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单片机控制数模转换器来实现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能,通过对DAC输出信号的放大就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电压源的产生,此次设计的是输出为8~12V输出可控的直流稳压源,通过按键控制输出电压的加减,按下按键可以实现电压加0.5V或减0.5V的功能;同时还设计了输出控制功能,相关功能按键按下后如果DAC是启动状态就将DAC关闭,使输出电压为0;反之则打开,输出给定的电压,真正实现了直流稳压源的智能化。
上传时间: 2022-01-11
上传用户:默默
常用电源类通讯类ST单片机芯片集成库原理图库PCB库AD封装库器件库2D3D库+器件手册合集,已在项目中使用,可以作为你的设计参考。SV text has been written to file : 74系列芯片.csv74HC04 6通道单输入输出反相器74HC138 3线到8线路解码器SN74HCT138 3线到8线路解码器74HC175 四D型触发器的复位触发器74HC573 八路三态同相透明锁存器SN74HCT573 八路三态同相透明锁存器74HC595 8位串行输入/8位串行或并行输出 存储状态寄存器74LS00 四2输入与非门74LS01 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 十六进制逆变器74LS08 四2输入与门74LS10 三3输入与非门74LS148 8线到3线优先编码器74LS192 双时钟方式的十进制可逆计数器74LS20 双4输入与非门74LS32 四2输入或门74LS74 双路D类上升沿触发器74LS74X2 双路D类上升沿触发器CSV text has been written to file : STM32系列.csvLibrary Component Count : 5Name Description----------------------------------------------------------------------------------------------------STM32F103C8T6 STM32F103RCT6 STM32F103RET6STM32F103VBT6 STM32F103ZET-AMS1117 三端稳压芯片AOZ1036 LM2576-12 DC降压芯片LM2576-3.3 DC降压芯片LM2576-5.0 DC降压芯片LM2576-ADJ DC降压芯片LM2577-ADJ DC升压芯片LM2596-12 DC降压芯片LM2596-3.3 DC降压芯片LM2596-5.0 DC降压芯片LM2596-ADJLM317 可调线性稳压芯片LM7805 MC34063 REF196 3V3基准电压源REF5040 高精度电压基准SX1308 可调升压芯片TL431_DIP 可调基准稳压芯片TL431_SMD 可调基准稳压芯片TL494 电源管理ICTP4056TPS5430 TPS54331CC2530CH340G DM9000A DM9000CEP DP83848I 网络芯片DS1302 ENC28J60 以太网控制芯片FT232RL
上传时间: 2022-03-03
上传用户:
常用电源类芯片Altium Designer AD原理图库元件库CSV text has been written to file : 电源类芯片.csvLibrary Component Count : 70Name Description----------------------------------------------------------------------------------------------------78Lxx 线性稳压芯片78Mxx 线性稳压芯片78xx 线性稳压芯片79xx 线性稳压芯片AMC7135 大功率LED恒流芯片AMS1117 三端稳压芯片APW7075 电压转换器AS1015 可调升压芯片CN3703 三节锂电池充电芯片DW01 锂电池过流保护ICFP6716 可调升压芯片GS3525 开关电源管理ICHT71xx LDO线性稳压芯片HY2110 锂电池保护 ICHY2213 电池充电平衡 ICLM2576 DC降压芯片LM2577 DC升压芯片LM2596 DC降压芯片LM2940 5V稳压芯片LM2991S 可调稳压芯片LM317 可调线性稳压芯片LTC4054 锂电池充电芯片LTC4057 锂电池充电管理ICMC34063 DC升降压芯片ME2100 可调升压芯片ME2149-5pin DC升压芯片ME2149-8pin DC升压芯片ME3149 IN:36V,OUT:0.8-33/3A,150MHzME4057 锂电池充电管理ICME6203 低功耗LDOME6209 低功耗LDOME8323X 电源管理ICMP2303 IN:28V,OUT:0.8-25/3A,360MHzMP2359 DC降压芯片PN8370 电源管理ICREF196 3V3基准电压源REF5040 高精度电压基准SD4923E 以太网受电设备控制器SDB628 DC升压芯片SM7033 非隔离AD-DCSX1308 可调升压芯片TL431-ID 可调基准稳压芯片TL431_SMD 可调基准稳压芯片TL432_SMD 可调基准稳压芯片TL494 电源管理ICTP4056 锂电池充电管理TPS3305 DSP电源管理TPS62400 电压转换器TPS63000 电压转换器TPS6735 负电压转换芯片UC3843 电源控制芯片XC6206P332MR 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XL1410 DC降压芯片XL1507 DC降压芯片XL1509 DC降电压芯片XL1513 DC降压芯片XL1530 DC降压芯片XL1583 DC降压芯片XL4003 DC降压芯片XL4005 DC降压芯片XL4013 DC降压芯片XL4015 DC降压芯片XL4016 DC降压芯片XL6005 LED恒流驱动XL6007 DC升压芯片XL6008 DC升压芯片XL6012 DC升压芯片XL6013 DC升压芯片XL6019 DC升压芯片XL7015E1 DC降压芯片
标签: 电源 Altium Designer
上传时间: 2022-03-13
上传用户:
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捷径,但是太阳能能源不连续和不稳定的缺点影响其单独使用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使用多种性质互补的能源联合供电,相互弥补彼此的不足,以达到连续稳定的电能输出。基于双输入直流变换器(Multipk-Input Converter,MC)的光电互补系统相对于风光互补系统而言,在太阳能功率充足时,可以选择将多余的能量进行并网,省去了蕃电池等储能设备,也可大大节约成本,简化控制:而且电网是全天候的,比纯新能源联合系统更加可靠。因此本文将对光电互补系统,研究其拓扑、能量管理和系统参数设计等等在隔离应用的中小功率场合,推挽变换器控制方便,结构简单,应用广泛传统的多输入推挽变换器结构复杂,成本高。通过分析MIC的生成方法,利用脉冲电压源 Pulsating Voltage Source Ce,PⅤSC或者脉冲电流源(Pulsating Curren Source Cell,PCSC)中联或者并联构成简单实用的一族多输入推挽变换器,详细分析了BUCK型PVSC串联构成的双输入推挽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和控制方式,为了能够提供交流输出,本文还详细分析了半桥逆变电路的控制方式,并推导出其数学控制模型通过分析系统的工作模式、能量管理策略和不同控制方式对系统的影响,阐叨基于双输入推挽变换器的光电互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系统软件涉及到的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光电互补控制和逆变控制等算法进行重点研究功率电路参数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指标,其中推挽变压器和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尤为重要,为此专门给出了硬件参数设计步骤;然后,根据软件算法,设计了控制软件流程图来更清晰的表达软件控制的思想软件参数是影响系统鲁棒性和快速性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对软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 Simulink软件对设计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和修正。然后采用TMS320F2809作为控制芯片,搭建了实验原理样机,并进行了相关验证实验
标签: 推挽变换器
上传时间: 2022-03-16
上传用户: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小车.rar - 63.09MB基于51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rar - 52.41MB基于51单片机的数控恒压源.rar - 163.67MB基于51单片机的数控恒流源.rar - 66.78MB基于51单片机的宽带放大器.rar - 176.42MB基于51单片机的低频功率放大.rar - 1.17MB基于51单片机STC89C52RC的AD9850DDS信号源设计与实现.doc - 6.59MB电赛资料历年赛题优秀论文......
标签: 电赛
上传时间: 2022-05-26
上传用户:
近年来,随着超声学研究的发展,功率超声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超声波清洗技术作为功率超声技术的一个分支,以清洗速度快、效果好、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为传统工业清洗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作为超声波清洗机的核心组件,超声逆变电源的设计一直是超声波清洗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它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清洗效果。以往的超声逆变电源的设计通常是基于模拟集成控制芯片的,这种实现方式在频率、功率控制的精度和速度上以及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超声逆变电源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上述缺陷,因此本课题将数字控制技术引入到超声逆变电源控制电路的设计中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首先对超声逆变电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做了简单介绍,针对超声逆变电源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并结合一些传统设计方案优缺点的分析,确定了二极管不控整流的整流电路设计方案、电压源型串联谐振逆变器的逆变电路实现方案、基于锁相环的频率跟踪实现方案、和基于PWM脉宽调制技术的功率调节实现方案。接着,文章详细介绍了频率自动跟踪和功率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利用数学推理和波形分析的方式阐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然后,文章还设计了主电路谐振软开关、人机接口电路、采样电路、IGBT驱动以及过流过温保护电路。方案确定了之后,通过观察自制电路板的实验波形表明新构建的超声逆变电源可以保证系统在复杂工况下处于谐振状态,验证了全数字频率跟踪系统和功率调节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重点和创新点在于将超声逆变电源的控制电路通过数字化来实现。本文创新地利用FPGA构建了全数字频率跟踪系统——数字锁相环和全数字功率调节系统——数字PWM调制、数字PID调节,从而取代了传统的模拟锁相环芯片CD4046和模拟PWM控制芯片SG3525,在控制的精确性、快速性和灵活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利用ATmega16单片机实现了人机接口电路、频率采样和电流A/D转换,并通过SPI接口与FPGA进行数据传输,完善了数字控制体系,从而实现了基于FPGA和单片机的全数字控制超声逆变电源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
本书以单级放大器、运算放大器以及数模转换器数为重点,介绍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特别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模拟集成电路的仿真技术,是模拟集成电路分析、设计和 仿真的入门书。 全书共分 10 章和 7 个附录。第 1 章介绍模拟集成电路的发展与设计方法。第 2、3 章介绍单级放 大器、电流镜和差分放大器等基本模拟电路的原理。第 4 章是电路噪声分析计算与仿真。第 5 章介绍 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与分析、仿真方法。第 6、7 章以双端输入单端输出运算放大器以及全差分运算 放大器为例,介绍运算放大器的设计仿真方法;第 8、9 章以带隙电压基准和电流基准电路为例,介绍 了参考电压源和电流源的设计方法,其中对温度补偿技术作了详细分析;第 10 章为模拟与数字转换电 路(ADC),重点介绍了 ADC 的概念与工作原理以及采用 Verilog-A 语言进行系统设计的方法。本书 的附录全面介绍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软件环境以及仿真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集成电路设计相关专业工程硕士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 材,并可供模拟集成电路工程师参考。
标签: 模拟集成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6-02
上传用户:
测量电路及仪器出版时间:2014年版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精密电子仪器综合实践为应用背景,是模拟电子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实验类教材。本书通过大量且多层次的实验项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精密测控电路设计,以及精密仪器系统综合应用设计的流程、方法和开发技能,并介绍针对精密仪器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集成运算放大器基础、滤波器、模拟多路开关、集成基准电压源、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信号波形发生器、精密仪器抗干扰技术和典型仪器电路分析等。本书提供配套电子课件和习题参考答案等。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在一般较低性能的三相电压源逆变器中, 各种与电流相关的性能控制, 通过检测直流母线上流入逆变桥的直流电流即可,如变频器中的自动转矩补偿、转差率补偿等。同时, 这一检测结果也可以用来完成对逆变单元中IGBT 实现过流保护等功能。因此在这种逆变器中, 对IGBT 驱动电路的要求相对比较简单, 成本也比较低。这种类型的驱动芯片主要有东芝公司生产的TLP250,夏普公司生产的PC923等等。这里主要针对TLP250 做一介绍。TLP250 包含一个GaAlAs 光发射二极管和一个集成光探测器, 8脚双列封装结构。适合于IGBT 或电力MOSFET 栅极驱动电路。图2为TLP250 的内部结构简图, 表1 给出了其工作时的真值表。TLP250 的典型特征如下:1) 输入阈值电流( IF) : 5 mA( 最大) ;2) 电源电流( ICC) : 11 mA( 最大) ;3) 电源电压( VCC) : 10~ 35 V;4) 输出电流( IO) : ± 0.5 A( 最小) ;5) 开关时间( tPLH /tPHL ) : 0.5 μ( s 最 大 ) ;6) 隔离电压: 2500 Vpms(最小)。表2 给出了TLP250 的开关特性,表3 给出了TLP250 的推荐工作条件。注: 使 用 TLP250 时 应 在 管 脚 8和 5 间 连 接 一 个 0.1 μ的 F 陶 瓷 电 容 来稳定高增益线性放大器的工作, 提供的旁路作用失效会损坏开关性能, 电容和光耦之间的引线长度不应超过1 cm。图3 和图4 给出了TLP250 的两种典型的应用电路。
标签: igbt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太阳能是当今发展速度居第二位的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过去15年平均年增长为15%到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更是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是由小型独立户用系统问大型并网系统发展。由于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光伏电站输出的电能波动很大。随着这种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的容量越来越大,其输出功率的波动对电网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电网系统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上大规模光伏并网电站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而计算机仿真技术则是研究这一内容的有效的技术手段。过去,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大多是按照准稳态理论来对系统各部件建模[-2,对系统功率流进行计算,从而对系统的长期稳态性能进行评价。但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动态性能的研究中,上述模型不能反映当太阳能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变化时,光伏电站运行状态的瞬态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电网的影响。这就需要建立光伏电站的动态仿真模型。光伏阵列是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系统的关键部件,其L-V特性是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和光伏模块参数的非线性函数。要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伤真,首先一步是解决如何对光伏阵列1-V特性进行仿真模拟。该模型一旦建立,可用于模拟所研究系统的输入电源。简化的做法是把光伏阵列直接等效为直流电压源。但该模型不能实时跟踪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变化和光伏阵列参数的变化,因而这样的系统仿真不能反映上述参数变化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目前,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国内还未见公开发表的文献。国外虽有涉及这方面的公开文献,但所建模型主要针对特定的光伏模块1-41,因而缺乏通用性。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