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本站向大家介绍的逆变器(见图1)主要由MOS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它的输出功率取决于MOS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下面介绍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
上传时间: 2013-11-08
上传用户:农药锋6
单片机入门基础知识大全免费下载 单片机第八课(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单片机内部的结构,并且也已经知道,要控制单片机,让它为我们干学,要用指令,我们已学了几条指令,但很零散,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要系统地学习8051的指令部份。 一、概述 1、指令的格式 我们已知,要让计算机做事,就得给计算机以指令,并且我们已知,计算机很“笨”,只能懂得数字,如前面我们写进机器的75H,90H,00H等等,所以指令的第一种格式就是机器码格式,也说是数字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实在是为难我们人了,太难记了,于是有另一种格式,助记符格式,如MOV P1,#0FFH,这样就好记了。 这两种格式之间的关系呢,我们不难理解,本质上它们完全等价,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 2、汇编 我们写指令使用汇编格式,而计算机只懂机器码格式,所以要将我们写的汇编格式的指令转换为机器码格式,这种转换有两种方法:手工汇编和机器汇编。手工汇编实际上就是查表,因为这两种格式纯粹是格式不同,所以是一一对应的,查一张表格就行了。不过手工查表总是嫌麻烦,所以就有了计算机软件,用计算机软件来替代手工查表,这就是机器汇编。 二、寻址 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一些指令:MOV P1,#0FFH,MOV R7,#0FFH这些指令都是将一些数据送到相应的位置中去,为什么要送数据呢?第一个因为送入的数可以让灯全灭掉,第二个是为了要实现延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编程时,经常要用到数据的传递,事实上数据传递是单片机编程时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共有28条指令(单片机共111条指令)。下面我们就从数据传递类指令开始吧。 分析一下MOV P1,#0FFH这条指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第一个词MOV是命令动词,也就是决定做什么事情的,MOV是MOVE少写了一个E,所以就是“传递”,这就是指令,规定做什么事情,后面还有一些参数,分析一下,数据传递必须要有一个“源”也就是你要送什么数,必须要有一个“目的”,也就是你这个数要送到什么地方去,显然在上面那条指令中,要送的数(源)就是0FFH,而要送达的地方(目的地)就是P1这个寄存器。在数据传递类指令中,均将目的地写在指令的后面,而将源写在最后。 这条指令中,送给P1是这个数本身,换言之,做完这条指令后,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P1中的值是0FFH,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给出数本身的。例如,在我们前面给出的延时程序例是这样写的: MAIN: SETB P1.0 ;(1) LCALL DELAY ;(2) CLR P1.0 ;(3) LCALL DELAY ;(4) AJMP MAIN ;(5) ;以下子程序 DELAY: MOV R7,#250 ;(6) D1: MOV R6,#250 ;(7) D2: DJNZ R6,D2 ;(8) DJNZ R7,D1 ;(9) RET ;(10) END ;(11) 表1 MAIN: SETB P1.0 ;(1) MOV 30H,#255 LCALL DELAY ; CLR P1.0 ;(3) MOV 30H,#200 LCALL DELAY ;(4) AJMP MAIN ;(5) ;以下子程序 DELAY: MOV R7,30H ;(6) D1: MOV R6,#250 ;(7) D2: DJNZ R6,D2 ;(8) DJNZ R7,D1 ;(9) RET ;(10) END ;(11) 表2 这样一来,我每次调用延时程序延时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大致都是0.13S),如果我提出这样的要求:灯亮后延时时间为0.13S灯灭,灯灭后延时0.1秒灯亮,如此循环,这样的程序还能满足要求吗?不能,怎么办?我们可以把延时程序改成这样(见表2):调用则见表2中的主程,也就是先把一个数送入30H,在子程序中R7中的值并不固定,而是根据30H单元中传过来的数确定。这样就可以满足要求。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数据传递中要找到被传递的数,很多时候,这个数并不能直接给出,需要变化,这就引出了一个概念:如何寻找操作数,我们把寻找操作数所在单元的地址称之为寻址。在这里我们直接使用数所在单元的地址找到了操作数,所以称这种方法为直接寻址。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如果我们把数放在工作寄存器中,从工作寄存器中寻找数据,则称之为寄存器寻址。例:MOV A,R0就是将R0工作寄存器中的数据送到累加器A中去。提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工作寄存器就是内存单元的一部份,如果我们选择工作寄存器组0,则R0就是RAM的00H单元,那么这样一来,MOV A,00H,和MOV A,R0不就没什么区别了吗?为什么要加以区分呢?的确,这两条指令执行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将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A中去,但是执行的过程不同,执行第一条指令需要2个周期,而第二条则只需要1个周期,第一条指令变成最终的目标码要两个字节(E5H 00H),而第二条则只要一个字节(E8h)就可以了。 这么斤斤计较!不就差了一个周期吗,如果是12M的晶振的话,也就1个微秒时间了,一个字节又能有多少? 不对,如果这条指令只执行一次,也许无所谓,但一条指令如果执行上1000次,就是1毫秒,如果要执行1000000万次,就是1S的误差,这就很可观了,单片机做的是实时控制的事,所以必须如此“斤斤计较”。字节数同样如此。 再来提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已知,寻找操作数可以通过直接给的方式(立即寻址)和直接给出数所在单元地址的方式(直接寻址),这就够了吗? 看这个问题,要求从30H单元开始,取20个数,分别送入A累加器。 就我们目前掌握的办法而言,要从30H单元取数,就用MOV A,30H,那么下一个数呢?是31H单元的,怎么取呢?还是只能用MOV A,31H,那么20个数,不是得20条指令才能写完吗?这里只有20个数,如果要送200个或2000个数,那岂不要写上200条或2000条命令?这未免太笨了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们只会把地址写在指令中,所以就没办法了,如果我们不是把地址直接写在指令中,而是把地址放在另外一个寄存器单元中,根据这个寄存器单元中的数值决定该到哪个单元中取数据,比如,当前这个寄存器中的值是30H,那么就到30H单元中去取,如果是31H就到31H单元中去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怎么个解决法呢?既然是看的寄存器中的值,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让这里面的值发生变化,比如取完一个数后,将这个寄存器单元中的值加1,还是执行同一条指令,可是取数的对象却不一样了,不是吗。通过例子来说明吧。 MOV R7,#20 MOV R0,#30H LOOP:MOV A,@R0 INC R0 DJNZ R7,LOOP 这个例子中大部份指令我们是能看懂的,第一句,是将立即数20送到R7中,执行完后R7中的值应当是20。第二句是将立即数30H送入R0工作寄存器中,所以执行完后,R0单元中的值是30H,第三句,这是看一下R0单元中是什么值,把这个值作为地址,取这个地址单元的内容送入A中,此时,执行这条指令的结果就相当于MOV A,30H。第四句,没学过,就是把R0中的值加1,因此执行完后,R0中的值就是31H,第五句,学过,将R7中的值减1,看是否等于0,不等于0,则转到标号LOOP处继续执行,因此,执行完这句后,将转去执行MOV A,@R0这句话,此时相当于执行了MOV A,31H(因为此时的R0中的值已是31H了),如此,直到R7中的值逐次相减等于0,也就是循环20次为止,就实现了我们的要求:从30H单元开始将20个数据送入A中。 这也是一种寻找数据的方法,由于数据是间接地被找到的,所以就称之为间址寻址。注意,在间址寻址中,只能用R0或R1存放等寻找的数据。 二、指令 数据传递类指令 1) 以累加器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MOV A,Rn MOV A,direct MOV A,@Ri MOV A,#data 第一条指令中,Rn代表的是R0-R7。第二条指令中,direct就是指的直接地址,而第三条指令中,就是我们刚才讲过的。第四条指令是将立即数data送到A中。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MOV A,R1 ;将工作寄存器R1中的值送入A,R1中的值保持不变。 MOV A,30H ;将内存30H单元中的值送入A,30H单元中的值保持不变。 MOV A,@R1 ;先看R1中是什么值,把这个值作为地址,并将这个地址单元中的值送入A中。如执行命令前R1中的值为20H,则是将20H单元中的值送入A中。 MOV A,#34H ;将立即数34H送入A中,执行完本条指令后,A中的值是34H。 2)以寄存器Rn为目的操作的指令 MOV Rn,A MOV Rn,direct MOV Rn,#data 这组指令功能是把源地址单元中的内容送入工作寄存器,源操作数不变。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3294322651
Visual C++ MFC 简明教程是一本详细介绍微软基础类库的教材(doc格式),对初学者是一本不错的指导书!
上传时间: 2015-01-10
上传用户:希酱大魔王
游戏说明: 一个有6级的迷宫游戏。使用小键盘上的8 2 4 6 来分别指挥目标上下左右移动。 严重注意:本程序原代码和6个TXT文件必须全部保存在C:根目录下面才可以调试 运行成功!!否则,请改变程序代码中的TXT指向。 若调试不成,请查看你的PASCAL是否为安装版,否则请到: http://www.fengsha.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575 下载完整PASCAL和补丁文件安装后再运行。 若有更多问题,请在论坛发贴讨论,请不要在本贴下回帖讨论,本贴及回帖只提供或允许网友发布程序、代码、习题等下载内容。!! 感谢您使用本程序。
上传时间: 2015-03-20
上传用户:磊子226
一、 实验内容 S语言的编译程序的词法分析部分实现 从左到右扫描每行S语言源程序的符号,拼成单词,换成内部表示(token) 二、 实验要求 要求实现编译器的以下功能: 组织源程序的输入 按规则拼写单词,并转换成二元形式 删除空格及无用符号(如回车符,字符常数的引号符等) 发现并定位错误 建立单词表、符号表、常数表等文件 三、 实现方法 数据结构 1、 输入 S语言源程序,为文本文件 2、 输出 词法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产生一个单词序列文件(token文件)和一个常数表、一个符号表文件,并输出错误信息。 (1) token文件结构 token文件用于存放从S语言源程序中扫描出来的一个个单词符号的机内表示,其文件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token { nt label char name[30] int code int addr }token 说明: label:单词序号; name[30]:单词本身; code:单词的编辑; addr:地址,单词本身保留字时值为-1,为标识符成常数时为大于0常数,即该标识符成常数在符号表中的入口地址。
上传时间: 2015-04-29
上传用户:refent
内容:介绍ACE技术论文集 本论文描述ACE的结构和功能,并使用来自像电信、企业级医学成像和WWW服务这样的领域的例子阐释核心的ACE特性。ACE可以自由使用,并正在被用于许多商业项目(比如爱立信、Bellcore、西门子、摩托罗拉、柯达,和McDonnell Douglas),以及许多学院和工业研究项目。ACE已被移植到多种OS(操作系统)平台上,包括Win32和大多数的UNIX/POSIX实现。此外,同时有C++和Java版本的ACE可用。
上传时间: 2014-01-01
上传用户:wanghui2438
本书从构造大规模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的角度讨论了有关的系统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人工神经网络的分布系统论(热力学方法)、信息论方法、基于信息几何的神经场方法。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构造实用的大规模人工神经网络,以及深入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和大规模分布系统都是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书的编写内容包含了作者及其所指导博士生的研究成果,同时敢结合了作者多年给研究生讲授该研究领域课程的最新内容。本书叙述深入浅出、条理分明,突出全书连贯性,便于读者理解与掌握。 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或信号处理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教材,或作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上传时间: 2015-08-14
上传用户:myworkpost
功能介绍: (1)使用三层架构,代码优化,便于修改,可以自由选择皮肤。 (2)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性能进行了优化,速度快 (3)user.aspx进行用户管理,可以进行用户注册,密码修改,用户登录 (4)从页面左边可以直接进入词条,也可通过搜索进入词条,还会直接显示最新的10个词条。 (5)词条按tag(标签)分类聚合,每个词条可加入到任意多个tag,点击词条下面的tag,会列出所以包含此tag的词条 (6)点击history(历史)进入对比页面,将各个版本的列出,可以将任意两个进行比较,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版本 (7)每一次修改者的IP和详细地址会记录在数据库中,IP地址采用纯真数据库 (8)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将各个内容模块随意摆放拖曳,调整步局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zwei41
C#数据库编程(图书管理系统),自带数据库!初学者通过该实例可以很快的掌握C#语言!
上传时间: 2015-10-30
上传用户:weiwolkt
汇编语言写的《歌曲演奏程序》 有源代码(详细注释),还有详细的试验报告 (当时得了98分,全班最高) (1) 编写用键盘选择计算机演奏歌曲的程序,歌曲清单至少包括3首。 (2) 程序应有操作提示、输入和输出,界面追求友好,最好是菜单式的界面。 (3) 设计若干用例(测试数据),上机测试程序并分析(评价)所设计的程序。 (4) 设计报告格式按附件要求书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正文的内容应包括: 在正文第一行写课程设计题目; 1.需求说明(要求、功能简述)或问题描述; 2.设计说明(简要的分析与概要设计); 3.详细的算法描述; 4.源程序与执行结果(含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5.使用说明; 6.总结,包括设计心得(设计的特点、不足、收获与体会)和展望(该程序进一步改进扩展的设想)。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ban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