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的有限元源码,带说明书和测试数据,是难得的有限元开发资料.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zl5712176
acm/icpc第一届珠海区域赛题目,测试数据和解题报告
上传时间: 2017-07-23
上传用户:皇族传媒
与远程服务期的指定端口建立连接并发送测试数据,unix/LINUX redhat 2.6.18-92.el5上CC/gcc编译通过
上传时间: 2013-12-23
上传用户:aa17807091
欧洲电联介绍GSM6.10资料以及测试数据程序
上传时间: 2014-08-21
上传用户:wxhwjf
遗传算法应用于软件测试中的自动测试数据的生成
上传时间: 2017-08-10
上传用户:lwwhust
一种共游程码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供参考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lxm
SR8201F和RTL8201F性能对比测试数据,供硬件设计人员或软件编程开发人员参考。
上传时间: 2022-06-16
上传用户:
第五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国际会议提供的数据进行实验测试,包括DOS、U2R、R2L、probing等四大类22种有代表性的攻击以及大量正常数据。用corrected.gz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上传时间: 2013-12-27
上传用户:sz_hjbf
本文研究基于ARM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论文完成了ARM+FPGA结构的共享存储器结构设计,实现了ARMLinux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触摸屏控制、LCD显示、正弦插值算法设计以及各种显示算法设计等。同时进行了信号的高速采集和处理的实际测试,对实验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 论文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ARM处理器和FPGA芯片的高速数据采集的硬件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基于ARMLinux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 硬件方面,在FPGA平台上,我们首先利用乒乓操作的方式将一路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频率为原来频率1/4的4路低速数据信号,再将这四路数据分别存储到4个FIFO中,然后再对这4个FIFO中的数据拼接并存储在FPGA片上的双端口双时钟RAM中,最后将FPGA的双端口双时钟RAM挂载到ARM系统的总线上,实现了ARM和FPGA共享存储器的系统结构,使ARM处理器可以直接读取这个双端口双时钟的RAM中的数据,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效率。在采样频率控制电路设计方面,我们通过使FIFO的数据存储时钟降低为标准状态下的1/n实现数据采集频率降为标准状态的1/n,从而实现了由FPGA控制的可变频率的数据采集系统。 软件方面,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拓展系统功能,我们移植了ARMLinux操作系统,并在S3C2410平台上设计实现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LCD驱动程序移植、自定义的FPGA模块驱动程序设计、LCD显示程序设计、多线程的应用程序设计。应用程序能够控制FPGA数据采集系统工作。 在前端采样频率为125MHz情况下,系统可以正常工作。能够实现对频率在5MHz以下的信号波形的直接显示;对5MHz至40MHz的信号,使用正弦插值算法进行处理,显示效果良好。同时这种硬件结构可扩展性强,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8路甚至16路缓冲的系统结构,可以使系统支持更高的采样频率。
上传时间: 2013-07-04
上传用户:林鱼2016
使用lm算法对二维圆数据进行拟和,其中test_circle用于生成测试数据 fit2dcircle用于拟和 document.doc对算法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程序使用bcc5.60编译通过
上传时间: 2015-01-08
上传用户:25318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