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imulink的基本概念开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Simulink软件包中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分析和调试的方法,包括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和混合系统,书中给出了大量例程,说明Simulink中各种功能的实现途径。
标签: simulink
上传时间: 2021-11-16
上传用户:jiabin
本书作为一本C语言参考手册,对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库提供了完整和准确的描述。同时还强调了以正确性、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为根本出发点的良好的编程风格。
标签: C语言
上传时间: 2021-12-12
上传用户:zhaiyawei
可编程厅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是随着技术的进步 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PLC 从1969年问世以来,由于其具有通用灵活的控制性能、可以适应各种工业环境的可靠性、简单方便的使用性能,在I业自动化各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有人将它与数控技术、CAD/CAM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并称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四大支柱。为了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便于读者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PLC应用技术,本书以PLC的工程应用为目的,以蒙FX/O系列PLC为对象,按照实际PLC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分为基础篇"、。设计篇"、“编程篇"、"功能篇"、"通信篇"、"网络篇”、"维修篇 7篇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三菱FX系列(包括FXis/FXIN/FX1NC、FX2N/FX2NC、 FX3u/FX3uc) 、O系列PLC的性能以及在各种不间同场合使用时的硬件设计、程序设计、功能调试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基础篇"介绍了PLC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分别对FX/O全系列PLC的基本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安装与连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作了系统、详细的阐述,可以供PLC控制系统的模块选型、硬件设计、 安装调试、维修服务等参考。"设计篇按实际PLC控制系统I程设计的要求,重点叙述了PLC控制系统在总体设计、系统规划、主回路与控制设计、I/0 连接设计、可靠性设计、安装与连接设计、PLC 梯形图设计、顺序功能图( SFC )设计等方面的具体方法、步骤与要点。本篇广泛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标准、先进设计思想,并分析了某进口设备的实际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特点,对各类电e气设计人员、PLC控制系统I程设计人员有很大的实用参考价值。
上传时间: 2021-12-19
上传用户:XuVshu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先进控制技术是基础。本书是滑模变结构控制MATLAB仿真(第3版)的上册,即“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部分。本书系统论述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并全部给出了MATLAB仿真分析。本书特色如下: (1) 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重点置于学科交叉部分的前沿研究。介绍一些有潜力的新思想、新方法的同时,也兼顾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入剖析。 (2)针对每种滑模控制算法,均给出了完整的MATLAB仿真程序,同时也给出了程序的说明和仿真结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3) 从应用领域角度出发,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用性。书中有大量应用实例及其结果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书中介绍的各种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非常完整,程序设计结构设计简单明了,便于自学和二次开发。
上传时间: 2022-02-02
上传用户:ttalli
Ansoft HFSS软件是应用有限元方法的原理来编制的,深入的了解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的应用原理,对于我们灵活、准确地使用Ansoft HFSS软件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够提供帮助。这一部分教材的内容就是在结合 Ansoft HFSS软件中涉及到的有限元技术,力争在最小的篇幅和最短的时间里为学员建立理论结合实际的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有限元方法是近似求解数理边值问题的一种数值技术,大约有40年的历史。他首先在本世纪40年代被提出在50年用于飞机的设计。在六七十年代被引进到电磁场问题的求解中。电磁场的边值问题和很多的物理系统中的数学模型中的边值问题一样,都可以用区域Ω内的控制微分方程(电磁场问题中可以是泊松方程、标量波动方程和矢量波动方程等)和包围区域的边界厂上的边界条件(可以是第一类的 Dirichlet条件和第二类的 NEumann条件或者是阻抗和辐射边界条件等)来定义。微分方程可表为从上一小节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电磁场边值问题变分解法的这样的两个特点:(1)变分问题已经将原来电磁场边值问题的严格求解变为求解在泛函意思下的弱解,这个解可以和原来的解式不一样的。(2)在电磁场边值问题的变分方法中,展开函数(也可成为试探函数)是由定义在全域上的一组基函数组成,这种组合必须能够表示真实解,也必须满足适当的边界条件,这对于二维、三维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标签: Ansoft
上传时间: 2022-03-12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参考 FreeRTOs,orq怎样工作小节获取多任务的基本概念任务和联合程序文档提供了怎样判断何时适合以及何时不适合使用联合程序的方法,下面是简单的总结。注意一个系统可以只使用任务、或者只使用联合程序、或混合使用-但是任务和联合程序使用不同的API函数,因此一个队列(或者信号)不能用于从任务传递数据到联合程序,反之亦然。任务"的特性FreeRTOS低于V4.0.0.0的版本只允许实时系统的结构以一组任务的方式组成,这是RTOS调度的传统模式。简评 In brief:一个使用RTos的实时应用系统可以由一组独立的任务组成,每个任务执行它自己的内容而不依赖于其他任务或者调度器。在任何时候只有个任务可以被执行,调度器负责决定哪个任务应当被执行。调度器反复启动和停止任务(切换任务),因为个任务不清楚调度器的活动,所以在任务切换时保证处理器内容不变(寄存器值、堆栈等)就是实时内核调度器的工作。要做到这点每个任务都需要使用自己的堆栈,当任务切换时运行的参数保存到堆栈中任务再次运行时就可以从堆栈中恢复参数。参考 FreeRTOs怎样工作小节获得更多内容。就绪的任务是那些可以执行(没有被阻塞或暂停),但是因为其他相同或更高优先级任务正在运行造成还没有运行的任务。阻塞当一个任务等待临时事件或外部事件时它就是处于阻塞状态。例如,任务调用 VAsk Delay(),它将被阻塞(置为阻塞状态)直到超过延时时间个临时事件。任务也可以阻塞等待队列和信号事件。阻塞状态的任务般有一个超时时间,超时后任务将解锁。阻塞的任务不会参与调度。
标签: freertos
上传时间: 2022-03-19
上传用户:kingwide
本书定位为高等院校信息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其特色是:不是单纯地讲授雷达原理或雷达基本理论,而是根据现代雷达系统的特点,站在雷达系统及其同目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信号获取与信息处理的角度,阐述雷达系统及其信息处理中的相关问题。在内容编排上,本书强调雷达信号基本理论、雷达系统同目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先进雷达系统中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技术。为此,本书按照4个模块编写。第1章和第2章介绍雷达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趋势及预备知识;第3、4、5章阐述雷达系统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包括雷达发射与接收、雷达方程与目标检测、雷达波形与处理;第6章和第7章着重分析雷达系统同目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雷达目标、大气传播和背景散射等;第8、9、10章讨论先进雷达系统及其处理技术,包括雷达测量与跟踪、脉冲多普勒和动目标指示雷达及高分辨率雷达成像。本次修订重点增加了波形分集等前沿技术、雷达目标高分辨率图像理解、环境杂波模型等方面的论述。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又可作为从事雷达系统、微波遥感、电磁散射、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雷达部队官兵的参考书。
上传时间: 2022-04-07
上传用户:
资源较大,分为3个部分,已全部上传: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书共分8章。第1章,概论。是本书的总纲,主要介绍了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定义、分类及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内容等。第2章,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人手臂作用机能初步分析及工业机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机身、行走机构等原理结构和特点。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先后介绍了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齐次变换等基本概念,在对机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建立的方法与步骤。第4章,机器人传感器技术。首先介绍了机器人常用传感器的分类、要求及选择,然后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原理等。第5章,机器人驱动技术。先后介绍了机器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新型驱动技术原理及结构。第6章,机器人控制技术。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控制方式分类、机器人位置控制、运动轨迹规划、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等内容。第7章,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与实例。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系统设计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昆山1号6轴机器人系统设计”和“MT-R智能型移动机器人设计”过程的方法与步骤。第8章,机器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微型机器人和仿人机器人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本书适合理工类专业本科生教学之用。如作为大专生教材可适当删减;作为研究生用书时,部分章节应适当加深。书中有关*号的内容可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内容。
标签: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4-07
上传用户:
资源较大,分为3个部分,已全部上传: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书共分8章。第1章,概论。是本书的总纲,主要介绍了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定义、分类及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内容等。第2章,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人手臂作用机能初步分析及工业机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机身、行走机构等原理结构和特点。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先后介绍了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齐次变换等基本概念,在对机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建立的方法与步骤。第4章,机器人传感器技术。首先介绍了机器人常用传感器的分类、要求及选择,然后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原理等。第5章,机器人驱动技术。先后介绍了机器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新型驱动技术原理及结构。第6章,机器人控制技术。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控制方式分类、机器人位置控制、运动轨迹规划、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等内容。第7章,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与实例。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系统设计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昆山1号6轴机器人系统设计”和“MT-R智能型移动机器人设计”过程的方法与步骤。第8章,机器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微型机器人和仿人机器人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本书适合理工类专业本科生教学之用。如作为大专生教材可适当删减;作为研究生用书时,部分章节应适当加深。书中有关*号的内容可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内容。
标签: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4-07
上传用户:ttalli
资源较大,分为3个部分,已全部上传: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书共分8章。第1章,概论。是本书的总纲,主要介绍了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定义、分类及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内容等。第2章,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人手臂作用机能初步分析及工业机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机身、行走机构等原理结构和特点。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先后介绍了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齐次变换等基本概念,在对机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建立的方法与步骤。第4章,机器人传感器技术。首先介绍了机器人常用传感器的分类、要求及选择,然后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原理等。第5章,机器人驱动技术。先后介绍了机器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新型驱动技术原理及结构。第6章,机器人控制技术。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控制方式分类、机器人位置控制、运动轨迹规划、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等内容。第7章,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与实例。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系统设计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昆山1号6轴机器人系统设计”和“MT-R智能型移动机器人设计”过程的方法与步骤。第8章,机器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微型机器人和仿人机器人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本书适合理工类专业本科生教学之用。如作为大专生教材可适当删减;作为研究生用书时,部分章节应适当加深。书中有关*号的内容可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内容。
标签: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4-07
上传用户:king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