采用数字化方式。 论文分析了该新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变换器各种状态时的参数计算方程;设计了以ARW芯片LPC2210为核心的数字化反馈控制系统,通过软件设计实现了PWM移相控制信号的输出;运用Pspice9.2软件成功地对变换器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各参数对变换器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变换器的优化设计参数;最后研制出基于该新型拓扑和数字化控制策略的1千瓦移相控制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电源,给出了其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及高频变压器等的设计过程,并在实验样机上测量出了实际运行时的波形。 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拓扑能实现超前桥臂的零电压开关,滞后桥臂的零电流开关;采用ARM微控制器进行数字控制,较传统的纯模拟控制实时反应速度更快、电源稳压性能更好、外围电路更简单、设计更灵活等,为实现智能化数字电源创造了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8-03
上传用户:c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