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器设计资料分享增加信号幅度或功率的装置,它是自动化技术工具中处理信号的重要元件。放大器的放大作用是用输入信号控制能源来实现的,放大所需功耗由能源提供。对于线性放大器,输出就是输入信号的复现和增强。对于非线性放大器,输出则与输入信号成一定函数关系。放大器按所处理信号物理量分为机械放大器、机电放大器放大器、电子放大器、液动放大器和气动放大器等,其中用得最广泛的是电子放大器。随着射流技术(见射流元件)的推广,液动或气动放大器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电子放大器又按所用有源器件分为真空管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器、固体放大器和磁放大器,其中又以晶体管放大器应用最广。在自动化仪表中晶体管放大器常用于信号的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主要形式有单端放大和推挽放大。此外,还常用于阻抗匹配、隔离、电流-电压转换、电荷-电压转换(如电荷放大器)以及利用放大器实现输出与输入之间的一定函数关系(如运算放大器)。
标签: 放大器
上传时间: 2022-03-10
上传用户:xsr1983
摘要: 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由于智能机器人受到自身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控制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仿真系统设计主要都 是以数学建模的形式化仿真为主,无法实现数学建模与场景实现协调仿真。为此,首先分析两轮移动机器人数学运动模型, 然后设计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相关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机器人智能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等模块,以实现机器人控制的真 实场景。仿真系统利用 LabVIEW 设计控制界面,并结合 Robotics 工具包的建模、计算和控制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平 台更适合教学和实验室研究,并可为实际的物理过程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建议。 关键词: 机器人; 虚拟; 系统仿真 中图分类号: TP242 文献标识码: B1 引言 随着测控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技术已成为工业控制和 自动化测试等领域的新生力量[1]。而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 的生产工具,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各个领 域,是一项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集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 机器人仿真系统主要集中在复杂的机器人数学模型构建与 形式化仿真,无法实现分析机器人运动控制的静态和动态特 性,更加无法实现控制的真实场景[2]。为了改善专业控制软 件在硬件开发周期较长的缺点,本文拟建立一个基于通用软 件的实时仿真和控制平台,以更适合教学和实验室研究。本 文以通用仿真软件 LabVIEW 和 Robotics [3]为实时仿真与控 制平台,采用 LabVIEW 搭建控制界面,利用 Robotics 在后台 进行系统模型和优化控制算法计算,使其完成机器人控制系 统应有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分析,不同环境下传感器变化模拟 显示以及目标路径形成等功能。 2 系统构成 仿真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仿真界面、主控制界面、障 碍检测、智能控制和人工控制模块。其中主要对人工控制和 智能控制进行程序设计。仿真运行时,障碍检测一直存在, 主要是为了在智能控制模式下的智能决策提供原始数据。 在人工控制模式下,障碍检测依然存在,只不过对机器人行 动不产生影响,目的是把环境信息直观
标签: 智能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3-11
上传用户:
压电材料由于其力电耦合特性,能有效地将机械能与电能进行转换,于是人们将其作为激励/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工程领域。压电材料常常与受控柔性结构粘接成一体,作为传感器以及激励器,以达到抑制受控结构振动的目标。因此,研究压电智能结构的振动以及振动控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基于压电材料与宿主结构之间的力电耦合特性,推导了拉普拉斯变换形式卜的压电智能梁结构的阻抗矩阵,并基于阻抗矩阵研究如何建立压电智能梁结构的频率响应数值模型以及由此模型计算系统动态响应的方法,本文还研究了速度负反馈控制器作用下压电梁的控制系统性能:PPF控制器下不同系统输入时,系统的动态性能;不同控制器参数下,控制系统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有效地与各种控制策略相结合,研究压电梁的振动控制问题。最后,本文还尝试由阻抗矩阵模型建立系统的TF控制模型,对于单个矩阵元素,此方法能在指定频域内得到很好的近似模型,对于由许多单元组成的压电梁,本文方法得到的结果能识别部分阶频率,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振动是大自然中最普遍的现象,在现实的工业工程及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各种与振动有关的问题。譬如,我们常用的各种音响设备、医疗超声检测设备、雷达等设备及设施中,就利用了振动含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机床的剧烈振动导致工件的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飞机机翼的颤振、飞机轮船等振动噪声过大导致乘客感到不舒适等则是振动消极一面的具体体现。为此,人们常常对这些设备的系统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振动进行控制:一方面提高起积极作用的振动的强度或将其控制在人们希望的程度上: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将起消极作用的振动削弱,达到不影响工业生产及生活的效果
标签: 阻抗法
上传时间: 2022-03-11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1)介绍了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和现状,对现有的主要诊断方法以及近年来先进的神经网络理论和技术以及数据融合技术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2)对神经网络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神经网络的分类和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详细说明在电路故障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BP神经网的设计、训练和测试方法,并对一个两级RC耦合放大器电路例进行了测试、神经网络训练和诊断。(3)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的概念、优缺点、基本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然后对于数据融合具体方法,着重研究了 Bayes统计融合方法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融合方法以及模糊集理论融合方法。最后采用基于待定系数法的隶属度构造法以及模糊融合的方法对实例电路进行了故障诊断。(4)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包含元件直流特性信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和包含元件交流特性信息的不同频率激励下输出电压峰值与输出电压峰值的比值两类信息进行数据融合诊断的方法,保证故障信息量的同时降低了获取难度,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通过模糊变换将两类故障信息通过两个神经网络诊断得出的故障求属度进行决策层的数据融合,较好的解决了了单神经网络诊断信息量不足,由于电路元件互相影响而产生的故障诊断不确定性的问题以及待融合故障信息隶属度获取困难的问题,使得诊断准确率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本文提出的基于数据融合和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模拟电路的故障进行准确实时快速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关健词:模拟电路;数据融合;神经网络;模糊集理论
标签: 数据融合
上传时间: 2022-03-17
上传用户:
Ansoft公司的Maww2D/3D是一个功能强大、结果精确、易于使用的二维/三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它包括电场、静磁场、涡流场、瞬态场和温度场分析模块,可以用来分析电机、传感器、变压器、永磁设备、激励器等电磁装置的静态、稳态、瞬态、正常工况和故障工况的特性。它所包含的自上而下执行的用户界面、领先的自适应网格剖分技术及用户定义材料库等特点,使得它在易用性上遥遥领先。它具有高性能矩阵求解器和多CUP处理能力,提供了最快的求解速度。静磁场求解器(Magnetostatic)用于分析由恒定电流、永磁体及外部激磁引起的磁场,是用于激励器、传感器、电机及永磁体等。该模块可自动计算磁场力、转矩、电感和储能用于求解某些涉及到运动和任意波形的电压、电流源激励的设备,可获得精确的预测性能特性。该模块能同时求解磁场电路及运动等强耦合的方程,从而得到电机的相关运行性能●涡流场求解器(Eddy Current用于分析受涡流、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影响的系统。它求解的频率范围可以从θ到数百兆赫兹,能够自动计算损耗、铁损、力、转矩、电感与储能。允许用户设置多项可变设计量,如位置、形状、源及频率等。可自动计算数千种情况的物理问题分析,而整个过程不许用户干预。在绘制曲线模型时,系统默认的是将封闭后的曲线自动生成面,如果用户不想让其自动生成面,可以在绘制曲线模型前,点击菜单栏中的 Tools/Options/Modeler Options项更改绘图设置。材料库的管理更加方便和直观,新版软件的材料库主要由两类组成,一是系统自带材料库的2D和3D有限元计算常用材料库除此外还有 RMxprt电机设计模块用的电机材料库。二是用户材料库,可以将常用的且系统材料库中没有的材料单独输岀成用户材料库,库名称可自行命名,在使用前须将用户材料库装载进软件中
上传时间: 2022-03-17
上传用户:
华为电容基础和深入认识+电容10说1)旁路 旁路电容是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储能器件,它能使稳压器的输出均匀化, 降低负载需求。 就像小型可充电电池一样,旁路电容能够被充电,并向器件进 行放电。 为尽量减少阻抗,旁路电容要尽量靠近负载器件的供电电源管脚和地 管脚。 这能够很好地防止输入值过大而导致的地电位抬高和噪声。地弹是地连 接处在通过大电流毛刺时的电压降。 2)去藕 去藕,又称解藕。 从电路来说, 总是可以区分为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 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 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 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 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 电流比较大, 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 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 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 是所谓的“耦合”。 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 互间的耦合干扰。 将旁路电容和去藕电容结合起来将更容易理解。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藕合 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 泄防途径。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取 0.1µF、0.01µF 等;
上传时间: 2022-03-20
上传用户:
随着物理治疗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疗、光疗以及磁疗等物理治疗设备的研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短波治疗是一种高频电疗法,具有消除组织炎症、促进细胞代谢等显著作用。目前,市场上短波治疗设备般基于多级放大的原理,具有效率低、损耗大等缺点,因此,设计一种高效、低损耗的短波治疗设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课题设计一款短波治疗仪设备。该系统利用E类高效功放电路作为射频信号源,通过 Pspice软件将设计的E类功放仿真验证,实现输出频率为2712MHz,输出最大功率50W的射频信号源发生电路。系统利用电压和电流互感耦合器以及檢波电路设计一种驻波比检测电路,经验证达到很好的检测效果。在阻抗自动匹配电路模块中,通过继电器控制T型匹配网络中串联以及并联的电容阵列,实现阻抗的自动匹配,并利用 Matlab对r型匹配网络的匹配区域进行仿真验证。中央处理器部分电路作为控制单元,将驻波比检测电路中檢测到的电压驻波比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去调整继电器开关状态,从而对匹配网络的匹配状况进行实时调整。在射频信号源和匹配网络之间,利用传输线变压器对射频信号源和输出进行电器隔离。此外,设计一种基于分步原理的阻抗匹配方法,在保证匹配速度的同时,也确保了匹配精度达到较好的匹配效果。最后,对短波治疗仪整体设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短波治疗仪电路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关键词:E类功率放大;驻波比检测;自动阻抗匹配;匹配网络;阻抗匹配算法
上传时间: 2022-03-24
上传用户:XuVshu
内 容 简 介 本书以最新流行的不需要外部晶振与复位电路的可仿真的高速 STC15 系列单片机为核心,详细介绍了 单片机内部功能模块,比如定时器、中断、串口、SPI 接口、片内比较器、ADC 转换器、可编程计数器阵列 (CCP/PCA/PWM)等。每个重要知识点都有简短精炼的实例作验证,然后就是单片机常用外围接口的介绍与 STC15 系列单片机的实际产品运用实例分析。另外对单片机开发必须掌握的 C 语言基础知识与 Keil 开发环 境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于没有学习过 C 语言的读者通过本书也能轻松进入以 C 语言开发单片机的学 习状态。 为了快速验证本书的理论知识,作者设计了与本书配套的双核(两个仿真型单片机)实验板,功能强 大,操作简单,直观,除用于本书实验测试外,也可用于产品前期开发。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计算机类、电子类、自动控制类、仪器仪表类、机电一体化类等相关专业教学用书, 对已有一定设计经验的单片机工程师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标签: 51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2-03-24
上传用户:zhaiyawei
saber仿真软件是美国Synopsys公司的一款EDA软件,被誉为全球最先进的系统仿真软件,是唯一的多技术、多领域的系统仿真产品,现已成为混合信号、混合技术设计和验证工具的业界标准,可用于电子、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机械、光电、光学、控制等不同类型系统构成的混合系统仿真,为复杂的混合信号设计与验证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混合信号仿真器,兼容模拟、数字、控制量的混合仿真,可以解决从系统开发到详细设计验证等一系列问题。Saber仿真软件从2004年进入中国,迄今已有12年历史,但遗憾的是,至今任然没有一本比较系统全面讲解Saber仿真软件的书籍,最权威的是网上流传的04版Synopsys公司的培训教程,此外就是各个论坛上零星的技术贴,这给使用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许多困惑和不便,经常在论坛或讨论群中有使用者在问,这个参数适什么含义,如何设置,仿真出现这样的错误信息是什么问题造成的。虽然有时会有高手解答,但更多时候得不到答案。笔者在初学saber仿真软件时也和许多初学者一样深感困惑和痛苦,所以当感觉对该软件基本入门后,便想到与广大的电源工程师和初学者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使初学者能尽快入门,对初级使用者能进一步提高软件的使用水平。
上传时间: 2022-03-29
上传用户:
本论文是依托“985”工程超宽带全中频比幅比相测向系统研制项目,在原有经典雷达接收机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测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测向要求,采用四通道一次变频超外差设计方案,基于MC和MMC器件分模块设计了一个雷达接收机,并对该接收机的频率源进行了研制论文首先针对该接收机系统的指标要求,进行了系统的变频分析以及链路的指标分配和核算,对接收机进行了系统级设计和功能模块规划。下变频电路是整个接收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论文选用双平衡混频器,并对下变频电路中各个功能模块,包括耦合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混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和中频滤波电路以及其本振信号功分电路和测试信号功分电路进行了设计和测试。在此基础上,还完成了下变频电路的结构布局和电磁兼容设计。频率源已成为雷达接收机系统的乃至整个雷达系统十分关键的技术。论文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和锁相环(PLL)相结合的频率合成方案,完成了频率合成器,包括DDS、PLL以及其基于ARM的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测试对接收机及其频率源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状态正常,基本满足设计要求。21世纪进入高技术兵器时代,武器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化武器中最为突出的是精确制导和无人机,其精确的探测技术是由一个建立在一定体制上的测向系统完成,因而现代电子战对测向系统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在众多的测向体制中,比幅比桕测向具有系统设备少、易实现、通道的致性好及抗干扰性高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于电子侦察设备。在这样一个测向系统中,雷达接收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雷达(RADAR)词源于美国海军在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个保密代号,它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英文缩写,即用无线电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在空间的位置,因此雷达也称为“无线电定位”。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从探测目标中提取诸如目标距离,角坐标(方位角和俯仰角),而且还包括测量目标的速度,以及从目标回波中获取更多目标反射特性等方面的信息。
标签: 接收机
上传时间: 2022-03-29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