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波长分配

  • 同轴电缆知识介绍

    同轴电缆知识介绍一、概述1、基带同轴电缆同轴电缆以硬铜线为芯,外包一层绝缘材料。这层绝缘材料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网外又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有两种广泛使用的同轴电缆。一种是50欧姆电缆,用于数字传输,由于多用于基带传输,也叫基带同轴电缆;另一种是75欧姆电缆,用于模拟传输,即下一节要讲的宽带同轴电缆。这种区别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而不是由于技术原因或生产厂家。同轴电缆的这种结构,使它具有高带宽和极好的噪声抑制特性。同轴电缆的带宽取决于电缆长度。1km的电缆可以达到1Gb/s~2Gb/s的数据传输速率。还可以使用更长的电缆,但是传输率要降低或使用中间放大器。目前,同轴电缆大量被光纤取代,但仍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和某些局域网。2、宽带同轴电缆使用有限电视电缆进行模拟信号传输的同轴电缆系统被称为宽带同轴电缆。“宽带”这个词来源于电话业,指比4kHz宽的频带。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宽带电缆”却指任何使用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电缆网。由于宽带网使用标准的有线电视技术,可使用的频带高达300MHz(常常到450MHz);由于使用模拟信号,需要在接口处安放一个电子设备,用以把进入网络的比特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并把网络输出的信号再转换成比特流。宽带系统又分为多个信道,电视广播通常占用6MHz信道。每个信道可用于模拟电视、CD质量声音(1.4Mb/s)或3Mb/s的数字比特流。电视和数据可在一条电缆上混合传输。宽带系统和基带系统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宽带系统由于覆盖的区域广,因此,需要模拟放大器周期性地加强信号。这些放大器仅能单向传输信号,因此,如果计算机间有放大器,则报文分组就不能在计算机间逆向传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已经开发了两种类型的宽带系统:双缆系统和单缆系统。 1)双缆系统双缆系统有两条并排铺设的完全相同的电缆。为了传输数据,计算机通过电缆1将数据传输到电缆数根部的设备,即顶端器(head-end),随后顶端器通过电缆2将信号沿电缆数往下传输。所有的计算机都通过电缆1发送,通过电缆2接收。2)单缆系统另一种方案是在每根电缆上为内、外通信分配不同的频段。低频段用于计算机到顶端器的通信,顶端器收到的信号移到高频段,向计算机广播。在子分段(subsplit)系统中,5MHz~30MHz频段用于内向通信,40MHz~300MHz频段用于外向通信。在中分(midsplit)系统中,内向频段是5MHz~116MHz,而外向频段为168MHz~300MHz。这一选择是由历史的原因造成的。3)宽带系统有很多种使用方式在一对计算机间可以分配专用的永久性信道;另一些计算机可以通过控制信道,申请建立一个临时信道,然后切换到申请到的信道频率;还可以让所有的计算机共用一条或一组信道。从技术上讲,宽带电缆在发送数字数据上比基带(即单一信道)电缆差,但它的优点是已被广泛安装。

    标签: 同轴电缆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段璇琮*

  • EDGE信道分配原则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   2 Glosary 1   2.1 Concepts 1   2.2 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4   3 Capabilities 6   4 Technical Description 6   4.1 General 6   4.2 Service orient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n the Abis   interface (SARA) 8   4.3 Configuration of dedicated PDCHs in Packet Switched   Domain (PSD) 10   4.4 Handling of Packet Data traffic 15   4.5 Channel selection in Cicuit Switched Domain (CSD) 19   4.6 Return of PDCHs to Cicuit Switched Domain (CSD) 22   4.7 Main changes in Ericsson GSM system R10/BSS R10 24   5 Engineering guidelines 24   6 Parameters 26   6.1 Main controlling parameters 26   6.2 Parameters for special adjustments 26   6.3 Value ranges and default values 28   7 References 29

    标签: EDGE 信道分配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ainimao

  • 基于COMSOL的限矩离合器摩擦片温度场分析

    介绍了限力矩离合器的结构及其摩擦片所使用的油槽结构;根据热力学理论,建立温度场的数学模型;计算了限力矩离合器摩擦片的热流密度和对流换热系数以及热流分配系数;建立了考虑油槽结构的摩擦片三维瞬态热传导模型。通过COMSOL对摩擦片进行热分析,模拟摩擦片在接合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瞬态温度场,得出摩擦片温度分布规律,为限矩离合器摩擦片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标签: COMSOL 限矩离合器 摩擦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czl10052678

  • ARM9在FBG波长解调仪上的应用研究

    ARM系统在光纤光栅传感行业中的应用

    标签: ARM9 FBG 波长 应用研究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kongrong

  • On9658F 可见光照度传感器ON9658F

    可见光照度传感器On9658F On9658F 是一个光电集成传感器,典型入射波长为λp=520nm,内置可见光通过和近红外线截止光 学级滤光片、光电双敏感元接收器,可见光范围内高度敏感,输出电流随照度呈线性变化。适合红外摄 像机、电视机、LCD 背光、数码产品、仪器仪表、工业设备等诸多领域的节能控制、自动感光、自适应 控制。 ■ 电气特性

    标签: 9658F 9658 On ON

    上传时间: 2014-03-31

    上传用户:hjshhyy

  • On9658-5mm 可见光传感器ON9658

    可见光照度传感器On9658 On9658是一个光电集成传感器,典型入射波长为λp=520nm,内置双敏感元接收器,可见光范围内高度敏感,输出电流随照度呈线性变化。适合电视机、LCD背光、数码产品、仪器仪表、工业设备等诸多领域的节能控制、自动感光、自适应控制。 ■ 电气特性

    标签: 9658 On ON mm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wgh_kf

  • uCOS_II源码中文译注资料

    UCOS入门中文翻译资料共享学习! Ucos_II2.52 是一份非常完美的嵌入式开发系统,在学习 ARM 的基础上,嵌入 ucos系统并增加自己的源码是一件不错的选择,目前在市面上已经有了大量的 ucos 嵌入案例,特别是在 arm 和 dsp 的应用当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虽然和其它的嵌入式系统相比,ucos 不是很完善,如没有内存分配、任务级别不多;但却是一个代码简短、条理清晰、实时性及安全性能很高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标签: uCOS_II 源码

    上传时间: 2014-12-29

    上传用户:zhyfjj

  • 人体热释电红外报警开关

    红外报警开关采用国内外最流行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作信号探测器,灵敏度高,探测距离可达10米以上,其俯视角可达86°,水平视角可达120°。因它仅对人体释放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最敏感,因而误动作极小。

    标签: 热释电红外 报警开关

    上传时间: 2014-03-04

    上传用户:wgh_kf

  • 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弹载嵌入式系统设计研究

    基于实现目标探测识别以及高精度目标信息测量等复杂处理算法的目的,采用单片多核DSP TMS320C6678构成弹载高速多任务实时嵌入式处理平台,通过数据流处理模式的并行软件设计方法,将系统处理任务均衡分配到各处理器内核,以实现实时并行处理,提升弹载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开展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软件研制、充分发挥多核处理能力将成为弹载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新课题。

    标签: 多核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璇珠官人

  • 基于NiosII多核智能交通车载终端的设计

    利用NiosII多核处理器,提出了基于Internet的实时路况查询系统和智能车载终端。通过配置双NiosII软核,改善了MCU处理速度不高、外设资源有限、接口配置繁琐、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编程复杂等问题,将大量控制以及对多种外设访问的工作进行了合理分配。既具有普通导航设备的方便实用性,又能通过无线通讯及Internet与后台服务器连接,获取道路拥堵情况、停车场车位情况等动态实时信息,同时可作为智能交通的车载前端。

    标签: NiosII 多核 智能交通 车载终端

    上传时间: 2014-12-30

    上传用户:superman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