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一种可根据环境光强、红外和温度变化而实现自动开关、调节亮度的LED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单片机C8051F020为系统控制核心,设计了由硅光电池和集成运放组成的光强传感器,选用热释电模块作为红外无线感应器,采用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还利用液晶实现了工作信息显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光强大于2 170 lx或温度高于82.5 ℃时能自动关断,当光强小于1 040 lx或温度低于49.3 ℃时能自动开启;当光强在1 000~2 000 lx变化时,LED亮度能自动调节,以维持环境照度基本稳定。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xaijhqx
以C8051F020为核心处理器,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系统采用SZ05-ADV型无线通讯模块组建Zigbee无线网络,结合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完成终端节点的8路传感器信号的数据采集。现场8路信号通过前端处理后,分别送入C8051F020的12位A/D转换器进行转换。经过精确处理、存储后的现场数据,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传送到上位机,系统可达到汽车试验中无线测试的目的。 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ystem for data acquisition with C8051F020 as core processors.The system used SZ05-ADV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set up a Zigbee wireless network, combined wi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technologies of embedded systems,completed the end-node 8-locale sensor signal data acquisition.Eight locale signals were sent separately into the 12-bit ADC of C8051F020 for conversion through front treatment.After accurate processing and storage,the locale data was transmitted to the host computer through Zigbee wireless.The system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testing in vehicle trial.
标签: C8051F020 Zigbee 汽车测试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dsgkjgkjg
基于Picmicro单片机的汽车胎压监视系统TPMS
上传时间: 2014-01-15
上传用户:caoyuanyuan1818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MC9S12DT128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监控系统,在完成了uC/OS_II在单片机上的移植后实现了充电站对站内充电机的监控功能。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以及上位机与站内充电机的通讯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liufei
介绍了以AT89S8252单片机为核心的汽车瞬时燃油测量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汽车喷油脉冲计算瞬时喷油量,并且具有油箱油量、瞬时油耗、百公里油耗等实时显示功能。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s蓝莓汁
随着 微 电 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微型化,集成化,自动化,低廉化,进而推动着其它许多产业的发展。特别进人21世纪以来,生物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成为高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199()年由瑞士的Manz和Widmer首先提出的“微全分析系统”〔’〕(microto talan alysissy stems,即ptTAS),通俗地称为“建在芯片上的实验室”(Lab on a chip)或简称芯片实验室(Lab chip),主要组成部分为电泳芯片,同时是进样,分离和检测为一体的微型装置,其在电泳实验中的高效检测性能为生物化学分析仪器发展提供了一种借鉴。p.TAS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检测、食品卫生、科学以及国防等众多领域。目前 应 用 的大多为多通道的毛细管电泳芯片,这也是芯片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不仅对电泳芯片本身的设计和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考虑成本,集成度,控制能力以及可靠性方面的因素,本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实时数据处理、控制以及通讯的硬件平台。如果系统中既有实时的通信任务,同时又有其他实时任务,采用一个廉价的单片机,资源会比较紧张,不仅实现困难,结构复杂,而且效果可能不满意。而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又浪费了其有效资源,所以本系统采用两个MCU协同工作,以并行/分布式多机的思想,构成了电泳芯 片核心的双单片机系统结构。微全 分 析 系 统 进行的多项实时任务,可以划分为以下 几个模块:①采集模块。负责对外围检验设备进行控 制以及对传送过来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②交互模 块。通过液晶显示,键盘扫描,以及打印等实现实验人 员对前端采集电路的交互操作;③双单片机控制和通 信模块。协调双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指令传输 ;④网络传输模块。其中一个单片机通过以太网发送接 收数据到上位机。本文提出一种实时多任务的双单片 机控制和通信系统[31的设计,一个MCU基于TCP /IP网络模块的实现。
上传时间: 2013-11-15
上传用户:wangdean1101
DSP在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kxyw404582151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五层电梯的控制系统,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遍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等。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电梯简介 1.1电梯的基本分类 1.1.1按用途分类 ⑴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用与宾馆,饭店,办公楼,大型商店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比较快,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多为宽度大于深度,使乘客能畅通地进出。而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yuanyuan123
出于提高船载测控通信设备监控系统信息化水平及模拟训练能力,在深入研究船载测控通信设备原理及组成的基础上,利用虚拟仪器技术与HLA技术,以网络为传输媒介,开发了船载测控通信设备监控模训综合系统。鉴于设备监控系统与模拟训练系统共同的特性,该系统利用SQL Server的ADO功能、Web服务和XML技术实现数据的汇总与跨网同步,选用LabWindows/CVI平台开发监控系统本地监控终端及模训系统界面,采用Ajax技术架构与VML语言完成数据的Web发布,最终使系统可靠性、接入便捷性、网络数量流量控制及构件重用性均达到最优。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风行天下
针对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由于非线性和死区特性在实际控制中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的现状,本研究采用T-S模糊控制理论的原理设计了T-S模糊控制器对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并以Matlab为平台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T-S模糊控制的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daoxiang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