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系统硬件设计,我朋友的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时间: 2013-11-25
上传用户:ippler8
CPLD在断路器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上传时间: 2016-12-05
上传用户:nanfeicui
实现了断路器群控系统,包括前置机(模拟多个断路器),通信机(连接前置机与数据库),数据库和客户端(对断路器进行监控)。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hfmm633
真空断路器是牵引变电所中最重要的开关设备,在牵引供电系统中主要起 保护和控制作用,它可以根据牵引供电系统运行的需要来可靠地投入或切除相应 的线路或者电气设备,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现对真空断路器的在线监测, 从而准确得知断路器的工作状态、缺陷的部位,可以有效减小维护工作量,增强 检修的针对性,显著提高牵引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断路器在线监测 管理系统的研究,是实现断路器状态检修的重要前提,也是对传统离线检修技术 的有力补充和新的发展。
标签: 断路器
上传时间: 2015-10-15
上传用户:slnny
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系统研制,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的研究,非常宝贵的资料
标签: 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
上传时间: 2015-10-15
上传用户:slnny
ISOVAC IV2000系列真空断路器
上传时间: 2016-02-18
上传用户:1137563799
该文档提供了一些小型断路器选型的各项参数及资料
上传时间: 2016-05-03
上传用户:td050828@126.com
新一代塑壳断路器catalog,代表了新一代国际大牌的技术水准
上传时间: 2020-10-11
上传用户: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发展,高压开关柜以其结构简单、维护工作量小、适合于频繁操作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欢迎,并成为高压开关向无油化发展的一大主流。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向大容量、高电压、小型化发展,40.5kV高压开关柜在电力系统中也得到普遍的采用。绝缘问题是电力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且绝缘也是高压电器设备中的薄弱环节,高压开关柜故障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绝缘破坏而造成的。因此如何能够合理的配置母线、真空断路器及其它电器元件,得到较佳的绝缘配合和设计,达到具有高度可靠的绝缘性能,保证高压开关柜在配电系统中安全运行,且有较小的安装空间,是开关柜设计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计算机模拟电场分布的求解中,有限元方法以其剖分简便易行、可适用于多种介质和较高的计算效率,已成为电磁场问题求解的主要方法之一。ANSYS是有限元计算方法的代表软件,通过对模型特征参数化,使用用户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析效率,使得整个分析过程自动、通用。 本文从实际产品设计入手,根据开关柜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三维电场数值计算模型,在满足技术条件要求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电场的数值仿真分析及相应实验研究,描述了40.5kv高压开关柜配电系统接地开关相间及接地柜中全场域电场分布情况,确定了接地开关在不同情况下的电场分布、变化情况,通过理论的计算和分析,对产品的绝缘进行了校核与验证,进而得到合理的布置结构和达到最佳的绝缘配合,为实际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上传时间: 2013-07-27
上传用户:sy_jiadeyi
高中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开关设备,用高中压断路器保护电力系统至今已经历了一段漫长历史。从最初的油断路器发展到压缩空气断路器,再到目前作为无油化开关的真空断路器和SF6断路器。其中真空断路器以其小型化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已在高中压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作为真空断路器的核心部件,真空灭弧室的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真空灭弧室的小型化是国外关注的问题,我国很多相关的研究所和高等院校都曾作过不少研制工作,研究的方向是采用各种纵向磁场结构电极的真空灭弧室和寻求新的触头材料。由于纵向磁场结构的电极开断能力强,在额定短路开断电流、设计裕度和工艺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纵向磁场的电极比横向磁场的电极小得多。因此,采用纵向磁场结构电极的真空灭弧室可以缩小整体尺寸。 本设计从真空灭弧室的具体模型出发,应用ANSYS8.1的电磁场分析软件,对600A的真空灭弧室触头间的纵磁场进行计算与分析,可得到接近实际的动、静触头电流流向矢量分布图,线圈磁感应强度与线圈几何尺寸的关系,触头开距对磁场分布的影响及电弧在不同位置时的受力分析等。由不同线圈截面积与纵磁磁场强度的关系分布,可得出在分断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线圈愈小磁场强度愈强。由触头开距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可见触头间距越小,两触头间越能获得较大的磁感应强度。对真空灭弧室极问磁场分布以及电弧在触头上不同位置受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磁感应强度变小,电弧受力也相对的变小。 通过ANSYS仿真分析,为真空断路器灭弧室的设计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数据资料。进而使产品的设计、开发建立在较为科学的基础上,为产品实际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上传时间: 2013-06-20
上传用户:dba159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