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最经典的电路,优点是可以在电阻R5上并联滤波电容.电阻匹配关系为R1=R2,R4=R5=2R3;可以通过更改R5来调节增益当Ui>O时,分析各点电压正负关系可知D1截止,D2导通,R1,R2和A1构成了反向比例运算器,增益为-1,R4,R3,R5和A2构成了反向求和电路,通过R4的支路的增益为-1,通过R3支路的增益为2,等效框图如下:当Ui<0时,分析各点电压的正负关系可知,D1导通,D2截止,A1的作用导致R2左端电压钳位在0V,A2的反馈导致R3右端电压钳位在0V,所以R2、R3支路两端电位相等,无电流通过,R4,R5和A2构成反向比例运算器,增益为-1,输入阻抗仍为R1R4。因此,此电路的输出等于输入的绝对值。此电路的优点:输入阻抗恒等于R1IR4,输入阻抗低,调节R5可调节此电路的增益大小,在R5上并联电容可实现滤波功能。此电路适用低频电路,当频率大时,输出电压产生偏移,且输入电压接近0V时,输出电压失真,二极管的选型也非常重要,需选导通压降大些的。输入信号小时,也会影响最终输出。
标签: 精密整流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低电压、大电流电路为未来主要发展趋势。低电压、大电流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电路的整体功率,但同时也给电路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传统的变换器中常采用普通二极管或肖特基二极管整流方式,在低压、大电流输出的电路中,应用传统二极管整流的电路,其整流的损耗比较大,工作效率比较低。一般普通二极管的压降为1.0-1.3V,即便应用压降较低的肖特基二极管(SBD),产生压降一般也要有0.5V左右,从而使整流的损耗增加,电源的工作效率降低,己经不能满足现代开关电源高性能的需求。因此,应用同步整流(SR)技术可达到此要求,即应用功率MOS管代替传统的二极管整流。由于功率MOS管具有导通电阻很低、开关时间较短、输入阻抗很高的特点,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开关功率MOS管整流时的损耗,使得工作效率有一个显著提高,因此功率MOS管以成为低压大电流功率变换器首选的整流器件。要想得到经济、高效的变换器,同步整流技术与反激变换器电路结合将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反激变换器拓扑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输入与输出电气隔离、输入、输出工作电压范围较宽,可以实现多路的输出,因而在高电压、低电流的场合应用广泛,特别是在5~200W电源中一般采用反激变换器。
标签: 开关电源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
变频器电路图-整流、滤波、电源及电压检测电路1.整流滤波部分电路三相220∨电压由端子J3的T、S、R引入,加至整流模块D55(SKD25-08)的交流输入端,在输出端得到直流电压,RV1是压敏电阻,当整流电压超过额定电压385V时,压敏电阻呈短路状态,短路的大电流会引起前级空开跳闸,从而保护后级电路不受高压损坏。整流后的电压通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5、RT6给滤波电容C133、C163充电。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特点是:自身温度越高,阻值越低,因为这个特点,变频器刚上电瞬间,RT5、RT6处于冷态,阻值相对较大,限制了初始充电电流大小,从而避免了大电流对电路的冲击。2.直流电压检测部分电路电阻R81、R65、R51、R77、R71、R52、R62、R39、R40组成串联分压电路,从电阻上分得的电压分别加到U15(TL084)的三个运放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同向输入端,在各自的输出端得到跟输入端相同的电压(输出电压的驱动能力得到加强)。U13(LM339)是4个比较器芯片,因为是集电集开路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端都接有上接电阻,这几组比较器的比较参考电压由Q1(TL431)组成的高精度稳压电路提供调整电位器R9可以调节参考电压的大小,此电路中参考电压是6.74V。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本卷为第4卷《测量与传感电路》,共 15 章, 包括压力传感器电路, 加速度传感器电路 ,位移与物位传感器电路,角度和转动传感器电路,速度传感器电路,应变计电路,活度传感器电路,磁传感器电路,流量传感器电路,湿度传感器电路, 气体传感器电路,生物、医学传感器电路, 射线传惑器电路分光电、纤维传感器电路,其他传感器电路。本书可作为广大电子技术人员、广大电子爱好者的实用工具书,供设汁或制作电路时借鉴和参若,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上传时间: 2022-07-06
上传用户:
由于来自电路的EMI噪声发射、传导和辐射的过程十分复杂,因此抑制这种EM噪声非常困难。为了提高静噪效率,必须全面考察采取静噪措施的位置和方法。在本手册的前半部分,我们将通过引用实验数据阐述电路发射EMI噪声的原理以及EM噪声通过电路传导和辐射的原理。同时,我们还将阐述抑制EMI噪声的方法。在本手册的后半部分,将讲述使用EM静噪滤波器采取静噪措施的注意事项,并给出EM静噪滤波器在典型电路中的应用示例。我们衷心希望您在考虑静噪措施时参考本手册。由于发生EMI噪声问题的电路中使用很多IC,使得EMI噪声发射过程变得非常复杂。为了能够将EMI噪声现象说明得简单清楚,本章将通过使用2、3个C的实验电路示例来描述电路发射EM噪声的过程。
上传时间: 2022-07-06
上传用户:XuVshu
高频化、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是DC/DC变换器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硬开关变换器限制了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的提高。移相全桥PWNZVSDC/DC变换器可以实现主开关管的ZVS,但滞后桥臂实现ZVS的负载范围较小:整流二极管存在反向恢复问题,不利于效率的提高;输入电压较高时,变换器效率较低,不适合输入电压高和有掉电维持时间限制的高性能开关电源。LLC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是直流变换器研究领域的热点,可以较好的解决移相全桥PWMZVSDC/DC变换器存在的缺点。但该变换器工作过程较为复杂,难于设计和控制,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以LLC串联谐振全桥DC/DC变换器作为研究内容。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对LLC串联谐振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基频分量近似法建立了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确定了主开关管实现ZVS的条件,推导了边界负载条件和边界频率,确定了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区域,推导了输入,输出电压和开关频率以及负载的关系。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采用扩展描述函数法建立了变换器在开关频率变化时的小信号模型,在小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根据动态性能的要求设计了控制器。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讨论了一台500m实验样机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设计问题,给出了设计步骤,可以给实际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最后给出了实验波形和实验数据。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上传时间: 2022-07-21
上传用户:
摘要: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MXA471芯片的锂电池充电监测电路,通过该芯片实时检测电路对锂电池的充电电流值,配合充电管理芯片,实现了对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充电电量,电池温度等的实时检测和显示,当电池温度、充电电压等方式异常时,电路会及时报警,避免充电事故的发生,本文对电路原理,方法,相关器件都做了详细介绍。引言:随着便携式电器设备的普及,锂电池的使用已随处可见,从手机到平板,从各种便携式仪器仪表到学生的各种科技活动,使用的电源基本都选择了锂电池。但,使用锂电池就离不开充电器,一个好的,功能完备的充电器对正确,安全使用锂电池及其重要。在对锂电池充电时,经常因为电池或充电器的原因,充电充了很长时间,取下电池使用时,电池还是没电,或一会又没电了,有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热甚至发生爆炸事故,因此,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的充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发现,确保充电过程有效,安全得进行。这里提供一种基于MAX471芯片的充电监测电路,可以较好的实现锂电池充电的安全、有效的目标。
上传时间: 2022-07-22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RC振荡电路R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阻R、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范围的低频率信号。RC振荡电路由放大器、正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组成,常见的RC振荡电路有RC相移振荡电路和RC桥式振荡电路。RC振荡电路概述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电路,它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因为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即可降低振荡频率,而增大电阻是无需增加成本的。RC振荡电路结构如下图:RC振荡电路的作用RC振荡电路用途很广,比如当振捣器时就用作产生波形输出,比如正弦波,三角波等;再把R、C的参数设计好,就可以产生带宽很窄的脉冲波形了;另外RC电路同集成运放联用还用作滤波器LPF/HPF、微分器、积分器等。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频率较高,若要产生频率较低的正弦振荡,势必要求振荡回路要有较大的电感和电容,这样不但元件体积大、笨重、安装不便,而且制造困难、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荡电路,一般采用振荡频率较低的RC振荡电路。
标签: rc振荡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
本资料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的是电路磁场的学习资料二十个课件资料合集免费下载包括了: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第四章 电路定理,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第六章 储能元件,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第八章 相量法,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第十四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附录,电路第五版课后答案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56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LAB2000P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pdf2. MCS-51单片机主要应用特性.pdf3. 基于AD8337的自动增益调节电路的设计.pdf4. KEI1 UV2单片机开发环境的使用.pdf5. MCS51系列单片机双机并行互连的实现方法.pdf6. UBA2028在调光CFL系统中的应用介绍.pdf7. 基于C8051F的OLED控制电路的设计.pdf8. 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表数据传送类指令.pdf9. LPC2210使用指南.pdf10. 基于IDT75K62100芯片的硬件控制库设计.pdf11. 内置三极管和高频震荡器的8位单片机芯片MC10P12XX.pdf12. LJD-SY-5200单片机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pdf13. 基于upc1658c的宽频带放大器的设计.pdf14. 最新超低成本的8位5V单片机系列使嵌入式设计.pdf15. LJD-51-XB+多功能单片机控制系统用户手册.pdf16. 基于nRF24Z1的CD音质无线耳机的设计.pdf17. LINUX和WINDIWS服务器的统一管理初探.pdf18. 基于SPCE061A的声控MP3播放器设计.pdf19. 一种基于微机的记录仪硬件设计.pdf20. 基于nRF24E1的无线讲解系统的设计.pdf21. 基于82C54的测时设备研制.pdf22. MAX275在电力线载波技术中的应用.pdf23. 海洋要素测量系统的控制存储电路设计.pdf24. 基于PIC16F877的电磁调速器控制系统.pdf25. 基于Infineon单片机的CAN网关研究.pdf26. 无线小型微功耗寻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27. 一种新型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pdf28. 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pdf29. 多级数字光圈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pdf30. 基于C8051的光缆性能试验机的设计.pdf31. AD9859芯片资料.pdf32. C8051F040在曳引及制动性能检测系统中的应用.pdf33. 基于AD9859的扫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pdf34. 医用充气式保温毯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pdf35. 数字式电子调速器动态特性的研究.pdf36. 基于PIC单片机的TCD1702C数据采集系统.pdf37. PCI9052在PCI适配卡设计中研究与应用.pdf38. 旋风预热器教研平台的设计与实现.pdf39. 一种基于单片机电压采样的功率因数在线检测.pdf40. 基于AVR与DDS技术的超声波电源研制.pdf41. VxWorks在AT91RM9200上的BSP设计.pdf42.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pdf43. FET430PIF自制资料.rar44. 单片机系统中红外通信接口的设计.pdf45. MSP430 USB JTAG自制资料.rar46. 单片机电路.pdf47. HT48RB8八位USB型OTP单片机.pdf48. ARM_Evaluator_7T原理图.rar49. 基于单片机的多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pdf50. HT48R70A-1/HT48C70-1输入/输出型八位单片.pdf51. AVR Studio 4.12 Service Pack 4.rar52. 几种有特色的单片机.ppt53. HT48RU80/HT48CU80输入/输出型八位单片机.pdf54. 51单片机游戏程序包括图纸.rar55. 关于Si4432的无线射频收发系统设计.pdf56. HT47R20 8位R-F型OTP单片机.pdf57. c51bus 51单片机的各种接口总线程序包.rar58. ADV7183B详细资料.pdf59. 多功能数字采访机的研究.pdf60. PLC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伺服系统中的应用.pdf61. 基于单片机SPMC75的模拟全自动洗衣机的设计.pdf62. HT46R23/HT46C23 A/D型八位单片机.pdf63. 单片机开发环境的使用.pdf64. 基于凌阳SPCE061A单片机的音控小车的设计.pdf65. 基于单片机的移动存储卡接口设计.pdf66. 超声波金丝球焊线机焊接压力控制系统设计.pdf67. 基于单片机的提花机控制系统设计.pdf68. SPMC65系列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FortisIDE使用说明.pdf69. FX-TXXXXC256A系列TFTLCD控制器与单片机的接.pdf70. 基于LabVIEW的血铅分析仪开发.pdf71. µPSD 3200系列多功能单片机实验系统.pdf72. 单片机和嵌入式LINUX开发的那点事儿.pdf73.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济南大学).pdf74. HAMPIC F84-2IN1单片机实验板说明书.pdf75.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叙述.pdf76. McuPlayer的EMC单片机学习笔记.pdf77.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pdf78.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控制系统.pdf79. EDAM8515A AVR单片机开发系统使用详解.pdf80. DAB基带芯片解析.pdf81. Neuron芯片与MCS-251系列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实现.pdf82. ARM单片机开发调试方法.pdf83. 使用单片机制作多路输入电压表.pdf84. 单片机控制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仪的研制.pdf85. DVCC系列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pdf86. 单片机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pdf87.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禹定臣).pdf8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pdf89. 单片机原理及实用技术--凌阳16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df90. 超力电子单片机抗干扰器.pdf91. 8位OTP单片机芯片BM35P02.pdf92. 单片机用TTL/RS-485/RS-422转换器.pdf93. 单片机系统综合训练指导书.pdf94. 8位MASK单片机芯片BL3502S.pdf95. 基于单片机的超低频任意函数信号发生器.pdf96. C8051F单片机产品技术要点.pdf97. 4位MASK LCD型单片机芯片BL2456.pdf98. ATtiny15/L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pdf99. C8051F020片上系统(SOC)单片机小系统板简介.pdf100. 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pdf
上传时间: 2013-07-03
上传用户: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