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 型单片机实验板学习单片机离不开实验,以往单片机的实验往往依赖于仿真机和单片机学习系统,价格昂贵,至使学习单片机的门槛很高,很多人不能跨入单片机学习的大门。近年来,随着FLASH型单片机的广泛应用,采用软件模拟加写片验证成为一种经济实用的实验方法,尤其是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很多单片机都具有了ISP 功能,只要一根下载线即可以编程。STC 单片机更是将其ISP 功能发挥极致,只要有RS232 接口,不需任何其他电路即可实现ISP 功能。。多年前,本网站为单片机爱好者设计了实验电路板,并公开了全部的软、硬件资料,广受爱好者欢迎,很多人使用这块实验电路板学习并由此入门,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同类功能的实验电路板,为广大爱好者学习单片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技术的发展,本站在原实验电路板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块功能更强的实验电路板,该板除保留了原板广受好评的部分外,新增了更多的功能。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仿真能力,不再需要昂贵的仿真机,即可使用Keil 软件进行仿真调试,使得学习成本大为下降。板上安装了6 位数码管(原板为2 位数码管);8 个发光二极管;四个按钮开关;一个简单的音响电路;一个用于计数实验的振荡器;At24CXXX 类芯片插座;X5045 芯片插座;RS232 串行接口。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dragonhaixm
单片机/ISP综合设计实验 概述由于计算机科学和电路集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系统日趋数字化、复杂化和大规模集成化,且电子系统设计原理和大型软件设计的原理极为接近。这些都要求电子类专业的教学重点应由传统的基础功能模块设计转向对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加强对学生系统概念的培养。电子信息系列实验装置便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开始研发的。它包含有电子技术实验装置,计算机组成/网际服务实验装置,微机系统与接口实验装置及单片机/ISP综合设计实验装置。该系列实验装置提供了集演示、验证和综合设计的新一代教学平台,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配置了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此外,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实验内容,发挥创造性才能。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很实用的技术,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独占鳌头,故又称为微控制器。迄今为止,8位单片机仍占有单片机市场的60%以上份额,促进了8位单片机朝着高性能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随着CPLD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越来越被广大设计人员重视、应用。单片机/ISP综合设计实验装置实质上是构建了一个以CPLD/FPGA和MCU为中心,能与微机子系统进行通信的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它采用的是CPLD/FPGA和MCU双系统核心架构,再与外围设备通过总线方式连接起来。可以完成有关单片机,微机接口,逻辑设计等众多实验,可作为“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在系统编程技术”,“VHDL设计”,“微型计算机测控技术”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单片机、CPLD/FPGA技术的理解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为以后电子系统设计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除具有单片机,CPLD/FPGA双系统核心构架外,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功能单元电路,如A/D、D/A、RTC及通讯接口等,并可根据学生应用的需要方便地扩展其它电路,使其完全能够做出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实验,另外配置的一些工具模块也能为学生做实验提供方便。1.2 实验装置的特点EEEC-030B型单片机/ISP综合设计实验装置的主要特点如下: CPLD/FPGA和MCU双系统架构该系统既能单独作为CPLD/FPGA实验系统或单片机实验系统使用,更能同时使用MCU和CPLD/FPGA系统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系统设计的需要。适应了当今系统设计的潮流,使该系统功能更加完善。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363186
MCS-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一、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简介二、实验一:实验系统基本操作三、实验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简单应用(一)四、实验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简单应用(二)五、实验四:并行I/O接口使用(一)六、实验五:并行I/O接口使用(二)七、实验六:并行I/O口8255扩展八、实验七:简单I/O口扩展实验九、实验八:定时/计算器8253A应用十、附录:MCS-51指令表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s蓝莓汁
单片机应用开发实验指导书 实验系统概述DICE-5103S是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多用途开发型实验系统,自带CPU,配有键盘及LED显示,可独立运行。用RAM型芯片作为程序存储器,可直接修改程序。仿真实验存储器空间地址为0000H~7FFFH(32KB)。程序存储器与片外数据存储器共用。DICE-5103S自带一个4×8的键盘,大多数键有两个以上功能,实验仪无上下档键,具体功能取决于键的操作顺序及当前实验仪所处状态。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穿着衣服的大卫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 我所做的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参考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个人完成电路的设计、焊接、检查、调试,再根据自己的硬件和通信协议用汇编语言编写发射和显示程序,然后加电调试,最终达到准确无误的发射和显示。在这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元件,合理的电路图扎实的焊接技术,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纠正能力,会使用基本的仪器对硬件进行调试,会熟练的运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会用相关的软件对自己的程序进行翻译,并烧进芯片中,要与对方接收机统一通信协议,要耐心的反复检查、修改和调试,直到达到预期目的。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采用串行工作方式,发射并显示两位数字信息,既显示00-99,使数据能够在不同地方传递。硬件部分主要分两大块,由AT89C51和多个按键组成的控制模块,包括时钟电路、控制信号电路,时钟采用6MHZ晶振和30pF的电容来组成内部时钟方式,控制信号用手动开关来控制,P1口来控制,P2、P3口产生信号并通过共阳极数码管来显示,软件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写,发射程序在通信协议一致的情况下完成数据的发射,同时显示程序对发射的数据加以显示。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了解基本电路设计的流程,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理论,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我做得的毕业设计注重于对单片机串行发射的理论的理解,明白发射机的工作原理,以便以后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和研制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理论,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本课题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能在进一步层次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工作状态。理解单片机的接口技术,中断技术,存储方式,时钟方式和控制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单片机来做有效的设计。我的毕业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介绍: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电路的设计,单片机AT89C51的功能和其在电路的作用。介绍了AT89C51的管脚结构和每个管脚的作用及各自的连接方法。AT89C51 与MCS-51 兼容,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次可擦,数据保存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 位内部RAM,32 跟可编程I/O 线,两个16 位定时/计数器,5 个中断源,5 个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震荡和时钟电路,P0和P1 可作为串行输入口,P3口因为其管脚有特殊功能,可连接其他电路。例如P3.0RXD 作为串行输出口,其中时钟电路采用内时钟工作方式,控制信号采用手动控制。数据的传输方式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和多工工作方式;串行通信有两种形式,异步和同步通信。介绍了串行串行口控制寄存器,电源管理寄存器PCON,中断允许寄存器IE,还介绍了数码显示管的工作方式、组成,共阳极和共阴极数码显示管的电路组成,有动态和静态显示两种方式,说明了不同显示方法与单片机的连接。再后来还介绍了硬件的焊接过程,及在焊接时遇到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方面。硬件焊接好后的检查电路、不装芯片上电检查及上电装芯片检查。软件部分:在了解电路设计原理后,根据原理和目的画出电路流程图,列出数码显示的断码表,计算波特率,设置串行口,在与接受机设置相同的通信协议的基础上编写显示和发射程序。编写完程序还要进行编译,这就必须会使用编译软件。介绍了编译软件的使用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在编译后烧入芯片使用的软件PLDA,后来的加电调试,及遇到的问题,在没问题后与接受机连接,发射数据,直到对方准确接收到。在软件调试过程中将详细介绍调试遇到的问题,例如:通信协议是否相同,数码管是否与芯片连接对应,计数器是否开始计数等。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uuuuuuu
给初学单片机的经典必备实验单片机学习最重要是的是要搞清楚其内部的硬件结构。如:p0 p1 p2 p3 T1 T2 以及UART。 至于在编程方面,首先要理解单片机其编程语言和一般的汇编语言以及c语言的区别。 最大的不 同是在于单片机编程主要是围绕定时器和UART来编程的, 所以要你对那些特殊寄存器要特别的熟 悉,如TMOD PCON SCON PSW IP,一提起这些你应该马上知道这些寄存器里面所包含位及其中的意 义。如果你做到了这点,可以说单片机你算入门了。 刚开始不要学太多的单片机,单片机的种类很多,但你学精了一个,其他的很好学的,无非只是 在定时器和寄存器上有所不同罢了。 单片机学习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吃苦耐劳,持之以恒。 鉴于本人学习的不足之处,少许错误,尽情谅解。 感谢您使用本教程。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xjy441694216
利用LPC微控制器进行低成本的模/数转换 AN10187 datasheet 要想利用数字计算机来处理连续变化的数据,就必须将模拟值转换成数字量。模/数转换器(ADC)根据不同的原理工作,其性能、效果和成本都会发生变化。某些微控制器具有能够提供10位及更高分辨率的集成ADC,但所需的芯片面积和为了保证要求精度而进行的全面试验增加了此类装置的成本。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清山绿水
初学单片机必会40个基本实验.pdf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wangjg
NiosII培训教程与实验材料 不错的培训教程,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yueguizhilin
设计了一种基于C8051F005 单片机控制多路PZT(压电陶瓷)的驱动电路,采用串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利用新型数模转换器AD5308 具有8 通道DAC 输出的特性,极大的简化了电路设计,给出了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流程图以及主要的软件模块设计。本电路主要用于自适应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相位实时校正系统中。结果表明,该电路可以成功为12 路PZT 提供所需的驱动电压。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pans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