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电机电磁场设计

  • 基于线阵CCD的便携式非接触直径测量系统设计

    $1.1前言光电自动检测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有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用途。然而,目前产品零件尺寸的检测大多数是人工测量的接触式和静止测量,所以检测速度低,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远远跟不上目前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尤其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更需要先进的、智能的检测手段。目前,国内外常采用激光扫描光电线径测量4~,但是这种方法受电机的温度及振动的影响,扫描恒速度的限制,会产生高温使其降低寿命。我们研制的基于线阵CCD便携式非接触直径测量仪器正是适应当前社会自动化生产的急需而设计的,该测径仪是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尤其适用于电缆、电线、玻璃管、轴类零件的外径测量,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着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标签: ccd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方法研究.

    本文首先就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介绍,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在旋转坐标系下的动态模型,介绍了常用的矢量控制策略,并通过控制效果对比引出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原理,并对弱磁控制的约束条件、弱磁控制区间的电流给定及现有弱磁控制策略做了简单的介绍,推导了电机在恒转矩控制和弱磁控制阶段中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矢量在电流平面的运行轨迹及其相关说明。深入研究了基于电压反馈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算法。最后,基于电压反馈弱磁算法对控制系统建模,构建了以SVPWM为调制算法,基于电压反馈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系统框图,对框图中的关键模块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借助Matlab/Simulink 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电压反馈的弱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由仿真结果分析指出基于电压反馈弱磁控制策略的不足点,从而为该弱磁控制策略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新的思路。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SVPWM调制,弱磁控制,电压反馈,Matlab/Simulink仿真

    标签: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zhaiyawei

  • 基于MC56F82748DSC的单电阻采样三相交流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

    本文档描述了基于飞思卡尔电机控制专用的数字信号控制器MC56F8274S的三相交流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方案。三相交流感应电机因为其结构简单、工艺成熟、造价低廉、无电刷、维护简单、鲁棒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中。如水泵、风机、压缩机、制冷系统中。为了实现三相交流感应电机的调速,需要对电机提供电压幅值和频率可变的交流电,一般使用由数控开关逆变器构成的三相变频器。电机的控制算法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标量控制,如被广泛应用的VF恒压频比控制。另一类被称为矢量控制或磁场定向控制(FOC),相对于标量控制,矢量控制全面提升了电机驱动性能,比如矢量控制实现了转矩和磁链的解耦控制、全转矩控制、效率更高且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基于飞思卡尔电机控制专用的数字信号控制器MC56F82748的三相交流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是一个面对客户和工业应用的设计方案。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是两个关键的考量指标。为了减小系统成本,我们采用了单电阻电流采样方案。为了减少系统对参数的依赖,我们使用了闭环的磁链估算方案,提升了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本文档介绍了基本的电机控制理论,系统的设计理念,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FreeMASTER可视化软件工具。

    标签: 电阻采样 交流感应电机 矢量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bluedrops

  • 四轴同款传感器方案设计ICM20602+AK8975+SPL06-001

     四轴起飞时,发出触发信号使导航模块开始工作,同时读取ICM20602的加速度计、陀螺仪数据,对数据卡尔曼滤波后姿态解算,对角度与角速度采取串级PID调节。控制系统算法设计主要有ICM20602滤波算法,姿态解算算法、串级PID控制算法和定高部分控制算法。碍于篇幅所限,下面介绍最重要的串级PID控制算法和定高部分控制算法。地理坐标系中重力的水平分量为零,仅用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无法计算出航向角,由于巡线机器人保持稳定飞行只需要横滚角(roll)和俯仰角(pitch),所以四元数转换成欧拉角。定高控制算法采用的是增量式PID控制,定高控制的输出最后与姿态控制的输出叠加到四个电机的控制中。数据滤波使用的是低通滤波,采用近三次的平均值。为了防止姿态对激光测距的影响及减小高度控制对姿态控制的干扰使用欧拉角来校正高度值,即Hight=(float)Hight*(cos(roll)* cos(pitch))。将四元数转换后的欧拉角与陀螺仪测出来的角速度进行串级PID控制,其中欧拉角作为外环,角速度作为内环。外环的PID以及内环的PD设定值为测试数据值。由于内环的角速度控制不需要无静差,所以内环采用PD控制,为防止测量的误差造成较大影响,外环积分需要限幅。

    标签: 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默默

  • 基于STM32和uCOSII的数控X-Y工作台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和uC/OS-ll的二维数控X-Y工作台控制系统。为使该数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以嵌入式STM32Fl03VET6为控制核心,采用实时操作系统uC/OS-lⅡ,设计任务间的通信方式,集中管理软硬件资源,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本设计支持简单G代码输入并对G代码编程,实现数控X-Y工作台步进电机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完成平面轮廓加工.使数控工作台加工实时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关键词:STM32;uC/OS-ll;数控;实时性;插补以计算机(PC机)作为基础的数字控制机床(CNC),解决了大量硬件制约问题,同时使很多应用软件得到兼收,为我国CNC开发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发展迅速的基于PC的数控系统也有着不足之处:由于PC的体积限制,这种数控系统不能够装人对体积有严格要求的微型或小型数控系统,且价格昂贵;另外,基于PC的CNC功能强大,对于一些功能要求单一的简单系统,就难以发挥其所有功能,造成资本浪费等问题。而嵌入式系统的涌现,正好弥补了基于PC的数控的不足,为数控技术提供了一种灵活方便、廉价的控制系统。目前,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标签: stm32 ucosii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canderile

  • 多绕组移相整流变压器的设计研究

    由于多绕组移相整流变压器的二次线圈互相存在一个相位差,实现了输入多重化,由此可以消除变频器各单元产生的谐波对电网的污染,是高压变频器成为“绿色”电力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压变频器中多绕组移相整流变压器为主要研究对象,进入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移相整流变压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介绍了移相整流变压器在高压变频器中的作用。2、分析了多绕组移相整流变压器的移相原理。研究了多绕组移相整流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如何解决。3、分析了ZTSG-530/6移相整流变压器的主要参数计算、结构设计。用Visual C++编程语言开发了多绕组移相整流变压器的电磁设计软件。4、对多绕组移相整流变压器的电磁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运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ll3D对ZTSG-530/6移相整流变压器样机的瞬态磁场进行分析。5、根据设计,研制出样机并试验,得出试验数据,并对比分析了电磁设计软件的计算结果、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样机数据的合理性。

    标签: 整流变压器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

  •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研究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新见解如下:1、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特点和国内外学者对其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理论中经常涉及到的三种坐标系转换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种不同坐标系下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2、分析了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两种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别建立了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大量的仿真,研究了两种控制技术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上各自特性以及差异。3、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扇区边界过渡时选择电压矢量造成转矩脉动的抑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两法方法预期效果明显;研究了零电压矢量在直接转矩控制中的作用和一种改进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将零电压矢量引入控制和改进的策略都能明显抑制系统转矩脉动。4、在常规控制基础上,引入模糊逻辑控制技术进一步优化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糊逻辑控制能有效的提高直接转矩控制性能。5、采用速度快、功能强大的电机控制专用芯片TMS320LF2407A作为主要控制芯片,完成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实验软硬件设计,为今后研究打下了基础。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器,永磁同步电动机,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直接转矩控制,模糊逻辑控制

    标签: dsp 电机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kingwide

  •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制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现代工业设备中重要的运动部件,保留了有刷直流电动机宽阔而平滑的优良调速性能,同时又克服了有刷直流电动机机械换向带来的一系列的缺点,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阐述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等效电路、传递函数以及调速原理。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与H PWM.L ON的脉宽调制方法驱动控制无刷直流电机,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有较好的动静态特性。论文还分析了经典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各自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结合二者优点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优点。在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了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计算机建模仿真。与采用经典PID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相比,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的动静态特性都得到改善。本论文设计了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包括控制单元、功率变换单元,并进行了电磁兼容性设计。控制单元以TI的TMS320F2812DSP控制器为核心,设计了位置传感器接口电路、人机界面电路、电平转换电路、电流采样电路以及采样调理电路等。功率变换单元以三菱的IPM PS21 563.P为核心,设计了整流电路、逆变电路、能耗制动电路以及多项保护电路。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 2 DSP控制器的速度电流双闭环电机驱动控制程序、位置检测程序、电流采样程序、人机界面程序以及各项安全保护程序等。在对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进行调试后,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波形,检验了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本文最后对整个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总结,并对本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看法。

    标签: 无刷直流电机 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28

    上传用户:

  • 电磁兼容EMC设计及测试技巧.

    摘要:针对当前严峻的电磁环境,分析了电磁干扰的来源,通过产品开发流程的分解,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从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元器件选型、系统布线、系统接地等方面逐步分析,总结概括电磁兼容设计要点,最后,介绍了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内容。当前,日益恶化的电磁环境,使我们逐渐关注设备的工作环境,日益关注电磁环境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设计开始,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使电子设备更可靠的工作。电磁兼容设计主要包含浪涌(冲击)抗扰度、振铃波浪涌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工频电源谐波抗扰度、静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脉冲磁场抗扰度、传导骚扰、辐射骚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等相关设计。

    标签: 电磁兼容 emc

    上传时间: 2022-06-29

    上传用户:

  • 基于STM32的电动摩托车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无刷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电动摩托车上,它的控制器直接影响电动摩托车的质量和运行效率。但目前市场上控制器的控制芯片大多不具备专业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模块,在外围电路的设计中需要搭建很多的逻辑门电路来实现控制器MOSFET电桥的逻辑驱动控制,在MOSFET上下桥臂的互锁功能和死区时间的设置等都靠模拟电路去实现,可靠性及维修性较差,本文利用具有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芯片的高性能和灵活的配置,研制了一种应用于电动摩托车上的低压大功率低成本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对现有的控制器进行分析比较,从中筛选出最佳的开发方案。(2)建立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仿真模型,用Proteus软件对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方式以及调速原理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对所设计的实际电路进行了改进。(3)建立了MOSFET的驱动电路的仿真模型,对驱动电路中的电子元件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芯片内部特征通过仿真软件LTspice IV对实际驱动电路进行了验证。(4)建立了STM32开发以及仿真调试环境,完成了全部程序的设计。(5)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开发系统,对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调试,研制出电动摩托车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的样机。

    标签: stm32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22-06-29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