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线透传 无线通信,最大增益20dbm 接收灵敏度-124dbm ,峰值电流75ma
标签: 无线通信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
作为国内第一套智能交通系列教材,由《智能交通导论》、《交通控制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ITS中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在ITS中的应用》、《车辆定位导航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7本书组成,该系列教材概括了智能交通的常用技术和最新发展技术领域及状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ITS知识体系,提供了比较全面的ITS知识。本书作为智能交通系列教材的第一本,主要内容包括:(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论,主要讲述其产生的背景、定义、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战略构愿;(二)智能交通系统综述,主要讲述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技术构成、技术特点和各技术的相互联系;(三)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GPS和GIS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分章节分别就各自的构造、性能特点及在省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作阐述;(四)从8个系统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内容构成。
标签: 智能交通
上传时间: 2022-07-06
上传用户:
无线传感网有TDMA和CSMA两种基本的MAC协议方案。欣仰邦LoRa技术实现TDMA算法组网系统,LoRa-TDMA的优点是:低成本实现小规模组网。基于TDMA的MAC协议实现信道分配的机制简单成熟,它没有CSMA竞争机制的碰撞和重传问题,而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每个节点分配独立的时隙用于数据发送或接收TDMA信号的前导字和CZT(chirp z-transform)算法的高频率分辨率特性,设计了适于低信噪比信号的宽范围载波同步改进算法。数据传输时不需要过多的控制信息,且节点在空闲时能够及时进入睡眠状态.因而在节点无移动且网络部署情况已知的场景,采用TDMWA方式进行通信,可避免信道冲突以及冲突引起的丢包和能量损耗;TDMA信号的前导字进行数据辅助(DA)型载波同步,有效地缩小了低信噪比信号的频偏范围;再利用CZT算法进一步缩小频偏范围,最后利用非数据辅助型(NDA)自相关函数法得到精确的载波频偏。改进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略高于宽范围自相关函数法,而远低于宽范围LR算法。通过仿真比较,改进算法对低信噪比(SNR)环境(3-6dB)中的信号具有良好且稳定的估计性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令节点在不工作期间进入睡眠状态,以保存能量.这些特点很适合无线传感网中的节能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7-23
上传用户:d1997wayne
EC20 R2.1是一款带分集接收功能的 LTE-FDD/LTE-TDD/WCDMA/TD-SCDMA/CDMA/GSM无线通信模块,支持 LTE-FDD, LTE-TDD, DC-HSDPA, HSPA+, HSDPA, HSUPA, WCDMA, TD-SCDMA,CDMA, EDGE 和 GPRS 网络数据连接,可为客户特殊应用提供 GNSS和语音功能移远的Quectel_EC20_R2.1_硬件设计手册,介绍了EC20硬件设计相关的信息。包括EC20模块使用时的外围硬件电路设计。尤其是EC20的电源和串口电平电路,值得借鉴。
上传时间: 2022-07-27
上传用户:xsr1983
SX1268ZTR4-GC无线模块是基于SEMTECH射频集成芯片SX1268的射频模块, 是一款高性能物联网无线收发器,其特殊的LORA调试方式可大大增加通信距离,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的短距离物联网无线通信领域。
标签: lora 模块 SX1268无线模块
上传时间: 2022-08-09
上传用户:kingwide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78)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mcu52是C8051F020使用.2. TTS语音开发示例.3. I2C键盘控制芯片ZLG7290在51上的demo程序 I2C总线.4. FSK调制与解调VHDL程序,用cpld编写,word文档中包含详细说明.5. gec2440开发板的原理图.6. GEC_2440的用户手册.7. 基于S3C44B0X实现RS485通信.8. 基于S3C44B0X的IO口驱动开发.9. 基于S3C44B0X平台实现LED跑马灯.10. 本源码是液晶的12232b-4的控制程序 包括 读写.11. 这是NXP公司的LPC2000系列ARM7内核处理器.12. 关于USB口的一些资料.13. 摩托罗拉V3手机的内部原理图。可供广大电子爱好者欣赏。.14. Sis648主板的电路原理图。天天使用计算机.15. 基于51的光电传感器设计,可以检测速度,及电子无件的数量等.16. 基于51的18b20温度采集控制系统. 可以设置两个报警值..17. 中断.18. mtv512mg + mx88v462 液晶电视驱动C完整程序.19. 电磁兼容详细说明 电磁兼容详细说明 电磁兼容详细说明.20. 电力线载波详细说明 电力线载波详细说明 电力线载波详细说明.21. CS5463初始化 CS5463初始化 CS5463初始化 CS5463初始化 CS5463初始化.22. I2C通信子程序 I2C通信子程序 I2C通信子程序 I2C通信子程序.23. 电能计量芯片AD7758的初始化程序 ?缒芗屏啃酒珹D7758的初始化程序.24. PIC的一些例子程序 PIC的一些例子程序 PIC的一些例子程序.25. zigbee 2007年的协议 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家庭智能控制和工业控制等等。.26. T6963液晶的C语言驱动程序.27. KS0108液晶的C51驱动程序.28. 本人上次所传的KS0108液晶驱动程序所用到的头文件.29. 驱动芯片为T6963的128*64液晶的驱动程序.30. T6963C液晶控制器快速显示汉字的实现方案.31. 用quartusII编写的.32. Altera公司开发板1c20 CF卡通用例程(初始化、读、写、测试等)-Altera Corporation development board 1c20 CF cartoon with routi.33. Liod平台CPLD源代码 pxa270.34. 很好的DSP程序,对初学者很有帮助,快下哟.35. 很好的DSP程序,对初学者很有帮助,快下哟.36. 很好的DSP程序,对初学者很有帮助,快下哟.37. 很好的DSP程序,对初学者很有帮助,快下哟.38. 很好的DSP程序,对初学者很有帮助,快下哟.39. 很好的DSP程序,对初学者很有帮助,快下哟.40. 基于AVRGCC的时钟DS1302的完整应用源代码.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133)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一款优秀的51系统读写U盘的源程序和原理图.2. Automating Manufacturing Systems with PLCs 一本关于plc的理论书籍,解析很详细.3. 基于ATmega128的无线通信节点程序.4. wince 串口通讯非常好的源代码.5. Cypress 的(鼠标+键盘)复合设备汇编源程序.6. S3C44B0X开发板上的蜂鸣器测试程序.7. MCP2515使用的一个例子,有原理图和原代码.很使用..8. 步进电机的C++控制 很好用 适合初学者参考.9. 基于无线网络zigbee的协议栈的c代码。.10. 该文档介绍了如何用ti的cc2420来实现zigbee无线传感网络。.11. NPI单片机C语言编写的EEPROM读写程序,单片机为AT89C51ED2..12. IP04是一个使用Blackfin开源硬件结合Asterisk开源软件建立的IPPBX系统..13. 西安傅立叶科技的三星ARMS3C2410开发板电路的原理图.14. 磁盘FAT扇区数据读写操作 Ver 1.20(更新版).15. ATMEL 90usb128 USB CDC source,include USB protocol stack..16. (1)利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和定时器计数方式实现秒、分定时。 (2)通过LED显示程序的调整.17. 可实现时钟功能,倒计时,秒表,可以修改时间,蜂鸣器报警等.18. 带 SPI接口的独立 以太网控制器 . 2006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高级信息 DS39662A_CN.19. 本文研究了在目前流行的嵌入式微控制器ARM9(Samsung 的 S3C2410)上硬件测试的方法。分析了在嵌入式Linux基础上开发测试程序的基本方法.20. 基于ARM2200开发平台开发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21. Nucleus集成开发环境测试版.22. 软件无线电USRP v4.2版本硬件原理图.23. 嵌入式usb硬件开发.24. 基于QtEmbedded的GUI移植及应用程序开发.25. 最流行的CPLD.26. verilog语言编写的多处理器的程序代码.27. Flash file system.28. 本设计应用AT89C52单片机对高亮度LED显示屏进行控制.29. 最近做的工程需要用到步进电机,但由于量小,又没有厂家的选型手册,只得托人从深圳随便发了几个…… NMB (PM35L-048-HPH7)据我的测试.30. 运行ambfn7.m函数.31. 《PIC单片机应用开发典型模块》源代码及图片.32. 嵌入式开发的资料.33. 这是一个在某开发板上的FLASH文件系统的源码.34. STC12C5404AD的串口程序.35. E2ROM的读写程序.36. DS1302+AT89S52+LED的时钟显示.37. 电子时钟芯片ds1302的c51的程序例子.38. 用AT89C51和DS1302一起做的万年历.39. 简单的在ATMEGA64上移植ucosII.40. 用硬件描述语言(或混合原理图)设计模24计数器模块、4-7显示译码模块、顶层模块。.
标签: 智能卡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6-24
上传用户:eeworm
电力系统远程监控,即远动,就是应用通信技术对远方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远程测量、远程信号传输、远程控制和调节等多项功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远程监控应用于电力系统和其他工业应用场合,人们对无人值班的需求越来越大,用户对远程监控的通信质量和通信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通信信道的制约和通信规约的不一致性,限制了系统的推广。目前,远程监控系统一直随着自动化、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系统和IDEs能符合全球变电站数字化和设备通用化的要求,因此对远程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基于远程监控的实际需求和对于降低通信的成本的考虑,简化通信的处理需求,以及广阔的市场需求,促使我们开展了对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 本文对我国电力监控远程控制系统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对国外典型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分析;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现状和通信协议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电力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的通信信道、通信规约和后台监控平台等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实现基于
上传时间: 2013-07-31
上传用户:dreamboy36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可靠、经济运行。一个变电站运行情况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二次设备的工作性能。现在的变电站有三种运行模式:一种是常规变电站,一种是部分实现微机管理、具有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变电站,再有一种是实现无人值班、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在常规变电站中,其继电保护、中央信号系统、变送器、远动及故障录波装置等所有二次设备都是采用传统的分立式设备,而且站内配备大量控制、保护、记录用屏盘。使装备设置复杂,占地面积大,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繁重。这种常规变电站的一个致命弱点是不具备自诊断能力,对二次系统本身的故障无法监测。因此,这种常规变电站已逐渐被淘汰。 要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及经济性,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以微机化的新型二次设备取代传统使用的分立式设备。开发集保护、控制、监测及远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设备,并实现设备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使变电站设计简捷、布局紧凑,运行更加可靠安全。 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原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到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中去,使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得到不断的更新换代。该项研究把一种新型的低压电能量测量芯片与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结合起来,利用DSP体积小、功能强、功耗低、速度快、性价比高等优点,设计出新型的变电站线路测控单元,实现对高压线路的测量、监视和控制,这种新型的二次设备比传统的二次设备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相应速度。 与此同时,网络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也使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集中控制型逐步过渡到功能分散、模块化的分散网络型,通过现场总线,使主控室和现场之间的联系变成了串行通信联系,从而提高的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CAN总线应用于变电站的监控系统中,组成变电站的数据通信网络,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容错能力。 该文就以上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在简单介绍新型电能测量芯片和DSP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变电站测控单元的设计方案,并从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部分是对测量模块的设计;二是系统的通信接口模块设计,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详细的介绍了通信模块的三种不同的通信接口的设计,分别是RS-232串行通信、RS-485总线通信、CAN总线通信;三是在分析现代测控系统发展历史,指出了现场总线测控系统的优越性;四是设计出的测控系统单元的基础上,利用CAN现场总线构建变电站的综合监控系统。 该文提出的方案、技术以及结论对于变电站监控系统和自综合动化系统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都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fhzm5658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的变电站通信标准IEC61850的正式颁布,研究新型数字保护装置已经变的刻不容缓。本论文围绕设计和研制一套能符合IEC61850标准下变电站应用的新型数字保护装置这一课题,主要研究以太网通信在数字保护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参与设计基于双网冗余的高速以太网通信网络的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在基于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上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讨论基于VxWorks的微机保护任务的划分并详细介绍了实现馈线保护的功能和试验测试结果。 论文开始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数字继电保护产品技术的发展现状并简单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IEC61850,对未来保护装置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明确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网络化、平台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本课题组研制的网络化数字保护装置则充分的考虑了IEC61850标准分层的意义和未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研究对变电站改造和建设符合l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分析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硬件平台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基于以太网通信技术的通用网络化数字保护硬件平台设计构想,并说明了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的优点。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采用模件化设计,整个装置具体功能模件包括交流变换模件、数据采集模件、数据计算和逻辑处理模件、开入开出模件、以太网Hub模件、电源模件以及人机接口模件。 其次,概述以太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特点,并分析以太网通信技术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根据提高以太网通信实时性的研究现状,介绍双网冗余高速以太网通信方案的实现,特别详细阐述了基于以太网控制芯片LAN91Clll的以太网通信接口的设计,给出LAN91C111的初始化、以太网通信发送模块以及以太网通信中断接受模块的流程。 再次,分析了在继电保护产品软件系统中应用前后台系统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区别,阐明在继电保护硬件平台上应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的优势。并重点阐述在嵌入式处理器AT91RM9200上移植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过程。 论文分析了数字继电保护软件任务划分的基本原则,合理划分数字保护的任务和任务优先级,并通过调试工具WindView验证任务调度的正确性。详细的介绍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上实现馈线保护的具体功能和保护逻辑,最后通过试验测试,证明装置各项性能优越。 最后,对本论文所开展的工作作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iisz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