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MCS—51单片机及其兼容机外围电路的 设计与应用..全书共10章.第1章至第3章分别介绍各种智能化/网络化集成传感器、传 感器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数字IC及智能传感器的接口技术.第4章阐述单片机测控系统的 设计.第5章阐述数据采集系统及新颖检测电路的设计.第6章讲述智能仪器专用集成电 路及其应用.第7章介绍一种基于串行口在线下载的单片机开发系统的设计.第8章阐述 单片机系统稳压电源的设计.第9章介绍电源监控及保护电路.第10章专门介绍单片机测 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随书赠送的光盘中,包含了大量的单片机外围集成电路的最新英 文资料,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技术资料库...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凌云御清风
系统设计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由MCU、键盘、EEPROM、FMl702SL、液晶屏、485通信模块组成。MCu控制FMl702对Mifare卡进行读写操作,再根据得到的相应数据对液晶屏、EEPROM进行相应的操作。MCU 与PC机通过485,总线通信,即使PC机与MCU之间通信发生异常,MCU也可以独立工作,在与PC机通信恢复之后,MCU可以将备份在EEPROM中的信息再传给PC机。 P8912C931是一款单片封装的微控制器。P89LPC931采用了高性能的处理器结构,指令执行时间只需2~4个时钟周期。 P89LPC931集成了许多系统级的功能,这样可大大减少元件的数目和电路板面积,并降低系统的成本。EEPROM用的是FM24C64L,它是一款以 I2C为操作方式的存储芯片。液晶驱动芯片是PCF8576,也是以I2C为操作方式。整个系统用12V电源供电,再由稳压芯片2576稳压成3.6V。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dsgkjgkjg
移植UCOS于增强型51单片机上,实现了网络稳压电源上多任务(4个任务)的切换协作,使DA,AD更实时,精确。
上传时间: 2014-01-05
上传用户:zhengjian
lpd6803是深圳英盛美半导体公司出品的一款高性能led驱动芯片,该芯片具有如下特点: 三路输出,恒流驱动:每路各有一个外挂电阻调整电流:Iout(max)=30mA, Vout(max)=12V。 兼容恒压模式,可直接替换ZQL9712等常规芯片。 直接PWM输出,无亮度损失,降低数据传输量,有效减少电磁干扰(EMI)。 支持32级灰度/256级灰度(内置反伽码校正逻辑)两种模式,扫描频率高(>4000HZ)。 仅需时钟线/数据线的两线传输结构,级联能力超强。 内建振荡器,支持FREE-RUN模式,降低控制电路成本。 内置LDO稳压电路,电源适应范围宽(4.8-8V),输出耐压高(LED灯供电电压可达12V)。 简化外围配套,可扩充性好,也可作为PWM发生器控制大电流器件驱动大功率LED灯。 该芯片特别适合用于led幕墙灯、led全彩点光源、广告字、异型屏等产品,相对于9712/6106/595/5026/62726等芯片来说,外围器件少,电路简单, 布线容易,使用电线节省,控制器也简单。
上传时间: 2014-01-21
上传用户:trepb001
几个实用的单片机外围电路,包括脉宽调制信号控制电路,稳压电源电路,仿真示例电路等,对初学单片机很有参考价值。
上传时间: 2013-12-11
上传用户:cx111111
基于BCD公司的AP系列芯片,本文介绍一种以最少外部元器件就能获得高效率的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该电路在宽范围电压输入范围内,采取单端反激式电路,利用光耦反馈和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来实现横流稳压输出。
上传时间: 2017-05-23
上传用户:qq21508895
基于BCD公司的AP系列芯片,本文介绍一种以最少外部元器件就能获得高效率的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该电路在宽范围电压输入范围内,采取单端反激式电路,利用光耦反馈和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来实现横流稳压输出。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小鹏
脉冲宽度调制(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缩写,简称脉宽调制。它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测量,通信,功率控制与变换等许多领域。一种模拟控制方式,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栅极或基极的偏置,来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晶 体管或晶体管导通时间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 脉冲宽
标签: Modulation Pulse Width PWM
上传时间: 2014-03-10
上传用户:xauthu
本文只有程序,无电路图,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线性数字稳压电源
标签: 程序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ruixue198909
由于更高的集成度、更快的处理器运行速度以及更小的特征尺寸,内核及I/O电压的负载点(POL)处理器电源设计变得越来越具挑战性。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和POL电源设计技术相匹配。对当今的高性能处理器而言,5年或10年以前使用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可能已不再行之有效。因此,当为德州仪器(TI)的DaVinci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POL电源解决方案设计时,充分了解基本电源技术可以帮助克服许多设计困难。本文以一个基于TI电源管理产品的电源管理参考设计为例,讨论一系列适用于DaVinci处理器的电源去耦、浪涌电流、稳压精度和排序技术。
上传时间: 2014-01-06
上传用户:36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