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达控制类应用中,正交编码器可以反馈马达的转子位置及转速信号.TM32F10x系列MCU集成了正交编码器接口,增量编码器可与MCU直接连接而无需外部接口电路。该应用笔记详细介绍了STM32F1Ox与正交编码器的接口,并附有相应的例程,使用户可以很快地掌握其使用方法.1正交编码器原理正交编码器实际上就是光电编码器,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较其它检测元件有直接输出数字量信号,惯量低,低噪声,高精度,高分辨率,制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增量式编码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一般在码盘上刻A.B.Z三道均匀分布的刻线,由于其给出的位置信息是增量式的,当应用于伺服领域时需要初始定位格雷码绝对式编码器一般都做成循环二进制代码,码道道数与二进制位数相同。格富码绝对式编码器可直接输出转子的绝对位置,不需要测定初始位置,但其工艺复杂、成本高,实现高分辨率、高精度较为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增量式正交编码器,它产生两个方波信号A和B,它们相差+-90.其符号由转动方向决定。如下图所示:图1:增量式正交编码器输出信号波形2 STM32F10x正交编码器接口详述STM32F10x的所有通用定时器及高级定时器都集成了正交编码器接口,定时器的两个输入TII和TI2直接与增量式正交编码器接口,当定时器设为正交编码器模式时,这两个信号的边沿作为计数器的时钟,而正交编码器的第三个输出(机械零位),可连接外部中断口来触发定时器的计数器复位.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文档为乘法器复用的多路FFT处理器研究与设计总结文档,是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感兴趣的可以下载看看,,,,,,,,,,,,,
上传时间: 2022-06-28
上传用户:
甚短距离传输(VSR)是一种用于短距离(约300 m~600m)内进行数据传输的光传输技术.它主要应用于网络中的交换机、核心路由器(CR)、光交叉连接设备(OXC)、分插复用器(ADM)和波分复用(WDM)终端等不同层次设备之间的互连,具有构建方便、性能稳定和成本低等优点,是光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技术,成为全光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深入研究了VSR并行光传输系统,完成了VSR技术的核心部分--转换器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用现场可编程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来完成转换器电路的设计和功能实现.深入研究现有VSR4-1.0和VSR4-3.0两种并行传输标准,在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VSR并行方案,提高了多模光纤带的信道利用率,充分利用系统总吞吐量大的优势,为将来向更高速率升级提供了依据.根据万兆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和传输要求,提出并设计了用VSR技术实现局域和广域万兆以太网在较短距离上的高速互连的系统方案,成功地将VSR技术移植到万兆以太网上,实现低成本、构建方便和性能稳定的高速短距离传输. 本文所有的设计均在Altera Stratix GX系列FPGA的EP1SGX25F1020C7上实现,采用Altera的Quartus Ⅱ开发工具和 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完成了VSR4-1.0转换器集成电路和万兆以太网的SERDES的设计和仿真,并给出了各模块的电路结构和仿真结果.仿真的结果表明,所有的设计均能正确的实现各自的功能,完全能够满足10Gb/s高速并行传输系统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han0097
根据铁路通信接入网现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应分析了铁路通信接入网的组网结构,提出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技术在铁路通信接入网中的应用方案,并针对铁路区段通信进行组网设计。文章设计的思路希望能对WDM-PON技术在铁路通信接入网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综合、可靠、高效的宽带接入业务,推进网络融合。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黄华强
光波分复用的定义: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波长光信号的技术。• 基本原理: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复用,并耦合到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将组合波长解复用,并进一步处理,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 基本光纤类型• ITU G652 普通单模光纤(SMF)应用窗口:1310nm,衰耗值:0.34dB/公里1510nm,衰耗值:0.2dB/公里ITU G653色散位移光纤(DSF)• ITU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标签: DWDM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xiaoyuer
本征正交分解算法 , 用matlab实现
标签: 算法
上传时间: 2016-03-28
上传用户:ask唐
《光纤通信系统(第2版)》紧密结合光通信的发展,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以及下一代光网络的关键技术。全书共分为12章,包括:光纤光缆的结构和类型;光纤的传输理论和传输特性;光路无源器件;光源和光发送机、光检测和光接收机的原理;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光纤放大器;光波分复用和时分复用技术以及光纤色散补偿技术、相干光通信、光孤子通信、光交换技术等光纤通信新技术;并对光纤通信网(包括光纤接入网、自由空间光通信、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和城域多业务平台(MSTP)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第2版)》内容深入浅出、概念清楚,覆盖面广且重点突出,不仅全面清晰地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光通信中的最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第2版)》可作为高校电子、通信和信息类专业本科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光纤通信工作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标签: 光纤通信
上传时间: 2022-04-13
上传用户:kent
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光纤的传输理论;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性质、光源的查接调制和间接调制;光接收机的组成、噪声的分析和接收机灵敏度的计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及其分配以及系统的总体设计;还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光纤通信新技术和新型系统,如掺铒光纤放大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全光通信网、色散补偿技术以及非线性光学效应等。本书力求理论上的系统性、技术上的时新性和应用上的实用性。本书可作为通信类专业大学本科生或形容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目 录绪论第1章 光纤的传输理论1.1 光纤的基本性质1.2 介质平板波导1.3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模式理论1.4 渐变折射率光纤的近似分析1.5 单模光纤第2章 光源和光调制2.1 激光原理的基础知识2.2 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2.3 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式性质2.4 半导体激光器的瞬态性质2.5 半导体激光器的自脉动现象2.6 半导体激光器的直接调制和光发射机2.7 光源的间接调制第3章 光接收机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第5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标签: 光纤通信
上传时间: 2022-04-13
上传用户:XuVshu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和光缆的结构和类型,光纤的传输原理和特性,光纤特性的测量﹔光源、光检测器和光无源器件的类型、原理和性质;光端机的组成和特性;数字光纤通信系统(PDH和SDH)﹔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副载波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的若干新技术,如光纤放大器、光波分复用技术、光交换技术、光孤子通信、相干光通信技术、光时分复用技术等﹔光纤通信网络,包括单波长的SDH传送网,多波长的WDM全光网和光接入网。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理论上的系统性以及技术上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标签: 光纤通信
上传时间: 2022-04-16
上传用户:
第1章 引 言产业界人士和观察家(甚至包括那些经过多年外层空间旅行刚刚返回这个世界的人)都已经很清楚,因特网( I n t e r n e t)发展所达到的地位和其所产生的现象都不同于本世纪或上世纪所提出的任何一种技术。 I n t e r n e t的延伸和影响范围、有关 I n t e r n e t 出版物、以及包括美国在线(A O L)、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AT & T)和微软公司等I n t e r n e t产业界的大量风险投资者,这一切都会使我们有一种纷繁迷乱的感觉。所有这些都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 I n t e r n e t连接起来。I n t e r n e t也是Joe Sixpack和Fortune 1000这样的网站每天都关心、考虑和使用的唯一技术。或许I n t e r n e t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能够以相同的平等程度来对待每一个用户的实体组织之一。一个企业的首席执行官( C E O)如果想给公司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保证,他必须建立一个专用网络。而在I n t e r n e t中,每一个人对网络的访问都是平等的。I n t e r n e t的发展并没有损害到那些在过去 1 5 0年中所发展起来的其他技术。的确,电话技术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能够在双方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声音与线路另一端的人通话。同样,汽车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汽车的出现能够使我们在一天之内跨越更大的距离,而这个距离要比任何其他动物多出一个数量级。电灯、无线电和电视都曾经是改善我们日常生活的十分重要的技术,扩展了我们在非睡眠状态的时间,向我们传播各种信息,使我们享受更多的娱乐。我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存问题。大多数人的饭桌上有足够的食品、有温暖的住所,并且都有一个工作场所,可以每天早出晚归地工作。我们也可以不必被动地接收各种电视节目,而可以轻松地使用遥控器选择欣赏自己喜爱的频道。I n t e r n e t除了有把事情变得更好的能力外,也可能会把事情搞得更糟。在好的一方面,I n t e r n e t能够使我们在世界范围同人们进行对等通信;使我们能够访问那些存储在数以百万计的网络计算机上的几乎无限的大量信息。一些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能够使我们更加简单和迅速地实现对有用、有意义的信息资源的定位。不同阶段的商务活动,包括从最初的偶然兴趣直到成熟的采购定单等,都可以在 I n t e r n e t上完成。甚至于许多人已经开始幻想在将来的某天,I n t e r n e t能使我们不再需要每天早起去上班了。人们可以靠在枕头上使用一台膝上型计算机(或许将来可能出现的任何先进的计算机)通过拨接 I n t e r n e t对所有的商务活动和某些消遣娱乐进行管理和维护。在不利的一方面,I n t e r n e t也可能使我们成为有电子怪癖的人,使我们缺乏与其他人进行直接交流的能力。人们仅有的非睡眠时间都将被耗费在计算机的荧光屏前,不停地键入I n t e r n e t地址(U R L)或指向其他的超级链接。最令人不安的是,由于“等待回应( W F R E,waiting for reply)”而浪费的时间是不可挽回的。 W F R E现象的出现是由于I n t e r n e t上太拥塞、太慢,以至于你的浏览器似乎进入了一个永久“等待回应”的状态。有时候它只是几秒钟的问题;另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几分钟。你在 W F R E状态下盯着计算机荧光屏等待所花费的时间第一部分 概 述是相当大的,这些时间的总和可能会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其数量级或许是几个月甚至几年。我们所讨论的要点在于:1) Internet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增长过程,并且这种增长将会继续。2) 不论是居民用户或者是团体用户, I n t e r n e t都受到了同等的欢迎。对于后者, I n t e r n e t还意味着新的收入增长点。3) 一些实力很强并且有创造力的产业巨头正在致力于 I n t e r n e t的应用,以便为其企业自身及其消费者提供有利条件。无庸置疑,不论是偶尔对 I n t e r n e t的临时使用还是正式规范地应用I n t e r n e t,都将导致对I n t e r n e t更多的兴趣和广告宣传。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 I n t e r n e t应用和及其流量的成比例的增长。4) 目前I n t e r n e t的带宽和容量还是缺乏的,这导致了 I n t e r n e t上不稳定的响应时间和不可预知的性能。同时产生的问题是, I n t e r n e t是否有能力支持未来的、高带宽需求的、时延敏感的应用?或者说I n t e r n e t是否有能力支持居民对带宽容量的适度增长的需求?我们是如何进入了这样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呢?这个问题有若干答案,但其中没有一个是真正有权威性的解释,或许还有一些是可以根本不考虑的。首先, I n t e r n e t是其自身成功的一个受害者。每一天都有新的用户加入到 I n t e r n e t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停地使用浏览器通过一个We b站点搜寻他们所感兴趣的下一个 We b站点。由于访问 I n t e r n e t的价格仅是电话的市话费用附加一个适度的费率,因此并没有一个价格上的保护手段来防止某些浏览者对 I n t e r n e t资源的长时间占用。另一种资源的缺乏不一定是由于网络资源的不足引起的,而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服务器的资源不足造成的。对某些服务器或服务器阵列来说,突发性的连接请求所引起的负荷和突发的频度可能大大超过了这些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这种突发的大量的连接请求一般发生在大量的客户试图同时访问同一个 We b服务器的时候。这个问题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临时性的问题,因为服务器的供应商通常会不断地提供新型的内容服务器主机、负载平衡器、 We b缓存器等来使该问题得到缓解 。另一个问题是某些链路可能正好没有足够的带宽来支持业务所提供的流量负荷。这个问题的部分解决方案当然是增加更多的带宽;一些新的技术,如波分复用( W D M)技术,似乎可以为用户提供几乎无限的带宽。所有这些我们上述所讨论的问题都是造成 I n t e r n e t及I n t r a n e t(I n t r a n e t是I n t e r n e t在企业范围内的一个著名的复制品)性能极其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这些问题中,有很多都已经被研究清楚了;虽然其中有些诸如价格等问题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解决的,但是我们至少已经知道解决方案是存在的,并且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应用。然而,有关I n t e r n e t性能和基于I P协议进行网络互连的最基本问题,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基本 I P路由转发处理过程和该功能的实现平台。
标签: ip交换技术
上传时间: 2022-07-27
上传用户:f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