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便携式智能温度仪中辅助电源设计,考虑其产品体积要求与温度、湿度等多路测量精度要求,选择FLYBACK(反激式DC/DC变换器)为设计基础,就其体积要求很小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干扰给出了一些有用的抑制方法.通过优化变压器设计,电路结构设计PCB板设计以及保护控制电路,提出一种具有尝试性的变换器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证明,该设计方案可以很好的满足温度测量要求.关键词:反激式直流变换器;开关电源;抗干扰;智能温度仪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blacklee
高压配电网的保护措施有:一、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正常运行时输电线路上流过负荷电流,母线电压约为额定电压。当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时,故障相电流增大。根据这一特征,可以构成反应故障时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电流保护。对于输电线路相间短路通常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即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电流I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II段),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III段)。其中电流I段、II段共同构成线跌的主保护。III段为后备保护。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在保证选择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根据对继电保护快速性的要求,原则上应装设快速动作的保护装置,使切除故障的时间尽可能短。反应电流增加,且不带时限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在单侧电源辐射形电网为切除线路故障,需在每条线跌电源侧装设断路器和相应的保护。假设线路L1、L2分别装有电流速断保护1和保护2,当线路L1上发生短路时,希望保护1能瞬时动作。但从选择要求出发,在下一条线路即L2首端K2点短路时,保护1能瞬时动作。但从选择性要求出发,在下一条线路L2首端K2点短路时,保护1不应动作,而应由保护2动作切除故障,为使保护1在K2点短路时不起动,必须使它的动作电流大于K2点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又称作按躲过一下条线路出口处短路的条件整定。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zhengjian
当今电子系统如高端处理器及记忆体,对电源的需求是趋向更低电压、更高电流的应用。同时、对负载的反应速度也要提高。因此功率系统工程师要面对的挑战,是要设计出符合系统要求的细小、价廉但高效率的电源系统。而这些要求都不是传统功率架构能够完全满足的。Vicor提出的分比功率架构(Factorized Power Architecture FPA)以及一系列的整合功率元件,可提供革命性的功率转换方案,应付以上提及的各项挑战。这些功率元件称为V•I晶片。
上传时间: 2013-11-15
上传用户:yan2267246
电流速断保护按被保护设备的短路电流整定,当短路电流超过整定值时,侧保护装置动作,断路器跳闸,电流速断保护一般没有时限,不能保护线路全长(为避免失去选择性),即存在保护的死区.为克服此缺陷,常采用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以保护线路全长.时限速断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线路全长,而深入到相邻线路的无时限保护的一部分,其动作时限比相邻线路的无时限保护大一个级差.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283155731
变压器的零序保护的配置原则是什么?答:(1)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变压器应装设零序(接地)保护作为变压器主保护的后备保护和相邻元件接地短路的后备保护。 (2)当变压器中性点同时装设有避雷器和放电间隙时,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作为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时的保护,并增设一套反映间隙放电电流的零序电流保护和一套零序电压保护作为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时的保护。后者作为间隙放电电流的零序电流保护的后备保护。 (3)自耦变压器的零序保护的不能接在中性线回路的电流互感器上,应接在本侧的零序电流滤过器上,并且高、中压侧加装方向元件,以保证选择性。
上传时间: 2013-12-03
上传用户:lhll918
具有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和保护功能的荧光灯镇流器集成电路设计 荧光灯镇流器设计正在向全电子化照明系统转化。与五年前的器件相比,日益成熟的电子镇流器技术现在能以更低的系统成本提供更好的性能。其中IR2166和IR2167控制集成电路便是最新一代电子镇流器控制集成电路的代表。为了了解这两种集成电路的有关特性,我们先看一看它们能够弥补磁性镇流器不足之处的性能优点,包括:• 无闪烁照明• 无可闻噪音• 轻易增加功率因数校正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Vici
38V/100A可直接并联大功率AC/DC变换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工业仪器仪表、军事、航天等领域,涉及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IGBT的广泛应用,开关电源向更大功率方向发展。研制各种各样的大功率,高性能的开关电源成为趋势。某电源系统要求输入电压为AC220V,输出电压为DC38V,输出电流为100A,输出电压低纹波,功率因数>0.9,必要时多台电源可以直接并联使用,并联时的负载不均衡度<5%。 设计采用了AC/DC/AC/DC变换方案。一次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经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再经半桥变换电路逆变后,由高频变压器隔离降压,最后整流输出直流电压。系统的主要环节有DC/DC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WM控制电路、均流电路和保护电路等。 1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 由于系统的功率因数要求0.9以上,采用二极管整流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所以,加入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采用UC3854A/B控制芯片来组成功率因数电路。UC3854A/B是Unitrode公司一种新的高功率因数校正器集成控制电路芯片,是在UC3854基础上的改进。其特点是:采用平均电流控制,功率因数接近1,高带宽,限制电网电流失真≤3%[1]。图1是由UC3854A/B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该电路由两部分组成。UC3854A/B及外围元器件构成控制部分,实现对网侧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的控制。功率部分由L2,C5,V等元器件构成Boost升压电路。开关管V选择西门康公司的SKM75GB123D模块,其工作频率选在35kHz。升压电感L2为2mH/20A。C5采用四个450V/470μF的电解电容并联。因为,设计的PFC电路主要是用在大功率DC/DC电路中,所以,在负载轻的时候不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当负载较大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自动投入使用。此部分控制由图1中的比较器部分来实现。R10及R11是负载检测电阻。当负载较轻时,R10及R11上检测的信号输入给比较器,使其输出端为低电平,D2导通,给ENA(使能端)低电平使UC3854A/B封锁。在负载较大时ENA为高电平才让UC3854A/B工作。D3接到SS(软启动端),在负载轻时D3导通,使SS为低电平;当负载增大要求UC3854A/B工作时,SS端电位从零缓慢升高,控制输出脉冲占空比慢慢增大实现软启动。 2 DC/DC主电路及控制部分分析 2.1 DC/DC主电路拓扑 在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中,常用的主变换电路有推挽电路、半桥电路、全桥电路等[2]。其中推挽电路的开关器件少,输出功率大,但开关管承受电压高(为电源电压的2倍),且变压器有六个抽头,结构复杂;全桥电路开关管承受的电压不高,输出功率大,但是需要的开关器件多(4个),驱动电路复杂。半桥电路开关管承受的电压低,开关器件少,驱动简单。根据对各种拓扑方案的工程化实现难度,电气性能以及成本等指标的综合比较,本电源选用半桥式DC/DC变换器作为主电路。图2为大功率开关电源的主电路拓扑图。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ukuk
移动电源方案_原理图及源程序等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qq1604324866
富士通半导体变频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zaizaibang
58mm热敏打印机的完整硬件解决方案,用户可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yan226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