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滑模变结构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非线性控制,其非线性表现为控制的不连续性,这种控制策略与其它控制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的“结构”并不固定,而是可以在动态过程中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如偏差及其各阶导数等)有目的地不断变化,迫使系统按照预定“滑动模态”的状态轨迹运动。由于滑动模态可以进行设计且与对象参数及扰动无关,这就使得变结构控制具有快速响应、对参数变化及扰动不灵敏、无需系统在线辩识,物理实现简单等优点。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当状态轨迹到达滑模面后,难于严格地沿着滑模面向着平衡点滑动,而是在滑模面两侧来回穿越,从而产生颤动,即抖振问题。
  • 高频变压器对移相全桥共模噪音的影响

    详细分析了移相全桥电路初次级噪声源和噪声传播路径的特点。针对初级共模噪声的特点, 分析了为改善初级共模噪音而提供的旁路回路和良好屏蔽措施等的有效性; 研究了变压器次级绕组对屏蔽层形成不对称分布电容的原因及其对次级噪声的影响。从高频变压器结构出发, 给出了几种改进变压器结构的方案; 改善了次级绕组对屏蔽层分布电容不平衡的情况, 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

    标签: 高频变压器 移相全桥

    上传时间: 2014-03-30

    上传用户:semi1981

  • 介绍电压源型变频器能量回馈控制技术的两个方案

     通用变频器能量回馈PWM控制系统是一种采用有源逆变方式把电动机减速制动时产生的再生能量回馈电网的装置。它可以克服通用变频器传统制动电阻方式低效、难以满足快速制动和频繁正反转的不足,使通用变频器可在四象限运行。本文首先回顾了变频调速能量回馈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介绍了常见的两个方案。

    标签: 电压源 变频器 控制技术 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paladin

  • 四象限变流器的负载等效模型研究

    在高性能交-直-交变频调速传动系统中,PWM 逆变器作为四象限变流器(4QC)的典型负载,其直流侧的静、动态行为对于4QC 的建模、控制方法及静动态性能研究和系统设计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逆变器与4QC 拓扑结构的统一性,将4QC 的状态空间平均(SSA)模型经过移植得到逆变器的SSA 模型,进而提出四象限变流器的负载等效模型和近似简化等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揭示四象限变流器的负载等效模型与逆变器及交流侧电路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给出等效模型的参数设计公式。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及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标签: 四象限变流器 负载 等效 模型研究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大融融rr

  • 硬开关与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研

    目前,主要用来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电感无源滤波,这种方法对抑制高次谐波有效,但体积大,重量大,在产品设计中其应用将越来越少;逆变器有源滤波,对各次谐波响应快,但设备造价昂贵;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效率高、性能好,近年来其控制策略和拓朴结构处于不断发展中。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通常采用Boost电路,CCM工作模式,因其良好的校正效果,目前在产品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常用的APFC芯片UC3854和UC3855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及实验波形分析,并作了对比性研究。

    标签: 硬开关 功率因数 校正电路 软开关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tonyshao

  • 谐振过渡软开关单相PWM并网逆变器

    分析了对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的要求,简单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指出了各个拓扑结构的优缺点、效率和适用场合。给出了一种利用软开关技术的单相全桥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DC/AC),分析了其工作过程,通过谐振可以实现主功率开关的零电压开通和关断,而且辅助开关和二极管都是零电流开通和关断,大大减小了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提高了逆变器的效率。最后,介绍了开关器件的选择问题

    标签: PWM 谐振 单相 并网逆变器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royzhangsz

  • 单相方波逆变器的脉宽设计

     方波逆变器在输出失真度最小时波形最接近正弦波。采用功率谱分析的方法, 得出了单相方波逆变器谐波失真度最小时的脉宽数值。对于固定脉宽系统, 导通角取21331 rad 时最佳; 对于变脉宽系统, 导通角变化区间两端失真度相等时, 系统的平均失真最小。该结论在光伏电站控制系统电源的设计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

    标签: 单相 方波 逆变器 脉宽

    上传时间: 2013-11-29

    上传用户:Aeray

  • 变电所控制、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掌握变配电所控制、测量和信号设计要求;   2 掌握电气设备和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整定计算及选型的原则;   3 熟悉变配电所自动装置及综合自动化的设计要求

    标签: 变电所 控制 测量仪表 继电保护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牛津鞋

  •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输出连续可调开关电源的设计

    摘要:首先介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输出连续可调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这种开关电源的硬件系统结构、软件设计流程和控制算法,以及采用软件的方法实现PWM和PFM调节,从而使系统的电压输出连续可调。

    标签: 单片机控制 输出 开关电源 连续可调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jackgao

  • 现代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的发展及应用

    弧焊逆变电源从80年代初期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路程。大功率电器元件的发展,先进的微处理器及数字控制技术的引入为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今天,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运用数字化逆变电源优越的调节和控制性能来发展新型的焊接电弧,寻求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降低焊接成本的途径。本文将以德国EWM-伊达高科焊接公司的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为例,对现代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及其几种新型焊接电弧—超威弧(EWM-forceArc)、冷电弧(EWM-coldArc)和TIG氩弧焊电弧(EWM-activArc)作一简要介绍。

    标签: 数字化 弧焊 发展 逆变电源

    上传时间: 2013-11-25

    上传用户:JGR2013

  • (N+X)热插拔模块并联逆变电源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通信、电力事业的发展,通信、电力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系统越来越复杂。与之相应的对交流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智能化、免维护越来越重要。在中国通信、电力网络中,传统的交流供电方案是以UPS或单机式逆变器提供纯净不间断的交流电源。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完善,(N+X)热插拔模块并联逆变电源已经非常成熟、可靠;在欧美的通信、电力发达的国家,各大通信运营商、电力供应商、军队均大量应用了这种更合理的供电方案。与其它方案相比较,(N+X)热插拔模块并联逆变电源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标签: 热插拔 模块 并联 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4-03-24

    上传用户:alan-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