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了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单片机温度测控系统。把PC机中实现减法运算的方法运用到MCU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从而完成了AD7416的温度采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给出了温度测控系统简化电路原理图以及符合MCS—51汇编语言特点的温度采样子程序流程框图。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aa7821634
本文针对在苹果园中监测测量控制等系统中无法方便的把数据传输给移动设备的情况,在此介绍了一种以USB接口芯片沁恒CH375和MCS51单片机为核心,U盘、移动硬盘等为存储介质的数据存储方案。本模块给出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U盘的读写程序,并指出了易出错的调试细节。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可以简便地集成到各种监测、测控系统中。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zhqzal10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CS-51 系列单片机的低成本恒温控制设计方案,用AD590 进行温度采集,以ADC0804 为AD 转换装置,通过LCM 液晶显示,还兼有整点提醒、临界温度预警的功能.电路以及模块化的程序编写方法,重点介绍了ADC0804 及相关应用,液晶显示模块WG14432B-YYH-N 的特点、使用方法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上传时间: 2013-10-22
上传用户:s363994250
浅谈51系列单片机嵌入式程序设计:文主要提出了一个51系列汇编语言通用程序设计框架,并对其作了详细的探讨.关键字:单片机;嵌入式;程序设计;汇编;51系列1 引言无论是测控系统、数控系统,还是机电一体化、智能仪表或者接口,单片机作为现代工业的基本技术,应用都已日臻成熟。目前,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程序设计大多使用汇编语言,虽然它能最充分发挥指令系统的功能和效率,但是实际的程序设计给设计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为了简化程序设计,本文设计了一个通用程序框架,能够使设计师模块化嵌入式地轻轻松松、快速有效地编程设计。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萍水相逢
自动控制升降旗系统的设计:自动升尧降旗系统适应领域广泛,在许多政府部门尧学校尧广场和大型企业随处都可见到国旗的飘扬,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逐步提高,特别是伴随着自动控制和单片机测控技术发展,可以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国旗的升尧降控制,使升尧降旗速度与国歌演奏时间准确配合,从而避免了人为升尧降国旗与国歌演奏时间不协调而出现的尴尬场面发生,保证了国旗升尧降仪式的严肃性。
标签: 自动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defghi010
AT89C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本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系统为控制核心,用线性度好 灵敏度高的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及分辨率高、噪声低的A/D转换器进行温度采集,采用线性数字校正和数字滤波技术,增强系统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关键词:温度测控;单片机;PID控制 温度测控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设计中假定被控对象为lL净水,采用lkW 电炉进行加热。本设计主要以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利用PID控制算法进行水温度的恒温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小儒尼尼奥
本文简单介绍了MCGS 组态软件和SPCE061A 单片机的特点,即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工控组态软件MCGS(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 )和台湾凌阳科技推出的16 位微控制器SPCE061A,重点介绍了如何一步步开发SPCE061A 单片机的驱动程序,并简单介绍了下位机程序的设计,最后给出了测试情况。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可以快捷地开发和组建高效的控制系统。笔者设计的液体点滴监控模型,可以对液体点滴情况实现远程监控和现场监控,终端和上位机均可人工设定所需的液体点滴速度并动态显示。在这方面,MCGS 工控组态软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是一套Windows 环境下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系统,可快速构造和生成数据采集、报警处理、流程控制、动画显示、报表输出等界面,实现各种工程曲线的绘制、报表输出、远程通信等功能 [1]。MCGS 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通用工控软件,它提供了国内外各种常用的工控设备的驱动程序。但在实际应用中,因为所用设备的特殊性,允许用户根据需要来定制设备驱动程序。MCGS 用Active DLL 构件实现设备驱动程序,通过规范的OLE 接口挂接到MCGS 中,使其构成一个整体。鉴于Visual Basic 语言的通用性和简单性,使用VB 来开发单片机驱动,MCGS 的实现方法和原理与标准的Active DLL 完全一致,但MCGS 规定了一套接口规范,只有遵守这些接口规范的Active DLL 才能用作MCGS 的设备驱动构件。利用具有语音和 DSP 功能的SPCE061A 单片机作为液体点滴监控模型的核心控制器,SPCE061A 是台湾凌阳科技推出的16 位微控制器,提供了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开发灵活方便。除此之外SPCE061A 的最高时钟频率可达到49MHz,具有运算速度高的优势,这为语音的录制和播放提供了条件[4]。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leesuper
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MCS—51单片机及其兼容机外围电路的 设计与应用..全书共10章.第1章至第3章分别介绍各种智能化/网络化集成传感器、传 感器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数字IC及智能传感器的接口技术.第4章阐述单片机测控系统的 设计.第5章阐述数据采集系统及新颖检测电路的设计.第6章讲述智能仪器专用集成电 路及其应用.第7章介绍一种基于串行口在线下载的单片机开发系统的设计.第8章阐述 单片机系统稳压电源的设计.第9章介绍电源监控及保护电路.第10章专门介绍单片机测 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随书赠送的光盘中,包含了大量的单片机外围集成电路的最新英 文资料,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技术资料库...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凌云御清风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单片机已成为电子系统中进行数据采集、信息处理、通信联络和实施控制的重要器件。通常利用单片机技术在各种系统、仪器设备或装置中,形成嵌入式智能系统或子系统。因此,单片机技术是电类专业特别是电子信息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本课程以51系列单片机为模型,主要向学生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系统扩展与工程应用。作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后续课程,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侧重系统构成与应用设计。力求通过实践环节,软、硬结合,培养初步的单片机开发能力,并使其前导课程讲授的基本概念得到综合与深化。由于课时的限制,综合性的应用设计安排在后续课程《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中进行。 课 程 内 容:第一章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 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第二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结构MCS-51单片机基本结构 CPU 时序简介 存储器空间结构 片内RAM与SFR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 并行I/O口与总线扩展第三章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指令系统简介数据传送指令 数据处理指令 位处理指令 程序控制指令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程序调试的常用方法第四章 SCB-I 单片单板机SCB-I 单片单板机结构简介 监控系统简介SCB-I 单片单板机的基本操作 第五章 单片机常用接口电路的软、硬件设计LED显示接口电路与应用编程键盘接口电路与应用编程计数器/定时器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编程MCS-51中断系统及其应用编程8255扩展并行接口及其应用编程串行通信接口及其应用编程A/D与D/A转换接口及其应用编程*第六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举例第七章 单片机开发工具简介* 加“*”为选讲内容教学要求:1、 了解单片机的一般性概念及单片机技术的发展。2、 掌握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 掌握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4、 以单片单板机为样板,掌握51系列单片机的系统扩展设计。5、 通过实验,掌握单片机常用接口电路的软硬件设计及其应用。6、 以上为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作为提高要求,对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若能较快地完成基本实验,可在规定课时内安排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其应用设计的能力。 课时安排和考核方式:1、 讲课40学时,实验20学时,课内外学时比 1:2 ;(实验从第七周开始,7个基本实验,选做1个综合实验)2、 考核方式平时考查 20实验考核 40(含实验过程、实验验收与实验报告)期末笔试 40参考书:《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 张毅刚 等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MCS-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孙涵芳 徐爱卿 编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单片微机与测控技术》 赵秀菊 等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 张友德 等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实验》 肖璋 雷兆宜 编 暨南大学讲义
上传时间: 2014-01-08
上传用户:417313137
摘 要: 针对三峡水轮机叶片坑内移动式修焊机器人的作业过程测控问题, 研制了一种基于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嵌入式视觉反馈控制系统。 采用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思想和叠层积木式装配结构, 该系统将基于TM S320DM 642 的图像采集与处理、 基于TM S320L F2812 的运动控制与参数调整、 数字视频输入、 模拟视频输入、 模拟视频输出、 数字视频输出、 电源变换等功能模块集成在170mm×57mm×40mm 的空间尺寸内。该系统可以安装在移动式修复机器人上、 脱离工控机独立工作, 适用于M IG、T IG、CO 2 等多种焊接工艺方法的过程监控、 焊缝跟踪和焊缝成形实时控制。 关键词: 移动式修焊机器人; 双数字信号处理器嵌入式系统; 视觉反馈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xinhaoshan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