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下述两条具体规则和规则形式实现.设大写字母表示魔王语言的词汇 小写字母表示人的语言词汇 希腊字母表示可以用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代换的变量.魔王语言可含人的词汇. (2) 、B→tAdA A→sae (3) 、将魔王语言B(ehnxgz)B解释成人的语言.每个字母对应下列的语言.
上传时间: 2013-12-30
上传用户:ayfeixiao
1.有三根杆子A,B,C。A杆上有若干碟子 2.每次移动一块碟子,小的只能叠在大的上面 3.把所有碟子从A杆全部移到C杆上 经过研究发现,汉诺塔的破解很简单,就是按照移动规则向一个方向移动金片: 如3阶汉诺塔的移动:A→C,A→B,C→B,A→C,B→A,B→C,A→C 此外,汉诺塔问题也是程序设计中的经典递归问题
上传时间: 2016-07-25
上传用户:gxrui1991
一个报童从报刊发行中心订报后零售,每卖一份报纸可赚钱a元;若报纸卖不出去,则退回发行处,每退一份要赔钱b元。每天报童卖出的份数是随机的,但报童可以根据以往卖报情况统计得到每天卖k份报纸的概率密度p(k)。 (1) 求报童每天期望收益达到最大(或损失达到最小)的定报量z。 (2) 改变参数a/b的值,观察订报量的最优值变化,画出变化曲线。 试画出仿真流程图,进行程序实现,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上传时间: 2016-07-30
上传用户:15736969615
Dijkstra算法是典型最短路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Dijkstra算法能得出最短路径的最优解,但由于它遍历计算的节点很多,所以效率低。
上传时间: 2016-12-20
上传用户:Pzj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Java语言不区分大小写 B. Java程序以类为基本单位 C. JVM为Java虚拟机JVM的英文缩写 D. 运行Java程序需要先安装JDK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Java语言是编译执行的 B. Java中使用了多进程技术 C. Java的单行注视以//开头 D. Java语言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3. 下面不属于Java语言特点的一项是( ) A. 安全性 B. 分布式 C. 移植性 D. 编译执行 4. 下列语句中,正确的项是 ( ) A . int $e,a,b=10 B. char c,d=’a’ C. float e=0.0d D. double c=0.0f
上传时间: 2017-01-04
上传用户:netwolf
Dijkstra算法是典型的最短路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 Dijkstra算法能得出最短路径的最优解,但由于它遍历计算的节点很多,所以效率低。Dijkstra算法是一种逐步搜索算法,通过为每个顶点n保留目前为止所找到的从m到n的最短路径来工作的。
上传时间: 2017-01-12
上传用户:sdq_123
Dijkstra算法是典型的最短路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 Dijkstra算法能得出最短路径的最优解,但由于它遍历计算的节点很多,所以效率低。Dijkstra算法是一种逐步搜索算法,通过为每个顶点n保留目前为止所找到的从m到n的最短路径来工作的。 c#实现算法
上传时间: 2014-12-06
上传用户:sardinescn
第1章 用于可靠数字传输和存储的编码 第2章 代数引论 第3章 线性分组码 第4章 重要的线性分组吗 第5章 循环码 第6章 二进制BCH码 第7章 非二进制BCH码、RS码及其译码算法 第8章 大数逻辑可译码有限几何码 第9章 线性分组码的网络 第10章 基于可靠性的线性分组码软判决译码算法 第11章 卷积码 第12章 卷积码的最优译码 第13章 卷积码的次优译码 第14章 基于网络的软判决译码算法 第15章 级联编码、码分解与多阶段译码 第16章 Turbo编码 第17章 低密度单奇偶校验码 第18章 网络编码调制 第19章 分组编码调制 第20章 纠突发错误码 第21章 纠突发错误卷积码 第22章 自动请求重传(ARQ)策略 附录A 伽罗华域的表 附录B GF(2m)中元素的最小多项式 附录C 长度至2 10-1的二进制本原BCH码的生成多项式 9.6 卷积码
上传时间: 2014-01-10
上传用户:fnhhs
这是一个典型的产生式系统的算法题.用的是有界深度优先的递归算法,是用C++Builder4.0写的.这也是人工智能或者程序设计竞赛题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算法.如果自己动手编程实现了一个这样的题目,那么很多相关的题目也就都一样可以做了,比如"四皇后问题","推箱子问题","传教士和野人问题"等等。 利用深度优先的算法都是不一定能找到最优路径的,而且如果解路径过长的话还可能会搜索失败.如果保证要找到最优路径需要用另一些算法,比如宽度优先算法.无论是哪一种算法,如果问题稍微复杂一点的话,都要解决"组合爆炸"问题,即有几乎无穷种组合走法的问题,这种空间的复杂度往往是难以想象的,要求计算机的速度往往也就是体现在这方面. 所以我们每一次搜索都要以某种控制策略来决定下一步的走法,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目标,减少搜索的范围.这也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可以说,人工智能的精髓就是穷举,人工智能的关键就是控制策略.
上传时间: 2017-04-10
上传用户:franktu
算法框架: a.. 问题的解空间:应用回溯法解问题时,首先应明确定义问题的解空间。问题的解空间应到少包含问题的一个(最优)解。 b. 回溯法的基本思想:确定了解空间的组织结构后,回溯法就从开始结点(根结点)出发,以深度优先的方式搜索整个解空间。这个开始结点就成为一个活结点,同时也成为当前的扩展结点。在当前的扩展结点处,搜索向纵深方向移至一个新结点。这个新结点就成为一个新的活结点,并成为当前扩展结点。如果在当前的扩展结点处不能再向纵深方向移动,则当前扩展结点就成为死结点。换句话说,这个结点不再是一个活结点。此时,应往回移动(回溯)至最近的一个活结点处,并使这个活结点成为当前的扩展结点。回溯法即以这种工作方式递归地在解空间中搜索,直至找到所要求的解或解空间中已没有活结点时为止。 (3). 运用回溯法解题通常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a. 针对所给问题,定义问题的解空间; b. 确定易于搜索的解空间结构; c. 以深度优先的方式搜索解空间,并且在搜索过程中用剪枝函数避免无效搜索;
上传时间: 2017-09-21
上传用户:sdq_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