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电子小实验

  • Arduino中文入门教程+实验代码+中文解说视频

    Arduino是一个开放源码电子原型平台,拥有灵活、易用的硬件和软件。Arduino专为设计师,工艺美术人员,业余 爱好者,以及对开发互动装置或互动式开发环境感兴趣的人而设的。Arduino可以接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号从而检测出运行环境,并通过控制光源,电机以及其他驱动器来影响 其周围环境。板上的微控制器编程使用Arduino编程语言(基于Wiring)和Arduino开发环境(以Processing为基 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Arduino并掌握它,电路城特推出Arduino入门中文教程+实验代码+Arduino驱动安装等。

    标签: arduino

    上传时间: 2022-06-15

    上传用户:jiabin

  •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优化研究及MATLAB仿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人工神经网络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智能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代社会是一个讲究效率的社会,科技更新领域也是如此。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领域,算法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网络整体性能举足轻重.BP神经网络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神经网络模型,对于解决非线性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BP神经网络有其自身的一些不足(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问题),在解决某些现实问题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利用遗传算法的并行全局搜索的优势,能够弥补BP网络的不足,为解决大规模复杂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将遗传算法与BP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结构,在稳定性、学习性和效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基于以上的研究目的,本文首先设计了BP神经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达到了加快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的效果。本文借助MATLAB平台,对算法的优化内容进行了仿真实验,得出的效果也符合期望值,实现了对BP算法优化的目的。关键词:生物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遗传算法;仿真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及发展,人们试图去了解人的大脑,进而构造具有人类思维的智能计算机。在具有人脑逻辑推理延伸能力的计算机战胜人类棋手的同时,引发了人们对模拟人脑信息处理的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1.1研究背景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oural Networks,ANN)(注:简称为神经网络),是一种数学算法模型,能够对信息进行分布式处理,它模仿了动物的神经网络,是对动物神经网络的一种具体描述。这种网络依赖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节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信息处理的目的。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分析学习,掌握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潜在规则,能够对新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推算出输出结果,因为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和自学习的特性,这种学习适应的过程被称为“训练"。

    标签: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matlab

    上传时间: 2022-06-16

    上传用户:jiabin

  • Multisim 2001电子电路的设计

    在当今电子设计领域,EDA设计和仿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设计环节。在众多的EDA设计和仿真软件中,Multisim2001以其强大的仿真设计应用功能,在各高校电信类专业电子电路的仿真和设计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Multisim2001及其相关库包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仿真设计能力,更新设计理念有较大的好处。Multisim2001的前身ENB(电子实验平台)软件,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户界面友好,各类器件和集成芯片丰富,尤其是其直观的虚拟仪表是Multisim2001的一大特色。Multisim所包含的虚拟仪表有:示波器,万用表,函数发生器,波特图图示仪,失真度分析仪,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而通常一个普通实验室是无法完全提供这些设备的。这些仪器的使用使仿真分析的操作更符合平时实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应用软件Multisim2001来举例,验证ADC电路。

    标签: multisim 电子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 HC6800-ES V2.0单片机开发板的实验指导书资料

    本开发板相对以往开发板的特点是综合性比较高、把短路冒去掉了 省去接线的麻烦更加方便了初学者、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产品,提供USB2.0和串口两种通信方式,USB实现供电、编程、仿真、通信多种功能,另外还提供了Atmel单片机的ISP接口。此板兼容STC、SST、Atmel、Philips等51家族的所有单片机。如果使用ISP编程建议使用开发板自带的单片机,因为每个厂烧录程序的方式不一样。HC6800开发板有着丰富的外部资源。  通过对该开发实验仪的学习,学员不仅可以轻松快速地掌握单片机软件系统的开发(C语言、汇编语言),而且还能快速掌握硬件电路的设计及嵌入系统开发流程。  本套件配有丰富的实例源码、原理图等,特别适合单片机初学者,大中专院校师生,单片机开发工程师选用,也是毕业设计和电子竞赛不可多得的参考板

    标签: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 三相逆变器中IGBT的几种驱动电路的分析.

    摘要:对几种三相逆变器中常用的IGBT驱动专用集成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TLP250,EXB系列和M579系列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给出了它们的电气特性参数和内部功能方框图,还给出了它们的典型应用电路。讨论了它们的使用要点及注意事项,对每种驱动芯片进行了IGBT的驱动实验,通过有关的波形验证了它们的特点,最后得出结论:IGBT驱动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是集过流保护、驱动信号放大功能、能够外接电源且具有很强抗干扰能力等于一体的复合型电路。关键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集成电路;过流保护1前言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电力电子器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为了给高电压应用环境提供一种高输入阻抗的器件,有人提出了绝缘门极双极型品体管(IGBT)[1].在IGBT中,用一个MoS门极区来控制宽基区的高电压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传输,这藏产生了一种具有功率MOSFET的高输入阻抗与双极型器件优越通态特性相结合的非常诱人的器件,它具有控制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和电流处理能力大、饱和压降低等性能。在中小功率、低噪音和高性能的电源、逆变器、不间断电源(UPS)和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中,它是日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器件。

    标签: 三相逆变器 igbt 驱动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jiabin

  • IGBT失效分析技术

    近年来,对器件的失效分析已经成为电力电子领域中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基于现代电力电子装置中应用最广的IGBT器件,利用静态测试仪3716,SEM(Scanning Electrom Microscope,扫描电子显微镜)、EDX(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FIB(Focused lon beam,聚焦高子束)切割、TEM(Thermal Emmision Microscope,高精度热成像分析仪)等多种分析手段对模块应用当中失效的1GBT芯片进行电特性分析、芯片解剖并完成失效分析,并基于相应的失效模式提出了封装改进方案。1,对于栅极失效的情况,本论文先经过电特性测试完成预分析,并利用THEMOS分析出栅极漏电流通路,找到最小点并进行失效原因分析,针对相应原因提出改进方案。2,针对开通与关断瞬态过电流失效,采用研磨、划片等手段进行芯片的解剖。并用SEM与EDX对芯片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分析,以文献为参考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利用saber仿真进行失效原因验证。3,针对通态过电流失效模式,采用解剖分析来评估损伤情况,探究失效原因,并采用电感钳位电路进行实验验证。4,针对过电压失效模式,采用芯片解剖方式来分析失效点以及失效情况,基于文献归纳并总结出传统失效原因,并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基于封装的失效原因,最后采用saber仿真加以验证。

    标签: igbt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1208020161

  • 图表细说电子元器件

    学习电子技术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知识,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电路的最小单元,元器件是电路重中之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1)任何复杂的电子电路都是各类电子元器件有机组合的结果。电路识图过程中的困难是由于对电子元器件特性“吃不透”所致,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其实质是对电路中电子元器件作用的分析。(2)电路故障检修的实质是快速而准确地确定电路中哪只元器件出了故障,然后对该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测、修理或更换处理。如果在电路故障检修中束手无策,那也是电子元器件这个拦路虎在“作怪”。本书就是从元器件入手,从以下角度讲解元器件的知识:【识别方法】讲述元器件特征识别、引脚识别、极性识别、参数识别等方法,这部分内容初学者必须掌握。【电路符号识图信息】给初学者揭开电路符号中的识图信息,帮助读者运用这些识图信息方便地分析该元器件的应用电路。【主要特性】这是元器件知识的精髓,能否顺利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就看对元器件的主要特性是否已经深入“吃透”,这部分内容初学者必须重点掌握。【重要参数解析】了解这些内容有利于读者掌握元器件检测技术,灵活运用元器件代替原则。

    标签: 电子元器件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 手把手教你学51单片机(C语言版)

    本书旨在培养和锻炼单片机系统实用开发技能,全书以实践为主线,让读者在一个个实践案例中逐步掌握单片机电路设计与程序代码编写能力。书中的内容从最初点亮一个小灯的简单实验,逐步增加扩展知识面,到最后多功能电子钟的实际项目开发指导,不仅仅讲解了大量原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给读者提供了实际项目开发的思路和经验,可以让大家从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的参编人员都是拥有多年实际项目研发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因此书籍的内容涵盖了大量的现时实际项目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技巧,具有极强的实时性和先进性,可以为读者铺就一条从单片机初学者晋级为工程师的康庄大道。本书适合刚刚接触单片机的初学者自学阅读,又可以作为各类院校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单片机教材,同时对电子行业的从业技术人员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标签: 51单片机 C语言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jiabin

  • 电子制作实例集锦 傅劲松

    感谢您使用此书。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了,人们天天都在和它打交道。在今天的时代,它正飞速地向前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它产生的种种效果强烈地吸引着青少年和其他初学的电子爱好者。为了给电子爱好者一个了解、实践电子技术的空间,我们编写了此书。书中收集了对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很有帮助的多个方面的电子制作以及一些实验制作的实例,具有制作价值和设计参考价值。在各实例的文章中,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有关电子技术理论和制作实践知识。特别是一些实例文章有详尽的原理分析,制作、调试过程介绍,包括制作的实物照片、测试结果等,有很强的实践特色。希望电子爱好者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对电子技术有感性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电子技术原理的理解,增加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为日后投入电子技术的开发应用打好基础。另外,本书给出的电路图中,除特别说明的外,我们依惯例做如下规定;电阻阻值标注中不含“Q”者,其后加上“Q”后即为阻值。本书后的附录是对前面的有关文章的补充。本书中介绍的制作中用到的通用数字集成电路的简要资料均可在附一中找到。如果您热衷于电子技术,希望此书能给您一点启发和帮助。由于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本书中有部分原始资料摘自网络以及相关报刊。在此,对各位原作者表示感谢。

    标签: 电子制作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 [从零开始学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技术].李建清.扫描版

    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电路的最小单位,也是修理中需要检测和更换的对象。本书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外形、性能、识别及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内容新颖、资料翔实、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按照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原则,本书可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元器件篇。主要包括本书的第一章~第七章。重点介绍了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基本组成,识别方法和检测技巧。这些元器件是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也是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特殊元器件篇。主要包括本书的第八章~第十二章。重点介绍了电声器件、石英晶体、陶瓷器件、开关、插接件、继电器、传感器和显示器件的识别及检测,这些元器件虽不如基本元器件应用广泛,但在电路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分析和理解电路的基础。第三部分为集成电路篇。主要包括本书的第十三章、第十四章。重点介绍了常用集成电路的分类、识别、检测和拆焊,并对应用十分广泛的集成稳压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四部分为贴片元器件篇。主要包括本书的第十五章。贴片状元器件(SMD/SMC)是无引线或短引线的新型微小型元器件,它适合于在没有通孔的印制板上安装,是表面组装技术(SMT)的专用元器件。目前,片状元器件已在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医疗电子产品等高科技产品和摄像机、彩电高频头、VCD机等家用电器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篇重点分析了常用片状元件的性能及识别技巧,可供维修和使用片状元件时参考。本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新颖、资料翔实、通俗易懂,同时,考虑到读者使用方便,对书中所给出的元器件均进行了认真的分类和总结。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电子元器件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