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pwm整流的仿真模型,采用直接电流控制模式,双极性PWM调制
标签: pwm整流
上传时间: 2015-05-02
上传用户:luoyinyin
实验源代码 //Warshall.cpp #include<stdio.h> void warshall(int k,int n) { int i , j, t; int temp[20][20]; for(int a=0;a<k;a++) { printf("请输入矩阵第%d 行元素:",a); for(int b=0;b<n;b++) { scanf ("%d",&temp[a][b]); } } for(i=0;i<k;i++){ for( j=0;j<k;j++){ if(temp[ j][i]==1) { for(t=0;t<n;t++) { temp[ j][t]=temp[i][t]||temp[ j][t]; } } } } printf("可传递闭包关系矩阵是:\n"); for(i=0;i<k;i++) { for( j=0;j<n;j++) { printf("%d", temp[i][ j]); } printf("\n"); } } void main() { printf("利用 Warshall 算法求二元关系的可传递闭包\n"); void warshall(int,int); int k , n; printf("请输入矩阵的行数 i: "); scanf("%d",&k); 四川大学实验报告 printf("请输入矩阵的列数 j: "); scanf("%d",&n); warshall(k,n); }
上传时间: 2016-06-27
上传用户:梁雪文以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atrix { private: double** A; //矩阵A double *b; //向量b public: int size; Matrix(int ); ~Matrix(); friend double* Dooli(Matrix& ); void Input(); void Disp(); }; Matrix::Matrix(int x) { size=x; //为向量b分配空间并初始化为0 b=new double [x]; for(int j=0;j<x;j++) b[j]=0; //为向量A分配空间并初始化为0 A=new double* [x]; for(int i=0;i<x;i++) A[i]=new double [x]; for(int m=0;m<x;m++) for(int n=0;n<x;n++) A[m][n]=0; } Matrix::~Matrix() { cout<<"正在析构中~~~~"<<endl; delete b; for(int i=0;i<size;i++) delete A[i]; delete A; } void Matrix::Disp() { for(int i=0;i<size;i++) { for(int j=0;j<size;j++) cout<<A[i][j]<<" "; cout<<endl; } } void Matrix::Input() { cout<<"请输入A:"<<endl; for(int i=0;i<size;i++) for(int j=0;j<size;j++){ cout<<"第"<<i+1<<"行"<<"第"<<j+1<<"列:"<<endl; cin>>A[i][j]; } cout<<"请输入b:"<<endl; for(int j=0;j<size;j++){ cout<<"第"<<j+1<<"个:"<<endl; cin>>b[j]; } } double* Dooli(Matrix& A) { double *Xn=new double [A.size]; Matrix L(A.size),U(A.size); //分别求得U,L的第一行与第一列 for(int i=0;i<A.size;i++) U.A[0][i]=A.A[0][i]; for(int j=1;j<A.size;j++) L.A[j][0]=A.A[j][0]/U.A[0][0]; //分别求得U,L的第r行,第r列 double temp1=0,temp2=0; for(int r=1;r<A.size;r++){ //U for(int i=r;i<A.size;i++){ for(int k=0;k<r-1;k++) temp1=temp1+L.A[r][k]*U.A[k][i]; U.A[r][i]=A.A[r][i]-temp1; } //L for(int i=r+1;i<A.size;i++){ for(int k=0;k<r-1;k++) temp2=temp2+L.A[i][k]*U.A[k][r]; L.A[i][r]=(A.A[i][r]-temp2)/U.A[r][r]; } } cout<<"计算U得:"<<endl; U.Disp(); cout<<"计算L的:"<<endl; L.Disp(); double *Y=new double [A.size]; Y[0]=A.b[0]; for(int i=1;i<A.size;i++ ){ double temp3=0; for(int k=0;k<i-1;k++) temp3=temp3+L.A[i][k]*Y[k]; Y[i]=A.b[i]-temp3; } Xn[A.size-1]=Y[A.size-1]/U.A[A.size-1][A.size-1]; for(int i=A.size-1;i>=0;i--){ double temp4=0; for(int k=i+1;k<A.size;k++) temp4=temp4+U.A[i][k]*Xn[k]; Xn[i]=(Y[i]-temp4)/U.A[i][i]; } return Xn; } int main() { Matrix B(4); B.Input(); double *X; X=Dooli(B); cout<<"~~~~解得:"<<endl; for(int i=0;i<B.size;i++) cout<<"X["<<i<<"]:"<<X[i]<<" "; cout<<endl<<"呵呵呵呵呵"; return 0; }
标签: 道理特分解法
上传时间: 2018-05-20
上传用户:Aa123456789
8310是一款内部集成了上、下MOS管的同步整流降压型高效率开关变换器,上、下管的规格分别为36V 耐压/360 mΩ内阻,36V耐压/170mΩ内阻。该变换器可以在4.5V~36V的宽输入电压范围内输出1.5A连续电流。内部采用了逐周期的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使得芯片能够实现快速动态响应的要求。同时8310集成了线补,内部补偿电路,可设置的输出电流限流电路。CC/CV控制电路,保证了输出在恒压和恒流控制之间进行平滑的切换。外置可编程软起动时间电路可以很好的限制芯片启动时的输入启动冲击电流。 联系人:唐云先生(销售工程) 手机:13530452646(微信同号) 座机:0755-33653783 (直线) Q Q: 2944353362
上传时间: 2019-03-18
上传用户:lryang
随着材料技术以及开关电源技术的进步,照明领域开启了新的时代。IFD照明作为第四代光源具有节能、环保、高效、长寿命的特点,其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白炽灯作为LED灯具的核心部分,LED驱动电源一直是国内外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重点研究的领域。LED灯具应用于家庭中小功率照明场合时,用户希望其电源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效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而市场上现阶段能满足这一特点的ACDC型LED驱动电源不多,因此该类型驱动电源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任务是根据项目要求对ACDC型LED恒流驱动驱动电源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利用 SIMetrix软件对模型进行建模与仿真,通过对驱动电源模型的研究促进集成电路设计人员对恒流驱动电源工作原理的理解进而加快产品研发速度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在建模过程中,首先通过分析和总结不同的恒流控制方式及电路拓扑结构,确定驱动电源模型采用的控制方式为单闭环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其拓扑结构为反激式拓扑结构。然后通过对不同状态下驱动电源的逻辑分析,设计驱动电源的逻辑和功能电路结构。针对当前众多电力电子软件在电子电路建模方面存在的弊端,如仿真收敛性差仿真速度慢、占用系统资源等,本文选用 SIMetrix软件对驱动电源进行建模仿真,该软件可以很好地克服其他软件在仿真收敛性、仿真速度以及占用系统资源等方面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驱动电源模型正确。最后,设计基于该驱动模型流片样品的驱动电源测试电路,并搭建测试平台。对驱动电源进行的相关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驱动电源的负载电流控制精度可达5%,其实测最大效率可达782%,不同故障状态下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电源能准确启动保护。因此,根据测试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该驱动电源在恒流特性、保护功能及效率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通过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关健词:LED恒流驱动拓扑结构逻辑分析 SIMetrix建模断续模式
上传时间: 2022-03-16
上传用户:
近年来,对器件的失效分析已经成为电力电子领域中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基于现代电力电子装置中应用最广的IGBT器件,利用静态测试仪3716,SEM(Scanning Electrom Microscope,扫描电子显微镜)、EDX(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FIB(Focused lon beam,聚焦高子束)切割、TEM(Thermal Emmision Microscope,高精度热成像分析仪)等多种分析手段对模块应用当中失效的1GBT芯片进行电特性分析、芯片解剖并完成失效分析,并基于相应的失效模式提出了封装改进方案。1,对于栅极失效的情况,本论文先经过电特性测试完成预分析,并利用THEMOS分析出栅极漏电流通路,找到最小点并进行失效原因分析,针对相应原因提出改进方案。2,针对开通与关断瞬态过电流失效,采用研磨、划片等手段进行芯片的解剖。并用SEM与EDX对芯片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分析,以文献为参考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利用saber仿真进行失效原因验证。3,针对通态过电流失效模式,采用解剖分析来评估损伤情况,探究失效原因,并采用电感钳位电路进行实验验证。4,针对过电压失效模式,采用芯片解剖方式来分析失效点以及失效情况,基于文献归纳并总结出传统失效原因,并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基于封装的失效原因,最后采用saber仿真加以验证。
标签: igbt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1208020161
b/s模式的集新闻发布、管理与一体的新闻发布系统,可以发布多个图片的新闻,并且可以很好的排版页面显示的格式;每一篇新闻都可以有自己的关键字来描述,说明该新闻的主要内容,并且可以关联该新闻内容相似的新闻,新闻还可以无限分类 前台是不需要认证的,是供网站的访问者访问的,主要完成了以下功能: 1. 新闻浏览 2. 新闻查询 3. 相关新闻自动链接 4. 新闻评论 5. 新闻主页 6. 新闻访问次数统计 7. 新闻分类列表 后台主要是方便管理员和新闻发布员管理和发布新闻的,主要有以下功能: 1. 新闻主要版面的定义,修改,删除 2. 新闻次要版面的定义,修改,删除 3. 新闻的发布,修改,删除,审核状态的更改 4. 新闻系统的用户的管理 5. 新闻系统用户的密码修改 6. 新闻日志记录 7. 新闻数据统计 8. 系统邮件功能 9. 系统使用说明 系统管理:admin/login.jsp 用户名:administrator 用户密码:123456
上传时间: 2014-01-01
上传用户:wangchong
国内首款采用B/S完美模式开发的考试系统国内首款采用开放式、动态数据架构的考试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liglechongchong
本系统采用B/S模式:与传统的C/S模式相比,B/S结构把处理功能全部移植到了服务器端,用户的请求通过浏览器发出,无论是使用和数据库维护上都比传统模式更加经济方便。而且使维护任务层次化:管理员负责服务器硬件日常管理和维护,系统维护人员负责后台数据库数据更新维护。
标签: 模式
上传时间: 2013-12-11
上传用户:yzhl1988
这是一个简易的聊天程序,它是一个基于b/s模式的系统,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给予更多的改进啊,谢谢大家
上传时间: 2013-12-01
上传用户:84425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