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等长第一次听到“绕等长工程师”这个称号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每次在研讨会提起这个名词,很多人也都是会心一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绕等长成了一种时尚,也成了PCB设计工程师心中挥不去的痛。需要等长设计的总线越来越多,等长的规则越来越严格。5mil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目标了,精益求精的工程师们开始挑战1mil,0.5mil……还听过100%等长,没有误差的要求。 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等长?打开PCB设计文件,如果没有看到精心设计的等长线,大家心中第一反应应该是鄙视,居然连等长都没做。也有过在赛格买主板或者显卡的经验,拿起板子先看看电容的设计,然后再看看绕线,如果没有绕线或者绕线设计不美观,直接就Pass换另一个牌子。或许在我们的心中,等长做的好,是优秀PCB设计的一个体现。 做过一个非正规的统计(不过一博每年上万款PCB设计,我们的采样基本上也可以算做大数据了),稍微复杂一点的高速板子,绕等长要占据总设计时间的20%~30%。如果等长规则更严格,或者流程控制不好,做了等长之后再反复修改,这个时间还会更多。
标签: pcb
上传时间: 2021-11-11
上传用户:
我们知道,所有的能量都不会凭空消失,损耗的能量最终会以热的形式传递出去,这样,工程师在设计中就会产生很大的挑战,比如说,损耗最终以热的形式传递,那么电路中就需要增加更大的散热片,结果电源的体积就变大了,而且整机的效率也很低。如果在开关模式的开关电源,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了热管理的设计难度
上传时间: 2021-11-25
上传用户:trh505
作者:何亮,刘扬论文摘要:氮 化 镓 (G a N )材 料 具 有 优 异 的 物 理 特 性 ,非 常 适 合 于 制 作 高 温 、高 速 和 大 功 率 电 子 器 件 ,具 有 十 分 广 阔 的 市场前景 。 S i衬 底 上 G a N 基 功 率 开 关 器 件 是 目 前 的 主 流 技 术 路 线 ,其 中 结 型 栅 结 构 (p 型 栅 )和 共 源 共 栅 级 联 结 构 (C asco de)的 常 关 型 器 件 已 经 逐 步 实 现 产 业 化 ,并 在 通 用 电 源 及 光 伏 逆 变 等 领 域 得 到 应 用 。但 是 鉴 于 以 上 两 种 器 件 结 构 存 在 的 缺 点 ,业 界 更 加 期 待 能 更 充 分 发 挥 G a N 性能的 “ 真 ” 常 关 M 0 S F E T 器件。而 GaN M 0 S F E T 器件的全面实用 化 ,仍 然 面 临 着 在 材 料 外 延 方 面 和 器 件 稳 定 性 方 面 的 挑 战 。
上传时间: 2021-12-08
上传用户:XuVshu
本书是 Marc Thompson 博士 20 年模拟电路设计和教学经验的总结,讲述了模拟电路与系统设计中常用的直观分析方法。本书提出了“模拟电路直观方法学”,力图帮助学生和设计人员摆脱复杂的理论推导与计算,充分利用直观知识来应对模拟电路工程设计挑战。全书共分为 16 章,内容涵盖了二极管、晶体管、放大器、滤波器、反馈系统等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方法。本书大纲第 1 章与第 2 章为介绍性材料。第 1 章是本书的引言,同时介绍了模拟电路设计的发展动机,其中引用了一些精选的历史事件。第 2 章讲述后续章节中用到地重要的信号处理概念,以使读者们能够跟上作者的思路。第 3 章至第 8 章讲述双极性器件的物理学原理、双极性结型晶体管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晶体管放大器,以及用于带宽估计与开关速度分析的近似技术。第 9 章讲述 CMOS 管和 CMOS 管放大器的基础知识。前面章节介绍的用于放大器设计的带宽估计技术也同样适用于 CMOS 管器件。第 10 章讲述 晶体管的开关效应。晶体管是如何实现导通和关闭呢?又如何估计它的开关速度呢?第 11 章回顾反馈系统 (feedback system) 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稳定反馈系统的伯德图 / 相位裕度方法 (Bod plot / phase margin) 。第 12 章和第 13 章讲述实际运算放大器的设计、使用和限制,包括电压反馈 (voltage-feedback) 以及电流反馈 (current-feedback) 放大器。第 14 章讲述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巴特沃思 (Butterworth) 、切比雪夫 (Chebyshev) 、椭圆 (elliptic) 以及贝塞尔 (Bessel) 滤波器的无源梯形实现和胡源实现。第 15 章讲述实际电路设计问题,比如 PCB 版图设计规则、无源器件的使用和限制等。第 16 章是一些有用的设计技术和设计技巧的大杂烩,这些内容又不适合放在其他章节,所以作为独立的章节进行讲述。一些说明性的分析问题以及 MATLAB 和 SPICE 设计示例点缀在全书的字里行间,以帮助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
标签: 模拟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2-14
上传用户:
共建可信可管的互联网世界白皮书-华为物联网安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将海量的设备互联,使得网络更 加开放复杂,业务更加丰富多样。IoT 将带我们进入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 智能的全新世界,然而同时,IoT 世界也面临巨大的安全挑战。 本文分析了 IoT 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多重的端到端安全防御机制应作为应 对 IoT 安全威胁的有效保障,并进一步总结了 IoT 安全的实践供参考。目前 IoT 技术正在 飞速发展,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威胁依旧层出不穷,IoT 安全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建、共荣。 所以我们倡导 IoT 的安全需要政府、国际组织和行业来共同建设,在政策引导、法律颁 布、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等方面加大投入,以促进 IoT 产业的健康发
上传时间: 2022-02-22
上传用户:fliang
5G通信系统中massive-MIMO-FBMC技术的结合概述摘要为了应对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中更高数据率和更低时延的需求,大规模MIMO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已经被提出并被广泛研究。大规模 MIMO技术能大幅度地提升多用户网络的容量。而在5G中的带宽研究方面,特别 是针对碎片频谱和频谱灵活性问题,现有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不可能应对未来的挑战,新的波形方案需要 被设计出来。基于此,FBMC(filter bank multicarrier)技术由于具有比OFDM低 得多的带外频谱泄露而被受到重视,并已被标准推进组IMT-2020列为5G物理层 的主要备选方案之一。 本文首先回顾了5G中波形设计方案(主要是FBMC调制)和大规模多天线系 统(即massive MIMO)的现有工作和主要挑战。然后,简要介绍了基于Massive MIMO的FBMC系统中的自均衡性质,该性质可以用于减少系统所需的子载波数 目。同时,FBMC中的盲信道跟踪性质可以用于消除massive MIMO系统中的导频 污染问题。尽管如此,如何将FBMC技术应用于massive MIMO系统中的误码率、 计算复杂度、线性需求等方面仍然不明确,未来更多的研究工作需要在massive MIMO-FBMC方面展开来。 关键词:大规模MIMO;FBMC;自均衡;导频污染;盲均衡
上传时间: 2022-02-25
上传用户:
好用啊时光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进尾声了,本学期的单片机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说起课程设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设计的预习,认真的研究老师给的题目,选一个自己有兴趣的题目。其次,老师对实验的讲解要一丝不苟的去听去想,因为只有都明白了,做起设计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没弄明白,就迷迷糊糊的去选题目做设计,到头来一点收获也没有。最后,要重视程序的模块化,修改的方便,也要注重程序的调试,掌握其方法。硬件的连接需要自己动手去做,软件的编程也要不断的调试,最终一个能完成课程设计的劳动成果出来了,很高兴它能按着设计的思想与要求运行起来。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问题,第一、不够细心比如由于粗心大意接错了线,由于对课本理论的不熟悉导致编程出现错误。第二,是在学习态度上,这次课设是对我的学习态度的一次检验。对于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的第一大心得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具备的首要素质绝对应该是严谨。我们这次实习所遇到的多半问题多数都是由于我们不够严谨。第三,在做人上,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足够坚强,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有足够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在这次难得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题目选择和软件编程的过程中,加强了我思考问题的完整性和实际生活联系的可行性。还锻炼我们个人的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对单片机的各个管脚的功能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标签: 燃气灶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2-27
上传用户:
华为网络安全白皮书2013-cn网络安全一直是我们的客户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也是政府和供应商非常关注的事情。这也是华为关注 的一个焦点,保障网络安全是我们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 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供应商、客户和政策与法律制定者之间的全球合作,我们才能在应对全球网络安全 挑战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我们还认为,我们必须共享知识和理解,知道什么行得通、什么行不通,从而 减少人们将技术用于从未预料之处的风险。 如果真存在一个针对网络安全挑战的简单答案或者解决方案,那它应该早已经被发现并且采用了。然 而,全球持续地就标准、法律、法规和规范进行争论的事实,恰恰说明我们还处于早期,我们必须共享 有效的方法,让他人可以适用并改进。 本白皮书为我们行业的整体知识尽一份微薄之力,帮助人们理解像华为这样的供应商正在考虑的与网络 安全相关的一些政策、流程和变革,希望对你们有用。我们欢迎大家反馈意见,并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建 设性意见:你们认为我们以及整个行业需要做什么其 他事情,以改进我们设计、构建和部署更加安全的 技术的方法。 特别地,我想以华为董事会副主席以及全球网络安全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澄清一下我们公司的立场。 我们可以确定:除了提高我们端到端网络安全能力的建议之外,我们从来没有收到来自任何政府及 其机构的指示或要求,去改变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政策、流程、硬件、软件或雇佣实践或其 他任何事情;我们从来没有被要求向任何政府及其机构提供我们技术的访问权限或任何公民或组织 的任何数据或信息。 我们确定,我们公司将会坚定不移地坚持我们的承诺,继续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合作,提高我们在设 计、开发和部署安全的技术方面的能力和效果。 我们坚信,如果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创新得以最大化,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经济水平,世界将会 更加美好。华为将会继续在运营中和我们做的所有事情上坚持开放透明的方针和负责任的立场。
上传时间: 2022-02-28
上传用户:
华为网络安全白皮书2012-cn前言 本文件公开坦诚地阐述了华为对于以下问题的观点:网络安全以及其 对技术、社会和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在本文件中,我们结合历史背景从总体上阐述了网络安全的现状、参 与者以及空前扩展的全球供应链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独特挑战。 文件还概述了华为的网络安全方法和全球供应链的挑战,并就全行业 如何积极务实地解决这些担忧提出了一些建议。毫无疑问,我们需要 在全行业的公共和私有部门之间持续增强透明,更加团结合作,主动 管理网络安全并降低全球供应链风险。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华为致力于与各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持续 创新、共建标准,确保我们提供的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完整性和安 全性能够满足或超越我们客户的需求,并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必要的保 障信心。本文件是为了促进全行业对我们的了解而采取的一个举措, 促进行业了解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为确保我们大家将来有一个安全和更 好的网络而做出的努力,并就企业和政府在管理全球网络安全风险方 面需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自己的意见。
上传时间: 2022-02-28
上传用户:
5G通信技术白皮书技术资料合集摘 要 5G 致力于应对 2020 后多样化差异化业务的巨大挑战,满足超高速率、超低时延、高速移动、高能效 和超高流量与连接数密度等多维能力指标。FuTURE 论坛 5G 特别兴趣组(SIG)围绕着“柔性、绿色、极 速”的 5G 愿景,以“5+2”技术理念,重新思考 5G 网络的设计原则: 1) 香农理论再思考(Rethink Shannon):为无线通信系统开启绿色之旅 2) 蜂窝再思考(Rethink Ring & Young):蜂窝不再(no more cell) 3) 信令控制再思考(Rethink signaling & control):让网络更智能 4) 天线再思考(Rethink antennas):通过 SmarTIle 让基站隐形 5) 频谱空口再思考(Rethink spectrum & air interface):
标签: 5G通信
上传时间: 2022-03-06
上传用户: