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无线识别

  • 基于51单片机的低价型远程多用途无线遥控模块

    基于51单片机的低价型远程多用途无线遥控模块:开发完成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无线遥控系统, 其主控制器为W78E516B 微处理器, 网络通讯采用RTL8019AS 芯片, 实现了低成本和低功耗; 远

    标签: 51单片机 远程 多用 无线遥控

    上传时间: 2013-05-19

    上传用户:Zxcvbnm

  • 无线呼叫器设计方案与电路资料-PCB下载站.rar

    酒吧无线呼叫系统设计,多路呼叫电路图,设计方案

    标签: PCB 无线 呼叫器

    上传时间: 2013-05-27

    上传用户:helmos

  • 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性能研究

    在变强噪音的情况下,语音识别的正确率会迅速下降;当噪声较强并且强度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端点检测是一个难题;提出了两种方法保证噪声较强而且强度不断发生改变情况下的语音识别率:基于LPC距离的端点检测算法

    标签: 噪声环境 语音识别 性能

    上传时间: 2013-07-19

    上传用户:chongcongying

  • 条码扫描仪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研究

    传统带线条码扫描仪受数据线长度的影响,在运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传统带线条码扫描仪上加入无线通信模块,转化为无线条码扫描仪系统,可以使其摆脱数据线长的影响,在运用上更为广泛。条码扫描仪采集终端

    标签: 条码扫描仪 无线数据 采集终端

    上传时间: 2013-07-28

    上传用户:yw14205

  • 基于ARM嵌入式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能使计算机“听懂”人类的语言,然后根据其含义来执行相应的命令,从而实现为人类服务。 随着语音识别的深入研究,对它的技术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向是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的听写机,以及与电话网或者互联网相结合的语音信息查询服务系统,这些系统都是在计算机平台上实现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小型化、便携式语音产品的应用,这些应用系统大都使用专门的硬件系统实现。 随着后PC年代的到来,后一种发展将成为语音识别技术和嵌入式系统交叉研究的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将进一步推动语音识别技术往智能化方向发展。 论文主要研究语音识别系统及其在ARM嵌入式平台上的实现。 根据嵌入式系统平台的特性和系统的实际需求,对目标平台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适当的剪裁定制,并且对语音识别中的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同时为了加强系统的交互性,增加了控制界面,为实际应用提供很好的人机交互操作。 首先论文对嵌入式系统及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实际比较后选用嵌入式Linux作为系统的操作系统; 然后对语音识别技术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要求,采用Mel倒谱参数作为系统语音参数提取算法,DTW作为系统识别的模式匹配方法,并根据ARM嵌入式平台的要求,分别对上述两个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利用QT跨平台语言对应用控制程序进行代码实现,并移植到目标板上,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 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测试,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预期设计的便携、智能及很好的交互性的目的。

    标签: ARM 嵌入式 语音识别 系统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1054154823

  • PLC及PC与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串行通讯的实现

    本文以EMS(Escort Memory Systems)的RFID 射频识别读写器LRP830 为例,分别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及微机与RFID 射频识别读写器进行串行通讯,从而读取标识数据的具

    标签: RFID PLC 射频识别 串行通讯

    上传时间: 2013-06-12

    上传用户:fyerd

  • 基于H.264的无线传输差错控制及解码器的ARM实现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IP技术的兴起,正深刻的改变着电信网络的面貌以及未来技术发展的走向。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数字化社区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视频通信则成为多媒体业务的核心。如何在环境恶劣的无线环境中,实时传输高质量的视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这也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对于无线移动信道来说,网络的可用带宽是有限的。由于多径、衰落、时延扩展、噪声影响和信道干扰等原因,无线移动通信不仅具有带宽波动的特点,而且信道误码率高,经常会出现连续的、突发性的传输错误。无线信道可用带宽与传输速率的时变特性,使得传输的可靠性大为降低。 视频播放具有严格的实时性要求,这就要求网络为视频的传输提供足够的带宽.有保障的延时和误码率。为了获得可接受的重建视频质量,视频传输至少需要28Kbps左右的带宽。而且视频传输对时延非常敏感。然而无线移动网络却无法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 基于无线视频通信面临的挑战,本文在对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4/AVC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在提高其编码效率和H.264的无线传输抗误码性能,以及如何在嵌入式环境下实现H.264解码器进行了研究。 结合低码率和帧内刷新,提出一种针对感兴趣区的可变帧内刷新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用较少的码率对感兴趣区域进行更好的错误控制,以提高区域图像质量,同时能根据感兴趣区及信道的状况自动调整宏块刷新数量,充分利用有限的码率。 为了有效的平衡编码效率和抗误码能力的之间的矛盾,笔者提出了一种自适应FMO(Flexible Macroblock Order)编码方法,可根据图像的复杂度自适应地选择编码所需的FMO模式。仿真结果表明这种FMO编码方式完全可行,且在运动复杂度频繁变化时效果更加明显,完全可应用在环境恶劣的无线信道中。 在对嵌入式PXA270硬件结构和X264研究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基于H.264的嵌入式解码,在PXA270基础上进行环境的配置,定制WirtCE操作系统,并编译、产生开发所用的SDK和下载内核到目标机。利用开发工具EVC实现在PC机上的实时开发和在线仿真调试,最终实现了对无差错H.264码流实时解码。

    标签: 264 ARM 无线传输 差错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6-18

    上传用户:也一样请求

  • 基于Qt和ARM的无线点菜系统软件设计

    随着国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餐饮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无线点菜系统能够提供更加快速、便捷、透明、卫生的餐饮条件,对餐饮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通过考察现有的电子点菜系统的解决方案,研究一种无线点菜系统的软件设计。利用实验室已有的YLSBC2440开发板作为硬件载体,综合应用WLAN、嵌入式Linux和Qt开发等技术,以程序软件的通用性和易用性为方向,构造能够方便应用到各种PDA系统的点菜终端程序和普通PC机的服务器软件,实现无线点菜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平台。使用Ubuntu系统建立基本开发环境,建立交叉编译工具,安装配置NFS;安装用于开发点菜终端程序的Qt,包括Qt/X11、x86版Qt/Embedded、ARM版Qt/Embedded。 2.设计点菜终端程序。利用Qt设计器规划点菜终端程序的大致界面,然后根据Qt/Embedded编程一般规则编写代码,主要分为浏览器核心类和主窗口类的实现,并在主程序中添加国际化和中文支持,再通过NFS测试。 3.建立服务器网站。利用普通PC机+Windows XP作为网站服务器,以IIS5.1建立ASP网站,使用DREAMWEAVER和ACCESS2003进行网页开发,主要包括登录管理、点菜导航、餐台使用、菜单列表、选单提交等功能页面。 4.调试和发布程序。在开发板原配内核及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内核配置无线网卡支持,根文件系统中添加点菜终端程序、库文件、无线网卡驱动和无线管理工具,设置环境和启动脚本,烧写入开发板后连接到WLAN,发布运行程序。

    标签: ARM 无线 点菜系统 软件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yyyyyyyyyy

  • 基于ARM与Linuz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项融合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新兴技术,它在军事、工业、农业、建筑、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包含众多关键技术,因此需要一种功能强大的节点支持网络的正常运行,为用户提供多功能的服务。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平台绝大部分是基于单片机实现的,它们具有有限的存储和处理能力,只能完成简单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和转发功能。有少部分硬件平台采用32位的处理器,但是这些平台的价格昂贵或者灵活性较差,不利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验研究及应用的拓展。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32位ARM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该节点具有强大的存储、处理能力,而且成本和功耗较低,能够配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节点使用,便于二次开发,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各种理论和算法的验证及实现各种应用有重大意义。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1、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设计:在分析现有硬件平台缺点的基础上,设计本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结构,进行硬件选型并分析各个模块的结构和硬件原理,搭建好硬件平台。 2、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实现:根据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结构分析软件应包含的内容及层次结构。由于Linux支持多种体系结构、开源等优点,因此本文选择其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操作系统,并分层次地实现基于Linux的整个软件系统,包括引导程序、内核、根文件系统、驱动程序。 3、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应用:在1、2部分完成的基本功能上需要扩充具体的应用程序才能将该节点应用到实际环境中。这部分首先分析本文所实现的节点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然后在该节点上实现几种常用的服务程序,最后设计并实现质心定位应用案例,展示了在此节点上可方便地实现功能扩充和特定应用开发,同时也说明了该节点强大的功能。

    标签: Linuz ARM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mwai1314

  • 基于DSP和ARM的虹膜识别系统设计及实现

    生物识别技术是根据人体自身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与传统识别方法相比,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不存在携带不便、丢失、遗忘等问题。虹膜识别以其精确度高、稳定性好、高独特性、非接触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使它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 近年虹膜识别理论的发展十分迅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虹膜识别系统投入了商业应用,但大多数此类系统都需要PC作为运行平台而缺乏灵活性。但是嵌入式应用是虹膜识别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用DSP+ARM实现虹膜识别嵌入式应用的一个方案。本系统由6个模块组成:电源管理和监控、虹膜图像采集、虹膜图像处理(DSP)、存储器(SDRAM和FLASH)、人机交互(ARM)以及数据传输部分。 在硬件设计方面介绍了DSP的有关知识和DSP系统硬件设计的过程,讲解了DSP系统各硬件模块的设计与调试。在软件设计方面介绍了利用CCS开发的设计流程和调试经验并且对于如何固化代码使系统硬件自举进行详细阐述,另外还介绍了如何基于WINCE利用ARM系统进行人机界面快速开发。 最后,文章对未来工作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标签: DSP ARM 虹膜识别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hwl45347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