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模拟设计

  • 中频段雷达目标的实时模拟方法研究

    介绍了雷达目标实时模拟在中频实现的设计方法,讨论了雷达目标模拟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雷达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给出了雷达目标实时模拟应用的主要数学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了雷达目标实时模拟方法的应用效果。

    标签: 中频 雷达目标 模拟 方法研究

    上传时间: 2014-12-30

    上传用户:zhenyushaw

  • 软件复用技术在雷达模拟训练中的应用

    采用了软件复用的思想和技术;建立用于雷达模拟训练系统开发的模型和程序框架设计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某雷达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开发中;通过使用软件复用技术,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标签: 软件 复用技术 中的应用 模拟训练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liujinzhao

  •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讲义

     关于射频(RF) 关于射频集成电路 无线通信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课程相关信息 RFIC相关IEEE/IEE期刊和会议• 是什么推动了RFIC 的发展?• Why RFIC?– Why IC?– 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更便宜→ 移动性、个人化、低成本– 功能更强,适合于复杂的现代通信网络–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生物芯片、RFID 等• Quiz: why not fully integrated?•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最具挑战性之处在于,设计者向上必须懂得无线系统的知识,向下必须具备集成电路物理和工艺基础,既要掌握模拟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技巧,又要熟悉射频和微波的理论与技术。(当然,高技术应该带来高收益:)

    标签: 射频集成 电路设计 讲义

    上传时间: 2014-05-08

    上传用户:liuchee

  • 基于ARM处理器S3C2440A的便携式视频展示台的设计

    文中基于对微处理器S3C2440A的显示控制模块和高性能视频D/A芯片ADV7120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便携式视频展示台的设计方案。本方案采用130万像素的OV9650摄像头采集实物、文档、图片或者过程的图像数据,利用S3C2440自带的LCD控制器来产生符合VGA显示要求的时序逻辑, ADV7120将数字RGB信号转换成VGA显示需要的模拟彩色信号。通过TFT-LCD扫描显示的时序与VGA扫描显示时序的匹配来驱动VGA显示。测试结果表明,方案切实可行,达到正常显示色彩信息的要求。

    标签: S3C2440A ARM 处理器 便携式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123454

  • 成像测井中基于ARM LPC1788显示系统的设计

    为了实现对成像测井系统中井下仪器所采集数据的实时显示,设计了一种基于ARM LPC1788的显示系统。该系统主要用来接收上位机命令,采集各种模拟信号,将采集数据实时显示在液晶屏上。软件部分采用Keil RealView MDK+c语言编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测试准确的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成像系统整体需求。

    标签: 1788 ARM LPC 成像测井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lht618

  • 基于ARM的微弱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为提取噪声背景下的微弱信号,提出了一种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实现方案。采用仪表放大技术和单片机控制技术相结合对数据进行检测和处理。该系统优化硬件调理电路设计,保证采集数据的精度要求。利用ARM实现基于数字相关的算法,改善信噪比,有效恢复淹没于强背景噪声中的微弱信号。最后通过对模拟低频微弱电流信号的检测实验,充分显示了该系统在微弱信号检测方面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标签: ARM 微弱信号 采集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dalidala

  • 用汇编设计的基于文本编辑器

    1 任务 设计一个文本编辑器。 2 基本要求 1 如图所示,设计一个有菜单栏的编辑窗口,在该窗口可以实现文本的输入,利用DEL键、BackSpace键、Home键、End键、上下左右光标键,实现对输入文本的全屏幕编辑。 2 实现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与退出等功能。 包含 设计思路、技术报告、和不同阶段的设计源代码 扩展要求 1 要求使用彩色组和背景颜色来设计界面颜色。 2 模拟一些著名编辑器(如Source Insight)的其它功能,如比较详细的帮助功能,对特定的命令或保留字(如C语言或汇编语言)能显示不同的醒目颜色。 3 自己参考其它编辑器进行发挥。

    标签: 汇编 文本编辑器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lhc9102

  • Aspen plus工艺流程模拟软件介绍

      Aspen Plus介绍 (物性数据库)   · Aspen Plus ---生产装置设计、稳态模拟和优化的大型通用流程模拟系统   · Aspen Plus是大型通用流程模拟系统,源于美国能源部七十年代后期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的会 战,开发新型第三代流程模拟软件。该项目称为“过程工程的先进系统”(Advanced System for Process Engineering,简称ASPEN),并于1981年底完成。1982年为了将其商品化,成立了AspenTech公司,并称之为Aspen Plus。该软件经过20多年来不断地改进、扩充和提高,已先后推出了十多个版本,成为举世公认的标准大型流程模拟软件,应用案例数以百万计。全球各大化工、石化、炼油等过程工业制造企业及著名的工程公司都是Aspen Plus的用户。 它以严格的机理模型和先进的技术赢得广大用户的信赖,它具有以下特性:   1. ASPEN PLUS有一个公认的跟踪记录,在一个工艺过程的制造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制造生命周期包括从研究与开发经过工程到生产。   2. ASPEN PLUS使用最新的软件工程技术通过它的Microsoft Windows图形界面和交互式客户-服务器模拟结构使得工程生产力最大。   3. ASPEN PLUS拥有精确模拟范围广泛的实际应用所需的工程能力, 这些实际应用包括从炼油到非理想化学系统到含电解质和固体的工艺过程。   4. ASPEN PLUS是AspenTech的集成聪明制造系统技术的一个核心部分, 该技术能在你公司的整个过程工程基本设施范围内捕获过程专业知识并充分利用。   在实际应用中,ASPEN PLUS可以帮助工程师解决快速闪蒸计算、设计一个新的工艺过程、查找一个原油加工装置的故障或者优化一个乙烯全装置的操作等工程和操作的关键问。

    标签: Aspen plus 工艺流程 模拟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我干你啊

  • 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检测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五层电梯的控制系统,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遍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等。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电梯简介   1.1电梯的基本分类   1.1.1按用途分类   ⑴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用与宾馆,饭店,办公楼,大型商店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比较快,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多为宽度大于深度,使乘客能畅通地进出。而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标签: PLC 电梯控制系统 检测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lili123

  • 基于FPGA的LVDS高速数据通信卡设计

    基于FPGA、PCI9054、SDRAM和DDS设计了用于某遥测信号模拟源的专用板卡。PCI9054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交互,FPGA实现PCI本地接口转换、数据接收发送控制及DDS芯片的配置。通过WDM驱动程序设计及MFC交互界面设计,最终实现了10~200 Mbit·s-1的LVDS数据接收及10~50 Mbit·s-1任意速率的LVDS数据发送。

    标签: FPGA LVDS 高速数据 通信卡

    上传时间: 2013-12-24

    上传用户:zhangchu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