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 AT89C52型号的单片机对传统的电扇系统进行改造,实现对电扇的短距离控制。该设计利用单片机进行红外发送,红外接收,在此过程中对红外进行编码和解码,而后通过不同的编码形成对风扇的不同控制。同时对单片机 P0口的输出进行 DA 变换后,完成对风扇的速度的实时控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该设计简单、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上传时间: 2013-11-15
上传用户:1583060504
根据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RB单片机的、细分度可调的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器采用电流矢量控制算法,通过双H桥驱动步进电机的两相转子。利用片内AD对电机转子电流进行采样,将矢量角度的目标值与测量值进行比较、调节,形成电流环,进而实现对整个周期电流阶梯的细分度控制。本文还介绍了该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对该设计的实际电路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控制器达到了设计目标,减少了低频振荡,提高了步进电机的控制性能。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sjyy1001
采用AT89C52型号的单片机对传统的电扇系统进行改造,实现对电扇的短距离控制。该设计利用单片机进行红外发送,红外接收,在此过程中对红外进行编码和解码,而后通过不同的编码形成对风扇的不同控制。同时对单片机P0口的输出进行DA变换后,完成对风扇的速度的实时控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该设计简单、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回电话#
实用单片机系统是基于MCU8051硬件平台下开发的一款操作平台,它不是一个操作系统,而是一个操作平台,主要借鉴了操作系统、手机的一些概念,比如消息机制、系统时钟、软件定时器、平台等概念。 实用单片机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在一个标准化的硬件基础上(如8051,avr,arm等)扩展一个标准化的软件平台,把常规项目常用的一些功能如串口通讯、串口调试、系统定时器、软件定时器、按键界面处理等通过消息机制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当一个特定的项目需要增加或者删除一项具体的功能时,只需要在平台上增加或者去掉相应的功能即可,这样项目不需要每次重新构思架构,也不需要从零开始,并且原有的系统通过各个项目沉淀后,更加稳定可靠,这就是平台的概念,它不是各个子函数的集合。 相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把RTOS操作系统应用于MCU来说,往往只为了实现任务的调度转换而不考虑功能的实用、易用性,此外因其较高的资源占用性导致其不适合在MCU类低资源的嵌入式平台应用,MS系统相对于这些RTOS来说,首先还是保留了编程者的常规前后台思维,但又加了一些RTOS的优点,如软件定时器实现的时间片任务系统,类似RTOS的任务,其次为编程者实现了整个程序的框架和一些常用的函数及接口功能如按键、串口、时钟等,让编程者把精力放在跟项目相关的地方,甚至不需要关心所用MCU的寄存器配置,再次就是代码非常简单,容易学习,尤其是建议大家采用SourceInsight查看程序,远比keil编辑器的功能强,它是C语言下最好的编辑器。而MS3.21版本,建议大家直接在Keil的软件仿真器下运行学习。 MS资料可以从以下网址下载:http://www.study-bbs.com/thread-46471-1-1.html读者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这个版面提问,作者将尽力解释。目前MS3.21版本增加了一个GUI操作框架,相比目前已有的GUI更加简单易懂,利用一个函数指针代替了复杂的状态机,每一个界面由一个界面建立函数和一个执行函数构成即可。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txfyddz
为了实现把软件仿真的数据通过PCI总线DMA传输、处理后转换成高速视频串行数据流(LVDS数据流),设计出了基于PCI9054的数据转换模块。通过介绍PCI总线接口协议芯片PCI9054的性能、特点,分析了windows的WDM驱动程序的特点,在软硬件设计中采用把数据缓存器设置为两组SRAM的结构,两组SRAM交替进行数据存取的方式,有效克服了数据流不连续的现象,解决了形成不间断数据流和两次DMA传输之间的数据间断问题。应用结果表明,该设计可满足数字视频带宽20 MHz以内的LVDS数据流的转换与传输。
上传时间: 2014-12-26
上传用户:jisujeke
本章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主要了解一个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包括:提出要求、方案确定、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可靠性设计及最后的调试通过、产品定型等。 7.1.1设计要求与设计步骤(1)设计要求单片机应用系统大多数用于工业环境、嵌入到其它设备或作为部件组装到某种产品中,所以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高可靠性●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好的实时性●易于操作和维护●具有一定的可扩充性●具有通信功能(2)设计步骤单片机不同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基本相似,其一般步骤可以分为需求分析,总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与调试、软件设计与调试、系统功能调试与性能测试、产品验收和维护、文件编制和技术归档等。①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就是要明确所设计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要“做什么”和“做的结果怎样”。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是形成可操作的设计需求任务书。任务书应包含单片机应用系统所应具有的功能特性和性能指标等主要内容。如果是自主开发产品,还应附有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如果是委托开发,则应该与委托方讨论拟制的需求任务书是否满足对方的需求。②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设计就是要从宏观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路线或设计途径、采用的关键技术、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硬件的选型和加工技术、软件平台和开发语言、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验收标准和条文等。如果是委托开发,设计需求任务书和总体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往往以技术文件的形式附于合同书之后。③硬件设计硬件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基于总体方案设计,选择系统所需的各类元器件、设计系统的电子线路图和印刷电路板、安装元器件的调试硬件线路。硬件设计应确保功能设计和接口设计满足系统的需求,并且充分考虑和软件的协调工作关系,注重选用高集成度的器件和采用硬件软化、软件硬化等设计技术。④软件设计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基于软件工程的思想,拟制出本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划分出主要的软件模块、根据需要绘制部分软件模块的流程图、调试程序和测试软件的基本功能。⑤系统功能调试与测试本阶段的重点是:基于系统的设计需求,进行系统功能调试和性能指标的测试,形成测试报告,核对用户需求或设计需求和系统现有功能、指标的一致性程度,提出修改意见,循环上述某些步骤,直至满足需求。⑥产品验收和维护单片机应用系统设或产品开发结束后,必须经过用户的验收。属于国家或部委的科研项目,还应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产品投入市场或用户生产现场后,维护工作就开始了,这步工作一直要持续到该产品退出市场。⑦文档编制和技术归档为了维护单片机系统,或将目前的设计成果作为资源用于以后的设计,有必要编制相应的文档。提供给用户的安装手册、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等,是技术文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技术文档必须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标准化,经相关人员审核后存入技术档案室进行统一管理。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liuqy
本书面向由传统51单片机转向ARM嵌入式开发的硬件工程师、由硬件转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工程师、没有嵌入式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分9个部分:1、开发环境建立2、S3C2410功能部件介绍与实验(含实验代码)3、bootloader vivi详细注释4、linux移植5、linux驱动6、yaffs文件系统详解7、调试工具8、GUI开发简介9、UC/OS移植通过学习第二部分,即可了解基于ARM CPU的嵌入式开发所需要的外围器件及其接口。对应的实验代码实现了对这些接口的操作,这可以让硬件工程师形成一个嵌入式硬件开发的概念。这部分也可以当作S3C2410的数据手册来使用。一个完整的嵌入式linux系统包含4部分内容:bootloader、parameters、kernel、root file system。3、4、5、6部分详细介绍了这4部分的内容,这是linux底层软件开发人员应该掌握的。通过学习这些章节,您可以详细了解到如何在一个裸板上裁减、移植linux,如何构造自己的根文件系统,如何编写适合客户需求的驱动程序——驱动程序这章将结合几个经典的驱动程序进行讲解。您还可以了解到在用在nand flash上的非常流行的yaffs文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本书将结合yaffs代码详细介绍yaffs文件系统。第7部分介绍了嵌入式linux开发中使用gdb进行调试的详细过程。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yunfan1978
提出了采用两段式同轴波纹慢波结构实现双频高功率微波输出的相对论返波振荡器, 推导了该结构的TM0n模式色散方程,数值求解了两段式同轴波纹慢波结构TM0n模色散曲线,分析了该器件X波段双频高功率微波输出的产生机理, 分析中考虑了电子注在慢波结构第二段工作效率不变和下降时的双频工作点情况,并运用2.5 维全电磁粒子模拟程序验证了双频微波信号的可靠性。关键词高功率微波;双频;X 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 当前, 应用于高功率微波效应的微波器件只有一个主频率,已有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单频高功率微波用于攻击敌方的电子系统所需的功率远远大于单只高功率微波源所能产生的功率,即破坏阈值很高[1]。但是,如果用两个或多个频率相近的高功率微波波束产生拍频后用于攻击电子系统,那么所需的功率密度将大大减小,即效应阈值大大下降, 采用这种方式将有可能在现有的技术下使高功率微波实用化[2],但是双频及多频高功率微波源器件的研究目前是十分前沿的课题,处于刚起步阶段,在国内外极少有报道[2~4],因而,用单个微波源器件产生稳定输出的双频甚至多频高功率微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是高功率微波领域又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新体制雷达等方面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kxyw404582151
摘要: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温度梯度驱动的液滴传输芯片,以实现对微液滴传输的精确控制.介绍了驱动原理和工艺流程,分析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该芯片利用温度梯度下液滴表面形成的表面张力梯度来传输液滴,采用玻璃作为衬底,Ti为电阻加热器,Au为电极,PECVD氧化硅为介质层,碳氟聚合物为疏水层,实现了器件制作.芯片采用开放式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测试结果表明,驱动功率为0.38W时,去离子水和硅油的传输速率分别达到0.1mm燉s和1mm燉s.关键词:微液滴;温度梯度;表面张力梯度;电阻加热器;开放式结构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ukuk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学科为特色,具有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培养通信人才的摇篮,办学历史已有65年。学校于1958年改建为本科高等院校,是邮电部(1999年3月后为信息产业部)部属重点院校;自2000年2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九十年代又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学位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主要的学科领域,已形成比较齐全的信息技术学科群。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是全国为数不多、具备大规模系统地培养信息科技专业人才实力的高校。学校是信息产业部(原邮电部)部级培训基地及“亚太电信组织”(APT)培训基地之一。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zzbbqq99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