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了RS485总线通信控制原理和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RS485总线通信系统, 并实现了上位机监控系统与智能仪表之间的实时通信。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传输距离远、通信速度较快、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在智能型电气火灾监控报警系统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yuanxiaoqiang
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微机监控模块的研制:摘要: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以其高精度、低纹波、高效率等特性而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文章介绍了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特点及功能。给出一种双微机监控直流系统的构成方法以及微机监控模块的工作原理。关键词:单片机; 监控; 直流电源; 蓄电池2 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直流电源系统在电力、电信、石化以及冶金等诸多领域中都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随着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依靠它的高精度、低纹波、高效率及功率因数等优越性能,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可控硅整流装置。随着阀控式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直流电源系统,以及对直流系统的苛刻要求,高频开关电源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同时,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高速响应性能、输出短路电流限制及稳压和稳流等优点也使阀控式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此外,由于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可以完全处于微机的智能化控制之下而不需要人为干预便可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测量和控制。因此,采用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性能。下面介绍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及其微机监控模块的工作原理。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gokk
8051单片机系统扩展与接口技术:第一节 8051 单片机系统扩展概述第二节 单片机外部存储器扩展第三节 单片机输入输出(I/O)口扩展及应用第四节 LED显示器接口电路及显示程序第五节 单片机键盘接口技术第六节 单片机与数模(D/A)及模数(A/D)转换1、地址总线(Address Bus,简写为AB)地址总线可传送单片机送出的地址信号,用于访问外部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A 地址总线是单向的,地址信号只是由单片机向外发出。B 地址总线的数目决定了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单元的数目。例如N位地址,可以产生2N个连续地址编码,因此可访问2N个存储单元,即通常所说的寻址范围为 2N个地址单元。MCS—51单片机有十六位地址线,因此存储器展范围可达216 = 64KB地址单元。C 挂在总线上的器件,只有地址被选中的单元才能与CPU交换数据,其余的都暂时不能操作,否则会引起数据冲突。2、数据总线(Data Bus,简写为DB)数据总线用于在单片机与存储器之间或单片机与I/O端口之间传送数据。A 单片机系统数据总线的位数与单片机处理数据的字长一致。例如MCS—51单片机是8位字长,所以数据总线的位数也是8位。B 数据总线是双向的,即可以进行两个方向的数据传送。3、控制总线(Control Bus,简写为CB)控制总线实际上就是一组控制信号线,包括单片机发出的,以及从其它部件送给单片机的各种控制或联络信号。对于一条控制信号线来说,其传送方向是单向的,但是由不同方向的控制信号线组合的控制总线则表示为双向的。总线结构形式大大减少了单片机系统中连接线的数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此外,总线结构也使扩展易于实现,各功能部件只要符合总线规范,就可以很方便地接入系统,实现单片机扩展。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assef
本文设计出一种新型灯光调光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功率模块((IPM)取代以往的可控硅作为功率变换器件,以Intel16 位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采用AC-DC-AC 变换技术使输出的波形较可控硅斩波后的波形有很大的改善,这不仅降低了变压器的损耗而且延长了灯的寿命,提高了系统的运行质量。现场总线CAN 的运用使得整个系统便于集中监控、管理。调光器是机场助航灯光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调光器主要采用可控硅斩波技术,这种调光器存在波形畸变大、电网要求高、对电网污染严重、效率低、负载适应能力差等缺点。针对以往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正弦波调光器,它采用逆变技术,输出标准正弦电压,它的优点是对负载适应能力强、对电网要求低、污染轻、效率高、输出波形好等。正弦波调光器采用逆变技术,输出幅度可调的标准正弦电压,通过控制算法实现对灯光回路的高精度恒流控制。“正弦波调光器”将极大地提高调光器的技术水平,改善调光器的性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亚亚娟娟123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门进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我们所做的创新实验项目“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门控系统”已基本完成,现将其工作原理简要说明。该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红外传感器部分。二是单片机计数显示控制部分。基本电路图如下:其中红外传感器部分我们采用红外对管实现,红外对管平行放置,平常处于接收状态,经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当有人经过时,红外线被挡住,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线,经比较器输出高电平。这样,当有人经过时便会产生一个电平的跳变。单片机控制部分主要是通过外部两个中断判断是否有人经过,如果有人经过,由于电平跳变的产生,进入中断服务程序,这里我们采用了两对红外传感器接到两个外部中断口,中断0作为入口,实现加1操作,中断1作为出口,实现减1操作。另外,我们通过P0口控制室内灯的亮暗,当寄存器计数值为0时,熄灯,不为0时,灯亮。显示部分,采用两位数码管动态显示,如有必要,可以很方便的扩展为四位计数。精益求精!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走了非常多的弯路,做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们本想做成室内只有一个门的进出计数,原理已清楚,即在门的两边放置两对红外对管,进出时,挡住两对对管的顺序不同,因此,可判断是进入还是出去,从而实现加减计数,编程时,可分别在两个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置标志位,根据标志位判断进出,详细内容在程序部分。理论如此,但在实际过程中,还是发现实现不了上述功能,我们初步判定认为是程序掌握得不够好,相信随着自己对单片机了解的深入,应该会做出更好的 (因为我们是临时学的单片机),程序的具体内容如下: $MOD52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0100H ORG 0013H LJMP 0150H ORG 0050HMAIN: CLR A MOV 30H , A ;初始化缓存区 MOV 31H , A MOV 32H , A MOV 33H , A MOV R6 , A MOV R7 , A SETB EA SETB EX0 SETB EX1 SETB IT0 SETB IT1 SETB PX1NEXT1: ACALL HEXTOBCDD ;调用数制转换子程序 ACALL DISPLAY ;调用显示子程序 LJMP NEXT1 ORG 0100H ;中断0服务程序 LCALL DELY mov 70h,#2 djnz 70h,next JBC F0,NEXT SETB F0 CLR P0.0 LCALL DELY0 SETB P0.0 MOV A , R7 ADD A , #1 MOV R7, A MOV A , R6 ADDC A , #0 MOV R6 , A CJNE R6 , #07H , NEXT CLR A MOV R6 , A MOV R7 , ANEXT: RETI ORG 0150H ;中断1服务程序 LCALL DELY mov 70h,#2 djnz 70h,next2 JBC F0,NEXT2 SETB F0 CLR P0.0 LCALL DELY0 SETB P0.0 CLR C MOV A , R7 SUBB A , #1 MOV R7, A MOV A , R6 SUBB A , #0 MOV R6 , A CJNE R6 , #07H , NEXT2 CLR A MOV R6 , A MOV R7 , ANEXT2: RETI ORG 0200HHEXTOBCDD:MOV A , R6 ;由十六进制转化为十进制 PUSH ACC MOV A , R7 PUSH ACC MOV A , R2 PUSH ACC CLR A MOV R3 , A MOV R4 , A MOV R5 , A MOV R2 , #10HHB3: MOV A , R7 ;将十六进制中最高位移入进位位中 RLC A MOV R7 , A MOV A , R6 RLC A MOV R6 , A MOV A , R5 ;每位数加上本身相当于将这个数乘以2 ADDC A , R5 DA A MOV R5 , A MOV A , R4 ADDC A , R4 DA A ;十进制调整 MOV R4 , A MOV A , R3 ADDC A , R3 DJNZ R2 , HB3 POP ACC MOV R2 , A POP ACC MOV R7 , A POP ACC MOV R6 , A RET ORG 0250HDISPLAY: MOV R0 , #30H MOV A , R5 ANL A , #0FH MOV @R0 , A MOV A , R5 SWAP A ANL A , #0FH INC R0 MOV @R0 , A MOV A , R4 ANL A , #0FH INC R0 MOV @R0 , A MOV A , R4 SWAP A ANL A , #0FH INC R0 MOV @R0 , A MOV R0 , #30H MOV R2 , #11111110BAGAIN: MOV A , R2 MOV P2 , A MOV A , @R0 MOV DPTR , #TAB MOVC A , @A+DPTR MOV P1 , A ACALL DELAY INC R0 MOV A , R2 RL A MOV R2 , A JB ACC.4 , AGAIN RETTAB: DB 03FH , 06H , 5BH , 4FH , 66H , 6DH , 7DH , 07H , 7FH , 6FH ;七段码表DELY: MOV R1,#80D1: MOV R2,#100 DJNZ R2,$ DJNZ R1,D1 RET DELAY: MOV TMOD , #01H ;延时子程序 MOV TL0 , #0FEH MOV TH0 , #0FEH SETB TR0WAIT: JNB TF0 , WAIT CLR TF0 CLR TR0 RETDELY0: MOV R1, #200D3: MOV R2,#250 DJNZ R2,$ DJNZ R1,D3 RET END 该系统实际应用广泛。可用在生产线上产品数量统计、公交车智能计数问候(需添加语音芯片)、超市内人数统计等公共场合。另外,添加串口通信部分便可实现与PC数据交换的功能。 由于,实验简化了,剩下不少零件和资金,所以我们又做了两项其他的实验。
上传时间: 2013-12-22
上传用户:tangsiyun
基于P87 C591的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设计Design of CAN System Intelligent Node Based on P87C591 给出了基于带CAN控制器的单片8位微控制器P87C591的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结构,详细介绍了设计中的难点及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CAN总线;智能节点 Abstract:A h ardc ircuita nds oftw arec onfigurationo fth ei ntelligentnode based on a microcontroller with CAN controller P87C591 arepresented.E speciallyt hec ruxi nd esigninga ndt hep roblemst hat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in realizing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Keyw ords:C AN;in telligentn ode CA N 总线 是德国Bosch从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由于CAN总线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支持差分收发,因而适合高噪声环境。并具有较远的传输距离,适用于许多领域的分布式测控系统。目前已在工业自动化、建筑物环境控制、医疗设备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CAN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011898标准。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xymbian
基于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开发平台,以移动通信网为载体,利用短信方式和GPRS方式实现在系统客户端信息采集与传输、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的物联网无线测控系统。用户通过Android设备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环境数据并进行实时检测与控制,实现物联网嵌入式的无线测控功能。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qitiand
针对目前现有的无线通信铁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智能铁鞋设计方案。该系统的拓扑结构由协调器和采集器节点构成,利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节点间的互联组网,采用CC2531作为协调器节点的核心控制芯片,CC2530作为采集器的核心控制芯片。此外,采用CC2591作为末端放大器,以提高发射功率,进一步增大传输距离(由传统的75 m提高到1 km以上)。最后,利用VC++和SQL Server 2005实现了控制室铁鞋检测控制系统上位机的设计。实践表明,该系统可靠性高、传输距离远,能满足现场需求。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Wwill
为了使窗体系统智能化,有效地和智能家居系统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SimpliciTI协议的多传感器智能窗系统。系统采用CC1110单片机控制多种传感器,采集室内外多种参数,并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传送,控制窗体自动开关。在出现紧急状况时,通过GSM模块向设定号码发送信息进行报警。实验证明,该智能窗系统反应灵活,工作可靠安全,可作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
标签: SimpliciTI 协议 智能窗
上传时间: 2013-11-15
上传用户:Divine
设计一个基于Zigbee的智能灯光跟随系统。系统中连接有人体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Zigbee结点等距离分布在走廊或道路的旁边,检测特定区域人员是否存在的信息,并将信息传于协调器节点,协调器节点连接主控制器PXA270,PXA270根据采集的信息控制舵机的转向和照明装置的亮与灭,实现有人走动存在时,灯光随着人的转移而转移,无人时照明系统自动熄灭,从而实现节约能源的效果。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阳光少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