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流水灯左右往复移动的<b>流水</b>灯效果

  • 蓝牙核心协议HCI、L2CAP的实现及AV应用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身边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极大地提高我们工作效率。当设备的工作性能达到要求后,我们还追求它的小型化和便携性能,并且我们希望不同设备间能够互联。于是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发现不管怎样竭尽全力,也还是掩盖不住我们周边设备间的连线在家庭和办公室四处蔓延,为此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感到烦躁,人类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正是这种需求推动着技术不断地向前发展。蓝牙技术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个人操作空间的无线互联而设计的。它使得我们周围互联的设备形成了一个无线个人区域网络,真正实现了设备之间可移动的、自动的互联。她正慢慢地成为个人区域网或短距离无线网络的标准。蓝牙Bluetooth技术是一种低成本、低功耗、近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它使用2.4G无需申请的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频段,是实现数据与语音无线传输的开放性技术规范。蓝牙系统采用GFSK调制,抗信号衰落性能好,同时应用快跳频和短包技术以减少同频干扰,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作为目前发展最快的短距离无线技术,蓝牙技术全面革新了个人通信领域。它主要针对个人连接,目前广泛应用于个人网络设备如手提电脑、掌上电脑、耳机、以及车载免提、医疗系统等领域,使得用户摆脱电缆的束缚,享受更多的自由。

    标签: 蓝牙协议 hci l2cap

    上传时间: 2022-07-12

    上传用户:

  • VIP专区-单片机源代码精选合集系列(23)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23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8路数字电压表__毕业论文终稿.doc2. 经典的矩阵键盘扫描程序.doc3. STC单片机下载说明书.doc4. 4x4矩阵键盘设计.rar5. 单片机智能语音提醒报站系统.pdf6. msp430的USB仿真器制作.rar7. 单片机操作系统RTOS.zip8. PCF8563T串行时钟芯片应用设计.pdf9. 8051单片机C语言软件设计.pdf10. 红外遥控控制.doc11. STC89C51RC-RD+_GUIDE-CHINESE.pdf12. NandFlash的规范程序代码.doc13. 定时器课件知识.ppt14. TI公司msp430开发板原理图.pdf15. 中断课件知识下载.ppt16. 51单片机IO口使用经验绝对经典.doc17. MCS-51单片机中断教程.ppt18. 51单片机视频及相应PPT教程(郭天祥).ppt19. PDU短信编码器.exe20. MSP430系列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与开发_胡大可_完整.pdf21. Proteus_7_Professional元件库.pdf22. CAN_FIFO收发例程.rar23. 基于51单片机的双机有线通信.doc24. 如何用单片机设计数字电路的资料.rar25. 12xs128程序教程(完整版).rar26.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论文——论文规范.doc27. 单片机三级考试.pdf28. 单片机控制1602LCD实现万年历设计..zip29. 单片机硬件系统设计原则.pdf30. C8051F410的smaRTClock操作.doc31. 完整LED光立方原理图.pdf32. mcu复位可靠性设计.pdf33. 单片机开发软件KEIL.rar34. 中断系统心得经验.pdf35. 初识单片机.ppt36. RM51单片机实验板配套实验例程库.zip37. 称重仪的设计.zip38. AT89S51实例教程.zip39. MC34063电压电流输出计算.zip40. 基于AVR单片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系统设计.pdf41. 单个数码管显示.wps42. 红外接收程序.doc43. (Modbus_RTU模式)十六路继电器输出控制板.docx44. 三天入门Cortex M4——Kinetis(V2).pdf45. 循迹小车电赛论文.doc46. 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电路设计方法.doc47. 51单片机C语言开发与实例.rar48. proteus与keil3安装以及keil在proteus下的远程调试.pdf49. 51单片机自学笔记.pdf50. Proteus学习教程.zip51. LGM12641BS1R液晶的应用及E2PROM+AT24C02与单片机通信在proteus中的仿真.docx52. STM32电路图(原理图).pdf53. 51单片机控制LCD1602显示.doc54. FX-51 V1.1.pdf55. Keil C51语言使用技巧.pdf56. 51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C语言程序.doc57. 自制简单方便的51_avr单片机USB_ISP_下载线_(硬件部分).doc58. Keil C51使用帮助[中文资料].pdf59. 单片机培训教材.pdf60. 单片机调试小助手.rar61. STC单片机资料.rar62. STC89C52单片机的中文数据手册.pdf63. 编程软件iccavr6.33版本.zip64. 电子密码锁的设计与分析.ppt65. 硬件工程师入门教程.pdf66. 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与按键显示.zip67. Keil2中文版.rar68. 伟福lab2000P系列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pdf69. 郭天祥PIC单片机视频所有程序.doc70. 单片机经典接口电路析解.ppt71. 单片机学习实训.pdf72. 单片机串口通讯教材.ppt73. 创意LOVE彩灯欣赏.rar74. 摇摇棒课程设计论文.doc75. 利用单片机IO口直接驱动液晶显示(LCD).pdf76. 单片机解码红外遥控器.rar77. 梦幻摇摇棒设计报告.pdf78. STC下载软件(STC官方烧录工具).rar79. 采用51单片机开发板实现计算器.rar80. Keil与protues联结调试[protues7.8与keil4连接方法与实例].pdf81. 怎么尽快学好单片机.doc82. 1-STC单片机烧写软件.rar83. Keil C51 UV2调试命令(中文版).pdf84. 如何用74HC595来驱动LED.pdf85. masm5汇编语言编译工具.zip86. 实实在在的光度计.zip87. 利用51单片机和lcd1602实现字符的滚动.zip88. 单片机课程-郭天祥.rar89. 基于单片机电子钟设计报告.doc90. avr单片机学习由浅入深.rar91. 智能小车寻迹入库程序+C.pdf92. 8乘8点阵,字符从右向左以次移动的代码.rar93. H桥驱动电路_小车驱动电路.doc94. C51初级红板-PL2303.pdf95. 单片机超声模块+LCD1602(HC-SR04).doc96. HOT-51丝印层.pdf97.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系统的设计.zip98. 红外线遥控Proteus仿真电路 发射接收程序.rar99. 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设计(完美实现最终版).doc100. 智能遥控小车制作及程序.doc

    标签:

    上传时间:

    上传用户:

  •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115)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115)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ALTERA FPGA/CPLD高级篇》高速DDR存储器数据接口设计实例.2. 《ALTERA FPGACPLD高级篇》高速串行差分接口(HSDI)设计实例.3. 一个运行在PDA上的线程程序.4. 《ALTERA FPGACPLD高级篇》LogicLock设计实例.5. 595实现渐变程序.6. 我的8个LED渐变的程序欢迎广大用户下载.7. dmx512灯光控制协义,欢迎广大用户下载.8. 学习嵌入式 mmu 代码 感觉不错 发给大家分享一下了 希望大家喜欢 不错的.9. dmx512接收程序.10. 数控开关电源程序+PROTEUS.11. 刚刚传错了.12. 串口32位点阵程序.13. s3c2410 测试程序的原理图.14. s3c2410的烧片工程.15. 嵌入式C语言程序设计这本书的书后光盘.16. 2407原理图 对于学习硬件设计有很大的帮助.17. 利用web camera对目标进行特征跟踪的程序 对于初学机器视觉的有些帮助.18. uCOS-II在gprs上的应用。 应用的芯片型号是lpc2220..19. 脉冲反褶积的实现.20. 利用键盘显示专用驱动芯片7290.21. 串行打印机RD32的驱动程序.22. 点阵显示,可用于许多场所,方便且视觉性很好,请大家来看看!.23. 9325驱动.24. 9320的 初如化 CODE.用于驱动9320.25. 自己写嵌入式系统的Web Server,基于Busybox的httpd,通过CGI可以实现交互式动态网页。.26. 是本人在前边一次上传的数字电压表的原理图包括PCB.27. Configuring and Updating the Boot Loader.28. 介绍了GPIB在开发mg369*仪器的自动控制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29. AVRX实时系统,在AVR单片机上实现的实时系统,很少见的哦.30. 51串口实现多机通信.31. 设计一个简单的LED流水彩灯,12个彩灯共阴接地,阳极分别与EP1C3的8个I/O相连,来控制彩灯的灭亮,在不同时段,指示灯有不同的显示模式..32. 介绍了S3C44B0的使用 对整体的把握.33. 洗衣机的程序 洗衣机的程序.34. lf2407.35. SMDK2440_V1.0_BASE 底板原理图.36. 多个仿真例子.37. Demo for I2C Master and Slave.38. MiniGUI 1_3_3 移植详解.39. 嵌入式开发资料.40. 有关节74ls373的知识很有用.

    标签: 天线 工程手册

    上传时间: 2013-06-05

    上传用户:eeworm

  • 开关磁阻电机的减振降噪和低转矩脉动研究.rar

    开关磁阻电机(SR电机)驱动系统(SRD)是一种先进的机电一体化装置,但是其较大的振动噪声和转矩脉动问题制约了SRD的广泛应用。本文以减小SR电机振动噪声和转矩脉动为主题展开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有:由于径向力引起的定子径向振动是SR电机噪声的主要根源,因此径向力的分析和计算是研究SR电机振动噪声的基础。本文利用磁通管法推导出径向力的解析表达式,定性分析了径向力与电机结构参数等之间的关系。根据虚位移原理,推导出基于矢量磁势的电磁力计算公式。该计算方法求解电磁力时只需进行一次磁场计算,不但减小了计算量,同时计算精度较传统虚位移法高。利用这一计算方法,求出了实验样机的转矩及径向力的精确数值解。针对在SRD性能仿真时,传统的非线性插值不但耗时,而且对有限元计算数据量要求高的问题,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模型辨识能力,成功进行了SR电机磁链反演和转矩计算的模型训练,最后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SR电机精确解析数学模型。因为SR电机本体结构形式的选择问题与振动噪声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噪声辐射和振动幅值角度探讨了SR电机主要尺寸的确定;接着从对称性、力波阶数等角度研究了SR电机相数及绕组连接方式、极数、并联支路数的选择问题。并对一些常用的降低电机机械噪声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综述。系统振动特性的研究对于减小振动噪声十分重要。本文从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出发,导出了从激振力到振动加速度的传递函数和系统的自由振动解;然后利用机电类比法得出了SR电机定子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振动振幅的解析解,定性分析了影响振动振幅的各种因素;最后利用基于能量法的有限元解法,通过建立不同的散热筋结构形式、高度、根数以及形状的SR电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了最有利于降噪和散热的散热筋结构是高度高、根数多、上窄下宽的梯形截面的周向散热筋的结论。通过建立不同绕组装配工艺下的SR电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了加强绕组刚度可以提高系统低阶固有频率的结论。通过比较实验样机的模态分析结果和运行实验结果,证实了模态分析的有效性。仿真是计算SRD系统性能和预估电机振动的有效手段。本文在用MATLAB建立SRD系统的非线性动态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对SRD系统进行了稳态性能仿真、动态性能仿真以及负载突变仿真。接着利用稳态性能仿真,综合考虑最大平均转矩和效率这两个优化目标,对SR电机的开关角进行了优化。最后结合由磁场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径向力数据表和稳态性能仿真,通过非线性插值得到径向力的波形,然后对径向力波形进行了频谱分析,从而找到其主要的谐波分量。在电机设计阶段避免径向力波主要频谱分量与SR电机定子的固有频率接近而引起共振是降低SR电机噪声的首要条件。合适的控制策略对于SR电机减振降噪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理论推导出三步换相法的时间参数取值公式。仿真证明本取值公式较原先文献的结论在阻尼比较小时有更好的减振效果。针对SR电机运行中可能出现多个模态振形被激发出来的情况,利用数值优化法对三步换相法的时间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得减振效果整体最佳,所提的数值优化方法对两步换相法同样有效。在分析已有的直接瞬时转矩控制的基础上,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转矩定频控制取代内滞环的方法、开始重叠区域的转矩控制方法、最佳开关角度二次优化法和时间参数优化的三步换相法等新的控制方案。动态仿真证明这些方案是切实有效的,达到了预期效果。最后在直接瞬时转矩控制的每一次转矩斩波都使用三步换相法,和在相关断时刻根据实际电平灵活选用两步或三步换相法以减小电机振动噪声,并提出了考虑减振要求的开关频率设计方法,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降低振动噪声和转矩脉动控制策略。设计并研制了基于TMS320LF2407DSP的SR电机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要求,选用了不对称半桥功率电路拓扑结构;出于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可靠性考虑,采用了MOSFET双路并联电路方案。在控制软件中实现了本文所提出的降低SR电机振动噪声和转矩脉动控制策略。本文最后对实验样机进行了静态转矩的测量实验,对比转矩测量值与转矩有限元计算值,验证了磁场有限元计算的有效性。然后对实验样机进行了空载与负载、电流控制与转矩控制、低速斩波与高速单波、是否采用两步或三步换相法等一系列对比运行实验,对比各种实验结果,充分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降低振动噪声和转矩脉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课题组承担了国家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EQ6110HEV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2001AA501421)。本文的研究是在该项目的资助下完成,并且本文关于电机本体结构形式、散热筋结构和机械降噪措施等的结论已在该项目的60kW实验样机上得到证实。

    标签: 开关磁阻电机 降噪

    上传时间: 2013-07-05

    上传用户:13081287919

  • 车用双向DCDC变换器的快速响应特性研究.rar

    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世界各国均在投巨资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双向DC/DC变换器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中重要部件,需要随着行驶状态的改变,频繁地切换其工作状态,其动态性能好坏,直接决定汽车动力系统的响应速度。本文主要致力于对DC/DC变换器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并在保证其稳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系统动态性能。 本文首先研究了线性控制策略下D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介绍了闭环控制系统在频域和时域的动态性能指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当系统受到外部干扰较小时,采用频域分析方法,对Buck和Boost变换器进行了小信号建模,并对其在不同线性补偿网络控制作用下的动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当系统受到较大干扰时,采用时域分析方法,文中介绍了DC/DC变换器大信号建模方法,并对PID参数在工程上整定方法加以分析。 DC/DC变换器是一非线性系统,应用线性控制策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引入了模糊—PI控制,将其应用于DC/DC变换器,以在保持系统稳态性能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其动态性能。以Buck DC/DC变换器为例,详细介绍了模糊-PI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并对设计的闭环控制系统用MATLAB进行建模与仿真。最后,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模糊—PI控制的有效性。 和线性控制策略相比,模糊—PI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但效果有限。本文引入了另一种非线性控制策略——滑模控制策略。滑模控制策略是目前动态性能最好的控制策略之一,可以极佳地发挥系统的硬件潜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滑模控制相关知识,推导了其应用于Buck和Boost变换器的理论基础。设计出针对不同被控对象和工作状态的控制策略,对每种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其有效性。就滑模控制存在的静差问题、抖振问题和变频问题均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快速响应特性

    标签: DCDC 车用 变换器

    上传时间: 2013-08-01

    上传用户:yw14205

  • 火电厂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rar

    本文以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协调控制系统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实际运行的协调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控制效果的原因。把汽包锅炉单元机组简化为一个具有双输入、双输出的被控对象以及做了一些合理假设的前提下对协调控制系统建立的动态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从快速满足电网负荷指令的需求,抑制各种干扰,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的中心任务出发,首次提出采用智能PID控制器作为汽机的主控制器,解决常规单自由度PID控制器不能兼顾目标跟踪特性和抗干扰特性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协调控制系统对锅炉前馈回路过分依赖的问题。 针对锅炉对象大迟延特性,利用模糊预估策略对过程的输出进行预测。补偿了锅炉侧纯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具备了模糊控制不依赖于系统的数学模型,具有对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对于非线性、时变时滞等特性,呈现出较好的鲁棒性等特点,当出现较大的误差时,可以把系统从很大的偏离中拉回来,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安全性。仿真试验表明采用模糊预估能够降低系统的超调,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由于单元机组中的锅炉与汽机为强耦合系统,为了实现一对一的单一控制,决定采用神经网络多变量解祸控制,通过仿真证明,达到了很好的解耦效果。 为了从全局上优化系统的控制行为,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对锅炉和汽机的指令进行智能化的调整和约束。根据不同的负荷阶段、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有关的指令,使协调控制系统向着有利于全局优化的方向调节。 本文将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思想引入协调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造神经网络、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智能PID控制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这一控制方法在电厂协调控制系统中的实用价值,和传统的PID控制比较,这种智能控制算法有效的提高了负荷的响应速率,保证了系统的品质,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标签: 火电厂 单元机组 协调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uke5347

  • FPGA测试方法研究.rar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可编程器件,FPGA的出现使得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产品的上市周期大大缩短,并且节省了大量的开发成本。目前FPGA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满足了目前集成电路发展的新需求,但是其结构同益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大,内部资源的种类也R益丰富,但同时也给测试带来了困难,FPGA的发展对测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FPGA测试的研究也就显得异常重要。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提出一种开关盒布线资源的可测性设计,通过在FPGA内部加入一条移位寄存器链对开关盒进行配置编程,使得开关盒布线资源测试时间和测试成本减少了99%以上,而且所增加的芯片面积仅仅在5%左右,增加的逻辑资源对FPGA芯片的使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这种方案采用了小规模电路进行了验证,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是一种可行的测试方案。 本文的另一工作是采用一种FPGA逻辑资源的测试算法对自主研发的FPGA芯片FDP250K的逻辑资源进行了严格、充分的测试,从FPGA最小的逻辑单元LC开始,首先得到一个LC的测试配置,再结合SLICE内部两个LC的连接关系得到一个SLICE逻辑单元的4种测试配置,并且采用阵列化的测试方案,同时测试芯片内部所有的逻辑单元,使得FPGA内部的逻辑资源得完全充分的测试,测试的故障覆盖率可达100%,测试配置由配套编程工具产生,测试取得了完满的结果。

    标签: FPGA 测试 方法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6-11

    上传用户:唐僧他不信佛

  • 基于ARM和Linuz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对温度、湿度、压力等数据的采集在很多工农业生产中都普遍存在着。目前大部分的数据采集系统使用8位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由于单片机自身功能的限制,它的采样速率,数据采集的方式等均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它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可视性和可操作性相对比较差。因此,研究一种新型的、具有高速的采样速率、多样化的数据采集方式以及操作性非常强的数据采集系统非常的有必要。 本论文采用三星公司的ARM9内核的S3C2410作为主控制器,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通过S3C2410的RS-485、I2C总线来控制和传输由不同类型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数据;利用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GUI的编程工具Qt/E(Qt/Embedded)设计的用户界面,结合开源嵌入式数据库Sqlite3,实现对各种不同数据采集器的控制和数据的采集;利用Linux系统中的Video4linux编程实现对现场的视频监视;同时利用S3C2410的GPIO和中断口设计的键盘能够像PC键盘那样方便的对用户界面进行操作,整个系统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监视等功能。此系统不但减少了使用处理器的数量,而且采样速率,采样精度等都有比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通过实时的视频监视还可以及时知道数据现场的情况,这些对复杂环境下的数据采集尤为有利。 本论文的重点是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键盘驱动及与Qt/E的键值映射、RS-485及I2C总线驱动和视频监视的实现。本论文完成了整个数据采集系统的初步设计,在油气田开采现场的数据采集中运行效果良好,虽功能尚待进一步完善,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标签: Linuz ARM 数据采集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6-12

    上传用户:hxy200501

  • FPGA测试方法研究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可编程器件,FPGA的出现使得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产品的上市周期大大缩短,并且节省了大量的开发成本。目前FPGA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满足了目前集成电路发展的新需求,但是其结构同益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大,内部资源的种类也R益丰富,但同时也给测试带来了困难,FPGA的发展对测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FPGA测试的研究也就显得异常重要。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提出一种开关盒布线资源的可测性设计,通过在FPGA内部加入一条移位寄存器链对开关盒进行配置编程,使得开关盒布线资源测试时间和测试成本减少了99%以上,而且所增加的芯片面积仅仅在5%左右,增加的逻辑资源对FPGA芯片的使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这种方案采用了小规模电路进行了验证,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是一种可行的测试方案。 本文的另一工作是采用一种FPGA逻辑资源的测试算法对自主研发的FPGA芯片FDP250K的逻辑资源进行了严格、充分的测试,从FPGA最小的逻辑单元LC开始,首先得到一个LC的测试配置,再结合SLICE内部两个LC的连接关系得到一个SLICE逻辑单元的4种测试配置,并且采用阵列化的测试方案,同时测试芯片内部所有的逻辑单元,使得FPGA内部的逻辑资源得完全充分的测试,测试的故障覆盖率可达100%,测试配置由配套编程工具产生,测试取得了完满的结果。

    标签: FPGA 测试 方法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6-29

    上传用户:Thuan

  •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

    基本信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6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302115095 ·条形码:978730211509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 内容简介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17章。第1章至第8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模拟电路的相关知识;第9章至第11章是数字电路部分,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系统开发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器件;从第12章到结束是以51单片机为例的单片机应用技术介绍,其中有大量的实例和完整的程序。 电子设计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大,初学者往往不知从何入手。《电子设计从零开始》结合了作者多年的学习与辅导经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进行电子设计与制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单片机应用基础,并结合Multisim仿真软件对大部分实例进行了演示。 -------------------------------------------------------------------------------- 编辑推荐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这三部分内容逐步展开,并结合电路仿真软Multisim 2001对一些实例进行了演示和验证。着眼技术的应用,并不苛求计算和深刻的理论理解正是《电子设计从零开始》编写时的目的;讲求通俗易懂,在阅读时应当注意提取知识点和实例中蕴含的技巧。书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插图丰富,这对理解所讲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适合电类本、专科学生作为全面掌握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无线电爱好者的实例参考用书;对于学有余力的非电类工科学生以及对电子设计感兴趣的中学生朋友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全面了解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入门读物。 -------------------------------------------------------------------------------- 目录 第一章 走进电子技术 第二章 收音机里蕴含知识 第三章 制作第一件电子作品 第四章 从扩音机中学放大器 第五章 制作一台多媒体音箱 第六章 振荡器丰富多彩 第七章 集成电路ABC 第八章 传感器及其他器件 第九章 数字启航 第十章 逻辑门应用 第十一章 翻转与计数 第十二章 单片机就在我们身边 第十三章 单片机和LED 第十四章 单片机下命令 第十五章 跑马灯 第十六章 马表与时钟 第十七章 采集我们的声音 附录A Multisim2001的安装 附录B Multisim2001的菜单栏 附录C Multisim2001中的虚拟仪表 附录D 数字电路综合设计——数字钟 附录E ASCⅡ码表 参考文献 ……

    标签: 电子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6-05

    上传用户:HGH77P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